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阴暗与灵魂救赎

2016-11-20 18:40杜炯熠
艺术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人物分析救赎人性

杜炯熠

摘 要:电影《告白》是日本著名导演中岛哲也根据凑苗佳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影片从情节到人物高度还原,通过一个极为复杂的复仇故事,凸显了人性的阴暗面,以及各个人物如何在故事中完成自身抑或者他人的救赎。本文就庞大的人物关系网络展开分析,试图清晰地分析出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物本体的刻画,深入挖掘人物内在,以期达到寻找电影中映射的主题和引发对于生命的思考的目的。

关键词:人物分析;人性;救赎;《告白》

《告白》是由日本导演中岛哲也执导,日本女演员松隆子主演的一部关于复仇题材的影片。它没有华丽壮观的场景铺陈,也没有阵容庞大的明星团队,更没有别具匠心的特效特技。但是,仅仅是独特的情节构思,尤其是巧妙的人物安排使得整部影片显得紧凑而富有张力。

影片主要讲述了女教师森口悠子4岁的女儿溺死于游泳池,而经调查她发现这一切是班上两个同学所为。现行的《少年法》给她的复仇竖起一座屏障,为了让两个学生得到惩罚,她精心策划了一场极致的疯狂复仇。在整个计划进行的过程中,很多人参与其中:女教师森口、学生A渡边修哉和B下村直树、学生北原美月、老师维特……虽然他们担任的角色不同,执行者、受害者抑或两者兼有。但是站在一个制高点遍观影片中的所有人物,似乎都有自身的悲哀。

1 关于人物框架

在整个疯狂复仇事件发生过程中,森口悠子这位女教师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她与片中的每一个人物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

她作为一个单亲母亲,不得不面对社会无端的苛责,与此同时,为了女儿不被歧视,她也必须对外隐藏丈夫是艾滋病人的事实,破碎的家庭和幼小的女儿成为她难以摆脱的束缚和压力。爱美不过是森口对丈夫畸形爱的一个缩影,她近乎疯狂地崇拜、爱着自己的丈夫樱宫老师,但是当女儿和丈夫的生命与自己渐行渐远时,她内心仅存的美好在瞬间破碎崩塌。这直接阐释了森口报复的直接动机,女儿意外死亡,因爱而恨,顺利引出学生A和B——两个杀害女儿的凶手。

随着事件向前发展,森口清醒地认知到“杀人诛心”这个道理。因此,一场围绕学生A渡边修哉和学生B下村直树的精神报复计划悄然形成。她根据两人的弱点和所处的家庭环境各自“下药”。通过对两人的了解,她最终选择的路线都是母亲——这个在任何孩子心中都至亲至近的人。仿佛爱美失去了母亲,她也要让他们尝尝失去母爱是什么滋味。正如台词所言:当生命消失的时候,你听见重要的东西破碎了的声音吗?

2 森口和她的学生

在森口与学生的关系中,森口虽然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任何事情的发生似乎都和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樱宫正义的结合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是个错误,但是因为爱自然而然出现了爱美这个可爱的小女孩。此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有多么爱自己的孩子。

随着事件的推进,在渡边为达成自己终极目标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试验品而将爱美电晕后,引出了另一个人物:下村直树。他虽然不是主导者,但却是杀死爱美的元凶。但当我们回顾这个过程,其实全部是“报复”心态在作怪。

渡边为了见到母亲,为了得到母亲的认同,他非常努力研究电机,把老师和她的女儿相继当成实验品。虽然从直接方面来讲都未致死,但是这种畸形的心态在事件逐渐发展过程中已昭然若揭。直树为了说明自己不是个“失败品”,鼓足一切勇气杀死了老师的女儿,完成了心灵的释放。在渡边面前达到一种心态的平衡。但他不曾想到,爱美的妈妈会如此有心计,暗中请来的维特老师就是她报复的工具,不停进行家访就是为了摧毁直树的意志,她达成了。直树从此未在学校出现过。

在这个过程中,渡边和直树可以简单地看做杀人“合作”关系。但是这次合作完全没有预谋,只是渡边的“试验”和刺激直树的话成为了杀人事件的导火线,直树的不甘心成为了他杀人的动机。全剧在两人没有任何商榷的前提下完成了这个过程,从而对人性的阴暗进行了极度的讽刺与调侃。

3 三位母亲的悲哀

由杀人事件所衍生出来的人物即为三个母亲的故事。作为母亲的森口因为女儿被杀害而进行复仇,作为直树母亲的优子因为小直的精神崩溃而作出了出乎意料的决定:带儿子去天国。渡边母亲的母爱因为被森口所利用而达到复仇的目的。

三个母亲,三段孽缘。三个母亲的最后结局是两个学生母亲惨死,两个母亲成为了爱美的陪葬品。而故事主线中的三位母亲无异于都失去了最亲的人。他们都是可怜的,在心理无法形成平衡的时候,只能借助他人进行发泄,悲,这是注定的结局。

在渡边的生命中,一直在追逐母爱。从这点来讲,小直比他幸运,他有一个非常非常爱他的母亲。即使儿子是杀人凶手,她也竭力为儿子辩护。但是这种溺爱却造就了直树悲剧命运的产生:当直树在家庭之外失去了母亲这把保护伞后,就变得异常懦弱胆小、自卑孤寂。其实与渡边修哉相同的是,直树也在寻求一种存在感和被认同感,只是修哉仅仅是为了获得母亲的关注,而直树期待的是母亲以外的其他人的认同,所以当修哉来“利用”他的时候,他毫不怀疑地加入,造成爱美溺毙的惨案也是他这种心理的作祟。原来母爱是把双刃剑,太过反而会将孩子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4 三角关系

除了贯穿影片主线的人物以外,平原美月也是个不容忽视的人物。虽然是个配角,但是无异于为森口的复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毕竟她是个孩子。在露西娜事件中,凸显了一个事实:未成年人的犯罪崇拜。这其实也是美月的心理,一个外表单纯可爱的孩子背后黑暗的一面。这种盲目崇拜与模仿并不能给她生命带来很多美好,相反,她的死正是“露西娜”事件带给她的“礼物”。

美月外表是很单纯的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她跟着维特一次次去直树家,虽然毫无效果并且她麻木地任凭别人叫她“美呆”。她与森口老师的一次聊天,就将渡边的底统统抖给了森口。这个露西娜少女在故事中没有表现她黑暗的一面,完全是个好孩子。《告白》虽没有重点讲述,但美月其实是他们的代表,是片中重要的人物。美月作为一个缩影代表了他們悲哀,纯真又盲目无知。

渡边在童年失去母亲的阴影下性格扭曲。他一心只想成名,一心只想获得母亲的赞许。这种期望变得变态黑暗起来,以至于他对剥夺了他风光的“露西娜少女”恨之入骨,对所有生命抱有“实验”的态度。这使得渡边杀死美月并将其分尸的情节虽显得残忍,但终究有据可循。

5 结语

人物在《告白》中粉墨登场,虽然导演中岛秉承唯美细腻的华丽风格,但在庞大阴影笼罩下从未明媚过的天空所传达的便只有莫大的讽刺。讽刺每一个人物,在他们纯真面容的背后似乎都有脏兮兮的东西存在着。人性的阴暗不是出现在特定的人物中,而是赋予这部影片的整体基调。无论最终他(她)们的复仇是否成功,无论被复仇者多么凄惨,他们所有人的命运用“可怜”一词来概括恰到好处。他们明白在生命进程中自己所做的一些事情是错误的,但是他们没有选择尝试改正,而是使得一个错误接着一个错误地犯下去。人性的阴暗如同滚雪球般愈来愈大,所有人都得不到灵魂的救赎,以至于在整部影片中,凸镜这一静物竟出现高达8次之多以凸显主人公畸态的人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她)们宁愿选择疯狂复仇,似乎在他(她)们的意识当中,报复其他人比自我救赎要容易许多。这样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心灵释放,选择了这条路,注定不归。

明白“生命是易碎的”或许是这些告白的人物为我们呈现的一堂人生教育课。不要到做了才后悔了,不要等失去了再去挽回,不要直到你切身体会到才懂得生命的价值。

生命具有它的情感张力和富有穿透力的因素,敬畏生命是人类最高的智慧。

猜你喜欢
人物分析救赎人性
逼近人性
略谈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谈高中语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特征
《我的叔叔于勒》小说人物分析
《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孙少平形象分析
欧洲豪门英超最需“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