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石斋之诗与石斋之死

2016-11-25 14:28蔡杰
闽台文化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诗歌

蔡杰

(山东大学 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 济南250100)

试论石斋之诗与石斋之死

蔡杰

(山东大学 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 济南250100)

要要摘要要:历来对黄道周之死多有述论,但所据大体限于历史文献上。今试从黄道周后期诗歌入手,窥探其决意赴死直至蹈仁期间的心境。其中主要以黄道周被俘后的三次自杀为线索,以其诗论其事,体悟黄道周作为“大明孤臣”的悲壮情怀。

要要关键词:黄道周;诗歌;心境;蹈仁

一、引 言

黄道周(1585~1646),福建漳浦人,字幼玄,号石斋。生于万历十三年(1585),南明唐王隆武二年即清顺治三年(1646)因抗清被俘不屈,就义于南京。黄道周38岁中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任崇祯朝翰林院编修、少詹事,南明弘光朝礼部尚书,隆武朝内阁首辅等职。黄道周是明末大儒,著名的易学家和书法家。徐霞客曾说:“至人唯一石斋,其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宇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1]黄道周是民族英雄,明亡后坚持抗清,失败后终不屈而就义,气节不让宋末文天祥。乾隆帝评价他:“立朝守正,风节凛然,其奏议慷慨极言,忠荩溢于简牍,卒之以身殉国,不愧一代完人。”[2]

以往论“黄道周之死”的文章,其所依据,大抵限于历史文献的记载上。[3]但真正能反映黄道周后期心境的,是他自身的著作,特别是大量的诗稿。故今论“黄道周之死”,首取其原著为证,次取《洪谱》[4]《庄谱》[5]等黄道周年谱,末取清人野史稗记;凡今人所述,除一二专著外,则少取。力求还原一个在生死大义面前坚贞不屈的真实黄道周。

二、悲壮一搏

黄道周61岁那年,从六月二十七日朱聿键称帝,到黄道周七月二十二日出师抗清,短短不足一个月,黄道周由信心满满变为不知所从,直至自请行边,一意赴死。关于他最终选择赴死的动机,或可从一二材料中窥出。

关于黄道周决意赴死的动机,先引几处他人说辞。

(一)清人李世熊《寒支集》载:“一则曰辅臣懵不知兵,迂愚自用;一则曰辅臣失律轻生,无补于国。”[6]这是当时人的观点,犹不免以成败论英雄的嫌疑,亦不免以果代因的错误。人终有一死,其缓急不一。若以速死者皆为“轻生”,那么高寿者,岂非明智通达?洪承畴终寿七十有三,胜过孔丘;钱谦益八十有四,堪比孟轲。此二人“有补于国”乎?这真是一种危险的言论,以贪生为荣,其可耻也。此论调可以休矣!

(二)史学家顾诚认为是“设法为隆武朝廷打开局面”[7]。这大概是历史发展的推论,或者说是一种猜测,看似合情合理,很说得过去,只是毫无依据。顾诚先生治南明史,对黄道周个人著作未能洞悉,无可厚非。

(三)《剑桥中国明代史》认为是“为了反对郑芝龙的阻挠”[8]。此可谓其出师动机的一方面,但不是主要原因。下详。

(四)翟奎凤教授认为是“为了摆脱郑芝龙的牵制,为了早日实现光复中原的雄心壮志”[9]。(五)郑晨寅教授认为是“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得到最大限度的凸显……以自己的生命去维护纲常大义”[10]。

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行动。他本人并非不知,旁人也都明了,甚至嘲笑他。但是旁人并不知道他出师的真实动机,他写道:

臣以国耻未雪,中夜抚心,思圣明垂谕之言,一字一泪一血,是以奋不自量,务请行边。而旁观侧目,姗笑诋讥,臣茫然无觉,犹聋马思钟,哑蝉操琴,了不知其意所在。嗟乎!臣为高皇之世界未清,陛下之大业未遂耳,岂衡门之下不可栖迟乎?臣去矣!臣不去,诸摭口实者必不肯奋。臣藉引车之义,为推毂之实。愿陛下含宏翕敷,动潜天地,勿以一介小臣为意,亦勿以文武不和动罥圣怀。[11]

从这段话,可以归纳出几点:一、报君;二、避“文武不和”;三、激励旁人。前两点其前人已有提及,第三点则十分关键。“臣不去,诸摭口实者必不肯奋”,这句话的含义不仅为了摆脱郑芝龙的牵制,还隐含着“臣若去,诸摭口实者乃肯奋”的意思。可以看出黄道周在隆武朝受到排挤,他希望自己的离开,能够使那些人奋起抗清。于是接着才说道:“臣藉引车之义,为推毂之实。”就是希望自己的出师,能够激励一些人,唤醒一些人。

这样的思想在他早先也曾有。他对弘光政权失望时,曾说道:“吾辈顽石,捣骨合药,无补于天,犹冀后人嗅此药气耳。”[12]就是希望以自己的献身,影响后人,使后人奋起。此可为其出师动机为激励旁人之一证。

可惜旁人多不解,“旁观侧目,姗笑诋讥”,以为自不量力,以卵击石。黄道周的夫人蔡玉卿看到招征疏后,她或能理解黄道周的选择,她说道:“此夫子尽瘁之日矣!招征之役,不过义无所逃,欲得一死,以下报孝陵与先帝耳。人不知义,宜复群起而笑之。”[13]这种人不知义,群起而笑之的,历时四百年至今,实在还有不少人。

说是“以卵击石”也没有错。黄道周在闽浙赣边界招募弟子、乡亲,约募得万余人[14]。他一生的至交倪元璐,虽已在北京城陷时自缢,但倪家两个儿子和侄子特率家丁六十余人,从浙东应招而来。天下志士,纷纷起而报国,然而郑芝龙精兵不发、施琅按兵不动,“文臣在外,武臣在内”这种不合情理的现象,注定要失败的。黄道周的“军队”多是一些乡民,没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也没有参战经验,他们的“武器”是竹棍、扁担,故时称“扁担兵”。“扁担兵”的称呼在清人记载中屡见,如《东南纪事·黄道周传》载“众至万人,田夫荷锄从之,曰扁担兵”[15],又如《小腆纪年附考》载“以行有耰锄棘矜以随其后者,名扁担兵”[16]。

正规军屯在朝中,老百姓冲在前线,凭着一腔报国情怀、不愿做亡国奴的意志,面对清兵铁骑。黄道周的夫人蔡玉卿在漳浦,召集许多妇女,组成“夫人军”[17]。这样的“军队”算什么军队?蔡玉卿愤然写道:“欲问昊天纵丑类,岂无豪杰靖中原!”[18]

视死如归,黄道周不曾想过求生,在婺源的最后一搏可以一览无余。黄道周在婺源时,援兵不至,只能孤军奋战。最终遭到大明叛将张天禄[19]的围击,道周从容被俘。

三、三次自杀的心路历程

(一)第一次自杀的心境

隆武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黄道周在婺源被俘。先囚于婺源,一入狱,黄道周即绝食。这一次绝食自杀,他的心境是复杂的。这种复杂表现为在“死”与“生”之间低徊,一方面他渴望以死作为解脱,撒手人寰;另一方面他又有所顾虑,但这种顾虑不是苟且贪生,而是基于家国情怀。下面分述之——

木叶欣霜落,山魈喜暗投。从今无所系,大地自藏舟。[20]被俘之后,只求一死,死反倒是一种解脱。“藏舟”,典源自“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21],比喻变化万端,句言从今再无牵挂,任凭自然变化。从中可以看出黄道周对死亡的洒脱,但他果真毫无牵挂么?

期间他记下一个梦:“梦高皇至,厉声曰:‘卿竟舍我去耶?’予对曰:‘朝廷舍臣,非臣舍朝廷。’遂蘧然觉。”[22]这个梦不是黄道周在婺源狱中做的,但他当时想到,并且颇有感于此。这与他此时的心境有关。黄道周是想一死了之的,但他的潜意识里又放不下他的明朝。他写道:

求仁何所怨,失道未忘愁。故主日初旭,余生鸟自投。[23]

“鸟自投”言如鸟自投而亡。隆武新登基,局势未稳。如果他就这样“自投”而死,身后未免还有牵挂,这不符合他的忠君思想。他在另一首诗中有更具体明显的表述:

搏虎仍之野,投豺又出关。席心如可卷,鹤发久当删。

怨子不知怨,闲人安得闲。乾坤犹半壁,未忍蹈文山。[24]这一首老当益壮、忠心不死的气魄与情怀。“文山”谓文天祥[25],文天祥也绝食,但是文天祥被俘后,大宋江山已亡。而黄道周此时虽被俘,大明犹存半壁,从福建直至广西,都还是明朝的天下。所以黄道周的时代,与文天祥时尚存不同,他不忍就此离开。

在死与生之间低徊,去留难决。这大概是他此前不曾想到的,《昏晓》诗中有一首“倾危世事廿年中,曾梦高皇与二宗;胜负当头须有数,去留舍我更谁从”[26],黄道周选择出师是自知胜负定数的,他本无惧于赴死,但是囚于婺源期间,他忽然在“去”、“留”之间夷犹了。至此,即可理解黄道周离婺源前往南京,绝食七日又“复进浆水”了。

辅臣即欲自尽,门人赵士超解劝云:“此去金陵不远,倘得面数贼臣误国及君之罪,魂魄依傍孝陵,死亦未晚。”辅臣然之,遂行。[27]

黄道周在婺源囚禁七日,绝食七日,但他在死生去留之间,是有所低徊的。当门人劝解说赴南京而死,或许死得更有意义。他才由此复进浆水。

去留之间免不去的是悲凉,“低徊忆凤泗,揽笔自悲凉”[28]。特别是从婺源到南京途中,正逢芳春,乐景更添悲情。

人日亦逢梅,穷崖香雨来。不从边外见,偏向帐前开。

花碎马蹄薄,人窥鸟路哀。含愁看城邑,无奈且衔杯。[29]“不从边外见,偏向帐前开”这一联不仅仅说梅花开的不是地方,开的不是时候,更绝妙的是在“边外”一词的寓意。梅花若是开在边外,那就是欢喜的象征,就是胜利的象征,蕴含着复国的景象。只是眼前事实恰好相反罢了,由此更突显此时心境的悲凉。

(二)第二次自杀的心境

黄道周62岁那年正月三日离婺源。元宵节前后,在徽州看到“西桥演灯甚盛,为鱼龙百戏”,国家危亡之际,老百姓却麻木至此。黄道周感叹道:“世事不竞,遂使人心至此,为之泪下。”[30]于是黄道周又绝食,连续绝食十四日,这是他的第二次自杀。

这种情况下,他的心境是失望的。这一时期的心境虽然延续了上一次自杀时对去留的“低徊”,但这一次对生死转为看淡,只当是平常事,提高到了成仁的境界。

他在《新安元夕》[31]四章当中,对老百姓的麻木多有描写,如“最是西桥歌舞盛,鱼龙百战不知还”,“千岁连呼呼不足,不知囗鬼自狞狰”,“粉楼峻宇少安眠,舞罢灯前再数钱”,有些许讽刺的意味,但更主要是刻画出老百姓的麻木形象,从而流露出失望不堪的情感。于是乎,黄道周才在绝望中写下“谁能呼九子,别扫大江阴”[32]如此豪迈的诗句,看似心存希望,实则是绝望的另一种表达。

这一时期黄道周对去留的心态,集中表现在《拼得》《拼不得》中。他在这两组七律后有一段话:“乙丑且别余,至床前请益,马平直云:‘会有所拼,拼圣贤得神仙,拼神仙得豪杰’,又云:‘拼豪杰得神仙,拼神仙得圣贤。’余应曰:‘拼得。’马平曰:‘拼不得。’”——其中的关键词是“拼”,这个词有多种解释,主要有①拼合、②舍弃两种。如果我们从前计较,便有作①拼合义时写作“拼”形,作②舍弃义时写作“拚”形。《新华字典》(第11版)繁体异体字经过处理,统一为简体字,①拼合与②舍弃这两个义项统一到了“拼”这个字形上[33]。查阅《黄漳浦集》刻本,此二诗为《拚得》与《拚不得》,于是“拼”在此当是②舍弃义。拼命的“拼”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世间万事皆拚得,况在神明淘汰中。性静自应情不动,道恬端与法无穷。

云根触石消枝叶,霓采因光失去从。不是此生多解脱,元来不藉物为雄。[34]

与君夜漏点空花,自是在家得出家。道法着心均有碍,精魂非汝更何涯。

不将剑佩装山鬼,无复丹铅养道芽。平淡看人生死外,等闲暮紫与朝霞。[35]至此,黄道周看待人之生死,其等闲如朝暮,而世间万事万物,亦皆可以舍弃,黄道周认为,在神明的汰洗下,无所谓解脱,无所谓执着,在家亦然,出家亦然,说明他对生与死已经看淡。这样的思想,在这一时期他的其他诗中亦多见,如:

苦节非吾学,成仁报所生。寻常餐寝事,良友莫须惊。[36]

为世存名教,非关我一身。冠裳天已定,得失事难陈。[37]

从中可以看出,黄道周将生死看作“餐寝事”一样平常。甚至他认为为世间存名教,并不只是他一人的事,天有定数,是不必太执著的。这些都能体现他这一时期“拼得”的思想。但事实上,更重要的到底还是“拼不得”。

剑气芒鞋未纵横,石头猿鸟共听明。月将半满看魂魄,潮向盈虚论死生。

一字凿空千古误,匹夫独往百神惊。移游顾盼无成业,枉与烟波叙不平。[38]首联表达了自己的抱负未得施展。颔联写道魂魄与生死如月之圆缺、潮之涨落,属于自然规律。颈联“凿空”指其出征,他的孤忠、气节可使百神震惊。可惜回顾往事时,大事未成,心下难平,所谓“烟波”本身就是不平的象征。对于故国山河心中难平的情怀,大概是黄道周“拼不得”的原因,里面有他对故国难以割舍的情结。

明末士大夫有这么几派人,其一是像黄道周、刘宗周这种抗清至死的“成仁派”,其二是像张岱那种“隐逸派”,其三是洪承畴、钱谦益那种“投降派”。黄道周“拼不得”思想,充分表现了他做不成“隐逸派”的,他到底还是儒家思想占主导,家国情怀使他以天下为己任,否则他本初也就不会出山。他还写道“荷锄与采药,难作古人情”[39],亦是一证。

这一时期,不同于上一次绝食的“低徊”,黄道周的“拼得”与“拼不得”不可截然分立,二者其实是统一的。在“拼得”思想中,天命有数,不必执著万事万物,但人力可为者,其成仁也;在“拼不得”思想中,对故国有难以割舍的情结,为报家国,尽其忠孝,亦成仁也。所以他在《拼不得》最后写道:“朋从动色虹为白,兄弟成仁竹未孤。凌躐一生何所藉,迂儒果亦未为迂。”[40]他在《拼不得》跋中所谓“余犹拼留未定,因作拼得、拼不得之诗,冀后人有以相砭也”,其实哪里需要“相砭”?“拼得”与“拼不得”此时已融为一体,也就是说,这一时期黄道周的心境,已经提高到成仁的境界。他说“人定天无梦,心清鬼不疑”[41],“诸子收吾骨,青天知我心”[42],这与他在家信中的题词“纲常万古,性命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43],可谓异曲同工。

第二次绝食共十四日,但终于不死。“翌日(蔡按指正月十六)遂绝粒,十七解至留都,至廿九日不死,复进水浆,潦倒余生,不能执笔也。”[44]于是黄道周才不无悲伤地叹息道:“求死仍无创,逢生多转哀。”[45]绝食未死,反倒是痛苦的事。仿佛天不让死,黄道周便绝望地反问道:“百年自古有,一节为谁留?”[46]这些诗句都出自《后死吟》,所谓“后死”,就是说仁人志士此前均已成仁就义,唯剩自己存活,后于他们而死,例如“文王既没,故孔子自谓后死”[47]。这本是一个自谦之词,用在这里深具悲凉的意味。于是他不再绝食,寻求别的死法。

(三)第三次自杀的心境

两次绝食自杀而不得。一月二十九日复进浆水,隔了一日,二月二日即又自杀。“二月朔后,引磬不殊。”[48]所谓“引磬”不是佛教的打击乐器。此处“引”是自杀,“磬”是“悬而缢杀之”[49],“引磬”即指自缢。“殊”,死也[50]。也就是说,二月二日,黄道周悬而自缢,然未死。

这一时期,黄道周的心境与前两次殊不相同。看他这一时期所作诗歌,多是《痴想》[51]《思在黄海》[52]《思在华山巅》[53]《告辞十八翁》[54]之类,有一点游仙的味道。特别是《告辞十八翁》,对其生平游历过的十八座名山山神一一告辞,从容不迫。他还对不曾去过的黄海、华山念念不忘,在《告辞十八翁》的序跋中有提及,并且专门作《思在黄海》《思在华山巅》两篇,接着他笔锋一转,反而担心道:“但如此世界,黄、华真人何能自保?才一转念,愈益其痴。”[55]

如果说第二次绝食自杀期间,黄道周已提高到成仁境界,那么第三次自杀,他可谓十分超然。“天上寄愁无不可,云中君谢楚大夫。”[56]所谓“云中君”是云神,楚大夫屈原有专门一首诗描写[57]。黄道周在人世间的悲愁,到天上或许能一一化解。其超然的心态,从此可得一窥。

四、怜子如何不丈夫

上文提及,黄道周被俘之初,对故国有难以割舍的情结。其实他对他的家亦然。被俘之初,黄道周写下《辞墓》《诲子》《寄友》《告兄》《自诅》等,都是为他的家园亲人所作。家园的留连,并非贪生惧死的表现,黄道周写道“志士轻生死,家人念渴饥”[58],这是一种极具责任心的大丈夫情怀。

生子不苦晚,贤子不苦贫。吾年近五十,始与儿子亲。

今有四男儿,庸福谁与伦。

麑儿年志学,雅好似醇笃。不器不可雕,而当秉渊穆。

麖儿有隽气,颇已知文字。已识吾艰危,谅不慕声势。

麚儿在襁褓,吾犹未得见。但能读吾书,即是展吾面。

明侯诲诸儿,澹泊与宁静。吾今所诲尔,亦惟爱与敬。

爱敬与天通,一室侔玄穹。出为四海归,入为邻里宗。

吾生未能驯,勿复谈父风。[59]

黄道周与蔡玉卿有四子,他至死未见到第四子黄麚。黄道周毕竟是一位儒者,所以他对四子的期望,都是多读书。黄道周的父亲对他,大概也是如此期许。这一家族不一定称得上书香门第,然可谓耕读世家。黄道周的最末两年,全为抗清一事,无有时间顾及学问;或者说,他的后两年在于行,不在学。他写过“大命一以至,不复能研钻”[60],但他并不曾忘记过学问。从《诲子》中看,他甚至希望儿子继承他的衣钵,以钻研学问。他通过让儿子读书,教诲他们爱与敬。爱敬是黄道周的重要思想,特別是在他的《孝经集传》中屡见,“凡《孝经》之义不为庶人而发,其自舜、文而下,独推周公,以爱敬为道德之原”[61],“故爱敬者,礼乐之本、中和之所由立也”[62]由此亦可略窥黄道周的教育思想。

这一首诗对四个儿子的回忆,以及对他们的谆谆教导,流露出了黄道周对儿子们浓浓的爱。黄道周抗清就义,其行虽壮烈之至,但所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何如不丈夫”[63],他虽刚烈其极,但也柔情几许。这些诗歌,让我们看到一个侠骨柔肠的黄道周。直至诗的最末一句“吾生未能驯,勿复谈父风”,这样的父爱才是最无私的。很像鲁迅先生对周海婴的遗言:“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但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64]圣贤之后,不一定要当圣贤。以才能为据,踏实生活,这应该是黄道周留给儿子一份宝贵的遗产。

除了对家人的眷恋,黄道周对家乡也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结。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更是父母之乡。一向至孝的黄道周,每次出山都得辞墓作诗。婺源被俘之后,他未能回到漳浦,但在狱中也写了一首《辞墓》,“猿狖离其巢,日夕恒悲号”[65],其悲切之情,由此可得一窥。黄道周这种家的情怀,与国的情怀是统一的,不得两分。

茫茫宇宙一浮沤,万里新秋绕郡楼。远远砧声和野哭,霏霏月色愈添愁。

十年多难离乡恨,百炼刚肠绕指柔。底事不堪回首说,风风雨雨满皇州。[66]这首诗虽作于他被俘之情,但是作于他选择出师赴死之后,那种家国情怀展露无余。首联“浮沤”谓其孤独,“新秋”则象征悲愁。颔联“砧声野哭”就是家园的寓意,所以紧随着才有“十年离乡恨”,可以看到一个柔情丈夫的形象。最后风雨满皇州,说的就是家国之难了。我们可以体会出黄道周即使赴死之际,犹对故国难以割舍的情结。

黄道周被俘之后,蔡玉卿“令家僮装行,卒传短札,有云:‘自古忠贞,岂烦内顾!身后之事,玉卿图之。’道周得书大笑。”[67]这无疑促使黄道周在去留之间低徊时,最终提升到成仁的境界,于是才有“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68]

五、蹈仁不死,有陨自天

与“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一样有名的,是“蹈仁不死,履险如夷;有陨自天,舍命不渝”[69],历来对这一句少有分析,唯见郑晨寅教授稍微点过[70],但犹略显不够。今且作一番梳理,这对理解黄道周选择赴死一事,及其成仁境界,有必要的帮助。

“蹈仁不死”,源自于孔子的思想,“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71],故曰蹈仁不死。这里的“死”不是指杀身之殁,而是仁义气节的灭亡。蹈仁不死,是一种成仁的天人境界,性命与天地同在,得以永存。就像从黄道周一起就义的弟子蔡春溶、赖继瑾说的“死,吾分也;从师死,义也”[72]。孔子有另一句话更有名:“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73]。这里的“杀身”只是身体之殁,而仁义气节是不死的。另外有一点很重要,黄道周未用“成仁”,而只用了“蹈仁”,正说明了他更注重于实践,他暗含的愿望就是最终的“成仁”。这恐怕要使一些自诩“杀身成仁”者感到羞愧,更是洪承畴[74]、钱谦益[75]之流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履险如夷”,这是“蹈仁”的必然结果。在危难面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如履平地。此句于古亦有,典籍多见,故出处不录。

“有陨自天”,出自《周易·姤卦》九五的爻辞。这一爻历来注解众多,而且偏差甚大,近乎离谱,当以王弼注或《正义》为是。王弼解释道:“九五履得尊位,而不遇其应,得地而不食,含章而未发。不遇其应,命未流行,然处得其所,体刚居中,志不舍命,不可倾陨,故曰‘有陨自天’也。”[76]所谓“不遇其应”,也正说明了黄道周的孤独,这是“有陨自天”这一句所暗含的道理。南明诸朝,并非人人志在抗清,多心怀鬼胎,党争不断。黄道周以“大明孤臣”自居,无人能感应其心,正是黄道周的孤独与悲哀,是谓“不遇其应”。而此爻位在九五,体刚居中,不可倾陨。也就是说,如有倾陨者,绝非自身或他人物力可造成,而是只能由天降,是谓“有陨自天”。所以在南京就义时“兀立不仆”[77]。

“舍命不渝”,出自《诗经·郑风·羔裘》。接在“有陨自天”之后,是再强调一遍,此志不改,无有后悔,无有遗憾。朱子论“舍命不渝”道:“当生死之际,又能以身居其所受之理,而不可夺。”[78]是黄子之谓也。

六、余 绪

黄道周有一首诗写道“三月孤臣千日愁,词林只在殿东头;玉栏一曲千胡马,何处东风不入秋”[79],这里的“三月”当指春三月,所以黄道周死日当在三月间。“三月五日,骑拥过西华门,坐不起,曰:‘此与高皇帝陵寝近,可死矣。’监刑者从之。”[80]关于黄道周死于三月五日的记载,有《洪谱》《庄谱》《二希堂文集》《台湾外纪》《小腆纪年附考》《小腆纪传》等[81]。黄道周至死也将生命献给大明,这是他一生的情结。

黄道周死后,清廷将其请入孔庙从祀。道光五年(1825)奏议“是其亮节孤忠,早树楷模于史册;正谊明道,复标圭臬于儒林。应如该督等所奏,准其从祀文庙东庑。”[82]至今,黄道周的香火一直传到海峡彼岸,台北有助顺将军庙、淡水有晋德宫[83],都是祭祀黄道周的。蹈仁不死,370年后的今天,黄道周依然活着。

注释:

[1](明)徐霞客著,褚绍唐、吴应寿整理:《滇游日记七》,《徐霞客游记》卷七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79页。

[2]《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谕文》,(明)黄道周著,(清)陈寿祺编:《明漳浦黄忠端公全集》卷首,道光刻本,以下简称《黄漳浦集》。

[3]清人的相关记载,可参见侯真平《黄道周纪年著述书画考》(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相关研究的学术论文,可参见郑晨寅教授《黄道周研究现状述略》(《闽台文化交流》2008年第3期)。

[4](明)洪思:《黄子年谱》,《黄漳浦集》卷首。简称《洪谱》。

[5](明)庄起俦:《漳浦黄先生年谱》,《黄漳浦集》卷首。简称《庄谱》。

[6](清)李世熊:《褒恤孤忠疏》,《寒支集》初集卷十,清初檀河精舍刻本。

[7]顾诚:《南明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第212页。

[8][美]牟复礼、[英]崔瑞德著,张书生等译:《剑桥中国明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76页。

[9]翟奎凤:《以易测天——黄道周易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67页。

[10]郑晨寅:《黄道周论稿》,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53页。

[11]这段文字出自《洪谱》,是对原疏《行都求去疏》的摘取,原疏见《黄漳浦集》卷四。

[12]《庄谱》,《黄漳浦集》卷首。

[13](明)洪思:《文明夫人行状》,《黄漳浦集》卷首。

[14]侯真平:《黄道周纪年著述书画考》下,第439页。

[15](清)邵廷寀:《东南纪事》卷三,邵武徐氏刻本。

[16](清)徐鼒:《小腆纪年附考》卷十一,咸丰十一年刻本。

[17](清)邵廷寀《东南纪事》卷三有载“夫人蔡名玉卿能仿道周书,尝集兵万人号‘夫人军’”。

[18](明)蔡玉卿:《石斋殉节,未及从死,惨酷萦怀,益无聊赖,偶吟时事数律,吕舒愤痛》,吕留良辑:《黄石斋未刻稿 蔡夫人未刻稿》,见郑振铎辑:《玄览堂丛书续集》第一二○册,台北:中央图书馆影印,1947年。

[19]张天禄(?~1659),榆林人,弘光朝叛将。

[20]《时发婺源,赵渊卿职方、毛玄水别驾、赖敬儒、蔡时培二中书相失寄示四章》其三,《黄漳浦集》卷四十四。

[21]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209页。

[22]《昏晓八章》跋,《黄漳浦集》卷四十七。

[23]《自悼八章》其五,《黄漳浦集》卷四十四。

[24]《时发婺源,赵渊卿职方、毛玄水别驾、赖敬儒、蔡时培二中书相失寄示四章》其四,《黄漳浦集》卷四十四。

[25]文天祥(1236~1283),庐陵人,自号文山。

[26]《昏晓八章》其七,《黄漳浦集》卷四十七。

[27](清)林涵春:《节义文章》,《黄漳浦集》卷首。

[28]《过言八章》其一,《黄漳浦集》卷四十四。

[29]《人日新安虎帐勉观梅花,同赖敬儒作四章》其一,《黄漳浦集》卷四十四。

[30][44]《新安元夕四章》跋,《黄漳浦集》卷五十。

[31]《新安元夕四章》,《黄漳浦集》卷五十。

[32]《灯夕不堪,遂绝粒,是夜雷雨。明日甲子抵晚,雷电大作,绕营不休,凡三昼夜,囗遂发予入南都六章》其三,《黄漳浦集》卷四十四。

[3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新华字典》(第1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386页。

[34]《拼得》其一,《黄漳浦集》卷四十七。

[35]《拼得》其三,《黄漳浦集》卷四十七。

[36]《灯夕不堪,遂绝粒,是夜雷雨。明日甲子抵晚,雷电大作,绕营不休,凡三昼夜,囗遂发予入南都六章》其五,《黄漳浦集》卷四十四。

[37]《发自新安,绝粒十四日,复进水浆,至南都示友》其四,《黄漳浦集》卷四十四。

[38]《拼不得六章》其二,《黄漳浦集》卷四十七。

[39]《发自新安,绝粒十四日,复进水浆,至南都示友》,《黄漳浦集》卷四十四。

[40]《拼不得六章》其五,《黄漳浦集》卷四十七。

[41]《廿五日既听质,予滞禁城尚膳监中,赵、毛、蔡、赖诸友分羁两县,遂不可面,为覔襥被不得,怅然寄怀六章》其六,《黄漳浦集》卷四十四。

[42]《发自新安,绝粒十四日,复进水浆,至南都示友》其二,《黄漳浦集》卷四十四。

[43][68](清)蔡世远:《黄道周传》,《黄漳浦集》卷首。

[45]《后死吟八章》其二,《黄漳浦集》卷四十四。

[46]《后死吟八章》其五,《黄漳浦集》卷四十四。

[47](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4页。

[48]《二月朔后,引磬不殊,起而慨然六章》,《黄漳浦集》卷五十。

[49]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编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1~4合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258页。

[50](东汉)许慎著,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61页。

[51]《痴想》,《黄漳浦集》卷五十。

[52]《思在黄海》,《黄漳浦集》卷五十。

[53]《思在华山巅》,《黄漳浦集》卷五十。

[54]《告辞十八翁》,《黄漳浦集》卷四十八。

[55]《痴想八章》序,《黄漳浦集》卷五十。

[56]《二月朔后,引磬不殊,起而慨然六章》其六,《黄漳浦集》卷五十。

[57]指《楚辞·九歌·云中君》。

[58]《廿五日既听质,予滞禁城尚膳监中,赵、毛、蔡、赖诸友分羁两县,遂不可面,为覔襥被不得,怅然寄怀六章》其一,《黄漳浦集》卷四十四。

[59]《诲子》,《黄漳浦集》卷三十七。

[60]《责躬六章》其一,《黄漳浦集》卷三十七。

[61](明)黄道周:《孝经集传·开宗明义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2]《孝经集传·天子章》。

[63]鲁迅:《答客诮》,《集外集拾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44页。

[64]鲁迅:《死》,《且介亭杂文末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53页。

[65]《辞墓》,《黄漳浦集》卷三十七。

[66]《示路阁部》,《黄石斋未刻稿》。

[67](清)陈汝咸原本,(清)施锡卫再续纂,(民国)朱熙重刊:(光绪)《漳浦县志》卷十六《人物志下·闺阁》,民国二十五年重刊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志县辑》第31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173页左下~第174页右上。

[69]《庄谱》六十二岁。

[70]郑晨寅:《黄道周诗文用〈易〉摭谈》,《闽台文化交流》2012年第1期。

[7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卫灵公篇第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79页。

[72](清)魏荔彤修,(清)蔡世远等纂:(康熙)《漳州府志》卷二十三《人物志三·明列传·忠节》,康熙五十四年刻本。

[7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卫灵公篇第十五》,第172页。

[74]洪承畴(1593~1665),泉州人,崇祯十五年被俘降清。

[75]钱谦益(1582~1664),苏州人,弘光元年开城迎清。

[76](魏)王弼:《周易注》,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41页。

[77]《洪谱》六十二岁。

[78](宋)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0页。

[79]《卧禁城,渐闻钟声,蘧然惊觉,次第有怀十二章》其三,《黄漳浦集》卷五十。

[80](光绪)《漳浦县志》卷十五《人物志上·缙绅》,第162页左下。

[81]侯真平:《黄道周纪年著述书画考》(下),第484页。

[82]《道光五年二月十六日礼部谨奏为遵旨议奏事》,《黄漳浦集》卷首。

[83]郑晨寅:《初访台北晋德宫》,《闽台文化交流》2009年第2期。

〔责任编辑李 弢〕

A Discussion on the Poetry of Shizhai and His Death

Cai Jie

There are many discussions of Huang Daozhou’s death,many of which,however,are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This paper tries to probe into the state of his stern mind while he set his mind on death in view of his later poems.Through his three suicides,the paper discusses Huang Daozhou’s deeds by his poems to reveal his solemn and stirring mind as a lonely minister of the Ming Dynasty.

Huang Daozhou,poetry,mind,benevolence

蔡杰(1992~),男,福建龙海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诗歌
AI写的诗歌是艺术作品吗
诗歌不除外
诗歌写作怎样学?
诗歌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诗歌是光
跟着诗歌畅游道里
诗歌岛·八面来风
诗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