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穆阿妮 王群燕
中尼边界谈判进程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文/穆阿妮 王群燕
尼泊尔是中国众多陆地邻国之一,中尼边界全长1100余公里,清朝乾隆年间曾在中尼边界上设立过鄂博(界标),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两国边界从未正式划定过。1955年中尼建交之后,边界问题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由于历史上中尼边界存在着一条传统习惯线,两国政府对此分歧不大,均同意依据传统的习惯线进行适当的调整。20世纪60年代双方开始了中尼边界谈判的步伐,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顺利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这为中国与周边陆地邻国和平友好解决边界问题提供了范例。
1956年2月14日,尼泊尔首相阿查理雅在宣布打算与中国解决西藏与尼泊尔关系问题的同时,称要与中国就划界问题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同年3月11日的《印度斯坦时报》和3月12日的《印度快报》刊登发自加德满都的消息时均指出,“尼首都方面迫切需要清楚地划定边界。最近尼总理宣布,即将派遣一高级代表团赴北京商谈新中尼条约,该团目的之一,即明确划定边界”。1957年1月,周恩来首次访问尼泊尔,他指出:我们也希望在两国之间的边境简化入境手续,特别是对香客给予更多的便利。之后,由于尼泊尔国内政局更替频繁,中尼有关边界问题的对话暂时搁置。1959年3月随着西藏叛乱问题以及中印关系开始恶化,解决中尼边界问题开始被正式提出。1959年9月,尼泊尔新首相柯伊拉腊派乡村发展大臣吉里博士率政府代表团赴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大庆,提出要解决边界问题。吉里被授权可以和中国讨论各项问题,包括提出要与中国解决边界问题。周恩来在10月9日接见吉里时答复到:“如尼政府同意,我们也愿立即就边界问题进行谈判,并且经过勘测,划定边界。”1959年12月,中国驻尼泊尔大使潘自力访问了尼泊尔并会见吉里博士,提出签订边界协定以解决边界问题的建议。对此,吉里博士表示同意。与此同时,尼首相柯伊拉腊致函周恩来总理,告知中国政府1960年3月访问中国时计划就两国边界问题进行商议。对此,周恩来在复函中表示认同。
1960年3月11~24日,尼首相柯伊拉腊应邀访华,拉开了中尼两国之间边界谈判的序幕。在访华之前,柯伊拉腊访问了缅甸,目的在于“使自己了解缅甸领导人的经验和想法”。因为缅甸于不久前刚刚与新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解决了边界问题,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3月12~15日,中尼两国总理就边界问题进行了三次会谈。经过谈判以及两国总理的会晤,中尼边界上存有争议的地方大大缩小,1960年3月21日,柯伊拉腊首相与周恩来总理发表了两国政府《联合公报》,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以下简称《中尼边界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经济援助协定》。这两个协定的签订是中尼两国友好协商的结果,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和平相处的典范。
尤其是《中尼边界协定》的签订,意义重大。它为中尼两国的边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尼边界协定》在中印关系开始恶化、中印边界争端被广为关注期间签订,有力地驳斥了所谓的中国“侵略论”。《中尼边界协定》的签订,为中国与邻国以及其他国家与邻国间解决边界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1960年4月周恩来访尼期间,两国总理继续就边界问题进行商谈,并且交换了关于《中尼边界协定》的批准书,该协定从此开始生效。在此基础上,1960年5月双方各自任命了边界联合委员会的成员。之后发生在中尼边境的中国部队误伤尼泊尔平民的“科里山口事件”,在国外媒体的歪曲报道下,中国“侵略论”甚嚣尘上。但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之下,这一不幸事件不久便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两国在保持友好关系的同时加快了边界谈判的步伐。“科里山口事件”后,尼方批准了中方的代表团名单,并建议及早开始边界谈判。1960年8月11日,中尼边界联合委员会正式成立。之后,由联合委员会派出5个小组,采取分段、分片、分点、分组包干的办法,实地进行勘察、测绘等。联合小组在进行实地勘测的同时,边界联合委员会也先后举行了四次会议,即1960年8~10月(加德满都会议)、1961年1~2月(北京会议)、1961年7~8月(加德满都会议),1961年9~10月(北京会议)。
1961年9~10月,在尼泊尔国王访华期间,中尼双方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王国边界条约》(以下简称《中尼边界条约》)。《中尼边界条约》是中尼边界谈判的标志性成果,使得两国历史上长期以来未获解决的边界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为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标志着中尼边界谈判基本结束。
中尼边界联合委员会完成了建立永久性界桩的任务后,1963年1月20日,中尼双方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关于两国边界的议定书》(以下简称《中尼边界议定书》)。《中尼边界议定书》是《中尼边界条约》的附件,也是中尼双方最后具体规定两国边界线的文件。中尼边界正式划定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变动。
20世纪60年代中尼边界问题的解决,在当时及当下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树立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典范,是新中国坚定执行睦邻外交政策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初期,便确定了对待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政策。“通过与这些国家建交,新中国向周边国家传达了睦邻友好的信息。”中尼边界问题的解决,彰显了新中国维护和平、践行睦邻友好的诚意与决心,保证了中国西南1100余公里的边疆的安全,为中国国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
第二,巩固了中尼边境地区的安全,为中尼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边界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激化潜伏性危机,给国际上一些险恶势力试图利用边界问题在中尼边境制造事端,挑拨、破坏和阻挠中尼睦邻友好关系提供有力借口。中尼边界线长,情况较为复杂,这些都成为一些西方国家利用的对象。除了利用中尼边界发生的“科里山口事件”和在“珠峰”问题上的分歧,西方国家大肆渲染企图以此挑拨中尼关系外,国际方面,以美、英等国为代表的探险队早已在中尼边境活动,搜集情报,伺机寻找挑拨中尼关系的借口。这些探险队,大多集中于中尼边界地区,有些探险队距离中国边境仅有16公里,显然是以“探险”为名,企图搜集中国边境地区的资料。中尼边界科学地划定并在两国边界竖立永久性界桩后,双方均加强了对边界的管理,包括设立边防检查站,划定边境管理区,颁发《边境居民证》等,这些措施巩固了中尼边界地区的安全。
第三,维护了中尼边境的安宁和边境地区人民的和平生活。科学地划定中尼两国边界,对于两国的和平、友好和人民的幸福是有很大好处的,尤其对于边境人民来说,获益最大。科学、明晰的边界,减少了边境人民的贸易纠纷,促进与繁荣了边境人民的贸易往来,从而保证了边境人民的和平生活。毛泽东曾就中尼边界的划定指出:“这是一件大事,对两国关系有深远的影响。”这种深远的影响首先就在于使得两国边界实现了永久和平以及边境人民的安定生活。刘少奇在接见尼泊尔驻华大使巴哈杜尔时也说:“两国边界最后划定后,我们之间就没有任何争议了。我们两国是要永久友好的,没有利害冲突。我们不会去损害你们,你们也不会来损害我们,我们彼此之间是互利而不是互害。我们边境上的贸易可以发展。”中尼边界正式划定之后,双方在加强对边界管理的基础上,规范了边境贸易,促进了中尼两国的贸易发展。中尼边界开辟多条贸易通道,极大地方便了边境人民的贸易往来。如在与尼泊尔相连的西藏日喀则地区的仲巴、萨嘎、吉隆、定日、聂拉木、定结县和阿里地区的普兰县,有季节性通道57条,常年性通道18条。这些通道方便了边境人民贸易往来与边境人民生活,对维护中尼睦邻友好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四,促进了中尼两国在经贸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为今天“一带一路”倡议下发展中尼经贸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科学、明晰、安宁的边界有力地促进了中尼两国的经济贸易合作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往来。据尼泊尔工业发展合作协会统计,中国对尼泊尔出口贸易,1960~1961年度仅有565万卢比,1961~1962年度为1328万卢比,1962~1963年度增至1643万卢比;同时,中国从尼泊尔进口贸易额从1961年的2760万卢比增加到1963年的5075万卢比。1965年藏尼公路建成通车后,中尼间的经济合作更加紧密。据统计,1974~1975年度,中国出口到尼泊尔的贸易额增至两国建交以来的最高值,达到12.130亿卢比,中国从尼泊尔进口额也增至2.358亿卢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统计,2014年,中尼双边贸易额达到23.3亿美元,同比增长3.38%。其中中国出口22.83亿美元,同比增长3.28%;中国进口0.47亿美元,同比增长8.5%。与此同时,两国在宗教、文化方面的往来和交流也进一步密切了中尼友好关系。
(穆阿妮单位: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群燕单位:延安大学政法学院;摘自《南亚研究》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