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忠良++姜敏++牛剑锋++钟永本++宫道
【摘要】注重实践的教学、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普遍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国家极力倡导建设应用基础型大学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大学专科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问题。以下,我们主要就应用基础型大学专科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研究,以为相关人员作出参考。
【关键词】应用基础型 大学专科 培养模式改革 分析与研究
1 前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一些高等的专科教育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成绩可观。但是,其高等的专科教育在飞速发展同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十五”以来,一些高等专科的教育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比如培养的模式、办学的体制以及就业压力等相关方面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进展程度,因此,其专科培养模式一定要在顺应相关人才市场变化的基础之上作出相应的改革。
2 应用型大学专科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现状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在历经着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其应用基础型大学专科教育培养模式就必要要在一定的程度之上顺应该种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之上作出一定的改革[1]。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的问题早就已经被各大高校乃至全社会广泛关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之下,大学生尤其是一些高等专科的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就显得更加的激烈,而其高等专科的教育处境也是十分的困难的。
3 应用型大学专科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内容、目标以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3.1研究的内容
专科教育是一些高等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怎样去培养人,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作为我们专科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改革的关注点和着力点,主要涉及到开设的课程的科学设计,实践以及实训类课程的比重的增加,专科师资专项的培养、上课的方式以及考核的方式的改革等等。
3.2研究的目标
根据我们国家相关高校改革总体的要求以及全社会的大环境需求,以全面提高相关学校教学的质量与管理的水平作为目标,培养道德良好、品质良好、业务素质高、专业能力强,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科应用型的创新型人才[2]。
3.3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教育教学的质量作为我们高校生存之本和生命之源。专科的教育与普通的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但是却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3]。因此,开展相关的创新研究,着力去解决专科生实践和理论脱节,操作能力差以及思维呆板的问题,并在一定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以激发学生自身的创造力。
4 应用基础型大学专科培养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专科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之上存在着去满足多数人的同一教育,而去获得效益和规模的问题。这种同一的教育体制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之上不但压制了人们较为多元化的需要,而且同时也约束了相关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发展,使之不断的僵化,从而缺乏相关的服务性和灵活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其学校办学的效益与办学的质量[4]。以下,我们主要就应用基础型大学专科培养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展开相应的探讨,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所示:
4.1办学机制转变滞后
之前,应用基础型大学专科培养模式沿袭了本科的培养模式,照部就搬,本科的办学理念早已根深蒂固,难以改变。学校只是一味的教学,而不关心学生毕业后能否找到好的工作,学到的东西是否能学以致用[5]。当前,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下,应用基础型大学的专科教育培养模式必须实现从传统单一化转向灵活多样化,摒弃单一的教与学,而要实现教、学、用相结合。
4.2师资条件与培养模式改革要求不相适应
应用基础型大学,不仅需要教师拥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做基础,更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双师型”教师。但事与愿违,在师生比例失调的背景下,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的压力下,以“双师型”为标准来评判每位教师,是不公平的。
4.3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学生大学期间要学什么,怎么学,这就涉及到一个课程体系的问题。课程体系是否合理,就成了重中之重[6]。在侧重于教与学的办学机制影响下,单一的课程体系或者是伪科学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应用基础型大学专科培养模式的改革。
4.4教材建设停滞不前
目前,大学专科教育教材的来源一种是在借用一些本科同类教材基础之上通过删减而成的,另一种则是通过一些教师联合编写成的。这些教材在一定的程度之上都过分的去强调相关知识系统性,对于理论部分的设置过于偏重,而应用技能却比较的偏轻,并没有体现出所需的技能和相关知识的模块的组合,而且教学的内容也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其职业的特征并不是非常的明显,并没有达到大学专科教育院校的教育目标培养的要求[7]。同时,其教材的更新与开发还受到统编的深刻影响,不但周期比较长,而且其学校也不注意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使得学校教学的内容与教材建设并不能及时的去反应一些最新的知识和科技,使得科技与知识的含量不高,不适应高新技术与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
4.5技能培养的实效性较差
首先,其实训的条件并不能满足相关办学的需求。通过相关调查得知,在一些大学专科学校当中,相关的应用仪器设备都比较缺乏,而且有的已经老化,该开设的实验室也不能定期的开放,使得一些实验课程不断推后或取消,即使是能够进行开设的相关的实训课,其学生操作的机会也是非常的少的,从而使得其试验或者是技能的训练课变成观摩课,因此很难达到岗位培养的相关目标。还有就是,其校内的实验室或者是实训的车间与国外有着天壤之别。其次其实训教学并没有真正的得到落实。在我们教学组织的实施当中,普遍采用实践课和理论课分阶段、分课时上的传统的做法,并没有同步的进行。而所谓的技能训练大都也都是以计算机的培训为主的,当然还有少量的实验性课程。最后,一些校外实训的基地和学校联合并不是非常的紧密。多数专业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的时候一般都是从事一般体力劳动,并没有按照教学的要求去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训练,其学生在现场观摩较多,但真刀实枪干的少。
5 应用基础型大学专科培养模式的构建
5.1转变办学机制,明确办学定位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转变机制,明确办学定位是每一所应用基础型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5.2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要以课程为载体,教学内容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要求不仅要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还需要“怎么做”和“怎么样做的更好”。
5.3建立一支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
应用基础型大学要培养应用基础型人才,教师队伍建设要放在重要而又突出的地位。而“双师型”教师正式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
5.4加大教材建设力度
为适应应用基础型大学的发展,推动专科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大应用基础型教材建设势在必行。因此要鼓励优秀教师积极从事适用应用基础型专科教育教材的编写工作。
5.5逐步的构建实践教学的体系
我们都知道,大学专科教育的应用性与职业性,决定其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的理论是实践密切的结合。而其实践教学就是使其学生加深对一些专业理论知识理解,获得包括一些职业道德以及职业技能的相关从业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由于一些大学专科教育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具有实践性,使其在办学的过程中过分依赖于理论教学而忽视甚至歧视实践教学,从而建立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在这种体系当中,要采取和企业行业部门相连合的形式,加大我们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改变那种仅仅在实验室验证结论的实践,在相关企业从事一些简单的一般性劳动的实习,单纯的去将计算机和英语等级的考试成绩作为去衡量其学生将来所需职业从业的能力水平的弊端,不断的去丰富与改进相关实验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技能考核等相关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去构建一种仿真或者是实地的职业训练环境与具体的技术工艺训练的过程的技能训练模拟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去促进一些基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职业实践的技能和综合的职业能力有机的结合,并在一定的程度之上通过技能鉴定和综合能力的考核去取得相关技术或者综合能力的等级证书。
当前,要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实施为契机,积极研究探讨应用基础型大学专科教育培养模式的工作才不会停滞。
结束语:
总而言之,应用基础型大学专科教育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的类型,在一定的程度之上可以说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与支持,这主要涉及到了应用型的师资、实验教师队伍以及相关的社会保障机制等等。
首先,其应用型师资是根本。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应该立足于应用型办学进行定位,不能以“高”(高学历、高职称和高学位)为标准,而应该去重视引进一批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同时,还要要重视去加强其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对于大部分的教师来说,不但没有实际工作的经验,而且对于一些对企业的环境也不是非常的熟悉,这种教师在一定的程度之上是很难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是非常重视其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的,在他们国家,博士毕业之后,必须要在企业工作满5年之后,才有资格去应聘相关应用科技大学教师的职位,因此,该种做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借鉴的。
再者,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是关键。上面有提到,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是十分的重视实验教师的培养的,其实验教师与理论教师比例接近于0.9∶1,而在我国的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教师的配备严重的不足。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综合的结果,其中,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对相关实验教师的重视度不够。为此,相关的教育部门与学校应该在一些基本的政策之上给予一定的扶持,以承认其实验人员教师的资格,还要发给相关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对于一些特别优秀的实验师,可以评聘为相当于正教授实验岗位的职称。此外,相关学校还要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去提升其实验教师的学历结构以及相关业务水平,并且选派一些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实验教师去国内外开展进修,攻读学位,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之上去提高他们教学的水平与能力。
最后,政府的支持才是保证。相关政府与教育部门也应该为其国家应用型的教育提供一些基本的保障,把应用型院校当作一种类型,加以指导和培育,在相关人事管理、经费预算以及项目立项等方面要予以大力的支持,其教学质量的评估,以及对学校考核的力度也应该体现出应用型特点,而且其指标的体系也需要与其他类型高校区别开来。只有这样,其应用基础型大学专科教育的院校才能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互动,与企业的发展共赢,与不同类型的人才同发展和共生存。只有这样,才可以探索出一套符合国家高校改革要求的专科生培养模式,打好学生的专业基础,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出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保成,张锡侯.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黄河科技学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9(04)
[2]陈新民,周朝成,任条娟,金劲彪. 深化教学改革 推进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转型——全国民办普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综述[J]. 中国大学教学. 2009(05)
[3]樊继轩.论“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对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06)
[4]杜洪琳.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以专业为载体的综合改革——成都师范学院的探索[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5(07)
[5]陈辉,曹玉.美国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长处与不足——以匹兹堡大学iSchool研究生培养为例[J]. 继续教育研究. 2016(04)
[6]朱春晓,李秀海,王明爽.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16(01)
[7]刘晓文,陈国铁,林平,陈曼英. 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