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双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促进了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对学生自助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和进步。基于此种情况,笔者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路径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浅见,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自主能力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和家长越来越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小学数学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担负着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提高他们数学能力的重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提供了巨大助力。本文以兴趣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其它有效路径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一、兴趣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仅活泼好动,同时,还对新鲜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然而,这也正是他们进行知识学习的黄金时期。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应以兴趣为主,激发出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热忱。首先,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适当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进行运算或者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是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比如,在讲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利用,将生活中常见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展现出来,学生对这些事物非常熟悉,使他们能够以最快速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其次,教师可以探索新的教学领域,以课堂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游戏当中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他们的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启迪他们的智慧。
二、平等友善,建立和谐的师生的关系
教师应转变角色,通过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阴霾,不再是以灌输模式为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从而建立有效的师生合作机制。教师应扮演好良师益友的角色,通过自身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语言、语调和精神态度、表情对课堂氛围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做到真正关心爱护学生,通过良好沟通渠道的建立,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下,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大胆质疑,才能将学生学习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可以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重要前提条件。
三、转变理念,实施任务型教学
实施教学任务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劳动来进行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通过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让学生在教学任务的压力下来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布置一定的任务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完成这些任务,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自己数学知识体系,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真正魅力和价值所在。比如,在讲到解简易方程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布置如下任务: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怎样检验解是否正确?通过问题的布置,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到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同时,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更加深了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度,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分组教学,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一直以来,教师一堂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为了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藩篱,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教学和小组讨论,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分析能力,使复杂的数学知识经过学生的努力探究下变得通俗易懂。比如,在讲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在讲述完基本知识点之后,可以再把重点内容分成四个部分,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重点,最后由每个小组派出代表来对讨论的重点内容进行阐述,使学生对重点内容了解的更为透彻。学生在合作小组模式下,不仅使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提升,同时,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并有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促进他们合作能力的提升,为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好了铺垫。
总而言之,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虽然,现阶段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只要教师秉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转变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就能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锋.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4,(07).
[2]赵福东.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J].学周刊,2014,(26).
[3]蒋佳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