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菲
摘 要:如今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许多幼儿园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趋于小学化。课堂教授内容以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为主,忽视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在3月1日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儿童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使儿童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对于儿童的早期教育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与道德品质,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B-0024-02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已经成为幼儿教育无法根治的“顽疾”,我们应该认识到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应该追求儿童的整体协调发展、个性发展。找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症结,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研究
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指幼儿教育采取揠苗助长的形式,违背了儿童的身心阶段性发展的特点,提前教授儿童小学课程。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成为当今幼儿教育的热点话题,通过知网对“幼儿教育小学化”主题词进行搜索,可以发现研究文献逐年增长。
(一)1980~1984年研究
其实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就已经存在。1980年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研究文献有3篇,1981年有5篇,1982年有12篇,其中幼儿教育纲要引用频数为4次,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下载频数达到96次。1983年有17篇,幼儿教育纲要引用频数为3次,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下载频数达到352次。1984年有22篇,幼儿教材研究引用频数为3次,下载频数达到144次。1980~1984年对早期幼儿教育小学化研究总计59篇,最高引用频数总计为16次,最高下载频数总计为919次。通过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早期学者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幼儿园政策、幼儿教材、如何预防与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以及农村幼儿教育问题。
(二)2011~2014年研究
2011年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研究文献有1087篇。2012年为1259篇,幼儿教育现状及政策研究引用频数达到76篇,学前教育课程研究下载频数达到8925次。2013年为1350篇,幼儿教育未来发展研究引用频数为103篇,农村学前教育课程研究下载频数达到11653次。2014年有1410篇,教育政策研究引用频数达到119篇,幼儿游戏研究下载频数达到11694次。2015年为1486篇,农村幼儿教育研究引用频数达到119篇,民俗课程文化研究下载频数达到13276次。近五年研究文献总计6952篇,最高引用频次502次,最高下载频次为55915次。
以上数据显示近5年幼儿教育小学化研究文献数量逐年上升,研究内容集中在幼儿教育现状、原因、相关政策、农村学前教育以及幼儿课程几方面。通过对比近期与早期幼儿教育的研究可以发现相同点在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研究多集中在幼儿教育课程与政策、农村幼儿教育方面;不同点在于早期以预防幼儿教育小学化为主,近期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及原因研究。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幼儿园招生竞争、幼小衔接的社会问题、家长的期望心理、幼儿教育师资欠缺等方面。
(一)幼儿园招生竞争
近几年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迅速,2010~2013年全国幼儿园数量依次为15.04万所、16.68万所、18.13万所、19.86万所,其中民办幼儿园数量依次为10.2289万所、11.5404万所、12.46万所、13.35万所。全国幼儿园在园人数依次为2976.67万人、3424.45万人、3685.76万人、3894.69万人,其中民办幼儿园人数依次为1399.47万人、1694.21万人、1852.74万人、1990.25万人。国家教育部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幼儿园数量达到20.99万所,其中民办幼儿园数量达到13.93万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0.5%。幼儿园数量的增多对已有的幼儿园带来了竞争压力,很多幼儿园为了能够招到更多的生源,违背了幼儿发展阶段“快乐度过有意义童年”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迎合家长的心理,要求幼儿学习更多的文化课程。幼儿园招生激烈违背了学前教育宗旨,给学前教育增添了利益色彩。
(二)幼小衔接的社会问题
幼儿衔接现状也滋生了幼儿教育小学化。虽然教育部门明令禁止小学生入学参加考试,但是高质量的小学在招生的时候首先会通过笔试及面试的方式取得生源,这使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不得不向小学教材靠拢。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幼儿园为了与家长的要求吻合,不得不设置小学课程。
(三)家长的期望心理
古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句话验证了父母对子女的高期望。家长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选择幼儿园时会首先考虑孩子在幼儿园能够学会写多少汉字,会算多少算数题,以此作为评判标准。有些家长接孩子时,会询问孩子在幼儿园学了哪些文化知识,如果孩子回答在幼儿园做游戏,家长会认为自己花了钱,孩子却没有学到知识,觉得幼儿园教师不合格。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只局限于知识量掌握的多少,违背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没有认识到游戏是儿童能力、思想的具体化,是儿童身体活动与意向、兴趣的结合。
(四)幼儿师资欠缺
2010~2014年全国幼儿教师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0年幼师总人数为130.53万人,2014年为208.03万人,人数增加77.5万人。然而在众多的幼儿教师中间,有部分教师是无证上岗的。吉林省《延边日报》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延边州1317名幼儿教师中,幼教专业毕业的教师只占到55%。原因在于国家大力提倡幼儿教育的同时私立幼儿园数量快速增长,有很多园长及教师是无证上岗的。全国教师的学历主要分布在高中以下毕业、高中阶段毕业、专科毕业、本科毕业以及研究生毕业。2010年幼儿教师高中以下毕业人数为43.558万人,2014年达到51.445万人。2011年高中阶段毕业人数为459356人,2014年人数达到529036人。专科阶段毕业人数2010年为632552人,2014年为1117219人。本科阶段毕业人数2010年人数为167371人,2014年为377392人;研究生毕业人数2010年为2472人,2014年达到5225人。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幼儿教师的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人数在增长,高中阶段毕业以及高中以下阶段毕业的幼儿教师数量增幅更大。部分幼儿教师学历偏低,专业理论知识相对欠缺,不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儿童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解决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来自社会、家庭、幼儿园的合作。
(一)对幼儿园加强监管、指导
大量幼儿园的出现导致幼儿园为迎合家长(让孩子多识字、多背诗)的心理,超前教授儿童小学知识容,利用小学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管理。因此,对于幼儿园的监管,首先应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两方面入手。《指南》中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应该贯彻到幼儿教学环节之中。
此外,应该加强幼儿园办学管理,提高对幼儿园办学的质量要求。对幼儿园的营业执照进行严格的审批,如果不符合办园标准,坚决不予审批,取缔无证办园现象。
(二)优化家长幼小衔接观念
幼小衔接中出现的应试教育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家长为了孩子升入理想的小学,不惜为孩子报各种幼小衔接的辅导班。其实,这是因为幼小衔接的意义没有被理解。幼小衔接并不仅是儿童知识了解多就达到了能力水平,不是对幼儿进行选拔式的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儿童的具有普及性的教育。在幼小衔接阶段关键是对儿童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
研究显示,幼儿教育小学化很大一方面取决于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很多家长只追求儿童的知识量,忽略了对儿童学习兴趣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因此,教育部门应该通过互联网、电视等媒介大力宣传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加强家长对正确育儿概念的理解。
(三)提高幼儿师资水平
教师水平决定了儿童学习的质量。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能够从教育理念出发积极地对儿童的学习兴趣、道德认知加以引导,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相反,一个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会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只会以成人的眼光对儿童的行为加以评判,抑制了儿童潜能的发展。因此,对幼儿教师应该严把质量关,加强对幼儿教师认证的管理,对不合格的幼儿教师进行解聘。提高对幼儿教师质量要求,对在职幼儿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把《标准》中的幼儿教育理念植入到每位幼儿教师的教学之中。此外,教师应该加强反思教学能力、集体备课能力,优化幼儿教育理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耀.切实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J].湖南教育 1980,(1).
[2]蒋琼玉.要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J].云南教育,1982,(10).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