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2016-11-22 07:06陈雪何小春周汉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3期

陈雪 何小春 周汉杰

摘要: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揭示了师生间的交互关系,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以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为导向,加强了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改革探索。笔者在《基础》课教学中尝试了“主题探究”式教学,以师生交往互动、协同探研为特征,构建交互式新型师生关系,在共同探研学习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思想、知识的相互渗透,促进双方共同成长。

关键词:主体间性教育;交往互动;协同探研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047-03

一、主体间性教育理念的突破: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转型的关键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代转型,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所在。确立现代教育观念,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代转型,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生命力和实效性的必由之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创新一直“在路上”,但由于教育教学理念存在多样化并且含糊不清,教学的方式方法依然陈旧、单一,局限性大,导致教学实效性不足。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转型,需要围绕教学理念、管理体制、教学内容和手段等进行整体改革,以解决最根本问题为切入点。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师生关系是支撑整个教育活动过程的基石,教育活动在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展开,教育活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互关系张力的显现,因而,师生关系问题是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如何认识教育本质的问题。传统认识论意义上的教育理念,视师生关系为一种主客体关系,学生仅仅被当作教学活动指向的对象,即客体,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类学意义上的个体具有自主能动性这一事实,存在着将学生“客体化”、“矮化”的明显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单向性的教化。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上世纪80、90年代,主体性教育研究和探索在我国逐渐展开和深入,在诸多争论中,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的观点越来越占据主导,学者提出了师生两者是“互为主体、互为客体的关系”的师生交互主体说,主体间性教育理念逐渐形成。主体间性教育理念认为师生关系是主体间性关系,教育应倡导师生平等对话、交往学习,教育理念的突破使思想政治课改革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2.构建多维交互型师生关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转型的基础。在这里,还需要明确表述一下“主体间性”这一重要概念。“主体间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主体的内在相关性,即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理念不是把人看作单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主体间性关系。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主体间性理念所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主体间性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是师生之间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的过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师生二者的主体定位,师生都是平等、独立、自主的个体,亦是教育中相互影响、共同受益的个体,二者的交往关系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并且成为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是现代教育活动本质的呈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关键在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即师生间多维度多层次的交互关系。

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主题探究教学范式的尝试

主题探究教学范式的内涵及创设。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推进,就必须以一定的教学模式为载体,在特定的教学方式方法下展开。近年来,笔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中,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逐渐形成了“主题探究”教学范式,以交往互动、协同探研为特征,促进师生相互学习、和谐交融、共同进步。其基本内涵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由学生以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阅读、调查、讨论、多媒体制作(小课件)、艺术创作(小品、书画、音乐、诗歌)、课堂展示和讲演等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深刻领会内容精华,接触和了解包括学校在内的社会现实,发现自我思想道德状况,在自主探究、协同学习中促进自身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的良好发展,培养探索与创新的能力和品质。具体教学环节包括:①科学设计探究主题。根据《基础》课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大一新生的思想实际情况,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设计学习主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为阅读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儒家经典、近现代西方哲学名篇研读等;二為观察调研类:如“观察校园环境,熟悉大学生活——自拍大学生活小视频”、“追寻校史、探访杰出校友”,小型调研包括开展大学生消费状况、诚信状况、勤工俭学、志愿者活动、网络失德现象以及大学生恋爱观、择业创业观调查等;三为座谈交流类:开展“与师兄师姐对话”、“中国梦.我的梦”、“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探讨爱情婚姻中的道德与法”、“大学生法律意识一席谈”等小班讨论或主题辩论赛等;四为社会服务类:以学生专业为基础,开展对口的各种社会服务,如给留守儿童义务上课、广泛宣传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知识等。②选择合适的主题探究方法。学习方法主要根据主题内容的特点而定,包括阅读、调查、辩论、社会服务、课堂讲演等,往往是融多种方法于一体,同时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自主探究的创新性。③创设丰富的活动环节。包括:主题设计、阅读、调查、小班讨论、艺术创作、课堂展示和讲演、总结交流等,使课前课后、课堂上下紧密衔接,研究学习活动丰富多彩。④搭建网络主题探究学习平台。利用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网站,开展网络化主题探究式学习。利用网上资源,丰富各种学习资料,通过电子邮件、微信、QQ群,开展主题讨论,加强教师对探究学习的全程指导,加强师生之间的协作交流。⑤把主题探究学习纳入学生考核。学生的表现及其研究成果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计入期末总评成绩,以规范学习,提高实效。主题探究教学范式最核心的元素,是置师生于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积极交流互动,共同展开对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习探讨。通过阅读、讨论、调查、艺术创作、课堂讲演等方式方法相结合,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学生在系列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完成由教材知识到个人内涵素质的转换,体味研习过程的乐趣和付出,锻炼能力,增长才干。

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学的动态生成: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层次递进

主题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过程,这一过程的一个关键节点是教学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不同层次的递进。

1.师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教师角色的重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师生之间交互关系的建立为前提条件。首先是在课堂上确立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成的基础。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是具有自主能动性的主体存在,教师应当把民主平等的理念带进课堂,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其次,教师角色的重塑。教师的身份不变,但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者,而是身兼多重角色:一是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教育科学的研究者,以及高尚道德与人格的导师;二是课堂学习的组织、引导与调控者,把握教学大方向,协调师生之间的复杂人际关系;三是与学生一起探研、交流学习的学习者与合作者。教师是与学生共建课堂生态的一员,当然也是“首席”成员,与学生共同营造多彩的课堂生活,和他们一起共同成长。再次,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与协调。大学生是正处于蓬勃生长阶段的生命主体,不断发展和趋向成熟是其本质特征和要求,探究性学习模式尊重学生作为具有生命力、成长力、创新力的学习主体和活动主体,通过贴近大学生活实际的主题设计诱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身上潜藏的能量。而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和主导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这是教师主体地位的体现,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对的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他们获取信息快捷,思想活跃,与世界交流广泛,有着独有的优势,作为教师对此应有足够认识,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基础》课堂上,主体探究式教学平台赋予了学生自主活动、自觉思想、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强化了思想政治课教师对学生的精神引领、品格影响及知识传播的作用,达到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深度合一。

2.师生主体间性关系的生成。主体间性教育的生成,有赖于师生主体间关系即师生交互关系的形成。为此,要致力于师生交互关系的建构:①要去个人中心化。个人中心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的需要和感受作為价值尺度衡量一切,不顾及他人的利益和感受。个人中心化倾向是师生交往关系生成的极大障碍。首先是要去除教师个人中心化。由于课堂教学由教师主导,教师的个人立场、观点、道德情感甚至个人喜好都会带进课堂,因此容易陷入教师唱独角戏,而真正主角——学生被严重忽略的状态,出现只见教师不见学生的状况。其次是要纠正学生个人中心化。据调查,大学生“自我中心”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一切,自我意识膨胀,对他人冷漠,对公共生活缺乏关怀意识,课堂上旁若无人地讲话、玩手机、吃零食。课堂上教师要突出掌控作用,引导学生共同开展探研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对话、融合。②构建“多维互动”的师生交互关系。我们依托主题探究学习这一平台,在研读、探究、调查、社会服务、艺术创作等协同学习过程中,构建以师生关系为基础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学习内容之间,课堂前后、网络上下的多层次交互关系。首先,根据主题学习计划要求,由同学们自由组合而成若干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既单独展开探索,又相互探讨交流。其次,教师通过课前调查摸底、课堂讲授、课后坐谈、微信沟通等方式,与同学们一起开展学习,加强全程指导。再次,师生共同参与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志愿活动等,在实践磨炼中体验各种苦与乐。通过以上几个途径,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主体、多角度、多层次的交叉互动,产生教学共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的思考

1.把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使教学切合实际,才能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的基本要义是促进教学对象自我完善和发展,真正的教育建立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深度确认之上,远离学生实际要求的教学,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无视。大一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着适应大学新环境、开始新生活、逐步走向独立自主的人生等新课题,但是,他们在个性心理及思想上又还不成熟,因此需要给予多方面的指导帮助。我们坚持教学走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结合运用现代互联网科技,通过课堂、QQ群、微信、个别交流等方式,在理论上给予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科学引导,并一起探讨让他们常感到困惑的各种问题,诸如理想追求、恋爱交友、人际关系、公德诚信、生活法律常识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教学接地气、课堂长人气,通过搭建主题探究式教学平台,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宽阔空间,使学生愉快地汲取知识,自由地探求真理,在亲身体验和历练中成长。

2.使师生两个主体成为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教学有事半功倍之效。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构成一种客观的共生关系,这一共生关系的内涵是:其一,师生交往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师生人际关系具有平等、现实、复杂等特点,教育不仅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还要顺应学生的个体特性、内心追求,促进健康成长、自由发展;其二,二者通过教学活动联结而成为“学习共同体”,师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学习场。教师的重要作用在于以知识、信息为纽带,引导课堂上师生互动融合,“学习共同体”的和谐与互动程度越高,共同体的能量就越大。叶澜教授指出:“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主体,而且是教学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即教育过程应当是师生共同创设课堂生活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通过积极引领,把学生凝聚在一起,创设一个民主、开放、共享与和谐的“共在”学习生态。构建这样一种学习生态,首先是师生之间要有高度尊重与信任,形成民主对话沟通的课堂基础;其次要相互鼓励与共勉,激发每个生命的能量和探索精神,使每个成员都成为课堂的自由创造主体;再次要加强对话与沟通,促进师生思想情感交流,丰富共同体验,从而产生“共建共享共进”的课堂效应。这样的课堂使师生双方都非常受益,和谐互动、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献:

[1]王占伟.微语录(叶澜教育名言)[N].中国教师报,2016-01-20.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ter-subjec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th

——Subject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Paradigm

CHEN Xue,HE Xiao-chun,ZHOU Han-jie

(Guangdo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Maoming,Guangdong  525000,China)

Abstract:The educ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reveal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During the past few year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schools and colleges have been led by the concept of the educ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this way it has reinforced th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the edu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e writer tried the topic study method during the Foundation courses,which has formed a new mod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encouraging more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ve study. During the study process,the method also intrigued better emotional connections so that students and teachers could make improvement together,especially the students obviously absorbed more knowledge than usual.

Key words:educ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interaction;cooperative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