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同
摘 要:随着我国目前大学应用型改革的趋势,大学的双师型教师需求会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培养大学双师型教师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各个方面分析培养的必要性,希望我国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培训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双师型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目前主流的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是立论派,另一种是驳论派。第一种观点主要认为,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两个基本的证书,即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素质证书,同时具备比较强的时间能力以及相关的专业传授能力。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教师型和技师型,他们一方面具有相关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将实践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这些能力有助于在教学中让学生更加贴切的接近实际工作,同时能够有助于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不管哪种观点,其核心都是希望学生具备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最终能够快速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
二、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分析
(一)加强师资培训
双师型教师建设目前主流的途径和方法是通过内部和外部来解决,内部主要是培养学校引进理论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通过引进专业的双师型人才,另外还可以接纳一部分兼职的双师型人才到学校任教。在这些途径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校内部的老师作为双师型人才,这些培训包括两部分,第一个通过组织专家进行校内培训,第二个将老师引入到社会之中进行外部培训。内部培训的方式又包括,聘请一些有名的双师型专家,进行手把手的帮扶代,同时让专业教师尽快的适应实践的操作和理论提炼,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在短期内让专业教师成为具备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传授。其二,利用教师寒暑假时间,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让其具备一定得专业等级和生产经验,从而提高其实践教学。其三,可以进行反思教学,专业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会接触到实践教学的教材,在实践教学教材中进行反思同时进行运用,将一些问题进行讨论,请教,最终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需要的营养和知识,最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达到双师的基本要求。另外学校尽可能的引进一些实践的基地和工具,在学校内部创造实践环境,尽可能的跟现实环境一致,让教师在内部就可以进行一系列操作和反思,这些实践环境的投入,需要一些列配套的措施,比如完善的实验室以及完备的配套工具和一些列软件的模拟配套等等,当这些配套措施建立完备后,老师可以在学校内部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培训,从而在教学中让学生也进行实际的模拟。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直接利用企业的厂房设备软件作为老师学习的、同学实习的地方,这样让企业和老师共同培养学生,在未来可以让学生直接在实习基地就业,或者让学校更加快速地适应未来的工作。
(二)创新“产学研”结合机制
为了建设双师型队伍,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总之,不管是在内部培训双师型教师,还是聘请专业的专家或者兼职的教师,都需要结合学生和老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糅合。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说,学校可以让老师到企业的实习基地现行实习,学习一些实践的技能和一些实用的管理知识,同时可以在实习的过程中承担一些基本的项目,或者申请一些实用性的项目,做到实习和科研双重并举的功效。同时聘请企业的一些优秀管理人员和实践工作者,参与到部分教学环节,如毕业实践的指导和部分手工课程的讲授等环节,让企业利用企业的优势来传授未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解决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的缺陷,从而让学生学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因此培养双师型教师一方面对学校有利,另一方面对企业有利,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有利,可以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
(三)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激励机制
为了实现最终的教学效果,需要有不同的激励措施和激励条件,如何培养一些优秀的双师型人才,同时留下这些人才,是教育界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因此学校应当出台一些对双师型具有激励效果的措施,在激励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考核,如果学生考核较好可以进行双重激烈,让学校、教师、学生实现多重共赢的效果,让老师的传授更加有目的性,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果性,让学校的培养更有目标性,从而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终目标。
1、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收入
如何更好地激励教师,在世界的发达国家已经有很好地案例。在德国,双师型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非常高,而且受人尊敬,因此德国的职业型教师非常受欢迎,数量也非常庞大,德国的职业教育和双师型培养是目前最为成功的。在日本,国家个给予双师型教师公务员待遇,同时给予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因此日本的职业性教师人数也达到一定得规模。而在我国,由于特殊条件的限制,目前教师的总体收入相对较低,因此学校无法给予双师型教师特别高的待遇,但是为了培养效果和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学校应当向双师型待遇和津贴方面倾斜,对于贡献大、培养效果好的老师给予非常好的待遇,给双师型教师更多的奖励和更多的激烈措施。这样做能够达到让全员教师都向双师型教师看齐,提升老师的积极性和动力性。同时,对于授课效果的提升也有极大的帮助,另外对于建设应用型大学有非常好的效果和师资队伍激烈。当然,高的奖励和绩效一定是伴随着一定得教学效果,学校可以对双师型教师的授课效果进行考核,鼓励老师进行不断的实践学习,最终解决激烈机制和效果匹配的矛盾,同时制定一系列标准的规章制度,让老师在教学中全心全意,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实现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基本目标。
2、提高双师型教师在学校的地位
教师聘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全面展开,应用型院校要认真落实教师聘任制度,彻底打破教师职业的“身份制”和职务聘任的“终身制”,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评聘分开”制度,将“身份管理”变成“岗位管理”,将“终身聘任”变成“竞争上岗”。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可以通过实行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的办法,提高双师型教师在学校的地位,使他们感到前途一片光明,有压力也有动力,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对于年轻职教教师来说,这种政策更能使他们受益,因为他们虽然具有高学历,但由于工作时间不长,没有取得相应的职称。值得注意的是,实行低职高聘必须考虑到教师的工作岗位、素质等因素,要真正使那些工作在教学一线,具有较高的“双师”素质和能力,在专业课教学中能挑起大梁的人获此殊荣。
现行的教师聘任制没有对双师型教师做特别的说明,也没有特别的照顾,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可以增加相应的条款,使双师型教师具有聘任优先权,在评先、评优方面要适当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3、建立公平、适当的激励考核机制
激励机制要保证实施过程公开、民主。应用型院校在依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激励考核时要根据专业情况、人才培养目标做到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既要考虑程序的公平又要考虑程度的适当。“公平”不等于平均。公平的考核标准并不是要形成物质利益新的平均分配,它主要是指考核标准的公平性,即教师对于自身“双师”能力的培养,不能因职称、资历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标准。
总之,不论何种激励方式,单一使用都不足以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只有结合具体的发展情况,将多种激励方式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使用,形成科学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激励机制,只有这种激励机制的形成与完善才能充分有效激发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李密生,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环节的综合管理[J].实验室科学.2016(03)
[2] 关宏.论应用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