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生态行为习惯 提升生命存在质量

2016-11-19 08:41刘钟芬刘惊铎卢峰
中小学德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德性行为习惯培育

刘钟芬 刘惊铎 卢峰

摘 要 培育生态行为习惯,提升生命存在质量是当代和未来德育需要着力发扬光大的核心命题。培育生态行为习惯与提升生命存在质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管是对肿瘤的姑息治疗,还是二十余年的生态体验式行为习惯培育实验都发现,行动方式的干预性改变,可以有效改变情绪状态、思维方式、生命样态。独立或群集清点和整理习惯,是优化生命样态的智慧性行动,能增益生命的乐趣。

关 键 词 生态行为习惯;生命存在质量;道德价值观;生命陶养;生态德性;姑息治疗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4-0005-03

一、命题的提出

人的行为习惯至少涵摄两大问题,一是道德价值观问题,一是行为方式选择问题。显然,道德价值观问题是更加基核的问题,不重视这个问题,人们就可能会陷入某种选择困惑与混乱之争中而无力自拔。

生活体验中的直觉领悟告诉我们,人们日益关注自己的行为习惯与健康快乐幸福的关联度,并设法使自己的行为习惯变得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为未来的健康快乐幸福积累福运。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将快乐幸福作为道德的应有之义,给人类奠定了健康快乐幸福的道德合法性基石。

然而,反思中外德育史,人类的德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功利化、实用化、世俗化了,出现了向社会一边倒而离弃生命的情形,丧失了其应有的实践魅力和道德光彩。

如今,德育可以而且应当重新检视,自觉拓展其功能,全面提升其育人境界。可以将人类的理想德育境界描绘为:德育是一个遵循生态之道和生命之道,自觉培育引导生命境界,深层呵护生命健康、尊严,美善和谐,可持续存在的人类美善事业。可以在这一新理念和新路径下,谋求德育的社会培育功能与生命陶养功能的内在一致性。

为此,我们认为,培育生态行为习惯,提升生命存在质量,应当是当代和未来德育需要着力发扬光大的核心命题。

二、德育应凸显培育生态行为习惯,提升生命存在质量之义

以往的德育忽视了人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和生态行为习惯的培育,衍生出大量反生态的行为习惯,违背了生态之道和生命之道,在概率上降低了当代人的生命存在质量,给人的工作、生活和交往带来难以排解的深层烦恼。

跳出学科思维,德育本应传递科学合理公允的道德价值观,引导生命健康和谐持续地存在。但是以往的德育所传递的道德价值观,更偏向于社会需求的满足而忽视或遗忘生命陶养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德育价值观缺乏生命责任意识,潜藏着一系列严重的生命问题和社会问题。譬如,人年轻时所接受的道德价值观,由于忽略了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而聚精会神于功名利禄的追逐(美其名曰“奋斗”),到了中老年,才忽然发现生命健康出现了这样那样甚至不可逆转的严重问题。这不仅给当事人的生命造成了遗憾与损失,而且导致人们对于社会道德价值观的怀疑以至放弃,进而导致一系列怀疑社会道德价值观行为习惯的产生。

从理论上分析,人的身体是一个神奇的生命系统。习惯是生命的原生态存在形态,是最省力、也最容易被忽略的生命存在形态与表达方式。生活作息、工作姿势、上网偏好等习惯,是生命经过长年累月的积淀而形成的下意识生命自组织存在方式。人的习惯的改变是挑战原有生命经验的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传统德育的这种习惯做法,属于一种反生态和反生命的道德价值观传播,既不利于生命的健康持续存在,也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和谐。

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且老龄化社会迅速到来之时,我们主张重新定位德育的价值观,自觉凸显德育的生命陶养价值,把培育生态行为习惯作为德育的时代使命之一。刘惊铎曾在《中小学德育》上阐述了这一重要认识:“给德育一个理由,它必须符合和满足生命健康成长的内在诉求。此系最根基的理由。德育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应以促进生命的健康和谐成长为己任,而不是简单地灌输固化的思想道德规范。德育的生命活力在于,其一切出发点和归宿是生命本身的健康成长,而非外铄种种束缚或桎梏生命甚至反生命的既定条规。生命的健康润泽靓丽成长需要德育,而德育正好具有生态化育功能,这比赋予它任何其他的意义都更有理由。”[1]

那么,什么是生态行为习惯呢?所谓生态行为习惯,是指个体身上所具有的,符合生态之道和生命之道的道德价值观的言行反复自动出现而赋有日常行为习惯的稳定特征。

三、培育生态行为习惯与提升生命存在质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表面看,培育生态行为习惯与提升生命存在质量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但深层次研究发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当人养成生态行为习惯时,便习得性地获得了生命存在质量提升的内在保障;另一方面,当一个人的生命存在质量获得提升时,也就更加深刻地体验到践履生态行为习惯的欣喜,并更加坚定了将这种习惯保持下去的主观意愿。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面对癌症发病率不断增加的严峻现实,姑息治疗迅速得到了业界的认同。所谓姑息治疗,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对那些对治愈性治疗不反应的病人完全的主动的治疗和护理。其目的是为病人和家属赢得最好的生活质量。它坚定生命的信念,并把死亡看作是一正常的过程,既不促进也不推迟死亡,把心理和精神治疗统一在一起”。霍兰(Jimmie Holland)指出,“医学……要真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解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痛苦同样重要”[2]。认知—行为治疗是姑息治疗的重要理论依据。依据这一理论,非适应性认知、思维和行为能够导致不良情绪,从而影响生命存在质量。人可以通过辨识非适应性认知的前导线索、评估与扭曲认知相关的行为以及行为干预来改变不良行为和情绪。目前,国际国内已经将姑息治疗作为人类自觉培育生态行为习惯,提升生命存在质量的科学探索新高地。德育理应同步站上这块高地。

在存在论意义上,人的行为习惯本然地具有生态性。但追根溯源,一定的行为习惯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之中养成的。而生态德性更容易在生态行为习惯之中孕育而生。如此,生态与德性之间也存在着一种互养关系。换言之,健康美德生发于完整和谐的生态环境与生态体验活动当中,而健康美德反过来又能有效地涵泳生态行为习惯。

当代社会,随着呼唤健康美德的声音越来越强烈,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愈发重要起来。生态行为习惯之于生命健康、人品美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美德皆源于生态行为习惯。健康美德合一可以看作是一种做人的较高的生态美德境界。

二十余年的生态体验式行为习惯培育实验发现,行动方式的干预性改变可以有效改变情绪状态、思维方式、生命样态。独立或群集清点和整理习惯,是优化生命样态的智慧性行动。试图改变习惯,往往会引起生命系统的不适感。实验证明,转换视角、改变环境、提高认知水平、更新思想道德观念等干预性行动,是改变积习的有效方式。新的良好习惯一旦形成,就会给人以成就感、舒畅感、新鲜感,增益生命的乐趣。

大量人生幸福与不幸的案例对比和德育关联起来,在认识澄清之后,我们可以逐渐重建曾经被忽视的重要的道德价值观,如:健康和美德源于生态行为习惯,以健康幸福为荣陶养生态德性,在生态体验中陶养健康润泽靓丽的生命样态等。如此,我们或许能够更好更快地在自己和下一代身上培育出“生态人格”[3],即个体身上陶养收摄而具有的生态道德素养稳定下来而成为人格的主调特征。

四、德育培养生态行为习惯的时代着力点

对于普通人来说,身体生了病更容易引起重视,因为它受制于生态限制性法则,而自身或孩子的德性修养存在问题却不太容易引起关注,因为它并不会立刻引起生存危机。

但是,从本源意义上看,人的生命是一个生态系统,古人称之为小宇宙。当生命的肉体或精神出现问题甚至发生系统紊乱的时候,生命的内生态系统便出现了危机。从外周关系系统看,当一个人、一个家族或一个生态群落出现关系失调、紧张以至冲突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这个人、这个家族或这个群落出现了类生态危机。从更大的生存关系之生态系统看,个人、家族或群落与自然环境之间出现关系失调、紧张以至冲突时,如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污染或破坏,我们可以说出现了自然生态危机。

德育培养生态行为习惯的时代着力点,应该放置于体验者身心的生态和谐统一,既着力培育保护健康身体的观念,也着力培育呵护健康德性的价值观。鉴于此,当代德育培育生态行为习惯的元基点,是陶养体验者和导引者的生态德性。

所谓生态德性,即个体身上陶养收摄的道德素养既符合生态道德价值观,又具有与内外部生态环境和谐一致的基本特征并以日常行为习惯表现出来。当生态德性的培育成为时代着力点时,我们才渐次走上德育自洽自足的存在性之路。所以,“给德育一个理由,就必须对它进行深层次哲学反思,作生存论、价值论和体验论的三重检验。应当看到,德育实践并非自洽、自足的合法性存在,换言之,德育既可能做道德的事情,也可能做不道德的事情。当德育通过大量的思想观念的灌输,让受教育者逐步丧失独立思考、创新精神乃至个性发展的时候,还可以说这样的德育是道德的吗?可见,德育本身就面临着一个道德性检验的问题。要让德育成为真正道德性的存在且深入人心,就必须给出一个理由,让它超越价值与实践的二律背反”[4]。

科学实验证明,真正入脑入心的德育是超越学科的,应当融通德育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自觉回归生命之中,回归生活世界,回归生态,臻于三重生态圆融互摄境界,实现生命的健康和谐快乐幸福成长。

由此可见,人类要真正获得人生的快乐幸福,就必须重新澄清、甄定人类的道德价值观,应当在培养生态行为习惯中把陶养生命的生态德性置顶,给予时代性凸显,以之为荣,即让生命生存与发展实现三重生态圆融互摄,臻于健康润泽靓丽的生命样态,才是生存、发展和教育的价值航标灯,而不再以生命透支、羸弱、多病以至早逝为某种价值暗示。

如此,所有自觉不自觉地以牺牲人的快乐幸福为代价的舆论渲染或制度暗示,都是一种逆生态之道,因为这违背了人性和生态规律。正是种种逆人类历史潮流而动的价值误导,才造成了个人生命及人类生命存在中的价值选择困惑以至“鬼打墙”悖论。今天,我们鲜明地提出培育生态行为习惯,提升生命存在质量这一命题,就是为了从根基部位澄清德育价值观和生命价值观的历史混淆与轻重倒置,在道德价值观归位的前提下,让行为方式的选择更趋于科学、合理、合度,为人类的健康快乐幸福祈祷。

参考文献:

[1][4]刘惊铎.给德育一个理由[J].中小学德育,2015(4):1.

[2][美]吉米·霍兰.癌症人性的一面[M].唐丽丽,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

[3]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德性行为习惯培育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