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珍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点在于农村和农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平困问题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任然有7000万的贫困人口,而且都分布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一个关键阶段,而其瓶颈问题出现在“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年年提,惠农政策也年年有,然十多年过去了,从现实状况上看,生活在社会的最底端依然是农民。由此可以看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都在农村,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途径就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进行新农村系统工程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农村走向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提高农民素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的新农村建设以及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效果,要卓有成效地推进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就必须高度关注农民的素质问题。
【关键字】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民素质
一、导致广大农民素质不高的原因分析
1.人口空心化导致文化空心化。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近八亿的农村人口,农村稳则社会稳,然而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农村人口空心化的现象,而农村人口空心化的现象又引发了一系列连锁效应,而其中之一便是农村文化的空心化。对于广大农村而言,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所带来的明显变化就是人口的大量流动,许多行政村,特别是处于边远山区的贫穷村落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要么留下一屋子的“老弱病残”,要么“人走屋空”。由于众多青壮年的外出务工,导致农村文化主体也随之缺位,农村文化趋向解体,一村子的老人、儿童和妇女,能相互扶持维持基本温饱已经是最好的生活状态了,根本无暇顾及文化的发展、素质的提高,更没有文化消费的需求,这种导向很容易导致社会的物欲横流和金钱崇拜,而社会道德和精神文化却日益丧失。
2.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上文在研究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导致的文化空心化问题时有提到因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而务工的农民一般不能把子女带在身边,他们本身工作不稳定,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是横亘在农民工及其子女面前的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留守儿童多由老人照顾,造成父母监护、管理和教育角色的缺失,这对孩子的全面身心健康成长形成不良后果,“隔代教育”和过度溺爱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多数教育家认为,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具有当前效应,更具有深远的意义。在父母外出的家庭环境里,农村儿童的成长会受到很多不利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是未来国家的主要人口之一,他们的教育情况不仅关乎到农村地区的人口素质与关乎到未来整个国家的人口素质及国家的文明程度,进一步关乎到国家未来的发展。
3.健康的娱乐设施缺乏。由于我国是正在崛起的农业大国,农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还很低,对健康的文娱生活缺乏认识和追求,但农民的理想、愿望、情感、价值、意志、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孕育在普通的文娱生活之中。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日益增长的娱乐需要与农村公共娱乐场地及设备严重不足的矛盾却日益严重,城市里有面向儿童的游乐场所,面向老人的老年人活动室,面向广大妇女的广场舞活动场地及设备以及面向大众的图书馆、公园等等,而在广大农村地区这些娱乐基础设施都是缺乏、不健全或者根本没有的,再加上传统乡土文化的瓦解,低俗文化泛濫,农村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充满本土气息的文化也在消失殆尽,农村里基本上没有正常的、健康的娱乐项目可言。农民本性质朴,农忙时,勤勤恳恳,一心放在田地上,而农闲时,由于缺乏健康的娱乐场所及设施,除了聚集打牌、在家看电视以及上网打发时间,基本上没有其他娱乐活动,这就导致了在农村地区不良风气盛行,打牌赌博成常事,并未彻底杜绝的封建迷信行为也时有发生,农民的素质在这个恶性循环里越发低下。
4.缺乏宣传和正确的引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也带来了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随着城市文化的传入和农村原有古老文化的逐渐衰退,农村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更趋多样和复杂的局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直以来都是薄弱环节,农民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诸多新的困难与挑战。首先,广大基层党组织、政府在实际工作中过度强调经济建设,忽视文化工作,更别提思想文化的宣传工作了。其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也存在较大缺口,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缓慢,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投入悬殊,地域广大的农村公共文化机构运转较为困难,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传统的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等阵地未被充分利用起来,有线广播电视、农民学校、村级室内外活动场所、农家书屋、广场文化活动真正开展活动的不多。再次,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特色农村本土文化逐渐瓦解,以前为广大农民所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民间戏曲、民间技艺以及民间工艺等传统优秀文化活动逐渐衰落。
二、解决农民素质不高问题的具体措施
1.人口的流动直接造成了农村人口的空心化问题,而农村人口的空心化又引起了文化的空心化,因此化解此问题最主要的还是人的问题,必须依靠农村自身的发展来解决。农村人口外流的主要原因是预期收入差异的存在,因此缩小本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成为吸引劳动力回流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首先,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的发展乡镇企业、第三产业等,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其次,鼓励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人口的内部转移。最后,农民工回乡创业是解决空心化村问题的重要途径,地方政府应提供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
2.针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努力抓好基础教育,尤其是努力抓好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全国民素质的重要保证。所以,尽快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各方面的教育问题迫在眉睫,必须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教育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虽然教育是一个长期投入,费钱费时间,但它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也是最根本的方法。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政策是值得肯定的,这给农民减轻了很大一笔负担,但是,学校教育不能完完全全取代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隔代教育的矛盾主要是因为农村青年人口的外流,能解决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也能相应的得到解决。
3.宣传这一块在农村是十分薄弱的环节,首先一些基层干部思想观念落后,并不重视,这就需要广大基层干部转变错误的观念,并把思想文化宣传拉入政绩考核,引起基层干部的重视;其次由于不够重视,资金投入也严重不足,宣传渠道陈旧,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应合理利用当地的公共频道、广播、电影下乡,宣传栏、会议等进行贴近农民实实在在生活的宣传。最后,笔者建议各村村干部要积极学习各项于三农有关的政策,与时俱进,乡镇干部也要多下乡,多实践,走在最前沿,了解农民疾苦,多和农民交流,实行面对面的宣傳。
4.村级干部是农村群体中的一员,处在提高农民素质的第一线,村干部在提高农民素质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村干部素质。首先,要做好村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工作;其次,要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村干部要积极接受再教育,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决议、文件,贯彻党的会议精神,学习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再次,村干部要自觉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经受考验,使自己不断成熟;最后,有目的组织村干部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学习先进地区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然后因地制宜的带村致富。
【参考文献】
[1]王连和.提高村干部素质勇作带头致富领头雁[J].吉林农业.2015(16)
[2]程波,耿达.城镇化加速期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空心化、格式化与动力机制——来至27个省(市、区)147个行政村的调查[J].科技与社会.2014,77-88
[3]方天亮.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6(04)
[4]董青青.我国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社会科学.2012
[5]王明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人文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体育与科学.2010(4)
[6]陆琴文.农村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分析——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