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摘要】语文课程中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制定语文课程目标和选择语文课程资源;学生是语文课程的主体,教师只是语文课程的构建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程中要努力突出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人文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指驱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之心,有“礼之用,和为贵”的宽容之心,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操守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精神之柱。今天,古老的人文精神更散发出新的浓郁的人文气息,有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公德意识,有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有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的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语文课程理念赖以确立和发展的灵魂内核、精神支柱。中华民族这种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正是语文课程理念植根的丰厚沃土,是语文课程人文内涵的丰富之所在。
从语文课程目标看,语文展现着巨大的人文魅力。语文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让学生自觉地走进作品,同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喜、共呼吸;让作品人文的春风,吹开他们美好的情感,让作品人文的细雨,浇开他们娇艳的心花,让作品人文的魅力,塑就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个性人格和审美情趣,这正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的巨大魅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人为本,充分挖掘人的各方面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人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灵气,增强课堂活力,方可有效地优化课堂的人文环境。教师要从人格的角度,平等地对待学生,乐意接纳学生,执意帮助学生,真心赏识学生,使学生的个性进一步得到张扬与完善。学生希望怎么学,教师就要顺势利导,学生会问什么,教师就要机智化解,以形成具有吸引力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懂得如何对待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是一句空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把自己融人到学生的集体活动之中,善于发现他们的所思、所想,及时为他们修枝剪叶,打预防针,使他们在各种诱惑面前,能辩别真伪,具备相应的抵抗力。而语文大量优秀的作品,是树造人的灵魂最好的精神食粮。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更要教会自己,要在教学后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教学应该满足学生知识上有新发现,思维上有新突破,情操上有新熏陶,促成他们形成独特性的见解,独创性的思路。语文教师在设计课文的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使学生不断地变换角色,让他们充分体验不同人物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由此及彼,推己及人,逐渐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试着去建立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构建和谐家庭、和谐集体与和谐社会。在《陈情表》的讲解中,我为作品中主人翁的“孝心”深深感动,学生也被我的真情感染,默默地体会作品中的人间至深真情!
课堂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应突出人文色彩。郑逸农在《找回失落的语文精神》中说到:“作业布满了硬生生的认知组合,冷冰冰的逻辑堆砌,是榨干了水分的叶子,是抽掉了色彩的花朵。”这真是长期来不少教师忽视人文性,重视工具性,把语文作业理解为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手段的写照。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作业应突出人文性特点,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中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启迪,心智得到开发。如在《为学》中,可设置作业——体会相同的两句“子何恃而往”的不同含义,让学生感悟相同语句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表达效果,树立正确的认识观。
长期以来,大多老师似乎都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共识,教学中凡是跟考试内容有关的知识全都重要,凡是与之无关的全都不重要。这种“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教学评价制度严重地制约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制约着教师教学实践的丰富与完善。考试成了教师教学的指挥棒,也成了评价学生学业的主要依据。在分数这个终极目标下,学生学会了患得患失,学会了破罐子破摔,最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乐趣;教师学会了拼命研究命题部门的“考纲”,学会了提前训练应试技巧,失去了教学的个性与激情。旧评价机制导演的历史将在新课程改革下告别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的新制度。在考试内容上,“应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为保护学生的尊严,体现个性关怀,更要求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对教师的评价打破了以分数定能力的格局,开展“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多元评价机制。新评价机制给教育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理念,注重学生、教师的多元发展,为人文性的建构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夏勤乐.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3)34.
[2]温瑞.关怀理论对语文教育的启示[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3)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