趣味盎然说组联

2016-11-25 20:05:22石中才
对联 2016年9期
关键词:王致和门联酱园

●石中才

诗有组诗,歌有组歌,画有组画,对联也有组联。

组联,是将主题相关、内容相近的两联或两联以上的对联组合在一起,即被叫作组联,也有学者称作“套联”。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常江先生在他的专著《中国对联谈概》中说:“在某种情况下,作者难以用一副对联把意思说完,不得不同时用两副或两副以上的单联,我把这种现象叫做套联。”

这种形式的对联虽然不多,但笔者习惯上一直称作组联。

晚清诗人王续曾为北京“天源酱园”四字以对联的形式作注:

天高地厚千年业;

源远流长万载基。

酱佐盐梅调鼎鼐;

园临长安胜蓬莱。

这一组联中,句首头一字用心良苦,合起来便组成“天源酱园”之店名,好似一气呵成。

比上一联更早一些时候,北京的另一家店铺——王致和酱园也驰名遐迩,据说清朝的康熙皇帝和慈禧太后都喜食王致和酱园的臭豆腐,清代状元孙家鼎专为王致和酱园题写过两副门联,联文是:

致君美味传千里;

和我天机养寸心。

酱配龙蹯调芍药;

园开鸡趾种芙蓉。

这两副门联以“鹤顶格”的形式嵌入了“致和酱园”之店名,同述一主题,同绘一组画面,颇有诗情画意,这是我们读到的较早的一套组联。

还有一位楹联大师,也创作过几套组联。他就是经历了三个朝代的闽南文化大师许经明先生。他生于1867年,卒于1955年,是光绪壬辰科秀才,科举废除后,即以教书治学为业。他善文章又工对联,“写人使人如见其人,写物使人如睹其物”,在他大量的楹联作品中,有两副为“文苑茶林”店面题写的组联:

文清多藉诗囊品;

苑妙新添玉茗芽。

茶制紫茸供老佛;

林烧红叶唤娇儿。

组联的显著特点是必须用“鹤顶格”嵌字,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夫是难以掌握这种对联格式的。以上组联的嵌字工稳贴切,十分自然,读来好似欣赏一首七绝,但组联押韵不押韵均可,这就显得比七绝创作更自由一些了。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之后,家居深圳特区的朱荫兴先生撰写一组联抒发情怀:

香还故国;

港启新航。

澳栽莲放;

门迓子归。

深山卧虎;

圳水藏龙。

珠含千色;

海纳百川。

组联中的四副单联,都运用“鹤顶格”嵌进了香港、澳门、深圳、珠海四个市名,相互衔接,每联都抓住各个特区的时代特征,讴歌了“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两项基本国策的伟大胜利。

以上组联,不但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而且意义关联,语言流畅,饶有风趣。

笔者还记得在湖北省楹联学会成立十周年庆典会上,收到了这样一组联,作者是肖英卿。联文是:

湖水粼粼摇碧落;

北珠烁烁发奇光。

联翩揽胜寻云鹤;

会聚挥毫写辉煌。

这两副对联联首合嵌“湖北联会”四字,切时切地切景,是难得的匠心独运之作,念起来琅琅上口,也算一首新颖的贺诗。

组联这种文艺样式,既可写景、抒情,又可庆贺、题赠,在我国文学艺术的大观园中,可谓一枝奇葩。

猜你喜欢
王致和门联酱园
红头盖
北方文学(2018年3期)2018-03-14 15:34:25
老长沙人的酱园生活
文史博览(2017年6期)2017-06-22 13:40:14
老长沙人的酱园生活
旧时镇江酱园
江苏地方志(2017年1期)2017-04-13 07:38:21
留住写在大门上的“家风”
留住写在大门上的“家风”
王致和进京赶考
前门文保区的门联文化
北京观察(2013年9期)2013-12-05 04:19:16
举人王致和与“臭豆腐”
文史月刊(2011年10期)2011-12-20 09:35:54
六必居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