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临床分析

2016-11-19 08:41阎学军
中外医疗 2016年4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阎学军

[摘要] 目的 分析运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方法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00年5月—2013年5月前来该院就诊的60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方式进行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传统颌间结扎方式进行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愈合程度、咬合关系,张口度,外形恢复等皆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口腔颌面部骨折行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在外形恢复、口腔颌面咬合和张口关系、骨折恢复和钛板移位上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上积极推广。

[关键词] 微小切口;口腔颌面部骨折;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2(a)-0034-03

Clin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Small Incision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Fracture

YAN Xue-ju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Zhangjiag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Zhangjiagang, Jiangsu Province, 215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small incision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fracture. Methods 60 cases with oral and maxillofacial fractures visited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00 to May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randomiz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small incision approach, and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intermaxillary wir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surgery, the degree of healing, occlusion, mouth opening, recovery of shape and so on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much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5.3% vs 18.7%)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Using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small incision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fracture achieves more significant effect in shape recovery, oral and maxillofacial occlusion and mouth opening relationship, fracture recovery and the titanium shift, which is worth actively promoting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Small incisio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fractures; Clinical effect

口腔颌面部骨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颌面部外伤性骨折,主要是因为口腔颌面处于人体中暴露的部位,在交通事故、打架斗殴、摔伤等事故时容易受击打而发生外伤性骨折。如果不及时治疗,面部功能会受到影响。面部外形也会产生不可弥补的损伤,影响未来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人体外形外貌要求的逐步提高,传统的结扎固定术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了,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方式更加符合患者的审美需求。该研究从2000年5月—2013年5月随机选取60例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患者的的手术治疗为研究对象,以比较的方式,回顾性分析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来该院骨科和急诊科治疗的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手术和传统钢丝结扎固定术[1];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5~50岁,平均年龄(30.3±4.9)岁。上下颌骨联合骨折20例,上颌骨骨折6例,下颌骨骨折4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8~53岁,平均年龄(39±3.4)岁。其中上下颌骨合并骨折18例,上颌骨骨折8例,下颌骨骨折4例。60例患者造成口腔颌面部骨折原因为:摔跌伤12例,打击伤20例,交通事故28例。

1.2 固定材料

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手术需要应用不同型号和材质的固定材料。主要分为纯钛板与钛钉,通常情况下,对于上、下颌骨的固定,使用型号为1.0 mm的钛板,直径为2 mm的螺钉;对于上颌骨、颧骨、颧弓的等更为微小部位的骨伤会选用微型钛板和钛钉。另外固定板在型号上还分为直型、Y型、T型和L型[2]。在手术中,要根据患者实际的骨折情况选择钛板钛钉型号。实验组患者则主要使用钢丝进行固定。

1.3 治疗方法

在手术前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影像学检查,了解骨折的确切部位和骨移位的真实情况,对患者进行病情鉴定。在手术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求采取局部麻醉或插管全麻的麻醉方式[3]。

观察组:根据影像资料选择正确的手术进路,如对开放性口腔颌面部骨折需要根据创口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切口进路。在骨折线充分暴露后,对骨断部位进行调整,骨移位部位进行复位。在咬合关系正常化后进行固定,并使用用生理盐水冷却后的钛金固定板进行固定;手术后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护理治疗。

对照组:手术时,根据患者骨折情况选择切口入进,在骨折线裸露后,骨折处对合连接后实施颌间内固定结扎。手术后,根据患者情况决定进行骨伤牵引治疗。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率,外形完全恢复,张口度完全等指标,这些指标同治疗效果成正比,指标越高,治疗效果越好;而螺钉松动性、钛板断裂、移位情况以及并发炎症同治疗效果成反比,情况出现越多,治疗效果越不明显[4]。

1.5 统计方法

以上观察数据皆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使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方式的伤口愈合率、外形恢复满意度,合口关系、张口完全恢复情况,钛板固定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的并发症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61,P<0.05)。

3 讨论

该研究中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口腔颌面部骨折固定的手术方式主要运用到的是钛金属材料,包括钛板和钛钉[5]。相对于传统的钢丝的使用,钛金属具有很强的优势。从该研究可知,使用了钛金属固定的患者的骨愈合率达到了100%,而传统固定内结扎后进行牵引方法则有6.0%的患者骨伤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6]。观察组治疗使患者在正常生活上更加便利,患者的咬合关系恢复完全,外形恢复满意度也达到了100%,主要是因为第一钛金属塑形力强,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的钛板能和骨折部位更加贴合,固定也更加坚固,防止了患者不小心动作产生的移位和畸形,能加快患者的骨愈合和面部形体恢复。第二,钛金属同生物具有相容性,能和患者口腔和谐相处,减少了术后感染病的爆发。而根据该的讨论数据可以得知,传统结扎固定后牵引治疗方法固定上下颌1个月到1个半月阻止了患者正常生活饮食,说话交流;致使患者在咬合关系满意度上、张口度满意度上都只有80.0%~60.0%;而对照组的螺丝松动性和固定移位都达到20%以上,主要是因为牵引方法具有移动性,固定的坚固性不够高,固定容易发生断裂和移位,有时需要重新对合进行再次固定和牵引,延长了治疗的时间,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对比来说,该研究所使用的钛金属使骨骼良好持续的愈合,减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疗的效率[7]。根据该研究的结果看,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0%,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高达16.7%。该研究表明观察组采用微小切口手术,减少了手术带来的重复性损伤,患者恢复较快,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原因之一极大程度地弥补了传统治疗中存在的各种弊端。

该研究结果同向玲,农晨,沈澄波的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相似性[8]。另外的该研究中,观察组所采用的微小切口进路手术所造成的伤口较小,降低了骨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术后恢复速度。笔者认为上述原因是提高治疗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微小切口进入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的疗效显著,其较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在创伤口、术后面部恢复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恢复速度上均有更明显的效果,故可在临床诊治口腔面部骨折患者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学军,王乐.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163,165.

[2] 孟高鹏.颌面创伤致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4.

[3] 范强.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3):338.

[4] 霍秀英,程燕波.两种护理模式对口腔颌面部骨折病人围术期护理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4):2633-2634.

[5] 杨光涛.120例口腔颌面部骨折临床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2014,20(6):92-93.

[6] 张晋云.口腔颌面部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4,33(20):70-71.

[7] 毕国瑞.口腔颌面部骨折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8):59-60.

[8] 向玲,农晨,沈澄波.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的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2(2):50-51.

(收稿日期:2015-11-04)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