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光家族女性群体的几个问题

2016-11-25 14:28林星
闽台文化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化资源家族

林星

(福建省委党校 社会与文化学教研部,福建 福州350202)

陈元光家族女性群体的几个问题

林星

(福建省委党校 社会与文化学教研部,福建 福州350202)

要要摘要要:陈元光是闽南地区重要历史人物,也是闽台地区民间信仰的主要神灵,被称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家族中的女性群体参与了陈元光的政治军事活动,通过联姻壮大了家族势力,她们也构成开漳圣王信仰体系的一部分。现在,和陈元光家族女性有关的宫庙、墓地等文化遗产成为旅游地和地方重要景观,女性神灵是民俗活动的重要角色,也促进了闽台交流。

要要关键词:陈元光;家族;女性群体;文化资源

陈元光(657~711),字廷炬,号龙湖,唐朝人,福建漳州首任刺史,他治理闽南地区数十年,影响深远。关于陈元光的籍贯、生平事迹、诗作、开漳圣王信仰及故事传说等一系列问题,学界都已有了详细深入的论述。陈元光家族女性也是陈元光研究中的一个部分,但由于资料稀少零散等原因,往往被人忽视。本文主要以陈元光的祖母魏敬、母亲司空氏、妻子种沉、女儿陈怀玉和陈怀金等为例,探讨女性在政治军事中的影响、女性的婚姻、女性与民间信仰、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等问题。

一、陈元光家族女性在政治军事活动中的影响

陈元光家族女性由于家世、自身的才能等原因,直接或间接参与当时的政治军事活动,发挥了一定的影响,这以陈元光祖母魏敬表现得最为明显。她是一位性格坚定、有智谋的女子,直接参与了丈夫、儿子和孙子的事业,展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魏敬,又名魏箴、魏妈。《云霄县志》载:魏敬(599~691),字玉珏,世称魏妈。隋中书魏潜之女,谙文韬武略。夫陈犊,字克耕,佐唐高祖平天下,功拜玉钤卫翊府中郎将、怀化大将军,有开国元勋封爵,魏氏因称开国元勋夫人。[1]

魏敬出身名门,是开唐名将陈克耕的夫人,她对丈夫的事业发挥了重要的辅佐作用。《平和侯卿陈氏族谱》托名泉潮团练使副将、宣威将军兼翊府记室许天正撰写的《开国元勋陈克耕夫人魏氏墓志》载:

墓有志者,孝于慈孙,思深虑远,恐世久地迁,有攸归认斯志焉。陈公府君夫人魏氏汝宁名族,墓于此者。夫人十八岁适陈克耕。克耕当隋季之乱,以父陈果仁事隋平寇,死于浙。(克耕)因晦处幽居。至是,吴浙好义者聚众推戴劫翊克耕为元帅,谋陈雠以聘宇内。夫人力劝辞众,以遁势不能阻。乃曰:‘集乱民以御他盗,保身家则可,昧祸福而肆吞并则不可。且陈出太丘九世,已有天子,物无长盛之理。隋既坠命,当有真主,必辑众附之,广延先祚。’未逾年,唐秦王李世民击河西。夫人劝府君曰:‘秦王威振四海,今拔燕晋,好率众翊之,以共靖隋乱’。府君乃率精兵五万,共取霍邑,及临汾诸郡。功成,太宗御制赞曰:‘师徇霍邑,率众来同,斩朱说李,困窦擒充,缉熙帝载,不自为功。’府君开国之功,魏氏劝戴之力也。府君寿享六十二,葬浮光山之原。魏氏三子,长敏,封中郎将,孙元敬。次敷,封右郎将,孙元扬。季政,封左郎将,孙元光,并延世赏之恩。……寿九十五岁。[2]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江浙一带反隋起义军首领打算推举陈克耕为首领,拥兵自立。魏妈及时对形势发展做出判断,力排众议,认为不能轻举妄动,要等待明主。不久,陈克耕奉调驻守故乡河东郡,正好秦王李世民攻克河西将进兵临汾,魏敬赶紧劝陈克耕率军协助李世民。因此,唐朝建立后,唐太宗对陈克耕大为赞赏。“府君开国之功,魏氏劝戴之力也。”她的三位儿子也因此被封将军,都受到唐王朝器重。因为魏敬的建议,使陈克耕在乱世之中做出了明智的选择,成为陈元光家族事业的开创者。

魏敬丈夫陈克耕去世后,她对儿孙的事业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云霄县志》载:

唐总章二年(669年),魏妈之季子陈政以左玉钤卫翊府左郎将归德将军衔,奉诏戍闽靖“蛮獠啸乱”,任岭南行军总管,进朝议大夫,统率府兵3600名自中原南下。至界,受阻,以兵少请援。旋诏命中郎将陈敏、陈敷率军校五十八姓增援。魏氏见三子将先后赴闽,遂举家与俱往。至浙之江山,敏、敷病殁。进入闽之浦城,孙2人亦病殁。然魏妈坚毅多智,以国事为重,强忍哀痛,继率大军直抵闽南与其子政会师,随即进屯云霄原绥安故城营地。仪凤二年(677年),政卒,孙元光袭职,代领其众,平定闽粤,开创漳州。天授二年(691年),魏妈卒,元光将军以支孙承重。次年,奉敕葬祖母魏氏于云霄半径仙人山之麓,为其结庐守制。魏妈晚年住燕翼宫,遗址尚在云霄本里。[3]

魏敬的三儿子陈政率府兵从中原南下,赴闽“平蛮”,路上被阻。朝廷命令魏敬大儿子陈敏、二儿子陈敷率兵前往增援,已经70多岁的魏敬举家跟随两个儿子同行,一路跋山涉水。途中,长子陈敷、次子陈敏和两个孙子病逝,她强忍悲痛,仍然继续带队伍进入闽南,与三儿子陈政汇合。陈政去世后,魏敬继续鼎力扶助孙子陈元光建功立业。魏妈的三儿媳,也就是陈元光的母亲、陈政夫人司空氏也和魏妈等人随军南行。陈元光在《侯夜行师七唱》(收录在《龙湖集》)中描写了初到南方平叛时的情形:“群落妻孥凄泣声,俄然戎丑万交横。司空淑人频劝谕,英雄死义无求生。”诗中写到祖母率兵救援:“魏母咸亨奉敕文,府兵云众成营屯。屹然一镇云霄末,渐尔群言花柳春。”在《半径庐居语父老》一诗中的原按:“总章已巳,闽广之交,獠蛮啸聚,高宗命陈政公出抚之,至界,以兵少请援。朝命二兄敏、敷领兵南下。太母魏氏见三子至闽,乃与俱往。至浙江之江山县,敏、敷病疽。至浦城,孙子亦疽。魏氏提兵至镇,政得进云霄营”。[4]魏妈随军戍闽时,年已70有余,途中屡遭亲属病殂之痛,犹长征万里,亲自提兵至镇所,政始得以重振士气,靖寇患于炎荒。政殁后,魏妈虽已年迈,仍辅佐其孙元光将军建功立业。宋绍兴十三年(1143),特追封其为济顺嘉淑夫人。云霄威惠庙为其立像崇拜,以示民间缅怀之至诚。[5]

陈怀玉(704~718),为陈元光次女,“自幼熟诗文,怀报国大志,父亲去世时年仅七岁,虽日积哀伤,仍矢志修文习武。稍长,即力辅其兄珦继治漳州。至开元六年十二月不幸病逝,享寿十五岁。”宋绍兴二十年(1150),追封“柔懿夫人”,祀像于庙,俗称“夫人妈”。[6]在民间传说中,她还能上阵杀敌。陈怀玉17岁那年,“泉潮蛮獠啸乱”,老百姓深受其害。其时,文武双全的陈怀玉常协助父王带兵杀敌。据说她曾单枪匹马杀入敌阵,斩杀蓝凤高等敌将。一次,在歼敌战斗中,她闯入敌阵连斩寇将,不幸以身殉国。为褒扬她捍守海疆的精神,人们便给她“淑女元勋”、“懿德怀柔”等尊号,并尊称她为“妈祖”,加以神化。[7]东山铜钵村净山名院供奉陈怀玉,大殿额匾、殿中横匾上书金字“淑女元勋”、“懿德怀柔”。大殿楹联称赞她“柔质秉军机而称烈女;懿躬参将略以佐严亲”。殿前石刻柱联:“德布颍川怀壮志,神恒寰宇玉坚贞”等。[8]云霄威惠庙的陈怀玉殿也有一副对联:“柔顺堪钦克佐父兄基业,懿恭作则聿伟巾帼芳徽。”[9]

二、陈元光家族女性的婚姻状况

在传统社会,婚姻是两姓之好,讲究门当户对,家世相当,几乎没有考虑当事人的感情因素。对于陈元光这样的家族来说,家族利益居于首位,婚姻的背后往往是政治的考量。

历代朝廷多次对陈元光赐额加封。唐代追封陈元光为“颍川侯”。宋代朝廷封锡陈元光将军五代,女则不见封锡。至明末,地方志载,朝廷封锡陈将军七代。[10]从封锡情况也可以看出陈元光家族的联姻情况。1916年的《颖川陈氏开漳族谱》载:

陈果仁,王之曾大父,任大司徒,可追封忠烈王。叶氏,王之曾大母,追赠为衍惠贞烈夫人。陈克耕,王之大父,唐开国元勋,追封济美嘉庆侯。魏氏,王之大母,可追赠为济顺嘉淑夫人。陈政,王之严父,任左郎将追封祚昌开祐侯。司空氏,王之慈母,追赠为厚庆启佑夫人。陈元光,中解元,任中郎将,平闽有功,镇守漳州,追封开漳州主圣王,加谥忠毅文惠王。种氏,陈元光之妻,追赠为恭懿肃雍夫人。宁氏,王侧室,追赠为寅恭协肃夫人。宋氏,王副室,追赠为寅敬协雍夫人。陈珦,王之子,明经及第授翰林院承旨兼守漳州刺史,可荫封为昭贶通感文英公。欧氏,王之子妇,可荫封替美祐庆夫人。陈怀珠,王之长女,荫封为柔姬广济夫人。卢伯道,王之女婿,荫封为軨辖司崇仪使郡马都元帅。陈怀玉,王之次女,追封为柔懿慈济夫人。陈怀金,王之季女,追封为柔徽克济夫人。戴君胄,王之女婿,荫封为軨辖司崇仪使郡马副元帅。陈酆,王之孙,任中郎将,兼守漳州刺史,荫封为昭素袭美惠正武英候。郑氏,王之孙妇,荫封为协应静恭夫人。陈闽玉,王之孙女,荫封为金闺福应柔嘉夫人。[11]

《平和侯卿陈氏族谱》则载:

(陈元光)夫人种氏,乃成都治中封汝宁开国伯朱仙镇种元晦之长女,男一曰珦。侧室宁氏乃康判簿宁于贤女,生女一,曰怀珠,适领兵校尉兼本州司户参军崇仪使卢伯道甥安仁,早卒乏嗣,族人争业,官不能平,乃以奁田千亩归公庙为祭田。又妾宋氏,乃泉州石井镇戍参军宋尚德女。生女二,曰怀玉,早亡。曰怀金,适领兵校尉司参军大司马戴君胄。[12]在中原时,陈元光家族联姻的多是世家。如前所述,陈元光的祖母魏敬是隋中书魏潜的女儿。陈政的夫人司空氏(617~678),名心,字意儿,乃登仕郎沛王府典箴司空不敌之长女,封淑人。宋绍兴二十年(1150)追赠厚庆启佑夫人。也有史料载她是吐万氏,祖先为鲜卑人。[13]

陈元光家族来到福建后,面临动乱的局面,首先要得到当地汉族和土著大族的支持,而通婚是有效的方法。陈元光对土著民族实行招抚政策,极力提倡汉畲通婚,“男生女长通蕃息”,并且带头娶了“种”姓夫人。种谐钟,畲族四大姓氏之一。[14]其部下也与当地的土著通婚。这些政策不仅收揽了民心,也大大缓和了社会矛盾,改善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陈氏开漳族谱》载:“二世祖陈元光妻种氏,山越女。”其妾宁氏、宋氏,都是泉州石井人。陈元光孙子陈酆的侧室颜氏,是龙溪县青礁人。陈元光曾孙陈谟(贞元年间任漳州刺史)的妻子翟氏,也是泉州人。[15]陈元光的妻子种氏出自当地有影响的土著民族家族,[16]两个妾都是泉州人。他的后人的妻妾也是闽南泉州或漳州人。通过婚姻,陈元光及其子孙巩固和当地大族的关系,有利于统治的稳定。

陈元光也很注意和一起南下的将领联姻。戴元理随陈政入闽,为府兵校尉,驻军云霄乌石山。后辅助陈元光平定寇乱,创建漳州。长安三年(703),戴元理妻子方氏生子君胄,与陈元光三女陈怀金同年出生。戴元理与陈元光有世交之谊,深受陈元光敬重,于是陈元光将女儿陈怀金许与戴君胄。据《漳州府志》载:戴君胄父子落籍漳州,是为戴氏入闽之始祖。戴君胄仪表奇伟,有文韬之才,临阵决策,所向无前。置郡后,职授司田参军。历营将、兵马副指挥使等职。陈元光逝世后,协助陈元光儿子陈珦靖乱安民,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夫人陈氏怀金生三子:长子克纯、次子克绍,三子克统。[17]戴君胄原为营将,后封为郡马副元帅。[18]戴君胄能征善战,长期镇守军事重地盘陀岭,屡历战功。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逝世。南宋绍兴二十年(1151),宋高宗追封他为辖司崇仪使、郡马副元帅、竭忠辅国大将军,谥“武毅”,民间称他为“戴郡马”。[19]陈元光把长女陈怀珠嫁给了卢伯道,三女陈怀玉嫁给戴君胄,亲家和女婿都是军事将领。这是军阀与将帅之间进行军事联合,以求互相依靠、支持的一种表现。通过婚姻,陈氏家族笼络将领和大臣,争取他们的支持,巩固政权。

娘家是女儿可靠的社会支持网络。当丈夫去世,妻儿在当地生活困难,妻子会带着孩子投奔娘家,甚至在娘家定居。陈元光第九世孙陈鹃于咸通四年(863)中进士,年仅15岁,因其年小,归家侍养三年,到18岁入京任官。其夫人杨氏是福建同安人,鹃之子全随母籍居同安。鹃长子陈田,光启三年(887)中进士,到京任天官侍郎,翰林院侍讲。陈田后来乞归同安,与三个弟弟成为同安浯州(今金门)发祥祖。[20]陈田随母迁居母亲的老家同安,致仕后又回到同安,在当地繁衍后代。

三、陈元光家族女性与民间信仰

陈元光青少年时,随父陈政入闽平乱,任漳州刺史,政绩卓著,为开发漳州立下功勋。去世后,百姓立庙祭祀,尊称为“开漳圣王”,从功臣演变为一方神灵。供奉开漳圣王的庙宇,大多沿袭历史上的称谓,称陈王庙、灵侯庙、将军庙、圣王庙,但称威惠庙的居多。明清后,威惠庙遍及闽南地区。据不完全统计,明清时期,闽南地区有大小威惠庙200多座。其中,漳州市的北庙、漳浦县的西庙和云霄县的威惠庙最为著名,被信徒视为“祖庙”。[21]威惠庙以云霄、漳浦最为集中。泉州的安溪、南安,厦门、金门,闽西的龙岩、漳平,莆田的仙游,福清,南平,广东的潮州、饶平、南澳,惠州的海陆丰,浙江乐清、苍南等地均有威惠庙。[22]开漳圣王信仰随着漳州移民传到台湾,是台湾民间祭祀的四大主神之一。

陈元光祖母、妻子、女儿成为开漳圣王信仰体系的一部分。闽南各地的威惠庙除了奉祀陈元光家族的男性群体如开漳圣王陈元光、陈元光父亲陈政、陈元光儿子陈珦以及部将外,还供奉陈元光的祖母、妻子和女儿。云霄威惠庙祀殿内列祀陈政、陈元光以及部将马仁、李伯瑶、许天正,还有圣王祖母魏敬、妻子种沉、王子陈珦、次女陈怀玉等。[23]据2016年9月的调查,漳浦县文庙奉祀陈元光、陈政、陈珦,部将马仁、李伯瑶、许天正、戴君胄、欧哲、林孔著,魏妈、种氏、陈怀玉。《漳州府志》载:“漳浦县威惠庙在县治西门外,唐时敕建。明弘治年间,明知县吴云建坊楼、后殿。清康熙二十六年,知县杨遇即楼址重建前殿后寝,后寝祀夫人种氏,庙左为柔懿夫人宫,夫人元光女也,从元光征蛮有功,故亦祀之。”[24]漳浦赤湖威奕庙,中殿正中奉祀陈政及陈元光神像,后面奉祀种夫人、柔懿公主及陈珦神像。云霄将军庙、华庙、燕翼宫等在供奉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同时也供奉魏妈。漳州芗城官园威惠庙以及台湾多座宫庙,也都供祀魏妈神像。威惠庙奉祀女性神灵的诞辰分别是:正月十一日陈太夫人(魏敬)诞辰。十月初十日圣王夫人(种沉)诞辰。十一月十一日柔懿夫人(陈怀玉)诞辰。[25]

除了合祀外,也有单独奉祀陈元光祖母魏敬、女儿陈怀玉。在云霄县云陵镇东南近郊有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的华庙。据传,该庙的倡建者为陈元光将军的部属、光州固始人方子重的后裔。为昭显祖先开漳功德,特别是为报陈元光祖母魏妈当年对方子重的厚爱,特建华庙以祀。主祀之神应是魏妈,配祀有陈政、陈元光将军及开漳主要将佐。[26]河南信阳市固始县安阳山上建有一座“奶奶庙”,此庙也称“云霄庙”,据说为天宝年间陈元光之孙陈酆所建,正殿悬匾“云霄圣殿”,主祀魏敬及开漳将士巨型塑像,为固始八景之一。[27]

在东山县,陈元光二女儿陈怀玉俗称“夫人妈”、“玉二妈”。位于东山县康美乡铜钵村南的“铜钵净山院妈祖庙”,也称净山院、铜钵庙,明万历十七年(1589)建,祀陈元光之女柔懿夫人陈怀玉,称“妈祖”。郑成功曾在铜钵村前的马銮湾造船、训练水师。清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铜钵部分青壮年随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带走净山名院“妈祖”神像,铜钵村人又重塑一尊“妈祖”金身安位祭祀。台湾收复后,铜钵村部分子弟兵恭奉“妈祖”神像返乡。于是庙里就有了两尊“妈祖”神像,征台返乡的“妈祖”神像被称为“大妈”,重塑的“妈祖”神像被称为“二妈”。[28]故有“大妈”、“二妈”两神像。1941年改建为驻军分驻所。1986年,台胞、侨胞捐资再修。[29]“净山名院”仍可看到“淑女元勋”、“懿德怀柔”的鎏金匾额。另一方面,铜钵妈祖庙主殿神坛上的香炉上写道“净山名院柔懿夫人”,因此可证“铜钵净山院妈祖庙”的主神“妈祖”即为“陈怀玉”。净山院除奉祀“柔懿夫人”陈怀玉之外,配祀其母恭懿夫人种氏。[30]奉祀陈怀玉的宫庙还有:漳州莆美镇宝树村大香樟树边的夫人妈庙,陈岱镇竹港村夫人妈庙,列屿镇山前村的柔懿夫人庙,东厦镇溪塘村塘美自然村夫人妈庙、竹塔村横山自然村夫人妈庙。[31]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铜钵村部分去台子弟定居台南山上乡等地。其“净山名院”香火也就首播山上乡下,因此该乡“天后宫”是台湾所有“玉二妈庙”的总庙。“玉二妈”香火由此在台湾、澎湖等地广为传播,迄今340多年。现在嘉义、台南、台北、台中、基隆等地都有“玉二妈庙”,信众遍布台湾已达数百万人。[32]

四、陈元光家族女性与文化资源

(一)文化遗产与旅游地

漳州民间为纪念“开漳圣王”陈元光,兴建了多座威惠庙,其中也供奉魏妈等家族女性。截至1990年,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芗城区的新桥威惠庙,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云霄县的威惠庙、漳浦县的威惠庙、南靖县安善堂、东山县的东岭大庙、云霄县的古楼庙共5处。此外,还有漳州芗城区天宝镇威惠庙、官园威惠庙,龙海县檀林威惠庙。云霄县有奉祀魏妈、陈政、陈元光及开漳部将的燕翼宫和华庙。[33]

漳州有和陈元光家族女性有关的多座墓地。陈元光祖母魏妈墓,位于云霄县城东10公里处的东厦镇竹塔村半径山山麓。墓前有20平方米基埕和望柱二根。陵墓前方500米的漳江畔,矗立魏妈墓神道碑一方。[34]此神道碑以花岗岩刻成,高2.7米,宽1.06米,额上浮雕双龙案图。碑面镌楷书“有唐开国元勋夫人陈太祖母魏氏神道”,据传为明代重立。[35]1992年魏妈神道碑被云霄县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马来西亚华侨捐资在半径山建立一座“魏妈纪念堂”。[36]云霄县正在规划建设魏妈文化园,总体规划主要以半径山魏妈墓园、陈元光守墓庐遗址和半径古道、神道碑、魏妈庙为核心区,规划纳入仙人峰、龙泉寺、龙凤寺、棋盘石等,组成魏妈文化园。目前第一期工程总占地5000多平方米,已投入使用。[37]2016年1月18日,云霄县举行魏妈文化园首期项目落成典礼。2月,200多名来自福建漳州、台湾等地民众齐聚福建云霄魏妈文化园,共同参加“纪念巾帼英杰魏妈诞生1417周年”活动。[38]

陈元光父母陈政和司空氏合葬墓,位于云霄县西郊将军山东麓。陈政墓规制恢宏,堆土宽达5米,呈龟背状,后筑有挡土墙。墓前依次排列翁仲、马、狮、羊、望柱等石雕,其雕刻古拙浑朴。墓侧有享堂,墓地前绕流水,背环林木。[39]陈元光女儿陈怀金和戴君胄合葬墓,位于云霄火田镇七里铺村南碧云峰。其神道碑一方,刻曰:“唐钤辖司崇仪使郡马副元帅兼竭忠辅国大将军赐谥武毅肃庵君胄戴公暨配柔徽克济益恭弼德夫人陈氏墓道”。[40]这块戴郡马神道碑,是戴氏后裔立于宋代,长期湮佚。碑高2.12米,宽0.8米,1984年被发现。[41]1986年,戴氏后裔集资在碧云峰下溪边建一座“戴郡马亭”,移竖墓道碑于亭中保护。[42]

如今,许多和陈元光及其家族女性有关的宫庙、墓地等文化遗迹得到维修或重建,成为旅游胜迹和地方重要景观,如漳州的陈元光墓地,漳浦的威惠庙,云霄的威惠庙、将军山陈政陵园和魏妈文化园等。

(二)民俗活动的重要角色

为了表达对开漳圣王的崇敬之情,闽南各地民众除了建庙祭祀,还创造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陈元光家族女性也是民俗活动中的重要角色。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云霄、漳浦等地举行巡安及“迎神、走王”等民俗活动。云霄民间尊称开漳圣王陈元光为“王爹”。每逢元宵节,民间即备鼓乐彩旗仪仗,以三眼铳开道,用神轿抬王爹、王妈(陈元光夫人种氏)、王子(陈珦)、王女(柔懿夫人)和马仁、李伯瑶两元帅神像,巡游境域祈求平安,称为“走王”。西林、下营、西门(城关)等庙走王,由青壮年接力高撑神轿奔腾疾走,沿途民众于门前置香案迎拜。元夜,城关神像宿宵于溪美燕翼宫(亦称开漳祖庙,俗称“王府”),农村有的将神像迎入预先搭好的“王棚”观灯,有的则演戏娱神,至十六日迎神归庙。[43]2005年10月,云霄开漳圣王巡安民俗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巡城、鉴王和走王,最大幅度地保留了原始的“巡安”活动的全过程,具有代表性和地方特色。[44]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四月二十六日,漳浦县城及周边四十八个村依次举行开漳圣王巡安活动。东山县的“玉二妈”信仰已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东山对台民俗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45]

(三)闽台交流的文化资源

陈元光家族女性也成为两岸交往的文化资源。明清时期,大批闽南人移徙台湾,“开漳圣王”信仰随之传到台湾,祭祀“开漳圣王”的威惠庙在台湾的分庙就达300多座,信众800万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宫庙每年都组织大批信众到闽南寻根谒祖进香。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云霄威惠祖庙、檀林威惠庙、官园威惠庙等每年都平均接待来自台湾的“开漳圣王”庙进香团约两三千人次,至今已接待台湾信众数万人次。[46]2006年3月16日,芗城区官园威惠庙和龙文区檀林威惠庙举行盛大拜会仪式,欢送开漳圣王陈元光神像和魏妈金身启程前往台湾宝岛巡安、定居,除一尊魏妈金身定居高雄左营区慈安宫外,圣王神像和另一尊魏妈金身在一个月后返回漳州。[47]开漳圣王神像和魏妈金身赴台,促进了两岸文化的交流。2006年,经过13年的调查,台湾国际狮子会台北地区负责人、嘉义市天后宫董事长等众多台胞,确认东山净山名院是台湾所有“玉二妈庙”的祖庙。2006年10月24日,以台南“山上天后宫”为首的台湾“玉二妈庙”寻根谒祖团一行21人,首次来到铜钵村净山名院,举行了认祖祭祖仪式。2009年2月,嘉义市天后宫组织台湾全岛二十五家宫庙的650名信众、七顶神轿共91尊玉二妈神像直航厦门,抵达“净山名院”谒祖朝圣。这是台湾玉二妈祖348年后,首次回娘家探亲。[48]台湾现在每年都有许多玉二妈信众来到净山名院寻根朝圣,双方交流频繁。2016年6月,“第八届海峡论坛·第七届海峡两岸(福建云霄)开漳圣王文化节”在云霄将军山下举行。9月,“海峡两岸开漳圣王文化交流暨漳浦威惠庙建庙1300周年纪念大会”在漳浦县举行。漳浦县政府与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中心、漳州市历史学会还共同举办“开漳圣王文化学术论坛”。

结语

陈元光的祖母、母亲、妻子、女儿等家族女性成员群体不仅在陈元光的生平事迹中留下了重要痕迹,而且在随后的漫长历史岁月中,她们对闽南社会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成为开漳圣王陈元光信仰体系中的一部分。闽南民众也通过民间信仰、族谱文献撰写、民间传说等方式对陈元光家族女性群体形象进行了建构和塑造,并且转化为今天闽南发展地方文化和闽台交流的文化资源。

注释:

[1]云霄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云霄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第1241页。

[2]佚名:《平和侯卿陈氏族谱》,道光九年(1829年),陈支平主编:《闽台族谱汇刊》(第10册),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95页。

[3]云霄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云霄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第1241页。

[4]程彦霞:《试论陈元光的战争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安徽文学》2006年第12期。

[5]云霄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云霄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第1241页。

[6]方群达:《开漳先贤传略》,载福建省云霄县文物保护协会、威惠庙工作委员会编:《云霄威惠庙》(内部资料),2002年,第8页。

[7]高致华、廖同平:《从“柔懿夫人”到“妈祖”》,《闽台文化交流》2008年第2期。

[8]《净山名院:台湾“玉二妈”宫庙之祖庙》,《福建日报》2011年7月7日。

[9]福建省云霄县文物保护协会、威惠庙工作委员会编:《云霄威惠庙》,2002年,第18页。

[10]郑镛:《论开漳圣王信仰体系的特点》,《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1]陈祯祥编纂:《颖川陈氏开漳族谱》,1916年,载陈支平主编:《闽台族谱汇刊》(第10册),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3页。

[12]佚名:《平和侯卿陈氏族谱》,道光九年(1829年),载陈支平主编:《闽台族谱汇刊》(第10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9页。

[13]方群达:《开漳先贤传略》,载福建省云霄县文物保护协会、威惠庙工作委员会编:《云霄威惠庙》(内部资料),2002年,第6页。

[14]张嘉星:《漳州〈排甲子〉产生年代考——关于陈元光时代一组歌谣的解读》,《闽台文化交流》2009年第4期。

[15]陈永安:《陈元光南征及其家族闽籍化》,《寻根》1995年第1期。

[16]也有一说,种氏是河南人。《平和侯卿陈氏族谱》载:夫人种氏,乃成都治中封汝宁开国伯朱仙镇种元晦之长女。方群达的《开漳先贤传略》载:夫人种姓(公元656~712年)名沉,乃朱仙镇种元晦(隋朝遗臣)之长女,与元光生子珦、女怀珠。绍兴十三年追封恭懿夫人,此后屡有加封。(福建省云霄县文物保护协会、威惠庙工作委员会编:《云霄威惠庙》(内部资料),2002年,第5~6页)

[17]刘小龙:《开漳圣王文化》,福州:海风出版社,2005年,第44~45页。

[18]云霄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云霄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第1088页。

[19]张少云、苏龙成:《陈元光与云霄开漳圣王巡安民俗》,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7~38页。

[20]陈永安:《陈元光南征及其家族闽籍化》,《寻根》1995年第1期。

[21]冯大北、张秀春:《唐史无人修列传 漳江有庙祀将军——陈元光开漳与圣王信仰》,载尹全海、崔振剑编:《固始移民与闽台文化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第167~168页。

[22]郑镛:《论开漳圣王信仰体系的特点》,《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 版)2009年第4期。

[23]云霄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云霄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第1091页。

[24]周立芳:《陈元光与闽台民俗》,载《福建十年民俗调查》,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5页。

[25]福建省云霄县文物保护协会、威惠庙工作委员会编:《云霄威惠庙》(内部资料),2002年,第11页。

[26]郑镛:《论开漳圣王信仰体系的特点》,《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4期。

[27]《佘太君原型在开漳圣地·云霄魏妈墓只剩神道碑》,《海峡导报》2015年4月8日。

[28]《净山名院:台湾“玉二妈”宫庙之祖庙》,《福建日报》2011年7月7日。

[29]东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东山县志》,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661页。

[30]高致华、廖同平:《从“柔懿夫人”到“妈祖”》,《闽台文化交流》2008年第2期。

[31]张少云、苏龙成:《陈元光与云霄开漳圣王巡安民俗》,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0~51页。

[32]《净山名院:台湾“玉二妈”宫庙之祖庙》,《福建日报》2011年7月7日。

[33]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漳州市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283页。

[34]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漳州市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273页。

[35]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漳州市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309页。

[36]张少云、苏龙成:《陈元光与云霄开漳圣王巡安民俗》,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5页。

[37]《云霄魏妈文化园一期投用》,《海峡导报》2016年1月21日。

[38]《云霄魏妈文化园》,《福建日报》2016年2月22日。

[39]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漳州市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273页。

[40]云霄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云霄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第1088~1089页。

[41]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漳州市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310页。

[42]云霄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云霄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第1089页。

[43]云霄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云霄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第1136页。

[44]张少云、苏龙成:《陈元光与云霄开漳圣王巡安民俗》,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64页。

[45]《净山名院:台湾“玉二妈”宫庙之祖庙》,《福建日报》2011年7月7日。

[46]《“开漳圣王”文化成台湾民间四大信仰之一》,《东南快报》2015年1月23日。

[47]《圣王神像魏妈金身昨巡安宝岛》,东南在线,http://www.66163.com/Fujian_w/news/bc/gb/20060317/jryw102382.html。

[48]《净山名院:台湾“玉二妈”宫庙之祖庙》,《福建日报》2011年7月7日。

〔责任编辑钟建华〕

On the Female Group of Chen Yuanguang’s Family

Lin Xing

Chen Yuanguang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figure in Minnan region,and also the main god of folk beliefs in Fujian and Taiwan,known as the “Sacred Prince,Developer of Zhangzhou”.The female group of Chen Yuanguang’s family participated in his political and military activities and strengthened the family power through the marriage of family, thus constituting part of the belief system of the “Sacred Prince,Developer of Zhangzhou”.Now the female-related temples,cemeteries and other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Chen family become an important tourist destination and local landscape,and the goddesses play a vital role in folk activities,which promote the exchanges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Chen Yuanguang,family,female group,cultural resources

林星(1971~ ),女,福建仙游人,历史学博士,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学教研部教授。

猜你喜欢
文化资源家族
《小偷家族》
皿字家族
乐器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两汉文化资源在徐州市区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新媒体时代河南文化资源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
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