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明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 安徽铜陵 244033)
安徽省南陵县桂花冲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黄文明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 安徽铜陵 244033)
桂花冲铜多金属矿床是铜陵矿集区沙滩角矿田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中型矿床。矿床有主矿体3个,呈北东及北东东走向,倾向北西,局部倾向南东,倾角25°~65°。矿体呈透镜状产出,其形态、产状受岩体的接触带构造及断裂破碎带所控制。该矿床是一个以矽卡岩型为主的矽卡岩-斑岩型复合型矿床,具有多期多阶段成矿特征。主要控矿因素是构造、岩浆岩,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灰岩(大理岩)是良好的成矿围岩。
桂花冲铜金多金属矿;矿床特征;控矿因素;安徽南陵
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著名的铜多金属矿集区,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铜、金、硫等矿产名列安徽省前茅,找矿潜力巨大。该区的地质找矿工作历史悠久,不同尺度的地质调查、物探、化探、遥感、矿产勘查和综合研究工作程度较高,寻找浅部铜多金属矿难度已越来越大。随着工作程度的深入和方法技术的突破,深部隐伏矿的找矿和新类型、新层位矿的突破已成为这一地区地质工作的主要目标。因此,研究隐伏矿床成矿特征和控矿因素具有重要的地质和经济意义。
沙滩脚矿田是安徽铜陵矿集区内最东部的大型铜、金矿田,也是铜陵矿集区工作程度较低的矿田。该矿田内早期主要发现沙滩脚中型矽卡岩型铜矿床,近年来发现姚家岭特大型铜金铅锌矿床和桂花冲中型铜金多金属矿床。桂花冲铜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铜陵-戴汇构造岩浆岩带、繁昌-南陵火山岩盆地南缘及沙滩脚铜矿田东缘。该矿,是一个以铜为主的中型多金属矿床,共(伴)生有铅锌、金、钼和铁、硫等多种矿产,深部及外围仍有一定的找矿潜力。矿区内岩浆岩发育,地质构造复杂,围岩蚀变较强,矿种丰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桂花冲矿区地处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拗沿江拱断褶带的中部、铜陵-南陵多金属成矿带东段边缘、戴公山背斜北东倾伏端与南陵—繁昌火山盆地交接地带。地层属下扬子地层分区贵池地层小区,其中志留系-三叠系最发育,侏罗系中、下统未出露,其他地层基本发育齐全,第四系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及沟、谷等地形低缓处。
褶皱自西北至南东依次排列有舒家店背斜、新屋里复向斜、龙潭肖向斜和戴公山背斜(图1)。矿区位于戴公山背斜北东端的轴部和近轴部的两翼,西部与蝌蚪山向斜毗邻。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岩发育,多集中在中、西部印支褶皱区。规模较大的岩体有凤凰山岩体、新桥头岩体、桥头杨岩体、沙滩脚岩体。伴随着岩浆侵入活动,岩浆喷出活动非常强烈,形成中分村、赤沙和蝌蚪山三个火山喷发旋回的一套中—中酸性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
区域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金属矿产有铜矿、铅锌矿、金矿、锰矿、铁矿、钼矿等。
2.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志留系上统茅山组(S3m),泥盆系上统五通组(D3w),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孤峰组上、下段(P1g2、P1g1),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大隆组(P2d),)、三叠系下统殷坑组(T1y)、和龙山组(T1h)、南陵湖组(T1n)、白垩系下统蝌蚪山组下段(K1k1)和上统宣南组下段(K2x1)及古近系大通组(E1d)、第四系中更新统戚家矶组(Q2q)、上更新统下蜀组(Q3x)、全新统芜湖组(Q4w),部分钻孔中见有石炭系黄龙组(C2h)、船山组(C3c)(图1)。
2.2构造
2.2.1褶皱构造
矿区位于戴公山背斜的北东端轴部及近轴部的两翼(图1)。
戴公山背斜展布于南陵顺冲至黄林一带,南与宣南坳陷毗邻。总体呈北东向延伸,轴向50°~70°。北东端至繁昌火山坳陷边缘,轴向弯转成15°~30°。枢纽较平缓,倾伏角10°。
背斜基本轮廓清晰,仅北东端因被侏罗系上统及白垩系下统火山岩系覆盖,出露较差。北西翼地层出露齐全,由泥盆系上统五通组至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构成,由于断裂构造破坏及岩浆的挤压,在褶皱轴向改变的同时,岩层倾向、倾角变化也较大,倾向总体由北西-北北西再到北西西,局部岩层倒转,倾向南东,倾角30°~50°;南东翼大部分断陷,普遍为白垩系上统宣南组红色砂、砾岩层覆盖,仅在寨山、狮子山、青山等处零星出露,产状变化较大,多数倾向南东,倾斜40°~60°。
图1 桂花冲铜多金属矿地质图Fig.1 Geological map of the Guihuachong Copper—polymetallic deposit
2.2.2断裂构造
矿区中部有一条近东西向的基底断裂(铜陵-戴汇深断裂)通过,盖层断裂主要有北北东向的青山推覆构造、北西西向的断裂破碎带(fz)和F1断层。
青山推覆构造:位于繁昌盆地东南边缘,在桂花冲铜多金属矿范围内青山一带发育的较为清晰,向南多被掩盖,出露不好,可能延至戴家汇一带;向北经麻桥一带继续北延,规模较大。逆冲滑脱面多被覆盖,分析认为滑脱面可能主要发育在泥盆系与石炭系、三叠系与白垩系及志留系(泥盆系)与三叠系(白垩系)之间,并由若干条不同规模的断层组合成叠瓦状构造,断层走向5°~30°,倾向95°~120°,倾角20°~60°。在走向上不同的地段逆冲断层面上、下盘的地层有所变化,剖面上由东向西逆冲断层面上盘的地层由志留系、泥盆系变为三叠系。外来岩席上盘主要有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构成。原地岩席(下盘)主要为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的灰岩地层和早白垩世的火山岩。在青山地区,虽然只有石炭系上统黄龙组灰岩和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的零星出露,但综合分析认为,区内推覆构造的下盘岩席是以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白垩系蝌蚪山组,岩性以石灰岩为主体,是热液成矿的有利层位。
F1断层:为一横断层,走向80°,切错了F2、F3断层和志留系、泥盆纪地层,水平错距80-90m。断层南、北盘均为志留系上统茅山组和泥盆系上统五通组。
断裂破碎带(fz):走向300°,倾向南西,倾角70°~80°。破碎带中角砾岩发育,局部地段角砾岩为褐铁矿充填胶结。
2.3岩浆岩
矿区内见姚家岭和桂花冲两个花岗闪长斑岩岩株。其中姚家岭花岗闪长斑岩体呈东西向延伸,平面形态呈略向南凸出的月牙形,长约1800m,宽300~500m,面积约0.75km2,岩体产状北侧陡南侧缓,并超伏于栖霞组灰岩之上,在东部的徐村一带与三叠系下统和龙山组、南陵湖组接触;桂花冲岩体呈北北东向延伸,长约1200km,宽约800~1000m,面积约1.00~1.20km2,岩体产状较陡并向深部延深较大。两者均侵位于戴公山背斜北东段的轴部及近轴部的两翼,角砾状构造发育。
姚家岭岩体的岩性是花岗闪长斑岩,岩石为浅灰-灰白色,斑状结构,块状、角砾状构造,矿物成份主要为斜长石(57%),其次为钾长石(14%),石英(21%)、角闪石(3%),黑云母(2%)等。岩石具较强的高岭土化、钾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细粒浸染状黄铁矿化普遍,因此在姚家岭附近岩体地表具“火烧皮”特征。
桂花冲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斑岩组成,局部见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岩、二长玢岩,并被正长斑岩、花岗斑岩穿插。花岗闪长斑岩呈灰白、浅灰-灰色,斑状结构,块状、角砾状构造。斑晶为半自形-他形,粒径一般0.10~2.60mm,基质呈他形粒状镶嵌。岩石中更长石含量45%~48%,石英25%,钾长石15%~20%,黑云母3%~8%。基质由微斜长石、钾长石及石英等集合体组成,含少量副矿物磁铁矿、磷灰石、锆石等。岩石中常见闪长质包体,包体为半自形微-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中长石、钾长石、角闪石和少量黑云母组成。
花岗斑岩见于ZK48、ZK44、ZK22、ZK71、ZK08、ZK871钻孔中,斑状结构、球粒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更长石、钾长石、石英,基质为细粒的更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
石英闪长玢岩见于ZK63、ZK854及ZK872中深部,斑状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主要由中长石(62%)、钾长石(8%)、角闪石(12%)和石英(10%)组成。
正长斑岩见于冲ZK44、ZK45、ZK71、ZK854钻孔深部,斑状结构,球粒结构,块状构造。斑晶钾长石、石英广泛分布于由颗粒细小的钾长石、石英组成的基质中。钾长石斑晶呈板状或他形粒状,后者常以多颗钾长石聚集成聚斑结构,呈球粒状,粒径0.18~0.96mm,石英斑晶呈他形粒状。长石、石英斑晶的边缘普遍被熔蚀成圆滑状,周围常有一圈放射状长英质边。黑云母斑晶呈叶片状,多被绢云母、绿泥石交代。基质中矿物以钾长石为主,其次为石英。
岩石蚀变强烈,高岭土化、绿泥石化、钾化、硅化、碳酸盐化、黄铜矿化、黄铁矿化发育。
2.4围岩蚀变
矿区内变质作用较强,除断裂带附近的动力变质外,变质作用主要有接触热变质作用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前者形成诸如大理岩、大理岩化灰岩、角岩和石英岩等,后者形成一些透辉石矽卡岩、石榴石矽卡岩。
矿区内热液蚀变作用十分强烈,主要是高岭土化、硅化、绿泥石化、钾化、钠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萤石化、硬石膏化、重晶石化等。
高岭土化是本区最发育的蚀变类型,常分布于岩体的上部(常见于-600~-800m),多叠加和改造早期的钾化、钠化和绢英岩化。矽卡岩化主要发育于岩体的上下接触带和接触带附近的岩体中,多与磁铁矿化、黄铁矿化伴生,常被后期碳酸盐化交代。绿泥石化主要发育于接触带附近的岩体一侧或岩体、围岩的裂隙中,并常伴有赤铁矿化。钾化以微斜长石化为主,黑云母化不发育,主要发育于岩体内部,并从浅部向深部或从边缘到中心有变强的趋势。碳酸盐化包括方解石化和菱铁矿化,多分布于矿体内和顶底板附近,多交代早期的绢云母化、矽卡岩化。
总体上看,与本区成矿关系密切的蚀变作用有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矽卡岩化和碳酸盐化。从围岩到岩体中心并常有(矽卡岩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钠化-钾化的分带现象。
3.1矿体特征
本矿床主要为一铜金属矿床(共生锌、铁、金多金属矿),目前初步圈定主矿体3个(Ⅰ、Ⅱ、Ⅲ),次要矿体4个(Ⅳ、Ⅴ、Ⅵ、Ⅶ),小矿体8个,零星矿体93个。下面主要简述主要矿体特征。
Ⅰ号矿体分布于0、2、4、5、6、7、8线,由7线22孔控制。矿体长604m,工程见矿厚度1.10~12.63m,平均4.76m,斜深80~1044m,平均461m;走向北东,南东侧矿体多数倾向南东,倾角25°~50°,北西侧矿体多数倾向北西,部分倾向南东,倾角35°~65°。矿体形态受上接触带构造控制,平面上呈一不规则长椭圆形,剖面上形态较复杂,局部呈V字形。在走向上中部延深大,两端延深较浅。赋存标高为-359~-885m。
Ⅱ号主矿体分布于2、4、5、6、7、8、10线,由7线12孔控制。矿体长680m,工程见矿厚度1.40~61.81m,平均13.87m,斜深55~373m,平均179m;走向北东,从整体来看,矿体倾向南东,倾角40°,局部呈V字形,倾向有反转。平面上呈一不规则透镜状,在走向上北东部延深较大,南西部延深较小。赋存标高为-479~-968m。
Ⅲ号主矿体分布于2、4、6、7、8、10线,由7线17孔控制。矿体长500m,工程见矿厚度1.46~13.63m,平均6.55m,斜深100~493m,平均198m;走向北东,南东侧矿体倾向南东,倾角25°~50°,北西侧矿体倾向北西,倾角35°~50°。平面上呈一不规则长椭园形,剖面上呈倒喇叭状,在走向上中部延深大,两端延深较小。赋存标高为-477~-1095m。
3.2矿石物质成分
3.2.1矿石矿物成分
铜、铜锌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辉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自然铜、赤铁矿,铅锌、锌、硫矿石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等矿物,铁矿石主要为磁铁矿、赤铁矿及少量的黄铜矿、黄铁矿等矿物,金矿石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赤铁矿及少量的黝铜矿、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银等矿物。脉石矿物主要为斜长石、方解石、钾长石、石榴石、透辉石、高岭石、石英、绿帘石、菱铁矿、萤石、硬石膏、水云母、绢云母、绿泥石等。
3.2.2矿石化学成分
矿石的主要有益组分为Cu、Au、Zn、Pb、Mo、Fe、S,其他伴生有益组份有Ag,有害杂质As、Mg、F、Ca及铜矿石造渣组分,根据周边矿床分析结果一般未超过工业允许含量的要求。
3.3矿石结构构造
3.3.1矿石结构
矿石结构主要有他形粒状结构、半自形—自形结构、交代残余结构、交代假象结构、压碎结构、胶状结构等,少数黄铁矿矿石、闪锌矿矿石为自形晶结构。
3.3.1.1他形晶结构
他形晶结构为本矿床的主要矿石结构,矿石中的黄铜矿、斑铜矿、自然铜、辉铜矿等矿石矿物,以不等粒分布于脉石矿物及其他金属矿物晶隙、裂隙中。黄铜矿粒径为0.05~3 mm(照片1、2)。
铁矿石中的磁铁矿、赤铁矿亦呈他形晶结构,多形成块状集合体与石榴石、方解石伴生。
图2 桂花冲铜多金属矿6线地质剖面图Fig.32 Geological section along No.6 exploration 1ine of the Guihuachong copper-polymetallic deposit
矿石中的部分闪锌矿、方铅矿亦呈他形晶结构,分布于黄铁矿、磁铁矿、石榴石等矿物晶隙、裂隙中。
3.3.1.2半自形—自形结构
照片1他形粒状结构(桂花冲ZK617)Photo 1 Allotype granular structure(Guihuachong ZK617)
照片2 他形粒状结构(桂花冲ZKl01)Photo 2 Allotype granular structure(Guihuachong ZKl01)
矿石中的部分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为半自形—自形粒状呈块状或浸染状,黄铁矿粒径0.1~5 mm,闪锌矿粒径多在0.2~6 mm,方铅矿粒径多在0.1~3 mm。
3.3.1.3交代残余结构
早期形成的黄铜矿被斑铜矿、辉铜矿交代,黄铁矿被磁黄铁矿交代形成交代残余结构或镶边结构(照片3)。
3.3.1.4交代假象结构
照片3交代残余结构(桂花冲ZK52)Photo 3 Replacement of the remnants of the structure (GuhuachongZK52)
在含铜矽卡岩矿石中常见石榴石被石英、方解石、菱铁矿交代而保留石榴石半自形粒状假象。石英、方解石、菱铁矿多呈显微粒状变晶镶嵌,粒径在0.01~0.10 mm。
3.3.1.5压碎结构
部分早期形成的黄铁矿和黄铜矿因受构造应力作用而破碎,形成碎裂,其裂隙并被晚期形成的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或石英、方解石充填(照片4)。
照片4压碎结构(桂花冲ZK52)Photo 4 Crushed structure (Guihuachong ZK52)
3.3.1.6胶状结构部分黄铁矿颗粒非常细小,集合体呈团块状、细脉状分布于大理岩中。少量黄铁矿呈胶状分布于脉石矿物及早期半自形-自形粒状的黄铁矿中。
3.3.2矿石构造
矿石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团块状构造、细脉状、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等。
3.3.2.1浸染状构造
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钼矿等金属矿物集合体呈星点状无方向性分布于脉石矿物组成的基质中,形成浸染状构造。
3.3.2.2角砾状构造
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等早期形成的矿石矿物因构造作用多以单矿物形式呈角砾状,这些矿物角砾又被后期形成的黄铜矿、闪锌矿及方解石、石英等多种矿物集合体胶结,形成角砾状构造。自然铜和长条状、碎块状以填隙物的形式充填于大理岩、花岗闪长岩、矽卡岩等角砾边部,形成角砾状构造(照片8)。
3.3.2.3团块状构造
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等矿物呈大小不等不规则的金属矿物集合体不均匀分布于脉石矿物基质中,构成团块状构造(照片7)。
3.3.2.4细脉状构造和网脉状构造
照片5网脉状构造(桂花冲ZK617)Photo 5 Stockwork structure (guihuachong ZK617)
照片6细脉状构造(桂花冲ZKl01)Photo 6 Veinlet structure(Guihuachong ZKl01)
照片7角砾状花岗闪长斑岩中的团块状黄铜矿(桂花冲ZK42孔)Photo 7 Massive chalcopyrite in the brecciated granodiorite porphyry in(guihuachong ZK42 hole)
照片8角砾岩中的浸染状和细脉状自然铜(桂花冲ZK75孔)Photo 8 Copper of disseminated and veinlet in breccia (guihuachong zK75 hole)
照片9金属硫化物中的块状辉铜矿(桂花冲ZK49孔)Photo 9 The massivec halcocite in the metal sulfide (Guihuachong ZK49 hole)
黄铁矿、黄铜矿或者辉钼矿沿花岗闪长斑岩、大理岩的细小裂隙呈脉状分布,构成细脉状构造(照片6)。当两组以上不规则矿脉交切时称为网脉状构造(照片5)。
3.3.2.5块状构造
由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或黄铁矿、黄铜矿,或者辉铜矿,或者闪锌矿、方铅矿等多种金属矿物集合体组成的矿石,致密而无空洞,矿物分布无方向性,金属矿物总含量在70%以上(照片9)。
3.4矿石类型
(1)矿石工业类型按有用组分及其组合特征可分为单铜、单锌、铅锌、单钼、铜金、铜铅锌、铜金铅锌、铜铁和单金矿石。
(2)本矿床多为原生铜矿石,仅在矿床北西部的浅部出现氧化带,主要为含自然铜的角砾岩。矿石自然类型有含铜矽卡岩矿石、含铜大理岩矿石,含锌(铅)矽卡岩矿石、含锌(铅)大理岩矿石、含铜铅锌矽卡岩矿石、含金角砾状花岗闪长斑岩矿石、含铜角砾岩矿石、含金铜矽卡岩化花岗闪长斑岩矿石、含锌矽卡岩化花岗闪长斑岩矿石、含锌角砾状花岗闪长斑岩矿石、含锌矽卡岩化花岗闪长斑岩矿石等。
3.5矿化分带性
本区矿化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平面上从围岩到岩体中心、垂向上从浅部向深部有铅锌(铜锌)-铜(铜金)-钼(铜钼)的分带现象。这种分带现象反映了含矿热液的运移方向,显示了从岩体中心向围岩(即从下向上,由岩体中心往围岩)运移的特征。
3.6成矿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
根据查区的矿化蚀变特点和热液矿物的共生组合,结合宏观和镜下矿物的交生关系,初步将矿床划分为2个成矿期(岩浆热液期和表生期)和4个成矿阶段。
3.6.1岩浆热液期
3.6.1.1矽卡岩-硅酸盐阶段
在花岗闪长斑岩与灰岩接触带发育矽卡岩化,形成块状、团块状矿石。矿物组合以磁铁矿、黄铁矿、赤铁矿+斜长石、钾长石、石英+石榴石为特征。
3.6.1.2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
大量发育脉状、网脉状角砾状黄铁矿、黄铜矿为主的硫化物为特征,典型矿物组合为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黝铜矿、辉铜矿+石英。为矿床的主矿化阶段。
3.6.1.3晚期期石英-硫化物阶段
大量发育脉状、网脉状角砾状黄铁矿、黄铜矿为主的硫化物为特征,典型矿物组合为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黝铜矿、辉铜矿+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铜+石英、方解石、硬石膏、重晶石。为矿床的主矿化阶段。
3.6.2表生期
形成含自然铜角砾岩、角砾状、蜂窝状褐铁矿等地表氧化矿石。典型矿物组合为自然铜+赤铁矿、褐铁矿+方解石、高岭土。
4.1构造控矿
铜陵地区几个主要铜矿田集中分布于东西向的铜陵-南陵深大断裂附近,说明深大断裂对矿体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桂花冲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铜陵最东边的沙滩脚铜矿田北东边缘,深大断裂构造不仅提供区域构造应力,同时也可能为矿液的运移提供巨大的动能。本矿床主、次矿体赋存于铜陵-南陵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及周边接触带构造中,断裂构造和接触带构造不仅是成矿流体运移的良好通道,也是金属元素富集、沉淀的有利场所。
4.2岩浆岩控矿
在沙滩脚矿田,目前见到沙滩脚岩体、姚家岭岩体、桂花冲岩体,在岩体的周边有接触带铜、铁矿体,在岩体内部有斑岩型和热液脉状铜多金属矿体,在岩体周边的碳酸盐围岩层间裂隙、断裂中有中低温的铜、铅锌矿体。从这些矿体的产状和分布可以清楚地看出,它们均以岩体为中心,说明成矿与岩浆岩关系密切。目前研究这些岩浆为壳幔混源或来自下地壳,岩浆含有大量矿质和高温热液,运移至接触带或岩体、围岩的一些裂隙和断裂构造中交代沉淀成矿。
4.3地层控矿
本矿床的主、次矿体多为接触带矽卡岩矿体,Ⅰ、Ⅲ主矿体及Ⅴ、Ⅶ号次要矿体的围岩是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灰岩(变质后为中细晶大理岩),在岩体与灰岩接触带附近,灰岩(大理岩)常破碎成角砾状,发生接触交代形成含铜多金属矽卡岩矿体。因此,化学性质活泼的碳酸盐地层—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是主要的控矿因素。
4.4找矿方向
综上所述,本矿床受构造、岩浆岩和地层控制明显,因而找矿就要围绕这几个方面开展工作。据1∶10000高精度磁测和钻孔资料分析,桂花冲岩体中心位于青山,向四周均有延伸,矿床内北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构造,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广布,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青山推覆构造呈北北东向通过矿床中部,东部推覆体为志留系上统和泥盆系上统砂岩、粉砂质泥岩,其下原地岩系有白垩系下统蝌蚪山组砂砾岩、凝灰质角砾岩和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灰岩(大理岩),在南陵湖组灰岩与桂花冲岩体接触带,寻找矽卡岩型的铜多金属矿体有较广阔的空间;北部除寻找矽卡岩型的铜多金属矿体外,尚要注意寻找中低温热液充填形成的铜、金矿体,南、西部注意寻找矽卡岩型的铜铁矿体和中低温热液充填的铜、铅锌矿体。
本文总结了桂花冲铜多金属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铜陵-南陵深大断裂是本区重要的导岩、导矿构造,燕山期褶皱及其形成的断裂破碎带、断层、褶皱构造的虚脱部位是矿液运移和储矿构造,青山推覆构造为成矿后断裂构造。
(2)南陵县桂花冲铜金多金属矿主矿体呈北东及北东东走向,倾向北西,局部倾向南东,倾角25°~65°。矿体呈透镜状产出,其形态、产状受岩体的接触带构造及断裂破碎带所控制。矿体走向长约500~680m,倾向延伸大于55~1044m,厚度1.10~61.81m。
(3)矿床具有多期多阶段成矿特征。主要成矿阶段有矽卡岩-硅酸盐阶段和石英硫化物阶段两个阶段。磁铁矿主要形成于矽卡岩-硅酸盐阶段,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斑铜矿、辉钼矿、辉铜矿、黝铜矿主要形成于石英硫化物阶段。
(4)桂花冲铜金多金属矿床是一个以矽卡岩型为主的矽卡岩-斑岩型复合型矿床,主要控矿因素是构造、岩浆岩,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灰岩(大理岩)是良好的成矿围岩。
致谢:工作中得到所领导高前明、闫永涛的指导及胡焕德、刘川云、曾全、李要平、周霞、封永华、张秀兰等同志的帮助,安徽省地质矿产开发局总工程师储国正正高级工程师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吴才来研究员的悉心指导和审阅,在此一并感谢。
[1]常印佛,刘湘培,吴言昌.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1~379.
[2]文春华,徐文艺,钟宏,等.安徽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浅部矿化流体包裹体研究[J].矿床地质,2011,30(3):533~546.
[3]唐永成,吴言昌,储国正等.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M].1998.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1~351
[4]储国正,曹奋扬.安徽沿江成矿带主要控制因素的探讨[J].安徽地质,2000,10(1):35~43.
[5]储国正.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化系列及相互关系[J].安徽地质,1999,9(1):45~53.
[6]杜建国,戴圣潜,莫宣学,等.安徽沿江地区燕山期火成岩成岩成矿地质背景[J].地学前缘,2003,10(4):552~560.
[7]吴才来,陈松永,史红灯,等.铜陵中酸性侵入岩特征及成因[J].地球学报,2003,24(1):41~48.
[8]毛景文,邵拥军,谢桂青,等.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模型[J].矿床地质,2009,28(2):109~119.
[9]翟裕生,姚书振,林新多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金)成矿规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1~235.
[10]周涛发,范裕,袁峰.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进展[J].岩石学报,2008,24(8):1665~1678.
ANALYSIS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NANLING COUNTY, ANHUI PROVINCE
HUANG Wen-ming
(No.321 Unit,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of Anhui Province, Tongling, Anhui 244033,China)
Nanling guihuachong copper gold polymetallic deposits mainly occur in the lower Triassic of Nanling lake formation limestone and granodiorite porphyry contact zone and fracture zone and cryptoexplosion brecciated granodiorite porphyry. The deposit is a medium low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filling metasomatic depos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tact metasomatic genesis of skarn and cryptoexplosive breccia of the late Yanshan granodiorite porphyry intrusive activities. The lower Triassic Nanling formation limestone Lake (marble)is a good metallogenic rock.
ore deposit features; ore-control factors; Guihuachong copper and gold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Nanling, Anhui
1005-6157(2016)03-0182-7
P618.41
A
2016-02-28
黄文明(1962- ),男,安徽庐江人,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地质找矿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