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记忆与钢琴学习

2016-11-23 09:54刘一璐
东方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演奏者弹奏钢琴

刘一璐

摘要:在钢琴学习中,记忆是演奏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记忆的研究方法划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两大类。内隐记忆,是当前记忆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本文通过对钢琴学习中的内隐记忆现象的分析与比较,论述了内隐记忆对于提高钢琴演奏水平、音乐修养和音乐创作能力、改善教学和学习水平、培养学生乐感、更新教学观念、研究焦虑情绪给演奏带来的影响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在生活和学习当中,人们常常能够碰到这样的情形:你骑自行车时,从没有去思考过骑车的要领及如何掌握要领的过程;弹奏一首新的钢琴作品时,你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合理的指法,而无须询问自己为什么这样选择,怎样学会了合理地运用指法等等。这种不需要人们有意识地做出回忆的努力、无意识地运用从前所学习过的知识的记忆方式,叫做内隐记忆。它区别于有意识地从记忆中提取所学过的知识的记忆方式“外显记忆”。比如:英语的“心理学”怎么拼写?“肖邦共写了几首圆舞曲?”等等。

内隐记忆与钢琴学习

我们经常能够在钢琴教学中看到这样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习者对曾经训练过的音乐作品,在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再来重温,会发现,具体的弹奏已经生疏甚至被遗忘,但对作品的听觉技能以及关键的演奏技巧难点却依然会有较深刻的印象,在学习新的作品时这类技能会从某段特定的音乐当中剥离出来,很自然合理地运用到新一轮的学习之中,而不需回忆出它们曾依附的乐曲,不需刻意地从原有的记忆中回忆出它们的技术要领。随着练习的曲目逐渐增多,学生在感到自己知识更加丰富的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增强,技能技巧的运用也越来越娴熟,这些能力的提高不会因为随着某些知识的遗忘而丢失,反而会因为不断学习而积累得越来越多,这些积累的丰富知识和技能技巧与你目前精炼的有限音乐曲目相比,明显属于两种不同的记忆范畴,而前者主要为内隐记忆。

心理学目前的研究成果当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内隐记忆的事实,已经得到了公认。符合内隐记忆定义的记忆现象,在钢琴演奏教学的记忆学习过程当中随处可见。尽管钢琴学习的记忆过程是一个可能融合多种记忆方式的复杂的过程,包括传统的外显记忆。但是,这里还是重点讨论内隐记忆在相关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动作技能的学习

弹奏钢琴的基本技法(例如:落滚、跳音、双音,力量从肩部一直贯穿到指尖的基本弹奏规则等)、基本的指法规则,这些“身体肌肉动作”形成的记忆一旦被掌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难忘掉。并且在运用的时候,“信手拈来”一般的容易。当然,这里的“信手拈来”并不包括在精炼某一首作品中对某一项技能有更细致更高要求时的无需思考,而是指对某一项技能基本运用的能力。在不同作品中,根据作品的时代不同、作曲家风格的不同等原因对某一项技能的具体弹奏要求是不一样的,而此时需要的则是有意识的反复思考反复练习以达到作品需要,这时候依赖的是外线记忆和内隐记忆共同作用,更多的是外显记忆。

(二)对空间位置规律的记忆

这一点在钢琴学习的“记谱”过程中最为明显。在复杂的记谱过程中,琴键位置和对应的音符是一对对应记忆组合。弹琴者大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忘记了一段乐曲的乐谱时,手指位置的自然移动,会有助于回忆乐谱。在乐谱的学习记忆过程当中,眼睛看着乐谱,耳朵听着声音,手指弹奏琴键。这个记忆过程是将眼睛看到的乐谱视觉形象与耳朵听到的声音信号形成的记忆储存起来,这种记忆的核心是乐曲的声音。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当视觉形象记忆和声音信号的记忆时断时续,有意识地寻找记忆已经无法完成的时候,手指就会无意识地寻找下面一个音符应该到达的位置。而在记谱的过程中,并没有有意识地去记忆曲谱在键盘上的排列顺序。这种曲谱在键盘上的排列顺序被内隐地记忆到了。

(三)认知技能方面

当一个问题被成功解决主要依靠于知识而不是体力时,那么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就成为认知技能的学习。许多情况下,认知技能都是以外显记忆的形式反映出来的。比如:学习作曲法,运用合理的力度和速度表现特定的情绪等。但是,人们在没有意识到学习当中存在的规则,没有对这种规则进行有意识记忆归纳的情况下,却表现出按照规则行事的情况,则说明这部分认知技能被内隐地学习记忆了。以钢琴学习中的即兴伴奏为例:即兴伴奏简单地讲,就是将旋律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配上的伴奏部分的一种即兴创作过程。编配的“好”与“坏”,可以用和声、节奏、织体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加以衡量,具有一定的规律。然而,有些演奏者尽管相关理论方面的知识很丰富,但是即兴伴奏的创作水平差强人意;而有些人,没有系统学过有关作曲方面的知识和即兴伴奏方面的技巧,却能够在即兴伴奏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创作水平。这些人平时听过大量的音乐,对音乐的感觉很灵敏,而和声、节奏型等复杂的音乐创作理论是不可能仅仅通过“随意听”的过程学习掌握的。所以,这种“灵敏的音乐感觉”表现出来的符合规则的创作结果,也是内隐地学习记忆过程。

虽然有关内隐记忆的实验还没有涉及到音乐艺术教育和音乐表演领域,但是大量的心理学有关内隐记忆的科学实验及相关概念的定义,已经证明,这种记忆现象具有相当高的普遍性。钢琴学习中,在学生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弹奏同一首乐曲,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要求。这种进步的过程除了纯粹技术层面上的演奏技艺的提高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掌握更多的知识、扩展眼界以及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习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聆听大量的演奏录音、进行无数次反复的基本技术训练等多方面的学习项目,对于完善演奏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对某几首曲目的精雕细琢,也是依靠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个不断完善的学习过程包括:文字(背景知识、教师的技术要领指导等)—情感记忆(经过加工的背景知识)—情感支配的肢体动作(弹奏)—声音(弹奏的结果)。在“情感记忆”这一环节中,演奏者将背景知识作为激发情感的动机,使得文字形式的知识学习转换为情感形式的记忆方式。在以情感支配肢体弹奏活动的第三个环节中,演奏者无需(也不可能)有意识地回忆第一个环节所学习到的知识,也不能把第二个环节在弹奏之前像演电影一样将情感状态排列整齐,弹奏者此时的注意力完全集中于乐曲本身的音响效果和作品的整体音乐形象上。

背景知识等提供的文字信息,与乐谱上的旋律没有直接的记忆关系。演奏者如果要准确地表现一部音乐作品,他必须要了解作曲家和该部作品的大量背景材料,才能对作品所表达思想感情的基调、乐思的发展及内在的逻辑性、节奏和力度细节的微妙处理等情感和技术上的问题有自己的判断和操作方式。最后的结果是以“纯音乐”的方式呈现,而不是以文字、图形或者“具象”的声音的方式来表现。这种背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在演奏过程当中,演奏者对于“背景知识”已经通过自身情感的转换,“消化”成了一种手指上的动作技能,在演奏的过程当中,演奏者没有努力回忆寻找所学知识细节的可能,也不可能确定某个弹奏细节来自于某个故事的启发和教导。这种“背景知识”的学习对音乐演奏的影响,符合内隐记忆现象的特征。

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一直遵循着这样一条规律——“重复为学习之本”。对同一个技术难点,学生往往要重复练习几十次、几百次。就连被称为“钢琴魔王”的李斯特也曾对特别的难点做过上百次的反复练习。可见,重复练习在钢琴学习中的重要性。重复的效果之一就是使肌体熟悉超常的弹奏动作,使其形成一种“习惯”。习惯性,也是一种典型的内隐记忆特性。当然这种重复练习不单是纯粹的“技术”上的提高,音乐练习的技术问题始终不能脱离音乐思想“技术的任何改进就是艺术本身的改进,技术的改进有助于揭示内容”。技术是艺术的一部分。重复练习还强化了演奏者对艺术的理解,加深了情感的印象和曲谱的记忆。这种重复练习不是简单的“培养肌体习惯”的问题。完成练习任务,呈现的结果是音乐和技术的统一。这个记忆过程反映出的记忆现象也不仅仅是内隐记忆了。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另一个显著差别,就是心理状态对内隐记忆的影响甚小。外显记忆容易受焦虑、疲倦、紧张等心理状态的影响。演奏焦虑的心理状态,也就是“怯场”,是目前困扰表演专业的一大心理难题,外显记忆明显地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较大。在平时正常平和的心理状态下,演奏者的记忆工作运转平稳,可以真实地发挥自己的演奏水平。而一旦当众表演,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出现,正常提取记忆的工作就被打断,就会出现演奏者在台上中断演奏、忘记曲谱的现象。

在钢琴演奏这个复杂的记忆提取过程中,内隐记忆现象对演奏水平的提高和发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著名钢琴演奏家、前苏联钢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涅高兹认为:自信是放松的先决条件。他说:“简单地讲,音乐上的信心越大,技术上缺乏信心的情况就越少。”这里所说的“音乐上”,就是指音乐修养方面的训练和精神上的不断发展。简单地对技术大负荷的“死练硬记”,靠无休止的动作锻炼,并不能改善自信的状况。尽管目前心理学的发展和相关自然科学尚不能解释内隐记忆的机理,但是不仅仅局限于对弹奏动作技术的强化训练,对少数几首曲目的死记硬背,让学生放眼于更广阔的音乐世界,浏览更多的音乐作品,挖掘更深的自身潜力,让不受情绪影响的“内隐记忆”效果更多地支撑他们登台的信心,无疑对研究改善演奏者临场发挥的表现、对得到更好的临场发挥效果、对焦虑心理的反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音乐感觉和其它艺术感觉一样,有天生的成分,但更多是后天学习的成果。在外语学习方面,我们都经历过“精读”和“泛读”。精读是要求将所学知识吃透弄懂,烂熟于心。而泛读则是要求开阔眼界、培养语感,无需“有意识地记忆”。同样,在钢琴教学当中,弹奏曲目的学习,也有“精弹”与“泛弹”之分。这一“精”、一“泛”,恰当地表现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两种记忆形式的分离功能。以轻松的心态浏览性地弹奏大量曲目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突破点、线的学习轨迹,站在“面”的层次上,逐渐增强对音乐的感觉,为自己的音乐学习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随着“内隐记忆”研究不断的发展,钢琴教学的观念也一定会有所更新。

从现实意义上看,由于内隐记忆相对于我们所熟知的有意识的外显记忆更加接近人们心灵的底层,尤其是在技能学习中更加能够挖掘出学习者的巨大潜能,因此近年来愈来愈多的教育领域都在充分运用其心理学上现有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成果针对现实教学当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合理的运用。内隐记忆对于提高音乐修养和音乐创作能力、改善教学和学习水平、培养学生乐感、更新教学观念、研究焦虑情绪给演奏带来的影响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兰兰,钢琴学习中存在的内隐记忆现象[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3)

[2]李莉,内隐记忆与内心音乐听觉[J],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3]陈方,内隐记忆的特点与应用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4.(6)

[4]张荣伟,吴爱芳,苏海鸣,反思认知主义心理学下的音乐教育—内隐记忆促进音乐记忆[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5]张卫.内隐学习及其特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

猜你喜欢
演奏者弹奏钢琴
弹 奏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纸钢琴
钢琴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