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一带一路”的企业公共外交

2016-11-25 14:12景丽娜
公共外交季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外交一带一路企业

景丽娜

浅谈基于“一带一路”的企业公共外交

景丽娜

公共外交是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高级形式。我国走出去的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社会舆论环境,还要面对自身缺乏公共外交意识、缺乏熟悉国际市场规则规范与精通跨文化交流的专业型人才的困境。为顺利推进建设,增加沿线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促进走出去企业的自身发展,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提升企业开展公共外交的意识和能力,深化企业对新时代国际环境、企业所在国的人文风俗的认知,加快专业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政府应重视走出去企业发展公共外交,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公共外交模式。

开展高效的企业公共外交是中国走出去企业顺利开展相关经营活动的有力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都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具有开展互利合作的广阔前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能够满足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符合沿线国家和相关国家的战略利益。然而沿线各国的国情迥异,而且复杂的历史原因和地缘政治因素使得它们对中国所持的态度也大不相同,加上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经验还不够丰富,如何在沿线国家开展经营活动、如何融入到当地社会、如何得到沿线国家和公众的认同以及如何成功地扮演好企业公共外交的角色,已成为摆在走出去企业面前的课题。

中国企业在开展公共外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一带一路”的企业公共外交不仅可以为企业自身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还可以通过向他国民众讲述“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企业在“一带一路”的舞台上所展现的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风范,而且是中国的国家形象。为此,深入分析中国走出去企业在开展公共外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本人认为,中国企业在开展公共外交过程中存在以下两个层面的问题。

企业自身

第一,中国走出去企业的公共外交意识不强。许多走出去企业并没有认识到企业公共外交的重要性,缺乏开展企业公共外交的主动性。相反,在中国经营较为成功的许多跨国企业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努力塑造自身负责任的形象,开展包含慈善活动、环保倡议等活动来赢得中国民众的心。大多数在华的跨国公司都在其中文网站的主页上开辟了社会责任专栏,发布了该企业对于中国应履行的社会责任,表达渴望成为中国社会负责任的企业。

第二,中国走出去企业的公共外交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许多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对面临的国际环境缺乏深刻的认知,对企业所在国的人文国情研究不够透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收购韩国双龙的失败就说明了这一点。韩国过于强大的工会力量和企业过度紧张的劳资关系是上汽入主双龙企业后再度破产的直接原因。

第三,中国走出去企业缺乏熟悉国际市场规则惯例、精通跨文化交流的专业型人才。企业对公共外交理念的掌握以及实践水平相对都较为落后,许多企业在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与其他全球领先的跨国企业相比仍差距较大。管理顾问公司罗兰·贝格曾对中国50家最具国际化的大型跨国经营企业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对经营海外业务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受访的企业甚至认为东道国语言文化是海外经营区位选择中最次要的因素。走出去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对跨文化管理不重视导致的代价是尤为沉重的。法国标致汽车与中国广汽合作失败正是因为中方和法方在汽车文化方面的差异导致的。

外部环境

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存有疑虑,并肆意散播“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导致许多经贸问题政治化,不少国家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和并购存有戒心,而理由往往都是涉嫌危害他国的“国家安全”。中铝收购澳大利亚力拓公司股权无疾而终就体现了部分经贸问题的政治化倾向。其中最主要原因并不是在企业,而是政治因素使收购过程复杂化。在这整个过程中,澳大利亚的政客、媒体和公众采取各种措施阻挠中铝对力拓的注资。由此可以看出,政治风险仍然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实现企业并购、合作以及对外投资的一大路障。那些将国企等同于政府的判断也使得外国对于中国国企的抵触情绪尤为强烈,加之其他因素的介入,造成了目前这种经贸问题政治化的僵局。

基于“一带一路”的企业公共外交如何更好地开展

高效的企业公共外交是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顺利开展经营活动的有力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多数国家的发展阶段、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与中国经济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但是,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也不同,而且由于企业自身的诸多问题,使得企业在履行公共外交这项社会责任方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跨出国门后,如何融入沿线国家,得到东道国的认同和欢迎,已成为诸多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本人认为,为更好地实现丝路复兴,开创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共同体,企业应充分发挥公共外交的作用;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企业公共外交的重视,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舆论环境。

企业层面

第一,加强中国走出去企业的公共外交意识。走出去企业应深刻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任,增强公共外交意识。为此,中国走出去的企业要做到依法经营,主动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开展有利于改善当地民生的合作项目,妥善处理好与当地政府、社会群体和民众的关系,争取理解和支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应利用各种机会积极策划和组织各类型的公关活动,有针对性地传播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扩大企业在当地的影响。在中国上海世博会馆建设期间,美国百事、通用等企业捐资建成了世博会的美国馆。它们的举动既帮助美国政府完成了这一公共外交项目,也提升了企业自身的形象,同时还获得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认可,可谓一举多得。

第二,提升中国走出去企业开展公共外交的能力。企业应深化对新时代国际环境的认知,加强对企业所在国的人文国情的研究。走出去企业如何融入当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除做到管理层和员工的本土化外,中国企业还应尊重当地的宗教和风俗习惯,处理好与当地民众的关系,善于依靠当地人解决当地问题等。如通过为东道国培养人才,帮助其扩大就业;同时,帮助当地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积极为当地修路、建学校以及环境保护做贡献等,争取得到当地社会的广泛理解和大力支持,在当地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归根结底,企业要在海外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关注当地的社会发展和民生,积极融入当地社会。

第三,建设中国走出去企业的专业型人才队伍。缺乏熟悉国际市场规则规范与精通跨文化交流的专业型人才是制约中国企业开展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企业要以更开阔的眼界、更新颖的思路做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正如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李军所说:中国要致力于培养具有开阔国际视野,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精确掌握国际经贸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国际经贸法律法规的国际商务型人才。当然,企业也不能忽视当地人才队伍的培养,要组建一支对中国走出去企业忠诚也对中国友好的员工队伍。

政府层面

中国政府要深刻认识到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走出去企业开展企业公共外交工作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同时,应把企业公共外交作为整体公共外交的重要方面,纳入国家整个公共外交战略总体规划。“国家为体,企业为用”是企业公共外交的一贯战略,中国政府应加快构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三位一体的公共外交体系,此外,逐步健全合作协调机制、整合相关资源并鼓励支持走出去企业大力开展公共外交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这些企业公共外交方面的指导,及时总结并推广中国企业公共外交的成功经验。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走出去企业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为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和公共外交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此外,政府应努力营造有利于走出去企业的舆论环境。“一带一路”的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这一设想的推进需要沿线国家、政府的积极认同和参与,也需要沿线国社会公众和舆论的广泛参与。所以,中国政府要先疏通民意,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大舆论环境。针对西方国家制造的“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论”等,应积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必要时应以适当方式予以回击。

结语

中国走出去企业仍存在种种困难和挑战,有来自外部的,也有自身的。为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企业要结合自身特有优势,紧扣当地实际需求,以改善当地生活条件和促进就业为目标,让当地民众切实感受到中国企业开展的项目对他们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作为企业公共外交的主体,走出去企业要强调中国的优势与沿线国家的契合度,突出项目“亲诚惠容”的理念和特色,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公共外交项目的国家标准,以改进民意和加强沟通,并本着少投入、早见效的原则,突出中国企业公共外交的公益性、实用性和灵活性,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公共外交体系。

景丽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

猜你喜欢
外交一带一路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