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D基因多态性与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2016-11-24 08:01胡丙清陈娜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等位基因左室左心室

胡丙清 陈 森 陈娜丽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安徽 蚌埠 23300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D基因多态性与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胡丙清 陈 森 陈娜丽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安徽 蚌埠 23300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与转换酶(ACE)I/D基因多态性与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分为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压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ACE I/D基因多态性,并检测生化指标和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比较两组的基因型及其相应的LVMI的差异。结果 ①96例高血压患者中非杓型高血压比例为35%,II基因型频率为24%;ID型为35%;DD型为41%;I等位基因频率为41%;D等位基因频率为59%。而杓型高血压患者中II基因型频率为47%;ID型为32%;DD型为21%;I等位基因频率为63%;D等位基因频率为37%。二组ACE基因型频率及ACE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42、0.004)。②3种基因型LVMI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 老年非杓型高血压与ACE基因DD型相关;DD基因型的高血压患者易出现左心室肥厚。

ACE基因多态性;动态血压监测;非杓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随着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非杓型高血压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流行病学和观察性的研究均发现,非杓型高血压比杓型高血压更易引起靶器官损害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1~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原发性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的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是该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酶,ACE的合成受控于ACE基因,后者第16个内含子中存在一段287 bp的插入或缺失(I/D)多态性。本研究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ACE基因多态性的分析,探讨AC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门诊及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6例,男52例,女44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诊断标准,连续3次非同日安静状态下测量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获取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1.2.1 临床生化指标 谷丙转氨酶(ALT),空腹血糖(FPG),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由本院检验科生化室测定。

1.2.2 超声心动图检查 所有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根据Devereux 公式〔4〕计算: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若男性LVMI>134 g/m2;女性LVMI>110 g/m2,则为左心室肥厚。

1.2.3 ACE I/D基因多态性的检测 采取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2%EDTA抗凝,-20℃低温保存备用。按照离心柱型DNA提取试剂盒说明方法提取DNA(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目录号:DP318),提取的DNA-20℃低温保存。应用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提供的PCR试剂盒及引物序列,引物序列为:上游:5′-CTG GAG ACC ACT CCC ATC CTT TCT-3′,下游5′-GAT GTG GCC ATC ACA TTC GTC AGA T-3′,PCR反应体系50 μl:PCR Master Mix(2×)25 μl,上游引物2 μl,下游引物2 μl,DNA模板4 μl,Water(nuclease-free)17 μl。应用PCR仪(广州达安,型号:DA7600)进行扩增,扩增条件:预变性95℃,180 s,循环1次;变性95℃,30 s;退火60℃,30 s;延伸72℃,30 s;以上循环30次。总延伸72℃,600 s,循环1次。取5 μl PCR产物及1 μl上样缓冲液在含有溴乙啶的2%琼脂糖凝胶上电泳(电压100 V,时间30 min),以DNA Marker作为参照,紫外线灯下观察并判断基因类型。

1.2.4 24 hABPM 采用日本NISSEI公司的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监测(型号:DS-250),从上午8:30点至次日8:30,06:00~22:00为白天,22:00~次日06:00为夜间,白天监测血压间隔时间为30 min,夜间为60 min。主要分析以下参数:全天最高、最低和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白天及夜间的最高、最低、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24 h动态血压诊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4 h血压平均值≥130/80 mmHg,白天≥135/85 mmHg,夜间≥120/70 mmHg。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白天平均值-夜间平均值)/白天平均值。10%~20%:杓型;<10%:非杓型。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χ2检验。

2 结 果

2.1 入选患者各临床特点比较 见表1。三种基因型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及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LVMI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DD型LVMI数值明显增高。

表1 研究对象的各项生化指标及LVMI比较±s)

2.2 ACE I/D基因多态性的检测结果 见图1。位于ACE基因16内含子I/D多态性经PCR方法可扩增出2种不同长度扩增带,仅有490 bp条带者为插入纯合子,II型;仅有190 bp为缺失纯合子,DD型;同时有490 bp和190 bp的为插入/缺失杂合子,ID型。

M:DNA Marker;1,3:ID型;5:II型;2,4:DD型图1 ACE I/D多态性检测的电泳结果

2.3 24 hABPM结果 见表2。杓型高血压夜间血压下降超过日间平均血压的10%,非杓型高血压夜间血压下降小于日间平均血压的10%。

表2 24 hABPM结果

2.4 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压组ACE基因型比较 见表3。两组ACE基因型频率及ACE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差异(P<0.05),非杓型高血压主要与OD型相关。

表3 非杓型和杓型高血压组ACE基因型比较〔n(%)〕

3 讨 论

有关ACE基因多态性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研究,近年来有不少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探索。张猛等〔5〕通过PCR方法对356例高血压患者及104例正常对照组进行的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探讨,结果发现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形成有关,DD基因型易发生左心室肥厚。Li等〔6〕也观察到ACE DD基因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左心室肥厚。意大利学者DiMauro等〔7〕通过对74例健康耐力运动员跟踪随访5年发现ACE DD基因型者LVMI显著增高。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另外近年来有报道ACE DD基因型与冠心病〔8〕、高血压脑卒中〔9〕亦有密切相关性。临床研究表明,非杓型高血压比杓型高血压患者有更严重的靶器官损害倾向。左心室肥厚〔10〕、肾功能损害〔11〕等靶器官损害在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中更明显。但ACE基因多态性与非杓型高血压之间有无相关性未见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对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ACE基因I/D多态性的分析,观察到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的频率在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中明显升高,而且DD基因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左心室肥厚。

ACE是一种外肽酶,是RAAS的重要成分,广泛存在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可催化十肽的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八肽的血管紧张素Ⅱ,同时还具有灭活缓激肽的作用,二者共同作用引起血管收缩、细胞增生、组织结构重塑、血栓形成,导致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人体在正常条件下,白天交感神经兴奋占主导,RAAS激活,儿茶酚胺增多,血压升高,夜间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血压降低。而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与正常情况不同,夜间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血压持续升高,使循环系统及其他各脏器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状态,易导致靶器官损害。而靶器官功能受损又会促进神经体液分泌失调,又进一步影响血压调节,二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本研究证实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多为ACE DD基因型,故这类患者一方面可以通过活化ACE基因表达,增加ACE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以及缓激肽的降解促使靶器官的损害;另一方面通过交感神经活性持续增强加强靶器官损害。

本研究观察到DD基因型与非杓型高血压之间密切相关,可能是非杓型高血压的遗传基因,推测携带DD基因型的高血压者具有更高的非杓型高血压易感性。血浆ACE的水平受控于ACE基因,不同的ACE基因多态性血清ACE浓度不同,DD基因型血清ACE浓度约为II基因型的2倍〔12〕,因此推测D等位基因活化ACE基因的表达,I等位基因抑制其表达。这种变异通过增强RAAS系统活性,最终促使靶器官损害。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ACE活性,减少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合成及缓激肽灭活,从而减轻心肌重塑,抑制心室肥厚的发生。不同基因型的患者对ACEI药物的反应不同,因DD基因型高血压患者ACE活性较高,ACEI对其有更强的抑制作用,疗效好,而II、ID基因型ACE浓度低,活性差,ACEI的疗效就差。因此在临床上对已经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尽早行ACE基因型检测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DD基因型的高血压患者,尽早应用ACEI,并且根据杓型或非杓型决定最佳的服用时间,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

虽然本研究发现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发生与ACE DD基因型有关联,但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疾病,非杓型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也不是单一的,其他年龄的高血压是不是有同样的结论,还需要多角度大样本来进一步研究,最终达到根据每个患者的遗传多态性合理用药,真正实现高血压的个体化治疗。

1 Karakas MF,Buyukkaya E,Kurt M,etal.Assess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dyssynchrony in dipper and non-dipper hypertension〔J〕.Blood Press,2013;22(3):144-8.

2 Hermida RC,Ayala DE,Mojón A,etal.Blunted sleep-time relative blood pressure decline increases cardiovascular risk independent of blood pressure level--the “normotensive non-dipper” paradox〔J〕.Chronobiol Int.2013;30(1-2):87-98.

3 朱灵妍,姚成增.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23(2):180-4.

4 Kaur S,Singh P,Indu V,etal.Fibrinogen,Lp(a),microalbuminuria and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in diabetes〔J〕.Indian J Clin Biochem,2012;27(1):94-6.

5 张 猛,郭军霞,甘立军.ACE 基因多态性及MYBPC3 突变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3027-9.

6 Li X,Li Y,Jia N,etal.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gene deletion allele increases the risk of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evidence from a meta-analysis〔J〕.Mol Biol Rep,2012;39(12):10063-75.

7 Di Mauro M,Izzicupo P,Santarelli F,etal.ACE and AGTR1 polymorphisms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endurance athletes〔J〕.Med Sci Sports Exerc,2010;42(5):915-21.

8 Zhou L,Xi B,Wei Y,etal.Meta-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insertion/deletionpolymorphism in ACE gene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mong the Chinese population〔J〕.J 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2012;13(2):296-304.

9 李慧乔,李 瑛,王 春,等.口服避孕药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女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1):23-7.

10 Kim BK,Lim YH,Lee HT,etal.Non-Dipper pattern is a determinant of the inappropriateness of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 essential hypertensive patients〔J〕.Korean Circ J,2011;41(4):191-7.

11 An HR,Park S,Yoo TH,etal.Non-dipper status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s predictors of incident chronic kidney disease〔J〕.J Korean Med Sci,2011;26(9):1185-90.

〔2014-12-06修回〕

(编辑 赵慧玲/曹梦园)

胡丙清(1979-),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心血管疾病研究。

R541.3

A

1005-9202(2016)19-4753-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19.036

猜你喜欢
等位基因左室左心室
亲子鉴定中Penta E稀有等位基因28的确认1例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亲子鉴定中男性个体Amelogenin基因座异常1例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广东汉族人群Penta D基因座off-ladder稀有等位基因分析
贵州汉族人群23个STR基因座的OL等位基因研究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心脏彩超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