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名人书信传播趋势与舆论引导——以郭沫若的书信为中心

2016-12-23 02:27刘思文
郭沫若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解码郭沫若书信

刘思文

(西南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民国时期名人书信传播趋势与舆论引导——以郭沫若的书信为中心

刘思文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书信是早期传播中的一种重要媒介,也是人际传播中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传播形式。民国时期的名人书信,成为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中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对社会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分析民国时期名人书信传播的舆论形成和传播角色转变,可从中发现名人书信传播的路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引导和管控传统媒介的舆论导向。

民国时期;郭沫若书信;人际传播;舆论引导

人际传播是人与人或人与群体间的信息互动,是人类交往最初、最普通的传播形式。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人体的延伸。”书信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是人际交往的异地延时传播方式。它具备常规的“丹斯螺旋模式”特征,又充分体现“人际需求论”和“社会交换论”之特点。近年来,研究书信传播的文献主要有秦志希、夏冬梅(2002),李新科(2009)、李冬杰(2011)、孙栋(2011)、杨银娥(2014),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对书信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尚未有文献从传播学视角对名人书信传播趋势和舆论引导作论析。

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新诗奠基人之一。民国时期与郁达夫等人一同创办了“创造社”,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并担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又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民国期间,郭沫若留下了不少书信,对象既有政界、商界名人,也有文艺界、教育界专家、学者,这些书信是研究郭沫若思想、行为的重要文献。解读民国时期郭沫若书信传播途径与内容,对深入了解郭沫若的内心世界及其生活交友很有意义。

一、名人书信传播的舆论形成

社会舆论的形成及其热度的提高,是和社会的发展,包括民众的参与度、话语的影响力和互动媒介数量成正相关。辛亥革命前,由于封建统治的束缚,书信仅作为一种个体与个体间的私密交流方式,尚未形成足以产生社会影响的舆论。20世纪初,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后,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名人书信开始由个体与个体间的私密交流转变为个人与集体或大众的广泛性传播形式,在报纸和期刊媒体的推送下,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媒介,推动社会舆论的发展。

名人书信的舆论形成方式,因不同的社会环境、民众心理和舆论内容的差异而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舆论的形成过程,主要与四种因素相关:一是社会变动、较大事件的发展以及某些刺激意见的出现;二是,某些意见在社会群体的互动中趋同;三是权力组织及其领导人、大众传播媒介促成所希望的舆论;四是文化与道德传统对舆论形成的制约。[1]417从名人书信的传播特点来看,名人书信引导的舆论是大众围绕名人书信中提出的某种或某类特定话题,以报纸、期刊等为平台,自主参与讨论、交流观点和发表意见的过程中形成的。“参与讨论、交流观点和发表意见”即通常刊登于报端的“至某某的一封信”或“关于某某信的回复”。在这种一来一去的公开信交流中,往往会引发争论或共鸣,并借助媒体不断传播扩散,成为一段时间内的主流声音。

二、名人书信传播的角色变化

名人书信的传播模式,主要有一对一、多对一和多对多等形式,它是一种伞式与链式相结合的传播模式[2]54。这种双向互动传播模式,打破了大众传播中单向性交流带来的分散化,改变了传统书信的主客体角色,使信息在舆论传播中能得到有效的议程设置。

(一)编码、解码一体式互动

在名人书信传播中,信息解码者不再被动地接受编码信息,他们可以借助媒体发布个人的反馈意见,成为新的信息编码者。这一变化在信息交流不畅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除名人参与编码外,各种社会机构、群体或者普通读者都参与到信息编码与解码中来,最终形成了巨大的社会舆论,影响整个舆情的走向。所以,每个信息的解码者,可以在接收编码信息后,又转变为新的信息编码者。也就是说,名人书信传播过程中,每个个体或群体集编码、解码于一身,他们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同时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在报纸、期刊等媒体的推动下,逐步形成一个“编码——传播——解码——传播——编码”的互动模式。这意味着,名人书信传播中,名人与普通个体或群体都可影响意见,并成为意见领袖,在此意义上,信息编码者与解码者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者,不存在绝对的意见领袖式力量。

(二)把关人权力的差异化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库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首次提出把关人理论。他认为,信息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这些渠道中,存在一些把关人,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个人意见,筛选相关的信息进入传播渠道。名人书信传播中,负责书信收集、筛选、加工和发布的媒体人即可称为“把关人”,他们这种解码、编码行为就是对信息把关。传统信息传播控制,主要是通过各级信息管理机构或平台对信息进行鉴别、筛选,这些管理机构决定了信息传播的影响力。名人书信传播是一种多面互动的信息流动,是一个集名人与普通大众于一体的信息网。虽然每个人都是双重身份,但对信息的把关控制能力却有差异,尤其在媒介把关人参与下,名人书信内容把关与普通个体和群体的把关控制存在显著的不同,产生书信把关的层级化,导致一些信息无法真正参与传播。

民国时期郭沫若书信刊发简表

(三)报刊专栏书信的出现

报刊专栏书信是书信由个体间的私密交流走向舆论引导的重要方式。专栏书信的产生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类是由媒体把关人定向约信刊发,另一种是书信编码者主动借助媒介发表,以推动书信的传播。专栏书信编码者是书信舆论引导的主要力量,其作用是设置舆论中心话题,回答书信解码者的问题,构建一个多方参与的舆论交流平台。以郭沫若书信为例,从新文化运动后,郭沫若在报刊专栏上发表了多封有影响力的书信。

从上表可知,郭沫若刊发的书信主要以反馈、疏通信息为主,他对书信的编码、传播和引导,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把关人作用较接近,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如1937年8月24日刊登在上海《救亡日报》的《中国文化界告国际友人书》和1944年7月5日刊在重庆《新华日报》上的《答国际友人的一封信》两封书信主要从大众的角度揭示外来侵略对国家发展的破坏,目的是号召世界友人团结起来保卫人类文化福祉,争取民族解放和自由。它不是一种绝对的管理控制者角色,而是一种开放交流、沟通、引导者角色,在基于道义和社会准则下,为社会舆论发展提供了正面引导,以推动社会舆论积极发展。包容、互动的舆论引导,正是专栏书信编码者与传统信息把关人明显的区别。

三、名人书信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引导策略

书信传播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交流系统,是编码与解码多向互动的统一。书信编码者声誉越高,关注的主题越突出,传播面就越宽,舆论影响也越大。在书信传播过程中,由于书信舆论引导内容的冗余性、信息引导有效性欠缺等原因,造成舆论传播出现偏差。所以,书信传播中,编码者要借助媒体平台,加以有效引导,树立名人书信传播的“高地意识”,使其产生积极的效果。

(一)名人书信传播存在的问题

民国时期,名人书信借助报刊平台进行舆论引导的作用不容小觑,但由于阅读门槛和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书信传播效果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民国时能够通过报刊媒体阅读名人书信的毕竟是少数机构或人员的行为,它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整个社会系统意见却不可知。加之名人书信内容,多以发布个体与个体或群体间日常生活和交往信息为主,尚未形成与普通百姓开展广泛意识交流的互动氛围,制约了名人书信传播的效果。如郭沫若1923年、1925年分别在《时事新报·学灯》《晨报副刊》刊出的《致戈乐天》《致钱蔚华》《致刘勉己》三封书信主要讨论个体间日常生活。另一方面,通过报刊传播的名人书信内容相对滞后,且数量有限,无法形成群体效应。同时,名人书信出现的位置,并非主流媒体的重要位置,只有少数部门和民众能接触到书信内容,导致舆论议政能力有限。

(二)名人书信舆论引导的策略

1.发挥名人书信“意见领袖”的群体效应

借助媒体传播书信的名人本身就是意见领袖,特别是在媒体欠发达的民国时期,名人在书信舆论引导中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发挥名人书信“意见领袖”在舆论引导中的群体效应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名人“意见领袖”要借助主流媒体,用解码者能接受的方式,刊发有利于沟通的书信内容,主动调动受众对议题的关注度与参与度;另一方面,媒体把关人审核书信内容的同时,应灵活调整名人书信刊发的位置,彰显名人书信价值与内容,提高名人书信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如1943年11月7日,郭沫若联名冯玉祥、邵力子、沈钧儒、陶行知、茅盾等在《新华日报》刊出的《中国文化界给苏联领袖和人民的信》充分利用了名人“意见领袖”的群体效应,引发受众的广泛参与和讨论,影响了当时舆论的走向。

2.抓住舆论引导的第一时间发布名人书信

由于书信舆论燃点低,内容较滞后,利用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发布名人书信,对引导社会舆论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许多名人书信之所以未能获得受众的关注,与书信未在第一时间占领热点舆论阵地有直接关系。名人书信要想第一时间把握舆论热点,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社会舆论热点产生后,主流媒体和名人应该迅速关注,运用自身平台和人际资源优势,迅速以书信的方式解答疑惑;二是,主流媒体应在第一时间预测舆论的走向,并在显要位置开辟名人书信沟通平台,形成高效的信息互动机制,及时引导社会舆论。如郭沫若1938年6月28日于《四川月报》刊发的《告四川青年书》,即是针对当时四川青年关注的抗战救亡热点发表的个人看法,及时、有效地占领了舆论制高点,获得积极的舆论效果。

3.强化议程设置对名人书信舆论环境的营造

名人书信传播中,虽编码者议程设置的影响力受解码者多元化兴趣点的挑战,但如果能科学运用传播技巧,有意识打造舆论热点,通过议程设置调整原有舆论状态,使其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就能形成一个有利于舆论发展的良好环境。例如,在涉及抗日救国、民生发展等社会热点时,名人和媒体可有针对性采取“名人书信专栏发布”、“名人观点调查”等活动吸引大众注意,甚至可重复发布系列信息,以强化主流信息的影响,将解码者对相关事实的关注引导到有利于舆论引导的方向上。如1943年至1945年《新华日报》连续刊发了郭沫若关于抗战后中国社会发展论述的公开信,主动引导舆论向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名人书信的代表性、交往性和对话性,使编码者和解码者间有了一个强大的对话空间。特别是在媒体欠发达的民国时期,名人书信传播的价值与意义更为凸显。名人书信的双向互动传播模式,打破了大众传播中单向性交流带来的分散化,使编码、解码一体式互动、把关人权力的差异化,推动了报刊专栏书信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书信的主客体角色。

民国时期名人书信传播范围虽有限,但名人书信借助报刊平台进行舆论引导的作用却不容小觑。在既定社会环境下,名人书信可通过抓住舆论引导的第一时间发布名人书信、发挥名人书信“意见领袖”的群体效应、强化议程设置对名人书信舆论环境营造等方式有效占领了舆论制高点,形成高效的信息互动机制,引导社会舆论向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传播技术改变了书信传播方式,书信传播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传播方式更为隐蔽、人性化,传播对象也更多元。如何借助媒体平台,从书信发布者、把关人和受众角度,巧妙运用传播技巧,发挥书信传播的舆论引导作用,还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责任编辑:陈俐)

[1]黄文玲,李锐锋.BBS传播的舆论引导[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3).

[2]刘思文.基于人际传播理论的郭沫若书信传播特点和模型分析[J].郭沫若学刊,2016(1).

[3]万宇.中国现代学人论学书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4]刘思文.人际传播视域下的书信传播效果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中国分类号:G256.22文献标识符:A1003-7225(2016)04-0030-03

2016-07-27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5年重点资助项目“基于人际传播的郭沫若书信研究”(GY2015A02)的阶段性成果。

刘思文(1985-),湖南浏阳人,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传播、古籍整理与出版,电子邮件:bijian11@163.com.

猜你喜欢
解码郭沫若书信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一)
解码 四十五度仰望天空
失窃的书信
文化解码
打分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文化 解码
文明 解码
郭沫若致郁文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