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江苏省如东县双甸高级中学,江苏 如东 226404)
培养学生家庭观的三点建议
王兵
(江苏省如东县双甸高级中学,江苏 如东 226404)
因为学校布局调整,学生上学距离远,交通不安全,许多小学生和初中生离开家庭寄宿学校;一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和未成年的子女离多聚少;一些家庭双亲不全,对子女疏于管理,家庭与学校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勾通不畅等,造成了学生家庭观的缺失。家庭观的教育对孩子有着深刻、全面、持久的影响,孩子正确家庭观的形成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
人在婴幼儿期和青少年期,对家庭的物质、情感的依赖大,父母对子女的情感的抚育对他们家庭观念的建立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有些父母让老人带孩子,认为省心又省力,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延误了子女正确家庭观的孕育。人的婴幼儿期和青少年期因不在父母身边造成亲情缺失,不仅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重大影响,而且对孩子建立正确的家庭观同样存在重大影响。
父母是子女最重要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思想和生活观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要引导子女循序渐进地理解父母和家庭,形成家庭角色、血缘感情和家庭责任和担当的观念。研究表明:子女在读高中前生活在父母身边是最重要的。这个阶段,父母对子女衣食住行无微不至的料理,其中凝聚的不仅仅是一种劳动,更是一种亲情的抚育。一方面家长应该自我约束,重视言传身教,以自身良好的品德修养、行为习惯影响子女,要建立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另一方面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让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让他们主动地帮助父母拿拿接接、洗衣、拖地、做饭,体验父母的辛苦,急父母之所急,想家人之所想,帮父母做家务等。家里重要的事情要与孩子商量,让孩子参加家庭会议,我们要真的信任她的选择和决定,使孩子感觉到自己在家里很重要,有很多事情需要和她商量,征求她意见,逐渐形成家庭成员的意识,学会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形成家庭归属感。
这个阶段,家长要多与子女沟通,了解孩子学校里的事情,知道孩子的所做所想,讲讲自己工作上的事情,让孩子了解创业的艰辛,生活的不易,使孩子明白只有付出才有回报,只有奋斗才有结果,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家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把子女带到自己工作的场所去体验生活。父母把孩子带到自己的工作现场,让孩子一起参与劳动,让其亲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艰辛,通过孩子亲身的劳动去体验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孩子不知道父母钱财的来之不易,没有体验过挣钱的辛苦,也就不知道节俭。不了解生活的艰辛,也就不懂得感恩。让孩子知道:父母定期给零用钱及各种费用是因为爱她,对她的成长负责。家庭成员都应该为维护家庭利益各尽所能,这是义务,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价值意识和责任感。
这个阶段,家长还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当孩子并没有按照你的设计成为所谓的尖子生和高材生,并不表示孩子一无是处,孩子未来的幸福与学习成绩没有正相关的关系,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潜质、闪光点,不断塑造孩子的信心,决不放弃对孩子的教育。要一如既往地适时适度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适当地给予表扬与鼓励。但是,这些东西,并不是一种技巧,前提是我们父母真的认为她行才有效,我们需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很优秀,并不一定需要用学习成绩或者赚钱的模式来证明。孩子只有得到家长的关注、认同和祝福,才会具有满足感、成就感,才能够正确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减少与父母的敌对情绪,改正自己的不足,进而转化为勤奋刻苦的内驱力,提高自我责任感,也才能慢慢增进家庭责任感,为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创造条件。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要合理布点,积极推行走读制,让小学生和初中生早晚与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生活在一起。寄宿制学校尽可能每周安排放一次假,缩短寄宿生与家庭成员分离的时间。即使父母外出打工,也要积极想办法把子女带在身边教育,尽管父母会更加辛苦一些,但子女与父母的感情会更进一层,子女的家庭意识会更进一层。
家庭是领受生命,帮助成长的地方。人的生命从家庭开始,不论你是否喜欢你的家庭,不论你的家庭的功能是否完整,你就是从一个家庭开始并被你的家庭塑造。你会忘记成长过程中的许多事情,唯独你对小时候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的情景记忆犹新,这其中折射出的家庭观最为理想,保持家庭的和谐完整,是青少年建立正确家庭观的法宝。
由于市场经济及多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都在发生悄悄变化,人们的离婚率不断上升,甚至跻身世界前列,父母婚姻的失败,使孩子成为真意义的受害者。一些地区调查发现,一个50人的班级,家庭不完整的学生高达11-15人,家庭的瓦解对子女家庭观的建立是灾难性的打击。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教育和引导家长加强自我约束,对家庭和子女负责,家庭生活求同存异,努力维持家庭的完整。婚姻可以从头再来,事业可以从头再来,孩子的成长不能从头再来,孩子的教育不容错过。老师要多与家长沟通,使家长们意识到,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在为生活奔波、创业奋斗的同时,要多抽些时间陪孩子,不要忽略了对孩子的关爱与教育。
我们还应当重视,有些家庭虽然结构完整,但家庭教育功能丧失,同样会给学生家庭观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一些家庭对子女由宠爱滑向溺爱,导致子女从小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好逸恶劳,自私自利,惟我独尊,占有欲极强,加之认知能力还较低,非常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一些家庭忙于生计对孩子疏于管理教育,发现孩子犯了错误或有劣迹,信奉“棒打出孝子”古训,不分青红皂白对孩子打骂、不让吃饭、罚跪、捆吊、拷打、关禁闭,甚至赶出家门,造成孩子和父母感情破裂,形成情绪对立、互不信任的局面;一些家庭父母只顾自己及时行乐,沾染了不良恶习,由于未成年人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善于模仿,但其分辨是非、控制自己的意志能力较弱,父母诸如赌博、酗酒、盗窃、腐化等不良恶习,都会给子女负面暗示,并刺激他们模仿大人的不良行为行事。在这些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由于得不到父母正确的爱和家庭的温暖,就会到其他方面寻求补偿,容易在社会上结交不良的朋友,以寻求认同和安全,在家庭观和世界观方面非常容易出问题,学校和社会都要十分重视及时帮助这些家庭,建设和谐的家庭,恢复家庭教育功能,纠正不良行为,让子女享受到家庭的幸福。
家长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家长要多与学校沟通,学校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家长的互动。
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家庭观教育。学校设施家庭观教育的主要手段应该是活动参与,要为低幼学生开展亲子活动,建构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可以让家长与子女共读一本书、共办一张报、共画一幅画、共看一台戏;各学段学校可以开展“家长开放周”活动,把家长请到学校与孩子一起生活学习,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感受学生生活的酸甜苦辣,进一步融洽父母与子女的感情。
学校的重要庆典和活动,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成人仪式和“六一”、“五四”、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要创造条件邀请学生家长参加,让家长与孩子同时出现在子女的同学圈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收获来自家庭亲情的激励,在未来的道路上不会孤独,使他们终生铭记难忘,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同学圈中建立起家庭认同感,。
学校不仅要允许,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家庭成员的各种重要仪式活动。家庭中的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既是民俗文化,更是家庭文化,未成年人要参与学习与传承,亲朋云集,礼仪周全,感情真挚,寓教无痕,这是培养未成年人家庭观的重要时刻和重要环节。时有媒体报道,一些学校和家庭怕影响高考而对考生隐瞒考生亲人的死讯,这样做其实把青少年推到没有亲情、没有热血、没有担当的路上,是对考生心灵的摧残。葬礼这种追思祭祀仪式,对亲人来说,是一种重大的心理仪式,在象征层面上,跟死去的亲人告别,没有参加这一仪式的话,丧亲者的哀伤会持续得更久,难以在心中跟死去的亲人告别,而且这会使子女产生本不该有的内疚感,这种内疚感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高考年年有,可亲人最后的容颜此生却无法再见!
学校支持学生参加家庭重要仪式活动,学生受到的不仅仅是家庭观的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孝道教育,责任教育,礼仪教育,在这些家庭活动里以极其丰富的方式呈现,要比学校里课堂上简单生硬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可以肯定的是,正确的家庭观将指引个人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成员的家庭观汇聚成社会观的基本面影响社会发展。“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语出《礼记·大学》)。”我们的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正确的家庭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