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路
摘 要:目前,技工院校试行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一体化教学过程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表现为理论和实践在时间、空间上的脱节,实训的强度不够等,因此,本文提出有必要在校内创办生产实习基地,使学生在校就能掌握实际生产技能,并有效地发挥学生革新和创造的能力。
关键词:生产实习基地 作用 创建方法
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岗位为中心,为达到职业教育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要求学生毕业后对所学专业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以及学校条件的限制,职业院校学生实训的强度和深度不够,例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以企业为教学要素的,现代化的生产企业与学校教育无法协调,顶岗实习和就业就成了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一体化教学是一个创新的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的革新与创新能力,但由于学校师资条件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再加上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一体化教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有条件的技工院校应针对基础性专业(例如机械、电子等专业)和重点专业创建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充分满足学生在校实践活动的需求。
一、校内生产实训基地的作用
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就是类似企业的生产工厂,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运行。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学生增加了所学专业各工种生产实训的机会
学校的生产基地就能安排每个学生进行轮岗训练,同时,在轮岗训练中发现学生的特质,为就业安排提供人才信息。
2.为学校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实训条件
生产企业有不同的生产单元(工序),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质量参数以及革新、创新等要求,学校的生产实习基地可以满足一体化教学要求。
3.为学校师资培训提供了便利条件
校内生产实习基地为培养具备高技术素养的实习教师创造了条件。
4.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一定效益
职业学校的实训是一个常规工作,在实训过程中会消耗各种材料和资源,在校内办生产实习基地不仅满足了学生实习需要,同时产品的出售可以为社会和学校创造经济效益。
二、创建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的原则
创建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方便的、大量的、接近实际的实习训练机会。因此,创建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应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产品的选择必须服务于学校重点专业的建设
选择学校重点专业的优势在于师资条件能满足该专业的理论教学要求,一部分实习教师也有实验和实训基础。除此之外,产品选择还必须符合市场需求。
2.产品生产过程必须服从于教学安排
校内生产实习基地要按照工厂的模式构建,但不是以营利为最终目的,生产过程是为了强化学生的技能,应从教学规律和教学效果出发,安排教学计划,按计划协调好整个生产活动。
3.生产规模必须量力而行
当前,国家大力支持发展职业教育,对职业学校的投入不断加大,为学校创建校内生产实习基地提供了可能,但创办校内企业与办学校不是一回事,对资金,人才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生产规模必须量力而行,一般从小规模生产开始,逐步发展壮大。
三、创建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的方法
在校内创建生产实习基地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生产基地的正常运行,二是生产与教学的衔接。下面以机械电子行业为例,探讨创建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的方法。
1.产品方向的选择
产品是要到市场去销售的,销售的产品有质量和各种参数要求。而学生参与生产,成品率不一定很高,从而浪费较大,实习初期可安排学生做低端定型的产品,或加工半成品、来料加工均可。
2.人员的选配
生产实习基地工作人员的来源:一是从相关企业引进或聘用关键技术的工程师、技师和经营管理者,二是将学校部分实习指导教师派到相关企业进行实地培训,三是每年选一批较好的毕业生留校。
3.做好筹备工作
筹备工作按工厂生产要求进行,包括场地建设,设备购置,辅助设施的配置,制定工艺文件,设备安装、调试,制定生产管理制度等。
4.制订教学计划
实习教学计划应在生产基地试生产后制订,在制订过程中要考虑生产与理论教学的时间衔接,安排好学生生产和指导培训,制定实训考核标准,重点做好生产与教学的协调。
在职业学校创办生产实习基地,有效地解决了工学结合、产教结合有效性的问题。但是,学校办企业还有很多难点,需要在实践中逐一解决。笔者并不排斥校企合作和过去工学结合的一些成功经验,职业学校应根据实情,结合使用多种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建明.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基地运行模式与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3(17).
[2]田清华,张翠明.高职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3(26).
(作者单位:荆门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