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望劭
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加大广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廖望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的中国经济治理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概念,即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结构性改革,优化供给体系,提高供给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在于调整经济结构,使生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发展效益。
广电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思路同样适用于属于文化产业范畴的广电业。近些年来,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受众不断流失,许多人认为这是传统媒体受众需求的变化和弱化,其原因是广电媒体提供的信息内容产品不能有效满足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有效需求,或者说是供需不足乃至错位。新科技的蓬勃发展丰富了人们便捷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催生了人们信息内容消费需求的多样性,人们对信息内容产品的需求只会增长而不会萎缩。在整个媒体传播方式和形态都在发生巨大改变的背景下,受众摒弃的只是不能满足需求的信息内容的生产方式和产品形态,并非信息本身。因此,广播电视媒体未来的出路在于坚持以受众需求为导向,优化信息内容产品的供给结构,淘汰落后的媒体信息产能。
广电业存在着新业务形态需求的供给不足,迫切需要进行一场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
首先是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规模融合,实现现代转型,构建新型信息产品供给体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述在媒体行业同样适用。纵观广电业的发展历程,无不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相连。当前,媒体融合已成潮流之势,要加强广电媒体的供给能力,应该以综合媒体、融合媒体发展为方向,改变单一媒体、手段的模式,整合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应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大数据、云计算、4G通信等技术,丰富内容产品分发途径,联通新闻传播和社交网络两个平台,充分发挥技术要素在新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生成全新的新闻信息产品供给体系,实现同一品牌向多终端、多平台的延伸。
其次是加强产业资本运作,加大信息生产要素投入。广播电视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资本支撑。广播电视业的资本运营与其他行业的最大区别在于运营主体的特殊性,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注重两个效益并且社会效益优先。长期以来,坚持内容制作为本的理念,淡化了对资本重要性的认识,严重制约着广电媒体的转型与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加大新闻信息生产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资本的杠杆作用,做好新业态资本支撑,推动优质新闻信息产品的供给。具体来说应深化市场机制,不能有过去广电媒体垄断时期的心态;建立工业化生产方式,实现规模化优质内容的生产;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推动制作和运营团队的职业化;强化媒体的责任意识,实现收视收听率和价值观的平衡。
在媒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中,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分析它们在内容供给方面的创新做法,有助于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途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是要奔着精品去的,拿产品说话这是制造业的标尺,对于生产精神产品的广电媒体同样适用。广电业的供给结构性侧改革最终落脚点还是要以精品说话,好的产品才能创造和引领受众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