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小隐
所有的光鲜其实不堪一拂
文-尹小隐
明眼人都知道,
那些光环究竟是怎么回事。
和很多新闻事件一样,刘伶利事件的走向再次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多事的网友和媒体挖出陈院长不少暧昧的曾经:博士头衔,院长身份,著述,论文,各种名目的奖项和荣誉称号,如此之多,如果一一念下来好像在表演贯口,却统统经不起推敲和追问。比如,她所领取的奖项,许多都来自民政部认定的非法社团,发表论文的杂志,也和她本人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明眼人都知道,那些光环究竟是怎么回事。可以这么说,你那张密密麻麻的简历上面,所有涉及到的机构和个人,谁敢站出来说自己干净?稍稍上网搜索一下,就会发现里面的一层又一层猫腻,根本不需要多高的智商和技术含量。
所以说,真的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你有钱有关系,就能摇身一变,从当初搞运输的车老大,变成教育家。问题是那些钱都去了哪儿,顺藤摸瓜,能抓一把。常言道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一旦有司认真起来,你让那些和你有过灰色利益往来的人士情何以堪呢?
这充满疑点的发迹史,并不会让我们感到陌生。企业家有钱之后,就想有名,有社会地位,就需要头衔和荣誉来给自己包装、贴金,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有需要就有供给,愿意做这个生意的大有人在,这也不是什么近年才有的新鲜事,所以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但问题是,这些成功人士,不想把时间花在踏踏实实提升自己这种事情上,如果花钱就能买来博士、教授、学者、作家、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各种光环,我为啥要费力去读书搞研究呢?刘伶利事件,再次将这种事抖落到了光天化日之下,又让我们看到了那些被掩藏在冠冕堂皇之下的把戏。
这件事本来说到底,不过就是劳资纠纷,只可怜闹出人命。可俗语说得好,拔出萝卜带出泥。这是悲剧,更是讽刺剧。我们每每都会从热点社会事件中,挖出如此这般的猫腻,比如郭美美事件、李天一事件,尤其是那些落马的大老虎。这些事件,都让我们领略到了每一位高高在上的那些阴暗卑劣。
在院长的发迹史被晒出来之后,每个脑子清醒的人恐怕都会发问——我们这个社会所有表面上的光鲜迷人,是不是吹一口气,就会打回原形?而且我们当然会继续问——在我们身边,到底还有多少这样呛人的灰尘?
其实真正可怕的不是有灰尘,而是灰尘们结成了网,吸附更多的灰尘,滋生更多的病菌,制造更多的祸害,并且随时准备让一些人成为这张网的祭品。
一个是院长,是老板,是北大的访问学者和研究员,杂志的副理事长,党刊的调研员,无数光环加持的名流。另一个,不过是一个老师,职员,草根。但究竟谁从生到死都是真实的,谁又是用一层又一层的包装纸把自己打扮成另一个人,相信所有人都看得清。
其实这样玩的人也很冤,大家不过是想安安静静地做被社会认可的成功人士,却承受了那么多压力。你花了那么多钱,不过是想好好包装一下自己,但还是会有人说你没文化。你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在利用这社会已经形成的游戏规则,放眼望去,大家不都是这样吗?但大家就盯住了你,你说这有多委屈。
没有意外的话,生活会渐渐恢复平静,一如往常。对于这种事,我们与其怨,不如恶毒地愿,愿所有的冠冕堂皇都在太阳底下,活得战战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