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旖
试析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中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
□张静旖
整部《包法利夫人》的故事很简单,讲述受过贵族教育的女主人公爱玛,青年时代饱读浪漫派作品,在成年后的婚姻生活中不满丈夫夏尔·包法利的迟钝、平庸、不解风情,在传奇式爱情的幻想下做了别人的情人,最终走向悲剧。这种桃色事件在文学作品当中很常见,但其涉及的所涉及的区域十分敏感,爱玛的悲剧不仅仅在于女主人公,而且也反映了时代的悲剧,福楼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情感堕落的过程,努力挖掘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
根据《包法利夫人》的故事脉络,女主人公爱玛的形象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小说前期对爱玛的描述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弱女子,热情美丽纯洁,在修道院接受贵族教育,饱读浪漫派作品,对未来充满美好幻想。而在成年以后的婚姻生活当中形象急转直下,变成情感的堕落者,追求腐化的生活,最终走向服毒自尽的悲剧结局。而从整部《包法利夫人》所要揭示的内涵来分析,就不能简单的将爱玛的人物形象拆解成前后两个阶段去分析,而是要将这两个前后对比强烈的形象结合起来[1]。
福楼拜在其小说中添加了副标题《外省风俗》,对时就世界中叶的法国外省生活进行了描绘,通过爱玛的故事表现出对消极浪漫主义及当时社会境况的批判。据此,就可推断,爱玛形象转变的开始就是其青年时期在修道院的学习生活。爱玛在修道院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接触了浪漫主义文学,哀怨缠绵的传奇小说,在少女的天性——幻想传奇爱情的影响下,生出向往城市生活的念头。爱玛的少女情怀在浪漫派作品的影响下一发不可收拾,这为后期形象的转变埋下了伏笔。而当爱玛与夏尔·包法利结婚后,成为包法利夫人,丈夫平庸、不解风情,显然无法满足爱玛少女时代的幻想,最终被社会风气污染,走向堕落。当爱玛接触了所谓上流社会,在满足了虚妄的少女幻想后,不可自拔,渐渐成为投机者、高利贷、流氓的猎物,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此时的包法利夫人,已经不满足于少女时代的幻想,而是被本能欲望所驱使,最终走向毁灭,这是人性的弱点之一[2]。
从这些分析当中,不难发现爱玛的性格中有勇敢,也有软弱,渴望传奇式的浪漫爱情,却又在深深的伤害自己的丈夫。
夏尔·包法利作为《包法利夫人》中的男性主人公,其形象十分普通,并不引人注目,但如果深入去分析,并结合爱玛的形象分析,可以看出夏尔.包法利在小说的作用十分重要。
首先,夏尔·包法利出生于小地主家庭,尽管出生时这个家庭正在走下坡路,但勉强可以算作地主阶层;其次,他是一名普通乡村医生,平庸,庸俗,不解风情,善良等,他具有芸芸众生所具有的普遍性性格特征。
根据这些内容,可知夏尔·包法利是与所谓上流阶层格格不入的普通人,虽然生活可以过得好,但进入不了上流社会。
《包法利夫人》是对消极浪漫主义及但是社会现实的批判,从这个角度看,夏尔·包法利无法满足爱玛对爱情的幻想,也无法给与爱玛奢华的生活。直到爱玛死后才明白爱玛的背叛,最终伤心而死。这一刻,夏尔·包法利屈服于命运,显得软弱,无力抗争,进而表现的生动鲜活,有血有肉。
《包法利夫人》是对消极浪漫主义及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福楼拜通过浪漫幻想与平庸现实的强烈反差,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残酷现实。基于此,爱玛和夏尔·包法利成为了各自的代表,通过双方的悲剧结局,表现出作者对消极浪漫主义及社会现实的控诉。
注释:
[1]袁君.客观性写作方式带来人物性格的复杂矛盾性——读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有感 [J].群文天地, 2012,06:71.
[2]徐章迪.包法利夫人形象来源探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02:73-75.
(株洲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