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泥鳅池塘高效养殖示范

2016-11-22 08:22姚桂桂冯晓宇黄辉谢楠王宇希
水产养殖 2016年9期
关键词:放养密度泥鳅苗种

姚桂桂,冯晓宇,黄辉,谢楠,王宇希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24)

台湾泥鳅池塘高效养殖示范

姚桂桂,冯晓宇,黄辉,谢楠,王宇希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24)

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作为滋补佳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是近些年来,国际国内的泥鳅消费市场需求日益增大、销售价格连续走高,泥鳅的人工养殖也迅速升温。近几年引入杭州试养殖的台湾泥鳅,具有生长快、规格大、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易驯养等生产上的优势,在杭州地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鉴于此,2014—2015年,笔者在杭州地区进行了池塘高效养殖模式研究与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养殖条件及方法

1.1 苗种来源

泥鳅苗种从广州市一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引进。

1.2 鱼种放养

1.2.1 池塘条件和准备养殖试验设3种放养密度,每种设3个重复塘,共用9个养殖池塘,所用池塘面积1 334 m2,池深1.5 m,进排水独立,水质良好,每个池塘配备1.5 kW叶轮增氧机1台,全池水面覆网。池塘在放养前用生石灰干法消毒清塘,5~7 d后再过滤进水,水深约50 cm,待清塘药物毒性消失、水质稳定后进行试水、放苗。

1.2.2 放养规格和数量放养苗种平均规格5 cm左右,放养密度分别为30 000、40 000、50 000尾/ 667 m2。苗种于2014年5月6日下塘。

1.3 养殖管理

1.3.1 饲料养殖所用的饲料为浙江中大饲料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淡水鱼膨化饲料,粗蛋白含量> 32%。

苗种下塘隔天开始投喂。每个池塘设置食框,约40~50 m2,用浮性网片做成,离池岸2~3 m,饲料投喂在食框内。投饲量主要根据水温和鱼塘总载鱼量调整,日投饲量一般为泥鳅总体质量的3%~8%,日投喂2次,上午下午各1次,上午投喂30%,下午投喂70%。具体每日的投饲量随天气、水质、鱼的吃食情况调整,以1 h内吃完为宜。

1.3.2 水质调控苗种下塘后两周,沿池岸边2~3 m用聚乙烯浮板(40 cm×60 cm)种植空心菜,浮板可拼成不同的形状,一般是长条形并固定在池边。养殖期间,每隔20 d使用1次含有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的高效复合微生物制剂,全池泼洒。每半个月左右使用一次“底改”,改进水质。合理使用增氧机,高温季节晴天午后开增氧机1~2 h,雨天或气压低时延长开增氧机时间,以防止缺氧。养殖期间,尤其是主要的生长季节,定期添加新水。

1.4 防病

定期使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消毒。主要生长季节,平均1月在饲料中添加多维2次。投饲后,及时清除残剩的饲料,经常对食框进行消毒。

2 养殖结果

养殖对比试验共24 012 m2,分别进行了30 000、40 000、50 000尾/667 m2三种密度的养殖示范。经过近5个月的养殖,9月中旬开始捕大留小、陆续上市。11月底干塘清整,养殖收获结果见表1。其中,苗种成本以2014年的市场均价2 000元/万尾计算,产值以2014年的塘边最低价30元/kg计算。由表1可知,随着苗种放养密度的增加,收获产量明显增加,同时投入的苗种、饲料成本也显著增加,相比较,放养密度30 000尾/667 m2的养殖利润略低,40 000尾/667 m2组与50 000尾/667 m2组养殖利润相近。但是实际生产中,商品鳅的销售价格随着商品鳅规格变化而有所波动,个体越大价格越高,因此,实际放养密度40 000尾/667 m2组的利润要高于放养密度50 000尾/667 m2组,同时综合考虑不同放养密度带来的养殖风险、养殖投入产出比以及高产量带来的销售压力等方面因素,建议苗种投放以40 000尾/667 m2的养殖密度为宜。

表1 泥鳅养殖收获效益情况表

3 养殖示范

2015年由三家养殖户进行养殖示范,养殖池塘面积1 334~3 335 m2,苗种放养密度均为40 000尾/ 667 m2,于5月初下塘,全池水面覆网。管理同上,经近5个月养殖,9月中旬开始陆续上市。最终养殖产量见表2。苗种成本按2015年市场均价1 500元/万尾计算,产值以2015年的塘边批发最低价26元/kg计算。

表2 泥鳅养殖示范收获及效益表

4 小结

4.1 池塘准备

泥鳅养殖池塘可以是水泥池,也可以是土池,面积以5×667 m2内为宜,不宜太大,否则在泥鳅养殖过程中,极易因饲料摄入不均匀引起个体大小差异较大。

放养前要夯实池壁,养殖过程需经常巡塘,及时查漏补漏,因为泥鳅能用皮肤和肠进行呼吸,使其能在空气中长时间存活,相比较其他养殖鱼类,泥鳅很容易从池子的进排水口或池壁漏洞顺着水路逃逸。由于泥鳅能跳跃,所以池壁至少要高出水面40 cm,以便有效防止泥鳅逃逸。进、排水口要绑上密眼网布,既防止敌害生物的进入,也防止泥鳅逃逸。池塘水面罩网,以防鸟类等敌害生物捕食。

4.2 苗种放养

泥鳅适宜生长水温为10~30℃,因此,浙江一带在4月中下旬,水温能够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开始放苗。泥鳅苗种在长至3 cm左右的寸片阶段前,非常脆弱,极易出现大量死苗现象,因此,一般建议养殖户放养苗种选择3~5 cm体长苗种为宜,此时的泥鳅肠呼吸功能已经基本发育完全,此时放苗可获得较高的存活率,而苗种体长超过8 cm时,运输、环境变化等易导致应激反应剧烈,容易造成放养存活率降低。

泥鳅的放养密度根据不同的养殖方式、放苗时间、规格及养殖地的水源水质等情况有所不同。池塘养殖商品泥鳅,一般在每平方米养殖池中可放养水花鳅苗800~2 000尾,3 cm左右小苗100~150尾,体长5 cm左右苗种50~80尾。有微流水条件的可增加放养量,条件差的则减量。

从养殖试验的收获情况看,体长5 cm左右苗种50~80尾(放养30 000~50 000尾/667 m2)均可获得可观的养殖利润,且放养密度40 000尾/667 m2与放养密度50 000尾/667 m2的养殖利润无明显差异。泥鳅池塘主养生产中,高密度并不一定能带来高利润,合理的养殖模式才能产生较好的养殖效益。另外,可以考虑在泥鳅池中适当搭养少量的中上层鱼类,如草、鲢、鳙鱼等夏花鱼种。

4.3 养殖管理

泥鳅养殖的日常管理,关键是要勤巡塘,及时查漏堵漏,防止逃逸,及时了解吃食情况,酌情增减投饲量,并能在出现异常时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该次养殖试验中,大量种植水培空心菜,一方面吸收水体中分解产生的营养盐,竞争性地遏制了藻类的生长,同时在高温季节时遮光降温效果也十分明显,为泥鳅的生长提供了较好的栖息环境。同时空心菜大量的根系起到了生物基作用,给水体中微生物提供了载体,结合高效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定期使用,对养殖水体中微生物的种群和数量稳定极为有利,也有利于水质的稳定和减少病菌的产生。其次,7—10月,根据生长情况,可定期(7~10 d)采收大量的空心菜,效益也是相当可观的。

该次养殖试验中,为了有效控制水质,除了大量种植水培空心菜、定期投入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外,饲料的日投饲量一直严格控制在泥鳅总体质量的3%~8%之间,在泥鳅生长旺季时也没有超过8%,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泥鳅的生长速度,但是养殖池塘的水质调控上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在较可观的经济效益前提下也保证了生态效益。因此,该养殖模式适宜在养殖户间进行推广。

4.4 养殖风险

从此次泥鳅养殖试验及示范的结果看,引进的台湾泥鳅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等优势,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益。但是,也应该注意到,该品种的养殖成本达到了17~18元/kg,2014年到2015年期间,市场价格有了一定的回落,在目前该地市场价格较高的情况下,可以取得很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这两年很多养殖户跟风养殖,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养殖模式,以及苗种、病害等问题导致的成活率偏低,也有很多养殖户亏本。因此,考虑到市场风险,除了推广合理的养殖模式外,下一步要考虑的,是如何合理调整并完善养殖模式,以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养殖效益,抵抗市场风险。

10.3969/j.issn.1004-2091.2016.09.006

2016-04-20)

猜你喜欢
放养密度泥鳅苗种
泥鳅笼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放养密度对泥鳅育苗效果的影响
捉泥鳅
捉泥鳅
一起去捉泥鳅吧
放养小龙虾虾苗注意事项
泥鳅苗种繁育及疾病防治(上)
黄颡鱼工厂化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