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历史的需求
——柯尔克孜族剧作家朱玛洪·曼拜特创作浅谈

2016-11-21 03:07马木白提艾买提
新疆艺术 2016年1期
关键词:柯尔克孜族剧作家剧作

□ 马木白提·艾买提 著

曲日柯·托呼提哈孜 译

《一女两媒》封面

意大利批判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①朱玛洪·曼拜特就是在自己的时代里发现历史的需求,用自己的精神财富丰富历史的柯尔克孜族优秀的剧作家。

柯尔克孜族的口头文学中一直具有丰富的剧作因素。不说别的,世界级史诗《玛纳斯》中承载的英雄事迹,生活因素,各种情节,种种社会、生活、政治、外交关系,以及历史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叙述,都具有十分浓重的戏剧特色;以不断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解决这些矛盾,让核心思想浮出水面。因此可以说,戏剧元素,早在10世纪前的柯尔克孜民间文学中就有了。

而在中国柯尔克孜族书面文学中,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真正意义上被称作“戏剧”的专业术语。1938年阿布都卡德尔·托合托若夫名为《柯尔克孜的命运》的戏剧作品撑起了柯尔克孜式的戏剧模式,翻开了历史新篇章。但是,柯尔克孜族的戏剧创作复苏、发展相当缓慢。在这期间,人们生活的戏剧性和生活的特点都没被载入戏剧故事中。虽然部分作家,偶尔会写一两篇戏剧作品,但这并不足以成为驱动发展戏剧之魂的剧作。朱玛洪·曼拜特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充分利用剧作家的经历与柯尔克孜人口头文学中的戏剧因素,创造出耀眼的辉煌,以高度的责任感延续着阿布都卡德尔·托合托若夫创造的历史。为准确无误地传承历史,立下汗马功劳。他虽写下《宝马之印》《染血青春》等书,但他始终没有停下为中国柯尔克孜族文学而创作奋斗的脚步。1992年,朱玛洪·曼拜特的《一女两媒》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不仅有极高的文学涵养且内容涉及范围广泛,还填补了20世纪中国柯尔克孜族戏剧创作的空白。

《一女两媒》是中国柯尔克孜族文艺史上的首部戏剧作品集。此书录入了作者《一女两媒》《糊涂先生》《心心相印》《新婚》等四部话剧;《酒鬼的忏悔录》《诗人与批判者》《家乡繁荣》《新媳妇》《图里克拜与库里克拜》《愚子,智女》等七部与对唱内容有关的作品。如果说,修饰剧作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诗”,那么,作者的剧作都富含着诗句,对唱全部是用诗歌写出来,这是向伟大戏剧家致敬的成果。世界文坛的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安托南·阿尔托、格哈特·霍普特曼等都是举世闻名的诗人。朱玛洪·曼拜特以《宝马之印》《染血青春》等诗歌,在诗歌界小有名气。因此,他的戏剧伴有诗歌,用的词语都相当尖锐。每行诗都非常流畅自然,趣味与滑稽色彩又颇为丰富。能让读者享受在色彩斑斓的美学意境当中。

俄国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说过:“戏剧不是叙述一个人的一生。它更像是一个结。这个结解开,它的核心思想就会全部浮现。”我想把戏剧比作雷电,就如同雷电闪过的一刹那,塑造着惊人的事件。无论是悲剧情景,还是喜剧冲突,都跟闪电划过天空时一样急促而又突然,而在我看来这样的结尾是最好的。只有这样,戏剧才能展现出美学的最高境界。朱玛洪·曼拜特利用能呈现出立体画面的动作、词语、音乐、画面、声音、背景以及嵌入思想缜密的戏剧情节,为大家展现了时代精神的戏剧化演变,从而体现出生活的真实意义。他不仅以作家的身份成名,更以出色戏剧表演被人们广为所知。他年轻时开始演戏剧,把各种戏剧形象展现到舞台上。这方面像法国剧作家安托南·阿尔托(1896——1948)。阿尔托除了是剧作家、戏剧理论家、诗人以外,他还亲自登台出演自己的戏剧,使创作与实践紧密结合。1932年他撰写了《残酷戏剧》理论书籍,发表了“残酷戏剧理论”一说。尤其是在名为《燃烧的胸膛或疯狂的母亲》的戏剧中,他亲自出演,为上述理论运用在实践当中铺垫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论巴黎戏剧》(1931)的研究著作问世。朱玛洪·曼拜特也亲自出演过自己的一部分剧作。正是因为经历过戏剧创作的方方面面,他在剧作中描绘真人真事,呈现出人生的戏剧性变化、人类悲剧性的伟大和神圣、以及喜剧性矛盾的加深。这正是作者向世界名家学习的结果。作者的戏剧里悲剧与喜剧总是交织在一起。世界文坛上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在长篇小说《红与黑》②以及被我国戏剧导演改编在舞台演出的《红与黑》③中,能广泛的看到。此剧的主人公生活在小城镇,是木匠的儿子。他是个机灵、聪明、慷慨、勇敢的小伙子,渴望进入上层社会,想创造一番大事业。由于他在语言方面颇有天赋,被市长聘为家庭教师。而市长年轻貌美的妻子,却被这个聘为家庭教师的木匠之子所吸引……从而,剧中的矛盾进一步加深,悲剧与喜剧的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情节发展的更加精彩。朱玛洪·曼拜特的戏剧《心心相印》里,孤儿贾尔肯阿依充满悲剧的命运,最后会勾勒出喜剧的色彩。贾尔肯阿依与继母楚布提汗之间的关系既是悲剧、但又以喜剧的形式展现。后来,楚布提汗滋生出坏念头,想把贾尔肯阿依许配给自己哥哥的傻儿子欧罗宏,从而引出一连串故事,结尾却是以喜剧收笔。而在戏剧《一女两媒》里,56岁的杜来提老爷不顾正妻库尔珀燕的反对,拆散两个相爱的青年肯巴提和卡依热提别克;除了小妾吉蝶汗以外,他也想把肯巴提纳为妾室。此剧是以喜剧开头,故事情节像浪潮一样翻腾,相继矛盾加深,最后肯巴提用枪打死杜来提老爷,以悲剧收尾。这部戏剧一方面像威廉·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爱情内容;另一方面像美国荒诞派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④的《三个高个子女人》,剧中有悲剧成分。现在看来,一个毫无经验的作家具备以上所述的特点,与世界戏剧创作中的成功剧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原来作者是致力于逻辑思维方面的创新。

欧洲文艺复兴的时代,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诗人,杰出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代表,世界戏剧创作巨人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说过:“戏剧就如同秋天,通过它的悲欢离合可以看出人性的根本,同时也可以给时代与社会展现自己的角色与作用”。戏剧的此特点,朱玛洪·曼拜特在自己的创作中频繁运用。比如《心心相印》《新婚》等戏剧作品中,社会的工业化,面向时代以及市场时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创新之间的矛盾,人们的道德观与心理变化,风格改变统统被展示出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理查二世》《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李尔王》《暴风雨》等戏剧里,人物的性格、特性、心理被描述得惟妙惟肖。这是西方戏剧主要的特性。以莎士比亚为首的西方剧作家,为展示作品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不断努力。而普通的创作不会重视对展示人物内心的描述,更多的是在为展示人物的日常生活、愿望、向往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为生计而战的内容方面下更多的功夫。在东方文学里,诸如此类的描述在朱玛洪·曼拜特的剧作里常见。如果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戏剧相比较,那么作者笔下的柯尔克孜族小伙子与柯尔克孜族姑娘的爱情故事里也能感觉到撩人心弦的人物内心世界。《一女两媒》里,肯巴提和卡依热提别克在爱情路上饱受挫折的内心世界,随时愿意为爱情牺牲生命的决心等,都能验证艺术家对经典的学习,对生活的感受、理解,创作出把现实搬上舞台的优秀作品。

朱玛洪·曼拜提先生

除此之外,朱玛洪·曼拜特在创作当中,把柯尔克孜文学创作之母——柯尔克孜族口头文学的希热勒当(放马歌),白克白(放羊歌),加热马展(封斋歌),诗歌弹唱,阿肯弹唱,故事,小故事,民间诗歌与婚礼习俗等传统文化精华充分利用,把当代意识形态的悲剧与喜剧因素,用诗歌与纯粹的柯尔克孜特色展现出来。尤其是,作者为把柯尔克孜人在生活中的善良、淳朴、讲诚信等特性与生活中简短风趣的故事,尽量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付出努力。世界文坛上,西方现实剧作的重要代表,德国剧作家,诗人格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的剧作当中具有自然展现的因素,创下了自然主义风格。创作的剧作《日出之前》(1889年),在舞台上成功演出,受到好评。在此基础上创作的名为《织工》(1892年)的剧作,被列入德国戏剧发展的高峰,因此一举成名。他在剧作中融合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新浪漫主义,超越现实主义等文学潮流。1912年因“在戏剧艺术领域中丰硕、多样的出色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自然主义方面,朱玛洪·曼拜特向世界优秀剧作家学习,将自然主义引入创作中,在剧作里,将与故事情节相关的自然风景和人物内心世界尽量描述的自然、贴切。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写照。

虽然作者的剧作在语言,美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在作品标题、形式、结构等方面略带形式主义色彩。在他的作品中,大部分情况下戏剧构造由故事的发生,空间的变换与场景的变更组成并会沿着空间直线发展。标题方面,把已成为一定模式的标题,用尖锐的词语修饰包装,重复利用。朱玛洪·曼拜特代表作《新婚》中的一幕,是由三个情景剧组成。故事情节不像凶猛的浪潮一样席卷而上,而是如同一条直线慢慢展开,矛盾并没有得到加深。

戏剧剧本只有通过演员精湛的表演才能产生真正的社会效益。美中不足的是,朱玛洪·曼拜特的《一女两媒》中优秀的戏剧作品都还没在舞台上展示过。但是,现代人还是渴望优秀文化的滋润。人们对传播正能量的戏剧有需求。如今,不仅是在新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演出的歌舞剧《情暖天山》,深受大家的喜爱。此剧讲述的是慈祥的母亲、体贴的女性、全国道德模范阿尼帕大妈养育6个民族19个孩子艰辛曲折的故事。作品以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人性,唤醒生活的情感,净化现代人的灵魂,传递高尚的精神,在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年代,满足了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赋予人们对美的享受。这部剧抓住了民族团结的主题,让人们对新疆有了更深的了解。大家对作品表达的喜爱,让我们看到文化部门与优秀剧作家结合,抓住现实生活的题材,创作出传递正能量的新的文化产品不是件很难的事。

在柯尔克孜族文艺创作中,也产生了不少戏剧作品,但是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没能在舞台上展现出来。民族戏剧的繁荣既要把握受众的心理和找到社会的切入点,也要在文化相关部门的运作和体制改革中才能获得成功。把能展现时代精神的杰出戏剧作品拿到舞台上演出,把群众从沸沸扬扬的文化市场,引向戏剧舞台,尤其是引向纯净的、具有精神价值的优秀文化领域,让人们远离繁琐的生活与工作压力,净化灵魂,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的重要性正在悄然凸显。中国戏剧要充分发挥青年观众、各民族观众的聚集效应,扩大接受群体,促进戏剧文化发展。

注释:

①克罗齐的名言。贝奈戴托·克罗齐(Benedetto Croce,1866—1952)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新批判家代表。有《精神哲学》(四卷,1908—1917),《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1902年),《黑格尔哲学中的死东西和活东西》(1907年),《美学原理》(1910年)等代表作。

②司汤达(Stendhal):本名马里-亨利·贝尔,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红与黑》是他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③上述长篇小说改编的剧作。剧作者:刘永来,雷国华;导演:雷国华。

④爱德华·阿尔比(Edward Albee)美国戏剧家,代表作有《动物园的故事》《微妙的权衡》(1968年获得普鲁斯戏剧奖)等。他在作品中展现最多的是人性的孤独。因为孤独饱受折磨的人们的精神状态是他写作的重点。

(本文图片由马木白提·艾买提提供)

猜你喜欢
柯尔克孜族剧作家剧作
剧作家王辉
新疆民族民间音乐简析
论罗周剧作的情感与形式
诗性的叩响——罗周剧作中“诗”的重塑与探寻
《闹科场传奇》发现记——兼及清代中期剧作家张懋畿的生平再探
剧作法可以模仿,但有一样东西学不来!
清代旗籍剧作家杂剧、传奇作品叙录
家乡的茶
柯尔克孜族语言使用现状
试述柯尔克孜人西迁后的宗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