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锡铭++路鹏++吉庆昌++肖金桐
摘要:我们生活在“互联网+”的大时代,互联网已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互联网+”也展开了对广大农村的渗透,电子商务与传统农业的相遇,古老的农耕生活将被重新构建,电子商务为工业产品下乡,农业产品进城搭建了便捷的桥梁。无论怎样偏僻的山村都能享受到与城市同样的产品,这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甚至生活方式都将被打破,下面以沧州地区农村电子商务的开展为例,讨论目前农村电商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阻碍原因,展望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更加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电商;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3.365.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一、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历程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沧州农村网民数量大增,庞大的农村网民数量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有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淘宝农民消费数额不断提高,迅猛发展的农村电商模式势不可挡的在我国掀起新一轮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2015年作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启程的元年,已经为农副产品开辟新的销售渠道,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农民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省掉中间环节,为农民增加了收入的同时,把农产品的信息广泛传播,拓宽销售渠道,极大促进农产品流通。
1.政府扶持农村电商政策密集出台
仅2015年就有75项关于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文件公布。国务院发布“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通过互联网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逐渐形成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生态农业新模式。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印发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即指明农村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方向又在农业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制度体系和政策环境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划。
2.加强农民互联网理念,共享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带来的利益
当前农村地区对于新观念新事物仍存在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接受程度较慢,提起网上购物,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不懂操作”、认为不安全、“不习惯”等,而对于网上销售,表现出极大热情,他们可以足不出户面对全世界宣传自己的农副产品,扩大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创收前所未有的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带来的利益。农村电商是综合发展平台,它连接了农户、消费者和电商,使急需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通过商务平台的寻找,网够到满意的农副产品。接受了网络技术与观念的农民不再为堆积的农产品的销路发愁。实现了多方共赢,农民正在转变传统观念,建立互联网思维,积极参与互联网+农产品销售。为彻底改变农村生活模式开辟新路。
3、减少中间环节交易成本缩小。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农户和消费者直接就价格、产品质量、或批发零售等问题进行商定。减少中间环节交易成本降低。同时消费者的需求成为来年农户生产种植的方向,自然调节市场供给和需求。
二、沧州地区农村电商发展遇到的不利因素
1.产品质量的监管缺失,带来食品安全隐患
农民在网络销售的产品质量良秀不齐,由于现在还没有统一的销售产品质量标准,监管机制缺失,容易给消费者带来购物烦恼。
2.加快建设物流通道,完善流通中的冷储链
电子商务走进农村,走进千县万村,必然需要物流业的全力配合,由于沧州市县的农村分布零散,邮寄通道多数只到达县级地区,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有农产品有干货、鲜活之分,对于水产、水果等鲜活的运送,给物流冷储链的建立提出保证产品的质量的要求。
3.农民的互联网专业知识有待提高
目前,虽然部分农民接受互联网观念,懂得互联网买卖的简单操作,但这样的农民只是少数,而且对网络管理技术也不够重视,阻碍了电子商务长期在沧州农村的发展。
4.农村的信息发展滞后,宽带和4G信号覆盖率较低
三、促进沧州农村电商发展的建议
1.走品牌化路线,严格农副产品质量统一标准
首先要求农户在网络上销售的农副业产品保质保量,实事求是的介绍宣传,争做诚信销售商,做到让消费者满意,让消费者下次再来,从而为自家的产品树立良好的口碑。同时要根据当地产品特色和文化习俗,创建独具有地区特点的品牌农产品,把散农户、小农户联合起来,把产品统一包装,统一标识,以自己独特的优势去抢占市场挣得市场份额。其次,市监管部门要完善产品质量统一标准,把食品安全放首要位置,打造安全绿色农村电子商务平台。
2.建立与农村电子商务相匹配的物流通道,加快仓储冷链建设
农产品分为干货和鲜货两种。鲜货包括水产、水果和鲜花类。为了保证鲜货能够在保鲜期保活的要求下如期送达交消费者,要求物流企业建立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掌握先进的保鲜技术,为保证网络购物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3.塑造新型互联网农民,提高技术人员的网络技能
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对村干部、返乡人员和农村知识青年开展电商平台致富的宣传辅导。促使农民接受互联网思维,建立互联网+农产品销售的模式,适应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新的生活模式。
4.优化农村网络环境,推动信号基站建设
沧州市政府应加强与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网络服务商合作,加大财政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覆盖完全的移动信号基站,提高宽带的服务范围,引导农户使用智能手机,为农户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提供保障。积极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引导沧州农户认识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现状,积极适应这一新形势。
参考文献:
[1]周玲,王明宇.“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电商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中国商论,2015,13:48-50.
[2]孙永成.浅议“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电商发展[J].经济师,2016,03:46-47.
作者简介:侯锡铭(1981-),男,汉族,河北沧州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基金项目: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2016036。
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