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本土研究的现状评估与发展建议
——以基于制度理论的学术论文为例

2016-11-21 02:25吴小节彭韵妍汪秀琼
管理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研究者论文理论

吴小节 彭韵妍 汪秀琼

(1.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中国管理本土研究的现状评估与发展建议
——以基于制度理论的学术论文为例

吴小节1彭韵妍1汪秀琼2

(1.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以2000~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重要期刊和CSSCI(2014~2015版)管理类来源期刊等42种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制度理论的141篇管理研究论文为分析样本,基于中国管理本土研究的分析框架,使用内容分析法,对有关制度理论的国内管理类学术论文进行本土研究现状评估。研究发现,尽管基于制度理论的论文发表数量在不断增长,但仍以追随西方研究范式为特征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研究为主,而以中国管理为主位的本土研究极少,中国管理本土研究呈现出“叶公好龙”现象,即倡导的多、实际投身其中研究的少。随后,从研究者自身的角度,构建了一个“能力-意愿”分析框架,探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管理本土研究的发展建议:学者自身的学术价值导向的转变、3种研究能力的构建和学术考核机制的改革。

制度理论;本土研究;情境化;内容分析法;中国管理学

正如徐淑英[1]所言,近30年来,中国管理研究缺乏对本土研究的关注。现有研究呈现出开发性研究多于探索性研究的特点:明显偏好从主导的管理学文献中套用已有的理论、构念和方法来研究本土的现象,模仿和追随特征显著。大部分研究成果严谨有余、切题(符合本土研究情境要求)不足,这终将导致提出了错的研究问题,或者解决了错的问题。那么,中国管理本土研究的进展和特点如何呢?为此,对研究现状进行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文献上看,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管理本土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梳理和综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情境内涵、分类与情境化研究[2];本土研究的内涵、范式、路径与策略[3]、本土研究的回顾、挑战与发展[4]、本土研究与哲学的辩证关系[5]、以及基于具体研究议题的本土研究评估,如领导力本土研究发展[6]等5个方面。但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是从宏观角度和理论规范层面上呼吁,较为缺乏聚焦于某一具体的研究领域进行本土研究评估,因而这些研究成果对中国管理本土研究发展的路径和建议,也相对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表1 不同阶段制度理论学派的发展历程与比较

有鉴于此,本研究选择制度理论的学术文献为对象,对中国管理本土研究现状进行评估。选择基于制度理论视角的学术文献为评估对象,原因有:①制度理论作为战略管理研究领域中的第3个研究支柱[7],特别适合于捕捉转型经济中本土情境特征。对转型期中国而言,由于支持市场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欠缺,比如信贷资源的非市场供给、行业准入的政府审批等,政府通常对经济资源的配置实施很强的控制,以及颇具特色的地方市场分割制度的存在,亟需将中国特有的制度环境因素作为研究情境纳入科学研究的范围[8]。②JIA等[9]对30年来组织管理领域中的中国情境与理论贡献进行的评估后发现,制度特征是中国本土研究输出理论贡献的重要情境之一。③该理论视角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重视,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10],因而拥有足够多的样本,方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1 基于制度理论的管理本土研究现状评估

1.1 制度理论概述

制度理论作为一种特别适合捕捉转型经济中制度环境本土情境特征的研究视角,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推崇。制度理论的广受关注和快速发展有着深刻的实践背景:中东欧以及中国等转型经济体所引发的深刻制度变革[11],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等[12]。从理论发展的意义上讲,无论是制度转型还是跨国经营活动复杂性的加剧,都造成了制度环境间的显著差异,从而为学者们观察制度和制度变迁对企业战略的影响,以及一般战略理论在不同制度条件下的普适性提供了非常契合的背景和独特的研究机会[13]。

制度理论的起源,可追溯到19 世纪的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研究领域,它强调制度对组织决策和行为的影响。制度理论学派的发展大致产生了4个流派(见表1)。

(1)流派1:制度同形化 20世纪80年代初,以DIMAGGIO等[14]为代表,他们以组织社会学为视角,阐述组织面临不确定性时,会以同形化的方式获取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合法性,并探讨了组织场域内制度变迁和制度扩散的作用机制。然而,正如LOUNSBURY等[18]所言,早期的组织管理研究,主要受到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权变理论的影响,大多将制度视为环境背景来处理。研究流派1则转变了将制度作为背景研究的思路,强调制度的同形化和制度扩散机制。但如今对研究流派1的学术思想的重视存在较大不足,对DIMAGGIO等[14]的奠基性研究成果也仅以象征性和仪式性的形式进行引用,真正改变制度作为背景的是流派2和流派3,它们分别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对制度具体内容进行了扩展。

(2)流派2:制度经济学派 流派2和流派3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是制度理论研究的成长和繁荣时期,并将制度作为重要的自变量被纳入传统的理论框架下重新加以考量。其中,流派2以NORTH[15]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派。他将制度视为正式和非正式的博弈规则,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外部的制度环境约束和经营成本上(特别是交易成本和代理成本),以及在不同制度环境下与经营相关的适应成本和克服市场不确定性的作用。

(3)流派3:制度社会学派 组织理论学者SCOTT[16]在DIMAGGIO等[14]等组织社会学派基础上,从管制、规范和文化认知等3个维度对以往组织社会学派的制度理论进行了整理,提出了制度三系统模型。正如吕源等[19]所说,“SCOTT提出的制度三系统的模型意义非比寻常。这3个制度系统的框架跨越了学科界限,涵盖了几乎人类社会所有的制度要素。例如,管制制度系统涉及政治体制、法律与政府的作用;规范制度系统与比较文化方法有重叠,而认知制度系统却包含了人类文化学和心理学的要素。从学科规范上看,SCOTT使得制度理论超越了传统理论的局限,对制度来源、层次和约束机制进行了细化。这就使得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制度系统的特征,来观察制度对个体和集体的约束,推导相应的命题假设。这就是为什么SCOTT这3个系统分类为战略管理研究者广泛采用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制度理论比其他理论(如交易成本理论)或者方法(如跨文化比较)更具有明显优势的缘故。”

(4)流派4:制度逻辑 制度逻辑的理论视角,起源于DIMAGGIO等[14]制度同形的观点,最早由FRIEDLAND等[20]拓展了早期制度同形化与制度影响的相似与一致性行为的观点,认为组织面临的制度影响可能是多元的、相互矛盾和竞争的。但该观点在早期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有一些有影响力的论文出现,如THORNTON等[21],真正获得快速发展的是在2008年GREENWOOD等[22]编辑的《The SAGE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institutionalism》发表后。该理论还认为,组织由于其自身资源与能力特征差异、企业的历史与文化异质性以及组织实践的不同,制度对不同组织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另外,与前3个流派认为组织只能适应外部制度影响的假定不同,制度逻辑理论还认为,组织还可以主动采用不同的策略应对充满矛盾和竞争的多重制度压力。

1.2 样本选取

学术期刊是管理学研究者发布和交流科研成果的主要平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2006年遴选和认定的30种重要学术期刊(A类和B类)在管理学学术期刊中,具有一定的学科代表性和学术水平;“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CSSCI(2014-2015版)来源期刊。鉴于此,将这42种(剔除国家基金委与CSSCI管理类重复的期刊)管理类期刊200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发表的所有论文作为初始样本,从中筛选出符合本研究要求的研究成果,以把握当前研究的热点、焦点和难点。

为保证结果的相对客观、有效以及避免错漏,分两步对样本进行筛选。具体过程如下:

(2)进一步进行人工筛选 在前面得到的结果中含有不符合本研究所期望的论文,对此,有必要通过人工筛选对其进行剔除。经过论文写作小组的讨论,决定采用相关性、实用性、学术性和权威性4项基本原则[23]进行筛选。最终得到141篇论文作为最终分析样本(见表2)。

1.3 现状评估

李平[3]指出,凡涉及某个独特的本土现象或该现象中的某个独特元素,并且以本土视角探讨其本土性(主位)意义及其可能普适性 (客位)意义的研究,便是本土研究。曹仰锋等[6]更进一步指出判断是否本土研究可以简练地依据该研究中是否涉及至少一个本土自身独特 (即非引进)的理念或变量而定。在此基础上,李平提出了单一国别本土研究的分类框架。结合制度理论在战略管理学领域的特点,局部修订了制度理论本土研究的分类框架(见表3)。

表2 研究样本的分布

注:《管理科学》数据为2003~2015年12月、《管理学报》数据为2004~2015年12月。以刊名拼音为序排列。

表3 单一国别制度理论本土研究的分类框架

注:表2根据“单一国别本土研究的分类框架”修订而成,详见文献[3]。

依据“单一国别制度理论本土研究的分类框架”,将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发表的141篇样本文献为评估对象。具体的筛选程序如下:①由本研究的第二作者进行分类处理;②本研究的第一和第三作者加入讨论;③论文写作小组就具有模糊和争议的论文进行针对性研究。经过3个步骤的筛选,最终确定本研究对所有样本文献的分类(见表4)。其中,属于阶段1的论文共有115篇,约占81.56%;其次是阶段2和阶段3的论文分别有20篇和6篇,约占14.18%和4.26%;暂时没有发现处于阶段4的论文。

经过进一步观察与制度理论相关论文的发表数量逐年变化的趋势(见表4),发现自2005年突破了间断性地有1篇的情况后,从2006年开始论文数量连续增长,到2014年已经达到了25篇、2015年更达到了29篇,文献数量呈现稳步增加的趋势。

2008年是制度理论本土研究的开端。这与该年发生的两个事件有关:一是2008年在广州举办了第三届IACMR双周年年会,在会议主题报告中,徐淑英特别强调了开展中国本土化和情境化研究的重要性与发展路径的问题。会后徐淑英以此为主题,以《组织管理研究》创刊主编的身份组织了一期中国管理情境化研究特刊,并在开展有关《中国管理研究的展望》的特别编辑论坛中,探讨普适性研究的弊端和本土研究的重要性、本土化的研究方法等有密切的关系。二是在该年的11月8日创办了“制度理论与企业战略”工作坊,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牧野成史、吕源、刘忠明、陈文娟、朱虹等当前制度理论研究著名学者以及国内学者韦森、徐二明、郭毅和蓝海林等。工作坊的主题,特别强调制度理论对转型经济和新兴经济体中企业战略行为研究的重要性。工作坊上的很多主题报告,最后以创刊论文的形式刊发在由徐二明为主编的《战略管理》期刊上,大大推进了制度理论在中国学术界的传播和发展。

表4 基于制度理论的本土管理研究现状

注:数据年限为200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

2010年《管理学报》引领学者对本土研究开展相关探讨,诸如本土研究的概念及范式[3]、回顾与展望[4]、挑战与机会[4]等,2011年也随之达到了本土研究的高峰,在14篇与制度理论相关的论文中,有5篇属于阶段2和2篇属于阶段3,合共占50%;反而在2015年的29篇与制度理论相关的论文中,仅有一篇属于阶段2和两篇属于阶段3,约合占10.34%。虽然与制度理论相关的论文发表数量在不断上涨,但较高层级的论文占比越来越低。

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本土化阶段制度研究内容重点,按照4个制度研究流派和4个不同本土化阶段对现有研究进行评估(见表5)。从表5可发现有以下两个方面特征:

表5 不同本土化阶段的制度理论研究状况

注:由于同一篇论文可能存在多种分类,所以涉及制度要素的分类论文总数量会大于样本论文数量。

(1)对制度内容的研究,除了对制度同形8篇(4.85%)、制度经济学27篇(16.36%)、制度社会学85篇(51.52%)和制度逻辑7篇(4.24%)外,还有35篇(21.21%)将制度环境(如市场化进程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还有3篇仅仅谈到了制度背景。将制度作为整体、制度社会学和制度经济学等三方面是目前研究重点,占总数的89.09%。即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流派2和流派3。

(2)从制度要素的本土化研究阶段上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本土化阶段1和阶段2,占总数的93.94%,说明现有研究仍以追随西方研究为主。下面以李平[3]的分类框架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

1.3.1 阶段1:非本土

在制度理论研究的非本土阶段,主要特征是应用或者验证现存的西方制度理论。国内学者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主要是直接对西方理论进行整合或延伸、运用东方数据验证西方理论并以此解释东方现象。

(1)直接延伸、整合西方理论或运用西方理论检验东方现象 比如,吴航等[24]以中国为新兴经济国家的代表,探究企业国际多样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及所有权结构的调节效应,在遵循现有研究量表的基础上、通过中国制造业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多维构念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研究发现企业国际多样化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跨国公司入股正向调节国际多样化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支晓强等[25]参照现有研究的分类方法,研究高管权力和行业竞争对股权激励方案模仿行为的影响,发现样本公司在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时会模仿同行业或同省份已采纳股权激励制度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

(2)运用西方理论但依据东方情境稍作修改 比如,张婧等[26]首先通过案例研究建立市场导向组织变革动力机制的概念框架、然后直接采用或改编现有成熟量表测量各构念变量,发现制度环境压力构成的情境动力一方面驱动企业家认知和行为层面的触发动力,另一方面促动内部支持系统构成的使能动力,进而推动了市场导向的组织变革过程。肖振鑫等[27]运用产业-竞争和制度理论的整合研究范式,参考国内外成熟量表、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发现技术驱动和政府支持对于企业探索性创新均有正向促进效果。

(3)认识到西方理论无法验证或解释东方情境但仍然没有提出新理论 比如,张琳等[28]发现现有研究未能系统而深入地解释中国情境下领导者如何为组织获取资源,因此借鉴制度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领导理论以建立一个领导者如何为组织获取资源的分析框架。李玉刚等[29]提出了制度情境下企业基于合法性获取竞争优势的整体分析框架,由于中国处于“中间制度”状态,因此作者提出了在中国开展该研究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虽然阶段1基本上不涉及本土化的研究,但该阶段是国内制度理论本土化研究的初始阶段。在整理该阶段论文的过程中发现,虽然绝大比例的论文属于阶段1,但是随着发表时间的推移,越往后的研究中、越能看到意识到中国本土情境特殊性的研究。学者们在验证西方理论时发现中国数据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或者在解释中国情境时无法找到匹配的西方理论,由此观察到了中国情境的独特和新颖,而在阶段1中积累到的相关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必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出制度理论本土化研究的新问题。

1.3.2 阶段2:弱本土

在制度理论研究的弱本土阶段,主要特征是积极寻找东方情境的独特性。国内学者主要借鉴西方理论,结合东方情境中的文化、价值观、历史、企业特点和语境习惯等,修订理论。

(1)针对现有量表,通过文献归纳、深入访谈、案例研究和专家意见等方法,结合东方情境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比如,郭锐等[30]为了探讨国外品牌基于合理性在中国情境下的品牌资产转化,通过文献回顾、个人访谈和案例研究设计最初问卷,并进行预测试;然后根据预测试数据结合文献和专家意见进行分析修改以形成正式调查问卷。

(2)借鉴原有概念,通过深入访谈和案例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开发量表 比如,李彬等[31]根据对国内外文献的研究以及预研究的实际情况,尝试提出企业安全和国际视野两个维度来补充企业社会责任现有量表的不足,以研究制度压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在制度压力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规范压力和认知压力越大、越容易导致企业政治关联行为。

虽然阶段2并没有产生本土化的理论或构念,但该阶段已直面中国本土情境的特殊性。学者们逐渐发现,在中国的本土情境下、文化和价值观等差异使西方测量工具的效度强差人意,于是不断涌现了以成熟量表为原型进行修改、或者借鉴现有构念重新开发量表的研究。尽管该阶段仅是属于变量以下的维度或题项的本土化,但是掀开了本土化的序幕,而该阶段积累到相关的开发量表经验,必将有助于制度理论本土化研究的模型建立和维度构建。

1.3.3 阶段3:强本土

在制度理论的强本土阶段,主要特征是发展东方的特色制度理论。国内学者主要是补充或完善西方理论,以及植根于本土独特现象,发展新的理论、概念或构念。

(1)补充或完善西方理论 比如,武立东等[32]试图通过研究中国治理制度的变迁来提炼出转型经济中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并对制度理论做出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李新春等[33]结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制度情境,基于社会网络和制度理论,构建情感信任与能力信任的爱心资金获取模型,结论通过将理性和情感的结合、完善了已有研究对血缘的利他主义和朋友的道义责任的情感性单一解释。通过案例研究和扎根分析等方法、借鉴现有变量以重构维度或题项。

(2)针对本土现实以挖掘制度演变进程 比如,江诗松等[34]发现现有文献无法详细解释,在复杂而冲突的转型经济制度环境下、中国后发企业是如何实现能力追赶的,因此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构建共演模型。研究发现,在起始的不合法制度环境下,吉利通过政治战略克服制度合法性问题,并选择了防卫导向的竞争战略,采取从雇佣中学习的方式,通过逆向工程模仿车型,外购核心部件,进入低端市场;在扩张阶段,吉利开始增加了前瞻性导向的竞争战略,在技术引进基础上提升研发能力,进一步实现在核心部件能力上的突破;最后,在转型阶段,由于扩张阶段政治战略以及能力追赶的成功,吉利创造了支持性制度环境,进一步提升研发平台和部件生产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的影响力。

(3)发展新的概念及其维度 比如,黄胜等[35]基于大规模的访谈、并采用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进行编码,提炼了制度能力的概念及3个维度:制度适应力、制度关系力和制度创业力。在此基础上,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构建了以制度能力作为母国制度缺失性对东道国制度缺失性和新兴经济体创业企业加速国际化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的中介变量的概念模型。

阶段3的核心是植根于本土现象发展源于本土的理论、概念或构念,在属于阶段3的6篇论文中,有3篇是以制度演变作为研究对象,有1篇是补充完善西方理论,仅有1篇是构建了新的概念,然而尚缺乏从中国传统文化、政治背景或社会习俗等角度出发的理论提出。由此可见,制度理论强本土化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1.4 评估结果

对发表在42种管理类重要期刊上的141篇关于制度理论在国内管理本土研究中的论文进行文献评估后,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结论:

(1)在论文发表数量方面,制度理论在国内管理研究中的论文数量年复年一年地不断增长,预计往后的研究仍会继续增加,这可能与《管理学报》、“制度理论与战略管理”工作坊和徐淑英等多年来的努力推动有关。

(2)从制度研究内容上看,现有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研究流派2和研究流派3,即制度经济学和制度社会学上。

(3)在本土化研究类型方面,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第一阶段的非本土化研究主要有直接运用西方理论、引用西方理论但加以修改、意识到东方情境特殊性3种;第二阶段的弱本土化研究主要有修改成熟量表、开发原有概念量表两种;第三阶段的强本土化研究主要有完善西方理论、描绘制度演变进程、发展新的概念及其维度3种;而第四阶段的全球多文化式本土化方面尚未出现。

(4)在本土化研究数量方面,非本土化的研究最多、超过论文总数的4/5,弱本土化的研究次之,强本土化的研究较少,全球多文化式本土化的研究尚未出现。以应用西方现有范式进行研究的阶段一和阶段二的研究论文数量高达95.74%,以中国作为主位的本土化研究极少,这与众多的国内外学者认为制度理论是最适合捕捉和研究转型经济体中的管理研究议题的高调呼声严重背离。换句话说,尽管使用制度理论的研究论文的总体发表数量在逐年增加,并且越来越多学者也意识到西方理论无法验证或解释中国情境中的独特性,但基于制度理论研究本土化现象的研究数量和研究层次均没有随之提升,这理应引起学界重视。

2 中国管理本土研究不足的原因分析

尽管学术界在一直呼吁并倡导进行本土管理研究。然而,本研究从制度理论视角对中国管理本土研究现状进行评估后却发现了中国管理本土研究呈现了“叶公好龙”现象,即倡导的多,但真正以中国管理现象为主位的进行本土化理论构建与验证的少。究其原因有很多,几乎与所有的中国管理研究的学术共同体都存在关系,很难在一篇论文中穷尽所有。因此,本研究从研究者自身角度来分析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不足的原因,认为主要存在两个方面原因:①能力问题,即研究者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从事中国管理本土研究;②意愿问题,即研究者是否想投身于中国管理本土理论建构事业。2.1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能力-意愿”分析框架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对这两个维度分别按照高低不同的属性,构建了一个2x2矩阵(见图1)。横坐标表示研究者是否有足够能力从事中国管理本土研究,分为“高”和“低”两个维度;纵坐标表示研究者是否有足够意愿从事中国管理本土研究,同样分为“高”和“低”两个维度。这样,就形成了4类对待中国管理本土研究的学术群体。第Ⅰ类是“不能做也不想做”的研究者群体;第Ⅱ类是“想做但不能做”的研究者群体;第Ⅲ类是“能做但不想做”的研究群体;第Ⅳ类是“既能做又想做”的研究群体。

图1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能力-意愿”分析框架

(1)关于能力方面 本研究借用WEICK[36]从理论建构的认知过程角度分析目前国内管理本土研究能力构建问题。WEICK认为,一个好的充满想象力的理论开发过程需要研究者具备3个条件(亦即本土研究者需要具备的能力):①丰富的问题描述;②对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尽可能多的猜想和假设(即对各种理论视角的把握);③拥有多样化验证各种假设的工具与方法(即对各种研究方法的掌握)。这三者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①从科学研究过程上看,科学研究来自于研究者对现象充满好奇心的观察,观察和描述得越丰富,越有利于发现关键科学问题;②研究者所掌握的各种理论视角就是研究者的认知框架,即在“夜的大海上”探索外部现象时所需雷达系统[36],各种理论视角的掌握程度决定了研究者对研究现象观察的深度,以及对问题的界定和对问题猜想丰富性(即研究假设形成);③各种猜想是否正确,又取决于研究者所掌握各种研究方法的程度。如果理论功底不强,就难以深度描述所遇到的现象,因而就算碰到了构建新理论的现象,认知框架的局限也会使我们无法注意到关键研究问题所在,进而失去洞察关键科学问题的想象力。如果研究方法掌握不够,基于各种理论视角而形成的对研究问题的丰富猜想和假设也就难以得到有效验证,而不能验证的理论构建又怎能判断是好的理论呢?因此,对于立志于构建高质量的本土理论学者而言,应具备深度地参与实践和了解实践,深刻把握国内外各种理论视角以及熟练掌握各种研究工具与方法等3个方面的能力。

(2)关于意愿方面 上述3个方面的条件仅仅是解决了研究者是否有能力进行本土管理研究的问题。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研究者进行本土管理研究意愿问题,即想不想真正投身于这项研究事业中去。研究者想不想、愿不愿投身于本土管理研究中(而不是所谓的“叶公好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来自于内因,即研究者对待学术研究的价值观。周长辉[37]认为,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价值观:一种是被称为是“职业导向”的学术价值观,他们将学术研究视为生存和生活的手段,他们的研究工作主要着眼于对他人喜好和做法的迎合与妥协,他们的研究反映了权宜之计、工具主义、追随流行、(工作或职业)不安全感的价值观;另一种被称为是“使命导向”的学术价值观,他们将学术研究视为一项使命,并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为此竭尽所能、感到甘之如饴。

另一方面来自于外因,即受到外部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影响。从评价体系所关注的时间维度上看,可以分为“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两种。国内现有的学术科研考核制度体系更倾向于短期导向,这考评机制驱使学术研究者特别沉迷于数量,而不是质量和学术贡献。比如,对科研人员来说,目前大多高校和科研机构要求在一定的年限里(通常是1~3年)发表论文一定数量和级别论文作为职称评审和聘任的条件,如果没有达到规定的目标,你将无法获得晋升和聘任。对绝大多数研究者而言,就算充满学术理想,但为了应付现实考核和生存压力,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对现实中考核的压力。对年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来说,学校和科研机构出台的学术毕业论文申请要求和招聘教师和研究人员对研究论文数量和级别要求,这都会导致年轻的学术研究者急功近利,追求论文的数量,而不是质量。

2.2 中国管理本土研究不足深层次原因

中国管理本土研究需要的是既能做又愿做的研究者,然而,现有急功近利的短期化科研考核体系以及学者基于职业导向的价值观,已对学术研究者和年轻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能力构建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从WEICK的分析框架上看,至少造成了4个方面的问题:

(1)从丰富的问题描述上看,学者们不热衷于关注或参与一线的管理实践 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来源于对实践经验的深刻描述。然而,正如周长辉[37]所言,在对待经验获取的态度上,大概可分为3类:①想获取经验但做不好。这一点对年轻学者和缺乏与管理者交流能力者尤其如此。年轻学者往往缺乏对商业实践关系的积累,想去了解实践也缺少介入的途径。另外,在顺利介入到管理实践后,研究者也需要具备获取一线管理实践经验与数据的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如访谈法、扎根理论法等,并具备学术研究的价值中立性,独立思考而不要成为企业或利益集团代言人,因为当你为利益代言时,你会失去科学研究的客观性。②怀疑对经验获取的意义。WEICK[36]认为持有这种观念的人,大多发生在通过数理模型进行推演的研究者身上,而且这种研究范式也不太适合构建管理理论;③不愿意花功夫去获取经验。正如周长辉[37]所指出的:“为什么很多国内同行不情愿花功夫去获取经验呢?因为这太耽误功夫。很多人对待学术研究,恰似中国人对待GRE考试一样。中国人考GRE所表现出的基本不是学习态度,而是攻略,因为GRE成了谋生手段的一环。如果研究被当成谋生手段,那么研究者的眼里只会盯在文章的发表上,不再关注研究的过程了”。如今大多数组织与管理研究者是通过解析文献的文本来寻找需要填补的“理论空白”,是一种典型的“从文本到文本”的研究技法,而非探索真实世界的研究。

(2)从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上看,博士硕士研究生不读书、不热衷研读经典文献 国内大学“重研究、轻教学”的科研评价体系,鼓励大学教师到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研究的成果,值得肯定也必然有助于提升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然而这种过度强调学术论文发表的考评指标,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理应承担的育人的使命。正如司徒达贤[38]所言,“就大部分专业领域而言,博士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未来的大学教师,而大学教师的素质则影响了国家未来整体人才的水平乃至于国家的竞争力。大学教师要有思想、有内涵、有教学的热忱,并对理论基础知识有完整而深刻的理解,才能承担起知识创造与传授的重大责任”。因此,作为培养未来大学教师的博士研究生在校教育,最重要的活动理应是读书与思考,包括了对学科领域内各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以及经典文献与相关学科知识的涉猎与接触。而同学之间,以及学生与导师之间,广泛的辩证与讨论更不可或缺。至于博士论文,则是经历过这些过程以后,再开始的另一种学习与训练。

从实践中看,现在各个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了配合科研绩效指标,都在努力增加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博士研究生导师也希望和学生一起多发表论文;作为招聘单位的大学也希望这些刚毕业的博士能带来更多现成的学术成果[39]。其结果就是在这些急功近利的评价体系驱动下,商学院的博士生培养最主要的活动就变成了研究调查、统计分析,以及努力提升论文写作与投稿的技巧了。尽管为了发表论文,也要阅读书目和文献,但所侧重的已是相对狭窄的研究议题了,这就直接影响了博览群书、培养思想的时间。更有甚者认为,现在研读经典文献都有点远离现实,似乎对管理研究与实践都没有真用处。现实的情况是,由于缺乏较为深厚的学术知识基础,这些研究即使有发表的机会,通常也只是学术研究上的枝节,无论在深度与创新上都难有作为。

总之,这种科研考核评价机制已深深影响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并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在现有的游戏规则下,聪明而现实的学生深知,既然导师与未来的求职单位,都希望他们能多发表学术论文,他们当然会集中精力于发表,而牺牲了长期基础能力的培养。这种做法,固然有利于求职,但长期而言,由于在学期间读书少,理论基础不扎实,将来的研究很容易遭遇瓶颈。这种考核评价机制下培养出来的博士必定缺乏丰富的想象力,也难以构建高质量理论。另外,大学将来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也难以提高。

(3)从各种研究方法与工具的掌握上看,学者们没有进行严格全面的科研训练就在撰写学术论文 各种研究方法是检验各种理论对现实解释的各种猜想与假设的工具,对各种研究方法与工具的掌握是提高理论构建水平的又一重要因素。以工商管理研究领域为例,除了需要掌握工商管理领域中各种经典理论视角外,还需要掌握构建理论和检验理论的各种研究方法、工具和研究过程。如科学研究过程,定性、定量和实验研究设计,质性研究方法中扎根理论研究、案例研究法、访谈技术、文本分析等,各种定量研究方法,如方差分析、回归分析、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的检验、跨层次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以及诸如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判别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学者而言,如此多的基本研究方法需要掌握,往往也是不能一触而就的,一般需要多年的积累和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完善。然而,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在现实中,由于急功近利的科研考核评价机制往往容易促使学者们在没有完全武装好自己的理论与方法等装备的情况下就进行学术论文的撰写了。甚至有不少学者本末倒置,在很难实现理论创新贡献的条件下,出现了不少基于流行研究方法和高深研究工具而驱动的研究。如为了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而结构方程,为了跨层次研究设计而跨层次,千方百计地在研究中加入调节效应、中介效应,调节中介和中介调节等复杂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4)学术评价重视论文发表的期刊等级,而不是论文的实际贡献 比如,只要是SCI/SSCI期刊列表的论文、SCI/SSCI分区高或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发表了论文,它们都比中文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质量好,也是各种奖项和基金等竞争性项目的当然入选者。但真实的情况是,就算是同一个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如AMR、SMJ、Science和Nature等),也会有高低优劣之分,甚至传出在这些高质量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作假的消息也不少。本质上而言,这种从期刊级别和影响因子的角度评价科研成果质量的做法,是外行评价内行时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但为了进一步推进本土管理研究的发展,亟需克服这种外行评价内行的做法,将对科研成果数量和外部评价转向到具体通过内行评价科研成果质量上来,比如使用具体的引用次数、高引、引用的内容和对学科发展的知识贡献上来。没有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也就没有高质量和高影响力的理论成果产生。

3 结论与建议

尽管众多的国内外学者认为制度理论是最适合于捕捉和研究转型经济体中的管理研究议题的理论视角之一,本研究基于制度理论的学术文献,对中国管理本土研究现状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本土管理研究而言,这种呼声仅仅是“叶公好龙”,即基于制度理论研究本土化现象的数量和研究层次却没有随之提升。为了克服这一困境,本研究认为,学术界和相关机构需要从学者价值导向、研究能力构建和学术考核制度体系等3个方面进行改进,才能进一步推进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进展。

(1)从学者价值导向上看,应鼓励更多具有使命导向的中国学者投身于中国管理本土研究,而不能仅仅将学术研究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尽管这个过程中会充满很多现实困难,如本土研究论文被当作非主流研究,很难在在西方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但正如使命所具有的内涵那样,它要求我们必须出自内心的热爱而不是外部推动从事科学研究。

(2)从学术能力构建上看,研究者需要具备3个方面的能力:①深度参与实践的能力。研究者需要积累和把握到一些实践中去的机会,并能深度描述实践发生的内在过程和机制。研究者应具备客观和独立思考的秉性,并熟练掌握应对实践的技能。②尽可能多地掌握多学科的理论视角。理论视角是研究者认识各类现象的框架,它决定了研究者的想象力,即决定了对所关注的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原因的猜想的丰富性。掌握尽可能多的跨学科跨领域理论视角会提供管理本土研究的洞察力和想象力。③熟练掌握验证各种各样研究猜想的研究方法。理论构建的所形成的多样化的猜想需要通过实证检验,这就要求研究者需要掌握根据各类研究问题和设想进行验证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工具,包括科学研究过程、研究设计和数据获取与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

(3)从学术考核制度体系上看,需要从短期功利化、数量化向长期的质量化导向转变,目前至少亟需实现3个方面的转变:①国内大学应从“重科研、轻教学”考核导向转向“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并重”的导向转变。大学功能不仅是创造新知识,还有育人和服务社会的使命。可以想象,这种转变有望克服研究者只是论文写作者而不是教育者和社会实践参与者的重大弊端。②对研究人员质量的评价应更加全面综合,不能简化成“数字化管理”的论文数量上。高校和科研机构需要降低(甚至废除)对硕士和博士生毕业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以及过分强调招聘新员工对科研成果的重要性。③在对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时,从强调期刊列表、影响因子分区等外行导向的考核机制向以强调学术贡献和学科贡献等学术共同体内部考核机制转变。

[1] TSUI A S. Editor’s Introduction-Autonomy of Inquiry: Shaping the Future of Emerging Scientific Communities[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2009, 5(1): 1~14

[2] 苏敬勤, 张琳琳. 情景内涵、分类与情景化研究现状[J]. 管理学报, 2016, 13(4): 491~497

[3] 李平. 中国管理本土研究: 理念定义及范式设计[J]. 管理学报, 2010, 7(5): 633~641,648

[4] 陈春花, 宋一晓, 曹洲涛.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管理学报, 2014, 11(3): 321~329

[5] 李平.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与中国传统哲学[J]. 管理学报, 2013, 10(9): 1 249~1 261

[6] 曹仰锋, 李平. 中国领导力本土化发展研究: 现状分析与建议[J]. 管理学报, 2010, 7(11): 1 546~1 551

[7] PENG M W.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s and Strategic Choic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3, 28(2): 275~296

[8] 魏江, 邬爱其, 彭雪蓉. 中国战略管理研究: 情境问题与理论前沿[J]. 管理世界, 2014(12): 167~171

[9] JIA L, YOU S, DU Y. Chinese Context and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to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search: A Three-decade Review[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2012,8(1):173~209

[10] 吴小节, 彭韵妍, 汪秀琼. 制度理论在国内战略管理学中的应用现状评估[J]. 经济管理, 2015, 37(10): 188~199

[11] MEYER K. Institutions, Transaction Costs, and Entry Mode Choice in Eastern Europ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1, 32(2): 357~367

[12] KOSTOVA T, ZAHRA S.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under Conditions of Complexity: The Cas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9, 24(1): 64~81

[13] PENG M, WANG D, JIANG Y. An Institution-based View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y: A Focus on Emerging Economi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8, 39(5): 920~936

[14] DIMAGGIO P J, POWELL W W.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3, 48(8): 147~160

[15] NORTH D.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6] SCOTT W.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M]. Thousand Oaks: Sage, 1995

[17] GREENWOOD R, RAYNARD M, KODEIH M, et al. Institutional Complexity and Organizational Respons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 2011, 5 (1):317~371

[18] LOUNSBURY M, BECKMAN C M. Celebrating Organization Theory[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4,52(2): 288~308

[19] 吕源, 徐二明. 制度理论与企业战略研究[J]. 战略管理, 2009, 1(1):14~22

[20] FRIEDLAND R, ALFORD R R. Bringing Society Back in: Symbols, Practices, and Institutional Contradictions[M]//POWELL W W, DIMAGGIO P J.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1:232~266

[21] THORNTON P H, OCASIO W. Institutional Logics and the Historical Contingency of Power in Organizations: Executive Succession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Publishing Industry, 1958-1990[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9, 105(3): 801~843

[22] GREENWOOD R C, OLIVER K, SAHLIN-ANDERSSON R,et al.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Institutionalism[M]. Thousand Oaks:Sage,2008

[23] 张金隆, 杨妍. “中国实践管理”相关研究热点分析[J]. 管理学报, 2012, 9(3): 322~328

[24] 吴航, 陈劲, 郑小勇. 新兴经济体中企业国际多样化与创新绩效: 所有权结构的调节效应[J]. 科研管理, 2014, 35(11): 77~83

[25] 支晓强, 孙健, 王永妍, 等. 高管权力、行业竞争对股权激励方案模仿行为的影响[J]. 中国软科学, 2014(4): 111~125

[26] 张婧, 段艳玲. 市场导向组织变革的动力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 2013, 34(10): 109~117

[27] 肖振鑫, 高山行. 技术驱动、政府推动与企业探索性创新——基于产业竞争范式和制度理论的双重视角[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 36(3): 46~55

[28] 张琳, 张晓军, 席酉民. 领导者如何获取资源:基于制度理论、资源基础观和领导理论的分析框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4): 144~149

[29] 李玉刚, 童超. 企业合法性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分析框架及研究进展[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5, 37(3): 65~75

[30] 郭锐, 汪涛, 严良. 国外品牌在中国的转化研究: 基于合理性理论[J]. 经济管理, 2010, 32(9): 180~186

[31] 李彬, 谷慧敏, 高伟. 制度压力如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 基于旅游企业的实证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11, 14(6): 67~75

[32] 武立东, 王凯. 独立董事制度从“规制”到“认知”的变迁——来自主板上市公司的证据[J]. 管理评论, 2014, 26(7): 9~19

[33] 李新春, 叶文平, 唐嘉宏, 等. 创始爱心资金获取: 情感信任还是能力信任[J]. 管理科学, 2015, 28(2): 40~48

[34] 江诗松, 龚丽敏, 魏江. 转型经济背景下后发企业的能力追赶: 一个共演模型——以吉利集团为例[J].管理世界, 2011(4): 122~137

[35] 黄胜, 叶广宇, 周劲波, 等. 二元制度环境、制度能力对新兴经济体创业企业加速国际化的影响[J]. 南开管理评论, 2015, 18(3): 71~84

[36] WEICK K E. Theory Construction as Disciplined Imagin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 14(4): 516~531

[37] 周长辉. 职业与使命,自在与出入[R]. 杭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工商管理青年基金主持人会议, 2011

[38] 司徒达贤. 担心博士从此不读书[J]. 天下杂志, 2007(386): 156

[39] 熊丙奇. 教育的挑战: 别忘了教育是什么[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编辑 刘继宁)

Chinese Indigenous Management Research: Current Problems and Future Suggestions Based on Institutional Theory

WU Xiaojie1PENG Yunyan1WANG Xiuqiong2

(1.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China;2.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China)

This article searches the papers relevant to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management field from 42 considered important kinds of management academic journals from 2000 to 2015, and defines 141 papers as the study samples.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Chinese indigenous management research, we use content analysis to summarize the situation of indigenous management research based on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domestic management research field. We find that although the number of papers based on institutional theory is increasing constantly, most of the papers are in the first stage and the second stage of following west research paradigm and few of them are indigenous studies with Chinese context. And then, this study builds up a “Capability-motivation” framework 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for this phenomenon. Finally, we propose thre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Capability-motivation” framework for Chinese indigenous management research, namely, transformation of academic value orientation of researchers, establishment of three type of research capacity and revolution of academic evaluation mechanism.

institutional theory; indigenous research; contextualization; content analysis;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

10.3969/j.issn.1672-884x.2016.10.002

2016-04-2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资助项目(15JZD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02052,7140205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JCZH142,15YJAZH083);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YQ2015060);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WYM_0010,2013WYXM0032)

C93

A

1672-884X(2016)10-1435-11

键词”和“摘要”进行检索 为了反映制度理论不同流派的研究内容,在中国学术期刊

总库(CNKI)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专业检索模式下,以“制度”、“合法性”、“合法化”、“制度理论”或“制度基础观”(经过对制度理论相关文献的阅读后,确认“制度基础观”为“制度理论”的同义词)、“制度逻辑”作为关键词和摘要分别对42种期刊逐一检索。共得到118篇和83篇符合条件的论文。

汪秀琼(1983~),女,湖北咸宁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 510006)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E-mail:ecwangxq@scut.edu.cn

猜你喜欢
研究者论文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