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分别阐述了清代关中地区、陕北和陕南地区蚕桑业发展概况,分析了清代后期陕西蚕桑业衰落的原因。指出,清代是陕西蚕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蚕桑种植经历了明代萧条之后,清前期又重新蓬勃发展起来,直至乾隆后期因棉花种植的普及以及政治、自然方面等原因,蚕桑业逐渐衰落了下去。
【关键词】 清代;陕西;蚕桑业;发展概况;衰落原因
一、清代关中地区蚕桑业发展概况
清前期即康熙、雍正以及乾隆三十年之前,关中地区像西安府之咸阳、盩厔、临潼等县,同州府之华州、潼关等地,凤翔府之凤翔、扶风等县几乎都产丝、绢,种桑养蚕较为普遍,经济作物也主要以桑树种植为主,这主要得益于清代著名农学家杨屾的贡献。清朝初年,兴平县种桑养蚕者屈指可数,甚至有人认为种桑养蚕是一种怪事,对此杨屾十分悲痛,边讲学边从事蚕桑经营,蚕“岁岁见收”,丝“坚韧有色,光亮如雪”。最终使得兴平县蚕桑种植业快速发展。[1-2]
乾隆前中期,关中地区蚕桑业繁荣发展。杨灿将人民经验技术及自身科学试验相结合,著成具有关中地方特色的《豳风广义》一书,自乾隆七年逐步颁行于陕西各地,并且在地方官吏的劝导下,关中乡野再现桑树繁植,桑荫蔽日的盛况。乾隆十一年,陕西巡抚陈宏谋就奏禀提到关中各地条件便利,皆可养蚕,令地方官员带头广植桑株也可雇人养蚕,养蚕获利颇丰,而桑树增种更多。例如西安府的杨双山、汉中府的媵天绶等,都亲植桑株以劝民。咸阳县官员劝导植桑,蚕丝之利获利甚多。[3]康熙时,华州就已“西境多蚕蟓,丝极丰,商多以华丝称最云”。[4]而郃阳县于雍正年间“邑多木棉,蚕丝之业颇广”。[5]并且柞蚕生产在盩厔、郿县、岐山、凤翔、蓝田等县也得到了推广和发展,有大片的槲树、橡树,人们放养山蚕,拈丝织绸,渐次有成,获利颇丰。[6]乾隆年间,蚕织局所织“秦缎”、“秦缣纱”、“秦绫”、“秦土绸”、“秦线绸”等丝织品质量上乘,声名远扬,畅销全国各地,关中地区一片蚕桑繁荣的景象。[7]
种桑养蚕以供缫丝织帛,解决人类的穿衣问题,而乾隆后期由于棉纺织业的逐步发展,蚕桑事业开始衰落,显露出颓势。乾隆三十年出版《御题棉花图》,描述当时北方棉花的种植状况。至嘉庆、道光年间尽管各州县的蚕桑业虽间断有所发展,但总体而言是每况愈下,棉完全取代蚕桑,成为当时主要经济作物。乾隆年间泾阳县、临潼县等县志中“物产”卷都同时出现桑和棉的种植记载。道光年间大荔县“楸梓间植桑树,然蚕事勿讲也……其人农耕织,其货布物”,“妇女棉二斤可得线三十两,织之可成布三丈余……故四五口之家可终岁不买布而著衣不尽”。[8-9]由此可知当时棉花种植颇广,织布技术也已普及,棉布成为百姓的主要衣着原料,蚕桑业逐渐衰落。
二、清代陕北地区蚕桑业发展概况
清初陕北蚕桑业复兴很快,较之前有了一定的发展。延长、延川、清涧等地方志中皆有种桑养蚕的记载:“宜川民渐知种桑果,兴蚕事,又时置机杼,习纺织,衣食之资,视前稍赖焉”;[10]“延长四乡亦产桑,凡川原平地民家环墙种之,庄地亦种植少行列。因地寒,果迟枯早,清明后始发叶,叶亦不长茂。芒种时民间采以饲蚕,吐丝劲而少润,时有晋人购收之,本地间织为绢,黄白色颇细,然多作酒帘,或以本色裁衣,男女具着,若染制袍套绝少,以人情尚补也”。[11]至道光年间,《延川县志》还将杨屾《豳风广义》一书中关于种桑养蚕的法则、技术等内容附于卷一《地理志·物产》后,由此可知,陕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养蚕不如关中和陕南,但地方官员十分注重当地蚕桑业的发展情况,并且特别强调养蚕的重要性,劝导人民发展蚕桑业。
三、清代陕南地区蚕桑业发展概况
清朝初年,陕南的蚕业振兴很快,迅速发展。康熙年间,汉中郡守滕天绶写《劝民栽桑示并歌》一文亲自种桑以劝民,康熙《洋县志》附录此文并注写道:境内官员皆按滕公指示,劝民以种桑,成效甚大,民众大获蚕桑之利。[12]洋县当时桑树遍境,叶盛枝繁,丝织业发达,已生产水丝、火丝,并制做成缣,收利甚多。[13]至乾隆时,汉中一年所出缫丝,获利不下数十万两。道光年间,《紫阳县志》记载到自嘉庆叶世悼劝民种桑,紫阳渐受其利,道光十六年时,植桑数量已增加万余株。[14]大规模的栽种桑树也表明了紫阳县蚕桑业的繁荣。南郑县,民众也勤于农桑。张廷槐在《栈道栽桑记》一文中更是描绘了陕南种桑获利的盛况。[15]
四、清代后期陕西蚕桑业衰落的原因
关于陕西地区蚕桑业为何经历了恢复繁荣之后并且在政府官员的推动、人民的参与下依然逐渐衰落下去的原因,简要分析主要有以下六点:一是自然条件方面的制约,突发自然灾害对蚕桑种植的影响;二是因蚕桑获利甚广,政府官员对于蚕农的压迫与剥削;三是社会动乱对于蚕桑种植业的消极影响;四是外来丝织品的传入对本地蚕桑业的冲击、打击;五是棉花种植的迅速发展逐渐削弱蚕桑的经济地位;六是大麻、罂粟、烟草的种植推广严重危害蚕桑业。清代陕西蚕桑种植已基本由穿衣需求转化为有利可图的商品生产,但清后期人民穿衣需求的转变,棉花逐渐替代蚕桑,导致蚕桑销路不广甚至利润削弱、无利可图,蚕桑业逐渐走向衰落。
【参考文献】
[1] 幽风广义·原书.
[2] 幽风广义·序:“比闾族党,矜式率由者甚众,来求法学手者无远近。近来吾乡之童子,皆能缫水丝矣。向之无衣无褐者,今且曳缟拖缯”.
[3] 乾隆《咸阳县志》卷一.地理·物产:“劝导树桑兼给蚕种,学宫隙地,旧驿废址,偏莳桑秧,远近乡堡争来领种,蚕丝之利倍胜于前”.
[4] 康熙《续华州志》卷二.物产志·补物产述遗.
[5] 雍正《陕西通志》卷四十三.《物产》.
[6] 陈宏谋.倍远堂偶存稿.卷二十七.《兴除事宜示》.
[7] 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六.陈宏谋.《劝种桑树檄》.
[8] 嘉庆《扶风县志》.
[9] 道光《大荔县志》.
[10] 乾隆《宜川县志》.卷一《方典志·风俗》.
[11] 乾隆《延长县志·食货志》.
[12] 康熙《洋县志》.卷之八《艺文志》:“谨按滕公此示此歌,盖通行汉属者也。公以城洋各乡向事蚕桑,故示中能出,以为表劝。……知县邹溶仰体滕公良法美意,奉行罔懈,遍劝境内,无不栽桑。二年之间共劝栽桑树一万二千二百余株。嗣年犹岁岁督劝不已,将来叶盛枝繁,其利洋者溥矣”.
[13] 康熙《洋县志》.卷之一《舆地志·土产》.
[14] 道光《紫阳县志》.卷三《食货志·物产》:“蚕桑之利重矣,而山间多不知讲求。嘉庆中,兴安府知府叶世悼刻蚕桑须知,教各属民植桑养蚕,紫阳也渐蒙其利。道光十六年,知县陈谨出示,饬民栽桑,计思乡栽成新桑万余株”.
[15] 张廷槐.栈道栽桑记:“由青羊驿接壤至蜀界七盘关、绵延二百里,皆蜀秦孔道,其间多叠嶂,少平原,左右两畔悉捐俸栽植桑苗盈万,中留丈许以通邮递,人行三载后,根干挺舒,枝叶繁茂,郁郁葱葱,翠云盘结,不惟可坐收厚利,以资亭长里正随时修补道路之费,而行旅负贩之人当炎暑傍午时,坐憩其下,无风自凉,即乘骑肩舆之客,遥瞻远瞩,未尝不叹蚕丛鸟道居然吉壤名区也”,“加之严杨两太守前后劝桑,十余年,如大安阳平关以及各乡隅所栽之桑早已成林,将来新丝再上机轴,为缣为绢,利益增倍,男耕女织,户给家饶,又岂仅绿荫载道,可壮邮亭译路之色也哉”.
【作者简介】
罗雅楠(1992-)女,陕西渭南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