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闽南师范大学 闽南文化研究院,福建 漳州363000)
高校艺术类通识课程教学探析
——以《台湾电影鉴赏》课程为例
刘丽
(闽南师范大学 闽南文化研究院,福建 漳州363000)
高校艺术类通识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台湾电影鉴赏》的课程教学为例,沟通现实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探索生命存在的价值;协同学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造力及团队合作、创新精神;提升修为的美感教育,强调与生活环境结合,并将美感应用于生活、工作中,从而发挥其积极成效。
通识课程;艺术教育;沟通现实;协同学习;美感教育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类通识课程在中国大学生的课程构成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受到“大学产业化”、“重研究、轻教学”等观念影响,大学师生对艺术类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与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非艺术类通识课程相比较,艺术类通识课程的价值在于其自身不仅拓展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还存在独特的美感教育。若要提升艺术类通识教育质量,教师应以“多听少说”代替“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艺术类通识课程的成功教学,应在教学策略上加以改进,此乃找回一个大学灵魂的关键之所在。笔者以教授艺术类通识课程《台湾电影鉴赏》的教学为例,尝试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上探索一种新路径。
大学教育意在培养身为自由人的公民,教育理念可以博大精深,但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艺术课程究竟应该教什么?如何评估学生学习成效?如未厘清上述问题,则其课程开设难能达到理想效果。传统的教育体系,注重“填鸭教育”却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只问结果不重过程导致学生曲从权威、惯性思考。艺术类通识课程的教育对象,多为非科班艺术教育的学生,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使其在专业知识技能之外,完善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跨领域学习的能力,使教学理念与现实勾连,从而具备观察、理解、吸收、转化等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需考虑以下两个层面:其一是通识与专业思维的统一。蔡元培在论及通识教育时尝言:“鉴于文科学生轻忽自然科学,理科学生轻忽文学、哲学之弊,为沟通文、理两科之计画。”[1]因此“决心打破存在于从事不同知识领域学习的学生之间的障碍。”[2]当下专业、学科门类的划分愈来愈精细,易与现实社会脱节,但社会生活是跨领域的,“通识”意在使各专业与社会生活彼此融合、对话,通识课程也是不同专业、不同级别的大学生共融一堂的平台。其二是清晰明确的课程目标。自主学习最重要即在于“提问”,对社会、人生的种种反思,因人是社会性动物,发展是多元、多样的,问题亦非只有一个答案,重要的是引导学习者因学习而具备某些“能力”,以培育作为公民的生活素养。课程依据问题意识,必须要有清晰明确的目标以引导学习者的学习。
以笔者开设的《台湾电影鉴赏》为例,该课程已开设四轮,每个班级80名学生左右,为来自全校各个学科、专业、年级的大学本科生。开设这一课程,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即以编年史分期方式将台湾电影放在台湾政治经济框架下研究,对不同时期的电影,从制片、发行、放映到导演艺术创作风格、特点,以及电影潮流、类型电影特色等,进行历史、客观、较为完整系统的讲授,对李行、侯孝贤、杨德昌、李安等重要电影人士进行系统的评析,意在使学生洞悉台湾电影历史发展轨迹,审视整个台湾电影与社会框架的互动关系。其次明确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互动(教师提问与学生辩论)、Powerpoint的制作与分享。作业成绩主要以课程论文质量打分。教师给出两个题目,一是上完本课之后,探讨对台湾电影美学的认识;二是选取一部你喜欢的台湾电影撰写一篇影评。学生可自由选择其中一个题目,要求原创且在1000字以上,同时明确教学进度及其思路,以教师讲授为主,讨论课一至两次,接下来引导学生怎样观赏一部电影。这份简要的《课程说明》,让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方式、进度明晰化,也使他们对接下来的课程发生兴趣。
教学理念如何沟通现实至关重要,因此,规划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应在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帮助学生建构转益多师的理念,以广博的学识基础作为学术创新的基石;二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对生存的世界多一些兴趣与探索的欲望,有助于适应与扩展未来的职业生涯;三是在教学进程中,引领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以陶冶性情,探寻生命存在的价值从而尊重生命,尊重他人。
“三藏取经”诠释了通力合作的重要性,但也有令人反思之处。师徒四人中最大的受益者是三藏,其弟子只能作为“配角”而存在。协同学习则不同。其涵义广泛,不仅包括通力合作,还要分享、讨论和学习/互学等,即每一位学生都是“主角”,也就是课堂参与主体。只有在学习者都是“主体”的情形下,真正的对话才可能发生。而真正的对话不仅仅停留在浅显的语言层面上,在更深层次的内涵上,对话是一种交流、学习的关系。参与者利用探究、对谈和争辩等形式,使每个人参与到对话的议题中来,让每个人都有评论、质疑、回答和反思的机会,目的不在于达成共识或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在不断尝试新的假设,澄清不同的观点、看法,由此构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彰显学习者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强调“和而不同”,使每个人既是主体,亦与他者互为主体。
以观看电影《饮食男女》为例,80名学生自由组成8个小组,每组10人,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搜集、整合资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共同讨论后,把这些零散的观点重新整合,形成一个较统一的主题,制作出Powerpoint,由一位组员在课堂上主讲(时间限定10分钟左右),与全体同学一起分享观点。8组同学观点、研究方法各异,如从电影文学的角度,对朱家父女、梁伯母母女、李凯、雷蒙等人物的分析;以社会学视角切入,分析家庭、夫妻、父母子女问题;从伦理学角度对黄昏恋、感恩父母的主题进行评议;从经济学角度,对出国热、房地产热进行讨论;从政治学角度对台湾社会的开放与多元进行讨论;从文化学、宗教学角度对传统文化、基督教文化进行分析的交叉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引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由此,一方面,其观点与其所学专业相关;另一方面,他们了解到其他专业的不同观点。当然,这些观点也有幼稚、偏颇之处,如从精神分析学角度,分析老朱对妻子、对女儿家倩、对锦荣的爱,认为老朱对女儿家倩有恋女情结,家倩有恋父情结,与电影主题略有偏差;此外,对老朱与锦荣结合的黄昏恋,学生争议很大;朱家宁未婚先孕,而朱家持有的一种包容与支持,学生多难以理解;对于朱家宁挖墙脚与闺蜜男友相爱并由此提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防火防盗防闺蜜”的观点也有可商榷之处。主讲者在分享观点时,学生也会提出不同的看法,从而产生辩论与争鸣,需要教师适时评点并加以指导。
从上述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来看,协同学习的优势在于:一是提高主动性,培养创造力。教师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到电影展览馆等地方实地考察,资料收集后进行整理、归纳,做成投影胶片或Powerpoint,在课堂上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成果,从而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和注重实践的精神,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搜集回来的资料进行可信度判断,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评分机制分上课出勤率和课堂表现(如课堂发言等)、作业、课程论文几个环节,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使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桎梏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二是提倡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中国学生普遍不习惯于课堂讨论,教师可营造适宜的教室气氛和学习环境,让学生彼此互相尊重,相互学习。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懂得与别人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特长,而主讲人势必肩负责任,认真分享观点;对于同龄人的观点,学生易于接受,也更易于产生共鸣;对于不同的观点,其争鸣、辩论使这门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
这样的教学方法,尽量不去扭曲学生的人格,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能力增强。笔者观察到,当主讲者与大家分享观点时,“低头族”、“手机族”变成“抬头族”,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而“协同”意识也让他们关注本组主讲内容,以便与其他群组进行比较、辩论,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也使课程本身富有生气。正如潘光旦所言,教育的理想是健全人格,即“一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通性,二是此人所以异于彼人的个性,三是男女的性别。”[3]由此可见,协同学习显现了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要细腻的实施,才能发挥它的效果。
“艺术”是构架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社会、宗教、政治、经济的重要元素,诸如神话传说、民间歌谣、生活习俗与礼仪、宗教祭典等。与其他通识类课程相比,艺术类通识课程有其特殊性,即美感教育。1917年4月8日,蔡元培在北京神州学会的演讲中提到“以美育代宗教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我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认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4]“美感”的教学程序,没有一定的标准,却有更高层次的要求,诸如舞台布景需要配合表演者的现场需求,舞蹈艺术中音效、节奏的重要性,美感教育不论属于通识或全民的美学生活,它是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元素,既是心灵的、宗教的,也是人性的、道德的,更是艺术的。学生选修艺术类通识课程,不是为了成为“艺术家”,而是当作提升其人文素养的手段。与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非艺术类通识课程相比较,艺术类通识教育比较强调个性化、人文化、弹性化,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选择权,对扩大学生知识面,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升艺术修养,起了积极作用。
如在放映《饮食男女》(李安,1994)、《悲情城市》(侯孝贤,1989)、《光阴的故事》(陶德辰、杨德昌、柯一正、张毅,1982)等电影前,给学生设置下列问题,如上述电影导演风格有什么异同之处?台湾电影美学体现在哪些方面?同一位导演的作品,如李安的《饮食男女》《卧虎藏龙》《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你认为哪些场景比较能触动或震撼你的心灵?为什么?以李安导演的电影为例,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中华美食(《饮食男女》)、竹林打斗的唯美画风(《卧虎藏龙》)、少年派搏击大海的力的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场景观察细致,并对这些场景详加描述,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台湾电影进行探索、讨论,彼此互动甚是活跃。上述问题的提出,从认知层面来说,可以使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审美能力。教学中,让学生在具体的一门艺术类通识课程中去学习基本的艺术形态,体会基本的艺术魅力,让学生懂得如何欣赏一幅画、一首歌、一支舞蹈、一部电影,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美,艺术带来的愉悦和审美体验是什么,从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来体会艺术之美。
原因在于,其一,美感教育是精神领域的教育。欣赏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可以荡涤心灵的污秽,使人体验到艺术美的魅力。其二,美感教育是心理教育。美感来自快乐的提升,从生理层面的满足到心理层面的肯定,美感在更高层次上属于生命理想的范畴。其三,美感教育是艺术教育。这也是学校开设艺术类通识课程的关键之所在,艺术有其客观存在的美感条件,不仅仅停留在各自冥想的成分,由此引发出第四点,美感教育是科学教育。天体物理学家、诺贝尔获得者钱德拉塞卡认为,一个科学理论的成就大小,事实上就在于它的美学价值。科学家的动机,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一种美学的冲动。科学在艺术上不足的程度,恰恰是科学上不完善的程度。科学求真,艺术求美,当艺术与科学相遇,越艺术则越科学。
艺术类通识课程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应持续学习审美知识,培养美感的敏锐度,追寻美感经验,认识美感价值,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并将美感应用于生活、工作中,发挥其积极成效。因此,应该以鉴赏为取向,以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为主,强调与生活环境结合,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喜好,并挖掘学生自身的兴趣,实行以“学”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进而达到终生学习的目的。
由上观之,大学通识教育除了要能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跨域整合的能力外,对于学生人格的陶冶、生命的追寻,亦应兼顾。因此,不但在教学理念上沟通现实,也应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协同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成为“主角”,使他们意识到艺术类通识课程的独特的美感教育,这也是艺术类通识课程的魅力之所在。在当前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通识教育课程必然面对更大的挑战,所学与兴趣或能力不符的问题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尤其突出,果若其然,则通识教育课程肩负的使命更重大了。
注释:
[1][2]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169页,第515页。
[3]潘乃穆等编:《潘光旦文集》(第九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63页。
[4]王丽华编:《艺术与美》,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10页。
〔责任编辑 李 弢〕
Teaching Strategy of General Art Courses in the University——Taking the course of Taiwanese Film Appreciation as an example
Liu Li
General art cur riculum in the university play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role in the students’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expanding the students’knowledge,realiz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dialogue,and affording unique aesthetic education.So how to establish the general art curriculum b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should be taken into a serious consideration.Taking Taiwanese film appreciation course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a new path in terms of teaching idea,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goal.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art education,communication reality,collaborative learning,aesthetic education
刘丽(1980~ ),女,安徽淮北人,文学博士,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讲师。
闽南师范大学校级教改课题:“高校艺术类通识课程的教学策略”(JG20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