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文化资源文化产业与文化信息论

2016-11-21 03:07李杉杉
新疆艺术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资源文化

□ 黎 羌 李杉杉

“丝绸之路”是一条从中国通向亚、欧、非洲大陆的国际大通道,就其功能而言,亦称为“茶叶之路”、“瓷器之路”、“玉石之路”、“香料之路”、“茶马之路”、“欧亚使道”等。它既是一条世界经济贸易之路,也是一条联络东半球各国古代文明的文化、科学之路。在历史上,各个国家与地区开辟丝绸之路不仅仅出于经济贸易目的,古代我国中原王朝还为了巩固北方边界的安全,在文化信息极端闭塞的情况下,凭借着商贾旅人与使团的勇气和信念,搭建起连接东西文明的友谊桥梁。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先后部署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西部地区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丝绸之路复兴的前景日渐光明。

201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完整阐述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一伟大战略既与古老的丝绸之路一脉相承,又充分体现了时代特点。我国目前正处在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佳历史机遇期。从国际角度看,丝绸之路两端是当今国际经济最活跃的两个主引擎:欧洲联盟与环太平洋经济带。丝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处在两个引擎之间的“中间地带”,发展经济与追求美好生活是本地区国家与民众的普遍诉求。

“丝绸之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如今中国与周边国家推进“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即倡导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资源开发、经贸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态保护、海上合作等领域,支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推进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家与地区的经济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对此伟大构想的实施,需要从如下丝绸之路文化资源,丝绸之路文化经济,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丝绸之路文化信息等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与探讨。

一、丰富多样的丝绸之路文化资源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源于中国,是指散布在华夏古今地理文化空间的各种政治、经济、宗教、民族、文学、艺术交流的自然与人工开掘的交通道路,后来延伸到世界各地,并为东西方国家学者所认知。如今,“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一条横贯亚欧非洲的国际大通道,是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经济文化交流之路。在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沿途之中,遗存着极为丰富多样的经济文化资源,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发掘、整理与研究,非常有助于促进如今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

回顾历史,东西方诸国虽然有着经久不衰的经济文化交往历史,但是人们对其丝绸之路的价值与功能认识却很浅显。在我国国内研究不到一百年,在国外也只有近二百年。通过近年我国陆续出版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中外交通史籍丛刊》《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录注》《中国印度见闻录》《走向世界丛书叙论集:从东方到西方》《海外中国研究》《国际汉学书系》《海外汉学丛书》《世界汉学丛书》等文化资料文献丛书,以及西方学者编选的《珍宝志》《珍异记》《游记》《航行记》《诗集》等著述中,我们得知世界上众多国家、地区的专家学者密切关注着中国丝绸之路的“丝绸”、“陶瓷”、“茶叶”等与“四大发明”丰富物产的世界性传播,关注被称之为“赛里斯”、“契丹国”的中华民族数千年伟大文明的历史成就。

自20世纪初起,我国学者梁启超、夏曾佑、王国维、陈寅恪、陈垣、顾颉刚、方豪、冯承钧、张星烺、季羡林、陈炎、沈福伟等,曾以中外交通史、关系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或国际关系史形式进行了有关丝绸之路研究的许多奠基性工作,推出如《中西交通史》《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印文化交流史》《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等科研成果。

中国改革开放后步入“丝绸之路”专题学术研究的坦途,出现如《丝绸之路贸易史研究》《丝绸之路贸易与西北社会研究》《中国丝绸之路货币》《丝绸之路与中国制造》《丝绸之路与西域经济》等经济类著述;《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艺术》《唐代丝绸与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丝绸之路艺术与西域戏剧》《蒙元时期丝绸之路汉语言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诗选》《丝绸之路诗选注》等文学艺术类著述;浙江人民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等组织出版的“丝绸之路研究丛书”与《丝绸之路大辞典》,以及各类丝绸之路调查报告、工具辞书。

论及西方学者著述多而繁杂,如布尔努瓦《丝绸之路》,艾拉·克里斯蒂《通向撒马尔罕的金光大道》,玛扎海里《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欧文·拉铁摩尔《亚洲内陆的商路》,菲茨杰拉德《胡床:中国椅子的起源》,长泽和俊《丝绸之路史研究》,胡四维《汉代丝绸贸易考》,惠特菲尔德《丝路岁月:从历史碎片拼接出的大时代和小人物》,朴淳和《世界历史:三国时代与丝绸之路》,贝哲民《新丝绸之路:阿拉伯世界如何重新发现中国》,等等。

自从西方兴起文化产业研究之后,詹姆斯·海尔布伦《艺术文化经济学》、米凯尔的《艺术社会学》、马克·韦伯《经济与社会》、并木信义《文化经济学》等将“文化经济学”研究引入中外文化交流研究新领域。我国学者也出版了《文化经济学》《文化产业经济学》等学术著作,但是如何丰富与发展丝绸之路文化产业系统性基础性理论著述,怎样利用中外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如何加强相关文化产业建设,以及文化信息搜集与整理等,还亟待补充此方面的学术成果。

人类生存的地球上有众多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随着世界经济文化活动的发展,人们对现存有限的资源财富感到越来越觉稀缺与宝贵。自然资源一般是指一切物质资源和自然过程,通常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下对人类有益的资源。在此基础之上所产生的文化资源泛指人们从事一切与文化活动有关的生产和生活内容,或指对人们能够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利益的精神文化财富,它是以精神状态为主要存在的物质文化形式。

马克思在理论巨著《资本论》中曾指出:“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恩格斯对人类文化资源所下定义是:“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定义,既指出了自然资源的客观存在,又把人(包括劳动力和技术)的文化因素视为财富的另一不可或缺的来源。

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各种各样的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结构复杂的资源系统。每一种资源内部又有相对独立的子系统。资源系统可从性质、用途等不同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人类社会的三大类资源一般分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技术资源,亦可分为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

自然资源,可从不同的角度与侧面进行分类。从资源的再生性角度可划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再生资源:即在人类参与下可以重新产生的资源,如农田,合理耕作,可以使地力常新,不断为人类提供新的农产品。再生资源有两类:一类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如太阳能、空气、雨水、风和水能、潮汐能等;一类是生物资源。非再生资源:或称耗竭性资源,这类资源的储量、体积可以测算出来,其质量也可以通过化学成分的百分比来反映,如矿产资源。

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的区分是相对的,如石油、煤炭是非再生资源,但它们却是古生物(古代动、植物)遗骸在地层中物理、化学的长期作用变化的结果,这又说明二者之间可以转化,是物质不灭及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表现。从资源利用的可控性程度,可划分为专有资源和共享资源。专有资源:如国家控制、管辖内的资源。共享资源:如公海、太空、信息资源等。

文化资源或社会人文资源包括社会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是直接或间接对生产发生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其中人口、劳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技术是自然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是直接的生产力,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手段。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生产工具的改进,不同时代生产力的标尺是不同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由科学技术来决定的。在当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集中表现在邓小平的科学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活和生产所必须的前提准备。文化资源从对人们的贡献力量来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资源泛指人们从事一切与文化活动有关的生产和生活内容的总称。它以精神状态为主要存在形式。狭义上的文化资源是指对人们能够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利益的精神文化内容。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质量高低直接对当地文化经济的发展产生多重作用。由于文化状态是人类智慧与才识的表征。因此,文化资源的特征充分显示出精神层面的特征。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对某种资源利用的时候,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知识来考虑利用资源的层次问题,在对不同种类的资源进行不同层次的利用的时候,又必须考虑地区配置和综合利用问题。这就是“新资源观”,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解决资源问题的认识基础。资源系统观是资源观中最核心的观点。只有当人类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人与自然大系统的一部分的时候,才可能真正实施与自然协调发展。而且,也只有当人类把各种资源都看成人与自然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并正确处理这个资源子系统与其它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时,人类才能高效利用这种资源。

对于文化资源的认识要建立在新的资源观与资源系统观基础之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是建立在博大精深的自然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的基础之上,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有机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为我们研究文化资源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重要的理论平台。当前,东西方之间存在通联的巨大战略需求,而中国又处在绝佳的地缘位置上。过去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取得的各个行业的建设成就,对中亚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我国当是复兴世界范围丝绸之路的最佳推手。

在文化资源基础上形成的文化产业是世界与我国经济实力高度发展与增长的前提下,形成的社会产物。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却为文化产业弱国,亟需从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汲取精华,将巨量文化资源转变为雄厚的文化资本与文化产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全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中国政府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方针实施过程中,文化部提出“丝绸之路文化先行”政策,并编制了“丝绸之路文化产业战略规划”,积极整理、开发、利用与研究古今丝绸之路诗文资源,将有力推进丝绸之路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快速发展。

二、繁荣发展的丝绸之路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形态和现象。文化经济学正日益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成为一个崭新的科学领域,成为文化研究和经济研究的重要对象。文化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需求与供给,文化商品与价格,文化生产、交换、消费、市场、投资,以及文化发展战略、文化经济管理等。通过上述内容的研究与探索,可以逐步揭示文化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文化经济对于现代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作用与意义,丰富关于文化和经济的理论系统与政策系统。

对于文化经济的研究,始于文化社会学、艺术社会学和非生产领域经济学等研究。1847年,比利时的米凯尔首先提出“艺术社会学”的命题。随后众多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文化史学家就分别从不同角度考察了文艺同社会、经济的联系。其中,俄国的普列汉诺夫的《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最早从社会经济结构的角度研究文艺的本质,进行文化的经济渊源考察,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理论发现的命题,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前期理论依据。以此为依据,德国学者弗里采的《艺术社会学》揭示了艺术作品同生产方式的联系。

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苏联兴起的“非生产领域经济学”的研究,把文化的社会经济问题提上了研究工作日程。70年代末,东欧诸国开始注重对社会主义文化经济理论的实践的研究。苏联的莫肖夫、普纳诺夫,捷克斯洛伐克的诺沃特尼、维特克,匈牙利的孔茨、库蒂,以及民主德国的罗德、霍马廷、雷瓦尔特等,都发表过有关的论著,开始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文化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斯·库列戈扬发表了《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精神生产》,指出要建立包括文化经济学在内的一些关于精神生产领域的经济学科。1980年,苏联出版了《非生产领域经济学》教科书,系统分析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学问题。1982年,民主德国的霍马廷和雷瓦特合作发表了《文化领域经济学的现实问题》,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学的必要性和具体内容。至此,文化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了。

文化经济学不仅要求从经济学的观点开展对文化经济问题的整体研究,而且还要求从文化领域的各个部门出发研究经济问题。日本的名和太郎发表《经济与文化》,分析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日本的文化时代、文化力和文化立国等问题;日本的并木信义发表了《日本文化的经济学》。1981年美国波特兰市州立大学经济学家布林克曼出版了《文化经济学》,根据文化发展的理论分析了各种经济现象的实质,从宏观角度阐述了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虽然许多国家的学者都发表了不少有关的论著,但系统的科学的文化经济学理论体系仍在建立之中。

在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在1985年召开的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率先提出应建立中国自己的文化经济学的主张。此后,全国不少地方也都纷纷举行大型的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一批关于文化经济研究的学术成果相继问世。这些学术活动,不仅推动了对文化领域的经济和管理的现实问题的探讨,而且还直接为我国文化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学科的建立做了素材积累和理论动员的准备。

丝绸之路文化实际上是亚、欧、非洲诸多国家的古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建立在丝绸之路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上的综合性文化形态,对其研究与探索不可避免地需要业已成熟的文化经济学原理与方法。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为指导。

文化经济学兼有文化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双重品格,是一门全新的理论科学。文化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关于社会生产和社会文化关系的理论;关于生产劳动的学说和劳动价值学说;关于价值规律和再生产的理论;关于精神生产的发展与物质生产的发展不平衡的理论;关于文化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理论和关于文化消费受物质消费制约的理论等等。这些都是确定我国文化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和目标、体系和结构、内容和方法的科学依据和指导思想。

三、新兴崛起的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

丝绸之路文化产业是建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资源基础上的文化经济实体,文化部提出建设“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的构想,规划和建设“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文化资源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按照文化规律从事文化产业的开发与维护工作。

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旅游业,文化演艺业,文化出版业,文化展会业等推进“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整合多方资源,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这样才能真正把项目做好做实。要依托现有成果和品牌,着力打造新的文化产业品牌,注重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手段,通过工艺品、音乐、演出、动漫游戏、文化旅游等文化产品和服务,传承古丝绸之路精神,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文化产业与经济信息、旅游、文体、教育等不断渗透和融合,形成新的庞大的产业链。从经济文化学的视角深入分析丝绸之路文化产业运行机制规律。深入研究丝绸之路文化先行政策,竭力发展丝绸之路创意设计、工艺美术、数字文化、电子信息、品牌会展、戏剧、音乐、舞蹈展演、文化生态区建设。

中国具有雄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潜力,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使文化资源潜力转化为文化产业实力,从而增加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成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重要任务。国家新颁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写道:“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以人文交流为重点,突出务实合作,形成更多鲜活的合作范例。”

“愿景与行动”文本中还指出:要支持沿线国家地方、民间挖掘“一带一路”历史文化遗产,联合举办专项投资、贸易、文化交流活动,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和图书展。发挥陕西、甘肃综合经济文化和宁夏、青海民族人文优势,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故此,要借鉴文化经济学与文化产业理论,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体制文化、精神文化方面,对古今丝绸之路文化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伪存真,使之充分开发与利用。对受其影响的文化旅游、园林建筑、影视演艺、图文出版等从多视角、多层面深入研究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以进行全方位高质量的文化提升。

我国文化出版业在国内,最早引起国人关注的丝绸之路的文化产品,要以浙江人民出版社与新疆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两套“丝绸之路研究丛书”产生的社会影响最大。其中如1995年和1996年先后两次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丝路文化丛书共五部,即《丝路文化·海上卷》《丝路文化·西南卷》《丝路文化·沙漠卷》《丝路文化·吐蕃卷》《丝路文化·草原卷》。新疆人民出版社自20世纪末至今已组织出版发行丝绸之路研究系列书籍达三十多种。在国内陆续出版多种《丝绸之路大辞典》《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等。在丝绸之路工具书方面,也只有2006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周伟洲、丁景泰主编《丝绸之路大辞典》。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全面、系统、科学、精准地搜集、整理中外有史以来所产生与遗存的丝绸之路文化艺术史料文献,并对应于新兴崛起的丝绸之路文化产业,阐释其性质、功能、作用、价值与历史发展客观规律,进行高科技、高品位、高质量的培育充实,以壮大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产业。积极配合“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大力促进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产业带建设,为社会主义价值观与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服务。

促进东西方的思想交流和文化交融,是古丝绸之路不可磨灭的,或者说卓越的历史作用。新的“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文化应当发挥起更大的作用。“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其目的就是创造一个载体,加强文化产业在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对拉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丰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

“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的建设,可以有效推动相关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从而为社会提供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具有区域和民族特色的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还具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建设目标,即:创造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并以此为载体,将我国优秀文化及和谐发展、和平共处的理念等传播出去,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增进理解、沟通、尊重,加强国际交流和互信,增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文化认同,夯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民心基础。

提出“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的概念,对于丝绸之路沿线的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文化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将西部地区相关省区和城市串联起来,更好地发掘沿线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整体性地推动资源转化和产业发展,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社会吸纳就业能力,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丝绸之路既是中国与亚洲各国之间商业贸易的通道,更是沟通各国文明的桥梁,“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的建设,不能只关注自己文化产业如何发展,要以更广阔的视野,在更大的国际平台上谋划文化产业发展。要结合丝绸之路辐射范围内的优势文化产业资源,加强与沿路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国际性文化产业交流交易活动、开展文化产业项目国际合作、建设国际营销网络等方式推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产业交流合作。这对于“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拓展我国文化发展空间,对于继续扩大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虽然产生于两千年前的中国,一百多年前是西方人首先发现它的重要价值,以“丝绸之路”命名进行宣传与研究,并逐渐将其推向了全世界,如今东西方诸国都在打着这个旗号,试图从中得到利益与好处。丝绸之路是一条贯穿亚欧非大陆的国际大通道,是一条包容着人类古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诸多知识与成果的经济之路、文化之路。我们对全世界范围内“一带一路”伟大战略逐步实现,报以高度的乐观与信心,从理论与实践层面编撰《丝绸之路新闻、经济、文化研究新态势》这部学术著作。

四、快捷便利的丝绸之路文化信息

古今丝绸之路上产生了大量关于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的信息,各种文化信息也是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它由历史文化信息与现实文化信息所组成,也为学术信息与文艺创作信息所存世。文化信息产业中的新闻传播媒介指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中介,是新闻信息的物质载体,是用来表达某种含义的静态的或动态的任何物体和物体排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媒介越来越发达,传播方式不断变化,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效果也越来越好。

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经历了四种方式:原始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电子传播方式。在书写工具问世以前,信息的传递是通过语言(口头)、手势、图记、烟火等方式进行的,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当新闻传播媒介出现以后,新闻传播才成为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活动。新闻传播媒介的发展显示出人的传播器官的不断延伸。

最早出现的新闻传播媒介是报纸,它在漫长的传播史中一直是传播媒介的主要形态。17世纪是近代报纸的开创时期。19世纪初,随着近代报纸发展的需要,法国人哈瓦斯于1835年首创为报纸提供新闻的通讯社。20世纪初,无线电广播作为新闻传播工具的新形态出现。1920年美国匹兹堡西屋电器公司的商业广播电台开始播出新闻。1936年,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开始播送电视节目。

作为大众化的新闻媒介,报纸的历史是最长的。它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公众发行的散页出版物。1、报纸是视觉媒介;2、报纸的保存性强;3、报纸的选择性强;4、报纸适合传达深度信息;5、报纸的工作程序多而复杂,因而时效性较差;6、报纸借文字传播,要求读者有文化,限制了读者范围;7、报纸的感染力较弱,文字远不及声音、图像那样逼真。

广播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媒介。广播通过声音的音量、音调、音色等,可以充分展示广播新闻的个性色彩,而广播自身非语言符号音响、音乐和其他声音的实时应用,更能显现新闻的真实性,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可受性,它甚至可以通过听众的想象和推理塑造出在场的感觉。广播声音符号的优势和劣势始终相伴;声音语言的口头化使得其不容易像文字那样做深度报道。广播视听觉媒介,语言和音响亲切、逼真、生动,具有感染力;广播传播迅速、时效性强,可以对正在发生的事件做同步报道;广播渗透性好,影响面广,可以不受空间和条件的限制;广播的保存性弱、选择性弱。

电视是运用电子技术传送声音、图像的一种传播媒介。电视与其它新闻媒介相比,拥有的受众最多,可以说是影响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媒介。电视将图像、声音、文字等形式齐集荧屏,以全能语言的方式让人们同时可以接受声像和文字传播信息;而它另一突出特点是对受众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这就极大地扩展了受众群的范围,把新闻传播带入了一个新时代。与报纸的文字信息相比,电视的图像语言有更为直接的信息刺激作用和力量。它以生动直观的新闻,吸引并打动观众,直接指向人们内心,引发人们心灵的感应,产生及时效应。它不仅使得观众的现场感增强,同时大大强化了新闻的可信度及传播竞争力。

但是电视在新闻传播方面也存在不足,一些重大新闻或重大新闻的部分细节并不总是可以看得见的,这就意味着电视无法用自己特有的画面方式进行记录,事实上电视不能展现自己风采的时候往往正是报纸能够出彩的机会,因此它们具有互补的关系。与广播一样,电视具有顺时而播的特点,对人们的随意收视形成了客观限制。

互联网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融合的产物。同时,它的作用很难说是传播新闻,但它传播新闻的功能却是独特的,是传统三大媒体在许多方面无法相比的。互联网大容量、高速度、超文本、互动性、多媒体形态的特点,使得新闻传播朝着更加快捷、更加便利、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网络新闻是真正全球化的新闻,它以自己的技术优势,不仅给社会公众提供了自发自收的自由,而且提供了抵抗多种可能的收发限制,这就使网络新闻能够在一些事件、问题、人物、现象上,形成了独特的舆论环境。网络新闻传播使新闻源、传播者、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传统的新闻媒介中人们接受到的新闻都是经过职业化的新闻传播加工处理的,很难与最初的信息源直面。但是网络却使得一些新闻不再经过职业化的新闻“守门人”的把关或过滤,而直接与公众见面。网络媒介可以借用自身的技术手段,以影像的形式将一些新闻事件复原再现。

通讯社是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资料的新闻发布机构。它是新闻信息高速、有效流通的重要媒介或通道。它被称为“供应新闻的大动脉”、消息的汇总处。严格意义上讲,通讯社应该叫做新闻媒介组织,与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是并列的概念。通讯社主要有几大特点:具有庞大的信息采集网络,具有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能够提供量多质高的信息,受众是其他新闻机构。

手机被称为第五媒介。由于手机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不可忽视其在信息传播,包括新闻信息传播中的特殊地位。作为一种新媒体,手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人们利用它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获得消息、收发彩信、了解新闻、看电视、炒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手机媒体在传播中的功能分析1.手机报以手机为传播载体,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专门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浏览到当天发生的新闻。它的实质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具体来说,手机报是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彩信手机上,从而在手机上开发发送短信新闻、彩图、动漫和WAP(上网浏览)等功能。手机报,已经成为传统报业继创办网络版、兴办网站之后,跻身电子媒体的又一举措,是报业开发新媒体的一种特殊方式。2.手机短信:作为手机的一种原始功能,直至现在仍为人们青睐,短信带来的“拇指经济”不可小觑。

三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伟大构想,紧接着又提出开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蓝图,由此形成了国家层面上的“一带一路”,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又一次将“丝绸之路经济文化建设”提到全人类的理论高度。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响应政府号召,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规划,主要内容有八方面:一、时代背景;二、共建原则;三、框架思路;四、合作重点;五、合作机制;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七、中国积极行动;八、共创美好未来。国家与政府机构已经将此伟大战略构想推进全面实施阶段。

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规划。又一次强调中国政府所倡导的“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以此来联络丝绸之路沿途的各国,携手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

丝绸之路的建设,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借助强大的新闻传播活动全面、深入开展,借此连接亚欧商业贸易和人文交流的“丝绸之路”。发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需要各种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世界各国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方可真正传承和弘扬伟大的丝绸之路精神。

(本文图片由蒋建斌提供)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资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谁远谁近?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