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清
新疆若羌县人民医院内科,新疆若羌 841800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50例的临床效果分析
何建清
新疆若羌县人民医院内科,新疆若羌 841800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该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有糖尿病且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患者单纯服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单一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同时服用厄贝沙坦,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更少,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情况好于单一组,两组实验对象的数据在进行组间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糖尿病;高血压;硝苯地平;厄贝沙坦;治疗效果
糖尿病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和多发病之一,伴随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等的调整,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年轻化。糖尿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患者会合并多种疾病,给患者血糖的合理控制带来了较大困难[1]。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最容易合并的病症,糖尿病患者在并发高血压疾病后若未能及时接受诊治,血压很难得到控制,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肢体残疾、死亡等。该院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将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用于治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挑选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该院进行诊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对象,患者经实验室指标检查后符合WTO组织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实验排除以下对象:精神功能异常者、意识严重模糊对象、心脑血管异常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患者血液疾病者、各类型肿瘤患者、同时患有其他基础性疾病患者、本实验所用药物敏感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均匀分成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对象。单一组26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为36~68岁,糖尿病病程1~12年,高血压病程1~11年;联合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8~71岁,糖尿病病程为2~14年,高血压病程1~10年,两组实验对象的相关资料在进行互相对比后未见任何差异(P>0.05)。
1.2 方法
单一组患者单纯服用硝苯地平来进行治疗,患者服用2次/d,20 mg/次,并连续服用2个月。联合组患者则需要在单一组患者服药治疗的基础之上同时加服厄贝沙坦来进行治疗,患者服用2次/d,75 mg/次,并连续服用2个月[2]。年龄相对较大的患者可以每日服用1次厄贝沙坦,剂量控制在75 mg即可。两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也需要接受常规治疗,医护人员会帮助患者合理控制饮食,并指导患者每日定期锻炼,让患者接受胰岛素注射,帮助患者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 mmol/L以下,将患者的餐后2 h血糖控制在11 mmol/L之下。
1.3 实验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服药后的效果进行探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可选择无效、好转及显效来表示,总有效为好转+显效。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病症未得到任何改善,患者病情有加重趋势,血压指标高居不下;好转:患者服药相关症状得到稳定控制,舒张压下降幅度为10~20 mmHg,患者的收缩压下降幅度超过30 mmHg;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患者体征趋于正常,舒张压下降的幅度超过20 mmHg或血压将至临床规定的科学范围内。同时,对两组实验对象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接受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进行科学分析。
1.4 统计方法
该实验中所有数据需要接受SPSS 21.0软件包进行核算,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数据对比后显示存在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对象临床疗效分析对比[n(%)]
2.2 不良反应情况
单一组患者有12例出现不良反应,5例患者头晕,3例患者头部疼痛,2例患者出现恶心感,2例患者呕吐;联合组患者则仅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例患者头晕,1例出现明显的头痛迹象。在对这一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χ2=6.353,P=0.012<0.05。
2.3 主要指标情况
单一组患者服药前的收缩压为(158.5±8.7)mmHg,联合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为(159.2±8.9)mmHg,对比后t=0.398,P=0.692>0.05;单一组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为(102.3±5.3)mmHg,联合组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为(102.6±6.1)mmHg,对比后t=0.263,P=0.794>0.05;单一组患者治疗前的24 h尿微量清蛋白为(52.2±10.5)mg/L,联合组患者这一指标为(51.6±9.9)mg/L,对比后t= 0.294,P=0.76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一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为(135.6±6.1)mmHg,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为(112.2±3.6)mmHg,对比后t=13.377,P= 0.000<0.05;单一组患者服药后的舒张压为(96.4±4.1)mmHg,联合组患者的这一指标在服药后则为(81.2± 2.6)mmHg,对比后t=22.139,P=0.000<0.05;单一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尿微量清蛋白为(38.7±7.3)mg/L,联合组患者这一指标为(16.5±2.4)mg/L,对比后t=20.428,P= 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糖尿病与高血压都是我国与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极高的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群。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高血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身体脏器及各系统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患者身体所受危害较大。临床治疗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一般被看作是患者微血管出现病变及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因此,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已经从对患者的血压进行单一控制逐渐转变为对患者机体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控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若未能接受科学治疗,病情会更为严重,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会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为患者选择何种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之一。
硝苯地平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二氢吡啶类该拮抗剂药物,患者服用后,血管痉挛可得到较好控制,药物可以对患者心肌细胞膜部位的钙内流进行极强的选择性抑制,从而减弱患者心肌的收缩力,对患者的心肌部位形成较好保护。硝苯地平对于患者机体的糖代谢不会产生较强影响,也不会给患者的胃肠带来严重刺激,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机体负荷。但很多患者在单纯服用硝苯地平后治疗效果难以得到保证,也会出现不良反应等。所以,患者在服用硝苯地平的同时需要联合服用其它药物。厄贝沙坦是临床中常见的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药物,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服药之后,体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会被阻断,患者的小动脉平滑肌会出现明显的收缩,外周血管阻力会出现明显提高,进而达到降低患者血压的治疗效果。厄贝沙坦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体内血浆中存在的醛固酮的自身浓度,从而使患者的血压将至合理范围内[3]。患者在服用厄贝沙坦之后,药物有效成分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强患者体内的ATI受体的作用,确保患者的血管有效扩张。该院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将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钙离子拮抗剂药物可以直达患者的细胞膜,并有效阻断患者相应部位存在的钙离子通道,进而实现合理降压,并且有效扩张患者的全身机体血管,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血糖也会得到较好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也会较少,患者服药的安全性无须担心。
在对比此次试验对象的临床疗效后可以明显看出,联合组患者的无效例数很少,好转与显效例数均比单一组对象要多,联合组对象的临床有效率高达96%,明显高于单一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同时,联合组患者服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仅为6%,这要比单一组患者24%的服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很多。与此同时,通过对两组对象治疗前各项指标后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与24 h尿微量清蛋白均出现科学下降,与单一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数据对比具有明显意义。
对于患有糖尿病且并发有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用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存在积极意义,可以避免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患者血压等指标可以得到科学改善,两药联用可作为患者首选治疗方法。
[1]何美平.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评价[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5):84-85.
[2]李锴.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4):70-71.
[3]梅立冬.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9):39-41.
R587.1
A
1672-4062(2016)10(b)-0010-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20.010
2016-07-19)
何建清(1969.9-),女,四川南充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大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