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 郭沫若纪念馆,北京 100009)
“戏里戏外:郭沫若与老舍戏剧艺术创作及交往展”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北京100009)
为深化郭沫若与老舍戏剧创作的比较研究,并缅怀郭沫若与老舍的深厚友谊,由老舍纪念馆、郭沫若纪念馆、中国老舍研究会、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举办的“戏里戏外:郭沫若与老舍戏剧艺术创作及交往展”暨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7月27日至2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聊城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20余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文化名人博物馆的近三十余位老舍和郭沫若研究的学者专家参加了此次展览和学术研讨活动。
此次文化活动由主题为“交游肝胆露,富贵牛马风——郭沫若与老舍的创作人生展”拉开序幕。该展览主要按照时间的顺序,全面展示了郭沫若和老舍创作的生涯和交往的岁月,应邀参加本次文化活动的专家学者以及博物馆界的各位同仁共同参观了展览。
第二部分是主题为“郭沫若与老舍戏剧艺术创作及交往”学术研讨会,老舍纪念馆名誉馆长、老舍之女舒济先生做了“郭沫若与老舍交往回顾”的主题发言,她用详实的史料、珍贵的照片,全面梳理了郭沫若与老舍交往的峥嵘岁月,并对两位历史人物交往时间进行了新的考证:她认为1936年在同一期《宇宙风》杂志刊登了郭沫若与老舍文章的广告,就已经拉开了郭沫若与老舍精神交往的序幕。就郭沫若与老舍的交往而言,蔡震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收集和整理了郭沫若与老舍在抗战时期交往的史料,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郭沫若与老舍在抗战时期的文化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提出了抗战文化对于二者研究的重要意义,特别是透过他们两人在抗战时期的交往关系的考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抗战文化的诸多方面,这对于整个中国抗战文化史都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除此之外,本次会议主要从“郭沫若与老舍戏剧艺术创作比较研究”、“郭沫若与老舍戏剧创作及思想研究”、“郭沫若与老舍其它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研讨。
郭沫若和老舍虽然登上现代中国文坛的方式不同,老舍主创小说,郭沫若力推诗歌,在戏剧艺术创作上他们却殊途同归,分别创作完成了《茶馆》、《屈原》等不朽名篇,特别是解放后他们共同研讨戏剧创作的理论和方法,力推戏剧剧本的舞台表演艺术,为人民艺术剧院的成立和发展奠定了基调和基础,《茶馆》、《蔡文姬》等更是人艺的经典保留剧目,因此对两人戏剧艺术创作的比较研究是本次会议研讨的重点。谢昭新教授(安徽师范大学)认为《屈原》和《茶馆》是中国现代戏剧史最重要的作品,它们在戏剧的题材、主题、人物、语言等方面都为以后戏剧创作提供了重要的范式,特别是二者在有关历史与现实、情感与人物、结构与冲突等戏剧因素的创作方面更是达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石兴泽教授(聊城大学)则选取了郭沫若和老舍20世纪50年代所创作的《蔡文姬》和《茶馆》进行比较分析,并由点及面地指出了两位剧作家在坚持历史剧创作“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所创作的人物形象以及作品的艺术风格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也为今后历史剧创作提供了不同的类型。魏建教授(山东师范大学)从戏剧艺术创作理论出发,阐释了郭沫若和老舍戏剧创作中戏剧性的不足,郭沫若的戏剧创作是诗的戏剧,老舍的戏剧是小说的戏剧,严格地说他们二者戏剧创作的戏剧性都有待商榷和探讨,也因此形成了两个不太懂“戏”的戏剧创作者。关纪新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也同样选取了《茶馆》和《蔡文姬》作为阐释的文本,他就这两部戏剧中有关民族性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并对当下民族文学的创作进行了反思。马云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将叙事学的理论引入了郭沫若和老舍戏剧分析,分别从叙事焦点、叙述位置和叙事视点等角度阐释了这两位剧作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个性。邵宁宁教授(海南师范大学)在分别分析了郭沫若和老舍剧作中生命情调的特点后,认为两者在戏剧创作中的对人生体验方式和回应方式都有明显的不同。
对郭沫若和老舍戏剧作品的解读是两者研究领域中的热点,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同样也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咸立强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从郭沫若新诗与诗剧创作的关系着手,着重阐释了郭沫若戏剧创作的文体融汇的特性,进一步深入分析了诗性在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中不仅仅只是外在的表征,更主要的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功能,使得郭沫若的历史剧更具有了“戏”的特色。张勇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则从郭沫若诗剧翻译的角度入手,特别是在戏剧艺术手法上群众角色的应用、戏剧情调的构建以及戏剧生命价值意识的强化等方面揭示出了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异质特色,进而对郭沫若早期创作如《女神》等作品进行了新的综合考量。何刚副研究员(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对郭沫若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问世之初观点相异的不同评价入手,对20世纪中国史剧创作及理论建构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阐释。王小强副教授(中国海洋大学)以时间为线索将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概括为“单声宣泄——合声抗争——多声犹疑”三个历史轨迹,这条创作轨迹也显示了郭沫若个体文化与身份焦灼的灵魂挣扎与救赎。沈庆利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对郭沫若历史剧中所出现的“英雄叙事”进行了重新的评价,并认为在这些有关历史创作中,也隐藏着郭沫若特有的现代理性和人文关怀。李斌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从海外老舍研究文献、老舍自述以及老舍抗战初期京剧剧本创作特色等角度考证了1938年第1卷第6期《东方画刊》上署名为“老舍”的《忠贤会(平剧)》为老舍的佚作。
另外,参会学者还对郭沫若和老舍的其它方面进行了研讨。刘东方教授(聊城大学)从歌诗的角度对郭沫若和老舍抗战时期的诗歌创作的观念和作品进行了重新解读,并且从诗歌“歌性”的角度赋予了二者抗战诗歌创作全新的价值。邓招华副教授(河北大学)借助于对《三叶集》中郭沫若有关诗歌理论的解析,阐释了《三叶集》对于新诗观念建构的意义。熊权副教授(河北大学)借助于“回心”理论,阐释了郭沫若通过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对话社会思潮、介入政党分化的历史过程。廖久明教授(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通过详实的资料考证,认为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对《明季北略》相关文字的引用方法是有原因和道理的,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便评价崇祯皇帝是一个“好名而不根于实”的人,从而驳斥了网络中相关的不实观点。李玲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阐释了北京乡情对于老舍创作的独特意义和价值。凤媛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在分析宝广林2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有关宗教文章的基础上,认为宝广林和老舍之间的关系,既有相互认同,也有观点相左,这也促使了此后老舍创作中基督教色彩逐渐减弱。
通过此次展览活动和学术研讨会议,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了郭沫若和老舍历史剧创作的美学价值和时代内涵,也更加详细地了解了他们“交游肝胆露,富贵牛马风”的可贵人生情谊,不管是对郭沫若研究还是老舍研究都有相当的意义。
(责任编辑:廖久明)
2016-10-08
张勇,男,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