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倩茹
摘 要:MOOK杂志书是杂志(magazine)和图书(book)的结合体,其性质介于两者之间,起源于日本,20世纪末在我国兴起并发展。新近创刊的MOOK《知日》的多平台创新性宣传十分引人注目,5年来构建出了自身良好的品牌形象,也存在不少争议。本文力图从宣传营销策略的角度分析《知日》的特点及问题,从而为MOOK在我国的宣传营销提供建设性思考。
关键词:杂志书;《知日》;宣传营销;策略研究
1 何为MOOK
MOOK,是一种结合了书(book)与杂志(magazine)特点的新型出版形态,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于日本,后被引入台湾地区,在出版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图书出版行业不断进步,出现了风格各式各样、水准参差不齐的杂志书。其中,于2011年1月创刊的MOOK《知日》,在編辑和运营风格上更加受到MOOK鼻祖日本的影响,至2016年7月已发行了35期,国内发行量达到了每期5~10万册,并已拥有稳定的读者群。除了出版每月一期的纸质书,《知日》更是通过运营微博微信平台、开发衍生产品、开展线下活动等各种丰富的方式,积极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因此,本文选择将《知日》作为研究对象,试图由此来一窥当代中国MOOK的宣传营销策略,并总结出经验教训。
2 《知日》的宣传营销策略
2.1 微博、微信平台
2.1.1 新浪官方微博
2010年12月19日,在第一本《知日》还未出版上市的时候,“知日ZHIJAPAN”就已经发出了第一条微博,由这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知日》团队与微博的互动比起其他传统媒体,更具有系统性和目的性。《知日》与微博的互动方式与互动特点,总结为以下几点:
(1)互动方式。第一,构建品牌。注重保持品牌的一致性;在潜在消费群体中拓展品牌影响力;利用微博强化品牌的社会责任感与价值观。第二,完善内容。发布关于《知日》封底制作的信息;征求粉丝对于封面设计的意见;通过微博了解读者最想阅读的主题。第三,促进销售(根本目的)。发布杂志书的精华内容以宣传新书;提供各渠道的购买信息;丰富的促销形式(如微博抽奖、互动话题等)。
(2)互动特点。第一,全方位利用官方微博作为杂志书的对外平台,几乎将其作为自己的官方网站来使用。第二,摆脱官微严肃的刻板印象,侧重“人性化表达”,特别注重与粉丝的互动。第三,微博充分配合新一期纸质书的选题,发布与该期有关的信息内容。第四,微博发布的有关订购渠道的信息量较大,弥补了作为图书销售渠道的限制。
2.1.2 微信公共号
微信平台与微博平台在互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故笔者在此仅对两者的营销差异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第一,信息传播方式不同所导致的发布内容差异。相较于微博的开放式交流平台,微信则封闭、单向化了很多,因而虽然粉丝数量较少,精准度却更高。也就是说,关注《知日》微信公共号的用户更大比例上是了解《知日》的,因此微信平台上的推送内容较微博而言,减少了广告宣传,提升了文章深度。第二,信息接收方式不同所导致的发布频率差异。
2.2 衍生产品
2.2.1 网络商店——知日Online Store
不同于传统MOOK的随书赠品、周边产品,《知日》于2013年4月开设的官方网络商店“知日Online Store”,以淘宝网为平台,以“日系严选 期间限定”为标语,贩售高品质日系商品。该网店主要有三大创新之处:
(1)高品位的日本商品。知日网店的商品经过严选,注重外观、材质、功能的搭配,强调满足顾客情感和物质上的双重收获。尽管绝大部分商品价格较高,但却与国内喜爱日系产品的小众群体的消费能力较为匹配,提升了“知日ZHIJP”整体的品牌格调。
(2)以闪购为主的销售模式。“知日Online Store”将自己的闪购模式定义为“限时(一定时间内下单)+预定(统一收集大家的订单,统一安排发货)+特卖(适度的购买优惠和福利)”。这种新型销售模式可以优化库存、促进更新,适合知日这样规模较小的网店。同时,限时限量的商品也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
2.2.2 子书系——《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和同名网络视频节目
2014年4月,《知日》团队推出了名为《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系列书籍,至2014年12月全四本出版完毕,每本定价36元。《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书系以均质化为特色,互相没有顺序和连贯,以“高度浓缩大量素材,密集呈现信息量,为彻底了解日本提供一个最具整合性信息价值的通道”。
而更具突破性的则是和该书系同步推出的同名网络视频节目。该免费节目以优酷网为发布平台,每周更新一期,每期5~10分钟不等,配合纸质书的内容,从中国观众所感兴趣的话题出发,力图展现“这个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3 线下活动
“图书是一项双向交流的传播活动,‘互动是其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MOOK作为新生物,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在完善传统图书互动途径的同时,加强互动交流,及时获取读者需求信息。”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利用新媒体平台的网络互动,《知日》也不忘配合每一期的选题,开展与读者面对面的线下活动。例如,配合《知日·手账最高》特辑,与豆瓣“手账小组”合作,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行手账爱好者交流会;配合《知日·机甲》特辑,邀请模型品牌、知名原型师一起开展沙龙活动等。
3 启示
3.1 充分、创新地运用网络平台
绝大多数MOOK都可以在主流网络书店上购买到,也几乎都开设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豆瓣小组等新媒体平台。然而,如何切实有效地运用它们为自己服务,《知日》在这方面的操作值得学习。
建立起平台只是第一步,如何优质地运营则是更为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哪一个平台,都应保持适当的更新频率、积极的读者互动、及时的信息反馈,灵活地将自己的产品与理念融入其中。此外,一些创新性的平台运作模式也值得挖掘,就如《知日》在淘宝网上的闪购网店、优酷网上的视频节目一样,个性与勇气不应仅存在于纸张之中。
3.2 开发产业链,树立宏观、长远的品牌规划
“创造一个高效的商业模式和产业链是出版行业发展的关键。在市场化的今天,图书、杂志的出版都已经不再仅仅依靠单一的销售获利。针对一个产品进行深度开发,打造一个立体、全方位的产业链条,才是未来出版行业发展的方向。”《知日》的衍生产品围绕日系精神,走出日本商品闪购网店这一高端路线和《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系列丛书的大众通识路线,证明MOOK的衍生品开发并非只有设计一些诸如明信片、T恤之类的周边产品这一条路。
主编苏静是这样定义“知日”的:“国内唯一专门关注日本的媒体品牌。”这正好说明了“知日”从创刊时起就没有将自己局限于一本纸质出版物。美国营销专家拉里·莱特曾指出:“拥有市场将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2013年4月,“知日日语”微博账号悄然出现,在其简介上将自己定义为“知日ZHIJAPAN品牌旗下的日语培训服务机构”;2014年11月,“知中ZHICHINA”诞生,主打口号为“有关东方中国的一切,探索中国的首选”,并于2015年出版第一本特辑《知中·山水》。
针对苏静种种对“知日”的野心与期望,网友在惊叹品牌框架之大的同时,也持有是否“用力过猛”的担忧。笔者无意推崇“知日”的过度商业化模式,但从它的持续热销中我们的确可以看到,杂志品牌化会越来越是一个未来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