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佳佳
摘 要:书院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在教学制度、课程制度、组织管理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论文对宋代书院的人才培养进行一些梳理,为现代民办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以期为研究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书院教育;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启示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古代书院人才培养制度
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私学的高级表现形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它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课程、组织管理等各种制度,使书院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千年之久,其成功的办学经验及优良的教学传统,能够对当代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教学制度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邓洪波教授将书院的教学制度分成教学“常式”、分斋教学、日记教学三个部分。
一是教学常式,又称课程、常程。书院比较关注日常的教学课程,将其理念具体落实到学生的“所当习之业、日习例程”。如绍定五年的徐元杰出任延平知州,一月一聚于郡学或书院,亲自过问诸生“每日所习何事,所读何书,所作何文”,并将教材、考试等落实到每日的书院课程之中。由此看出,已初步呈现书院教学常态的制度化。
二是分斋教学。依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兴趣爱好而采取“分斋教学”,设有经、史、理、文四舍,分舍教学。元代长洲的甫里书院“辟大学、小学二斋以处生徒,设山长主教事”。 书院对生员进行分科、分级教学,这种“以分教子弟”方式与后世的分班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是日记教学法。据《安湖书院记》载“置进学日记,令躬课其业,督以无怠”,书院定期给在读生员下发日记册、日记簿等册子,让生员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用来记录每日的心得或疑问,定期交与山长批阅,便于山长检查该生的勤劳懒惰情况,督促生员专心学业。
这三种教学法是书院教学的常用方法,它们有力地促进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
(二)课程制度
北宋初期,新王朝无暇顾及兴学设校等文化教育事业,难以满足人们求学受教的要求。“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往往相与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 到了南宋,随着官学的衰落和科举制度的腐败,理学的发展和名儒大师讲学,促进了南宋书院的发达。
书院在创办过程中,可以自由讲学,由执教的山长、主讲教师确定其课程内容,书院的课程内容设置也比较灵活。不同学术流派的书院课程也各不相同,各个学派的大师都在书院中自由讲授自己的学术思想。书院的课程内容非常丰富而广泛,多以儒家经典为基本教材。程端礼制订的《读书分年日程》,规定应读之书要以儒家经典为主,“时被众多书院采纳”。
南宋时期的书院为了宣传理学思想,朱熹从浩繁的儒家经典中,精心挑选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作为书院教学的基本教材,并且作了简明扼要的注释,这就是被后世广为流传的《四书集注》,在元、明、清各代都以此作为官定教科书。
因此,书院的课程内容呈现多样化,内容极为丰富,呈现一种完全开放状态。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把传播研究儒家学术思想作为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儒家经典著作、注疏讲义、诗赋等,又兼以文学历史基础知识,同时辅以科举应试知识。
(三)管理制度
书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借鉴吸收官学、私学、禅林精舍等各种制度,形成了一套鲜明独特的组织管理制度。书院的在管理制度方面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山长负责制。山长不仅负责书院的日常工作,而且还要主持书院的教学,是书院学术的灵魂。因此,出任山长一职,最主要的是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相应的学术知名度。程钜夫在《东庵书院记》载“非名足以厌时论、学足以任师道者,弗以是选”。随着书院传统逐步的形成,基本形成山长非大儒或名宿莫任。在一时没有合适人选的情况下,一般也要坚执宁缺毋滥的原则,山长位置空缺,而设置副山长或堂长等代行其事。
二是规范学生管理制度。书院作为养士之所,十分重视对生员言行举止及道德方面的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是书院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宋代浩瀚如海的文献中,关于书院管理学生的制度的记载较多,并且形成了专门的规章条文。书院制定“学规”的出发点是想通过规范和约束生员的言行举止,劝善规过,以加强对书院的管理。书院的学规犹如“规矩禁防之具”,它在帮助、督促和提高书院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当今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是建立完备的考核制度。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业境况,保证书院的教学质量,对学生进行考核就成为书院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主要包括德行和学业两种考试内容。德行考核是对生员的思想品德、日常的言行举止进行检查,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行,这为现代的高等教育的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鉴。而学业考课指的是对生员进行学业水平测试,“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于外”,到了南宋逐渐成为一种完备的考核制度,对考试内容、考试名目、类别做了详细的规定。书院考核形成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鞭策学生专注学业。书院还设有监课,并形成了从命题、考课、阅卷、发榜、奖惩等各个环节严密配合的一整套制度。
二、中国古代书院人才培养特点
书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许多显著的特点,这也是书院具有千年之久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一)重视德育,要求生员修身明理
儒家文化认为,教育要以德教为先为主,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中以道德教化为治国根本的传统。在书院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着重教人“明理”“做人”,将加强生员的道德涵养作为讲学的终级目的,因此在书院教学活动中实施的是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教学,高度重视德育建设,不仅将儒家经典和历史典籍作为德育课程,还将道德品质的培育作为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求。如朱熹在主持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时,要求师生“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与身焉”,对学生在“修身”“处事”“接物”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
书院的道德教育充满了人文性和道德性,而道德教育又是整个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书院高度重视对生员的道德修养、道德情感的培养和考核。书院在道德教育方面积累了一系列的教育方法及原则,如在品行发展方面注意长善救失,防微杜渐等。
(二)通过启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书院教学的一个独特之处便是自学,鼓励以个人读书专研为主。书院教学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贵有疑,方有收获”,书院十分强调生员读书时要善于思考和质疑,鼓励学生问难论辩。“疑者足以研其微”就是鼓励生员要带着问题去读书,通过请教师长解开疑问,才能逐渐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如颜元曾提出“立论但认是非,不论异同”,即使是自己的老师,也应“以先觉觉后觉,不必附和雷同”,鼓励学生要不畏权威,提出合理的问难。
(三)制度完备,师生关系融洽
中国历史上素有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而书院是由私人教学发展而来,因此与官学相比较而言,官学“师生相视漠然如行路之人,间相与言,亦未尝闻之以德行道艺之实”,师生关系冷漠疏远,而书院内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之间感情非常深厚。
以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为例,他长期投身于教育活动,达40年之久。有人统计过,朱熹的门人有467人,私淑弟子21人,而受其学风与教风影响慕名前往求教的则数以千计。朱熹是一个好学不厌、诲人不倦的好教师,讲学之余,他常与众弟子留连忘返于林泉山石之间,直到日落才归,与学生之间形成亲密的师生之谊。朱熹对门下学生的要求又比较严格,他反复告诫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务实,切忌好高骛远,言辞恳切之至,令闻者感动。他白天治理政事已很劳累,夜里还要与学生们讲论,随问随答,毫无倦意。朱熹在学生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信,他去世时,官方曾严加监视,不让送葬,但四方弟子不避风险前来者仍及千人之多,可见师生感情之深。
书院在学风和师生关系方面开启了一代新风,如热情待生,方法得当;学术渊博,品德过人;师生平等,同求学问。循循善诱,温而不厉等等,这些优良传统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四)举办“讲会”,开放办学
举办“讲会”,开放办学,书院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吕祖谦在江西信州鹅湖书院邀请朱熹、陆九渊进行学术讨论,这是一次影响极大的会讲,这就是中国教育史被人称道的“鹅湖之会”。朱熹和陆九渊在许多学术观点上是根本对立的,二人在学术上从未停止过争辩,但却对其它学派能如此虚心、尊重,对友情也极为重视。
书院的“讲会”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并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和严密的组织,有明确的宗旨,详细的规约、规定的日期、隆重的仪式,如紫阳书院的《崇实会约》规定:会有统、会有期、会有仪、会有录、会有论、会有程、会有章、会有戒等共12条。
书院这种特殊的“讲会制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学术研究,还扩大了教学范围、提高了教学水平,形成了书院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自由开放、百家争鸣的办学特色,对书院的发展、繁荣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书院教育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教学方面的启示
一是改革传统的师教生受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前课堂教学以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更遑论质疑问难。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对课堂做一些有益的改革,如翻转课堂、小组讨论学习等模式,还可以通过课堂自由辩论,鼓励学生要自己独立研究和学习,学会思考提出新的见解。
二是改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目前民办高校师生关系比较淡漠疏远,下课后师生几乎没有交集。因此,要树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转变观念。教师要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上来,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以对学生高度负责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来教导学生;教师还要做到以身示范,重视对学生的言教,强调以身作则,以人格感化学生,爱护学生。而学生也应该尊师从师,对学习永不满足,始终保持一种“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精神状态,时刻考虑自己学业的不断进步。
(二)课程方面的启示
我国民办高校现行的课程设置存在以下现象: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重知识教育轻品德教育,甚至有些课程的设置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得能力。
一是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开发校本国学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其蕴涵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有很多精华之处值得学习借鉴。我国民办高校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道德教育方法,如在“两课”的基础上,开设一些人文讲座,把学校打造成一所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二是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加强过程性考核。当前很多高校的考核方式存在缺陷,基本上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平时出勤为辅。这样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只注重期末突击复习,临时抱佛脚,考完之后立即就忘。因此,民办高校课程改革可借鉴我国古代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有益的方面,对原有不合理的课程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增设通识教育课程。
(三)管理方面的启示
在我国书院管理制度中,书院充分调动生员的“自理自治”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书院的日常管理与教学工作,使书院的学生管理呈现出自我管理的特色。
我国部分民办高校可以吸取书院在学生管理中的做法,可以将学生自理自治渗透于学校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队伍的积极性。如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可以组建学生军训教导队,开展“军学结合、以学为主”的学校军训教学改革,不仅节约了财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同时有助于挖掘军训工作的深层次育人功能;还可以组建学生助理团队伍,设立辅导员助理、学生工作助理、行政助理、教学助理、公寓自律委员会等学生干部队伍,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岗位和平台。
四、结语
我国是一个重视发展私学的国家,书院自五代至清末,存在近千年之久。它在教学管理、课程设置、组织管理等方面具有一些至今仍可借鉴之处,在人才培养方面有许多明显的特点,值得引起重视。
古代书院教育为我国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理念,在人才培养方面提供了许多借鉴之处。民办高校更应该利用自己私学的办学优势,可以打破公立高校的桎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充分利用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宝贵经验,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积极的、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邓洪波.中国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2]柳诒徵.江苏书院志初稿[M].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第四刊,1931.
[3]朱熹.衡州石鼓书院记[M].晦庵集(卷七十九).
[4]程钜夫.东庵书院记[M].雪楼集(卷十三).
[5]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6]杨布生,彭定国.中国书院与传统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