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娟
在校外英语教学中,我结合英语课的特点,遵循美的规律,让学生在自然情景对话中发现英语的美,在生活世界中感受真实的美,在艺术活动中想象美、展示美。
在自然情景对话中发现美
通过渗透美,我们可以把普通的课堂对话变成艺术,把生硬的记忆和背诵变成真实情景中的对话。比如,在讲到西方文化时,我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外国人到中国朋友家去做客,进门时见到朋友的妻子很漂亮,就夸了一句:“Your wife is very beautiful!”中国朋友听了,谦虚地说:“哪里,哪里!”直接翻译的话就是“Where, where”,外国朋友一听,回答说:“From the head to the foot, all is very beautiful.”学生们一下子就笑了,因为他们知道在西方国家,当别人夸奖时,应该大大方方回答“Thank you”。这样做,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潜在的对话欲和表现欲,使他们在上课时都像最优秀的戏剧演员一样,在投入感情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吸收知识。这种融合使对话本身成为一种富有美感的过程,把静态教学变成动态教学。
在生活世界中感受美
一个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环境能让学生愉快地享受学习的过程。比如,我用一些漂亮的图画配上简单易懂的英文说明来装饰教室,让学生有意无意地看或读,把英语单词和图画结合起来记忆。此外,在课堂中我还营造出艺术的氛围。比如,班上有个学生特别喜欢恐龙,我就让他当恐龙动物园的导游,介绍自己的动物园。这个学生找到了大量的图片和照片,还找来了《侏罗纪公园》的电影、不同的音乐等丰富的素材……看到他的介绍让其他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便组织学生就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是身边的景物开展活动。例如,在参观某一景物后,让学生扮演英语导游进行解说,编成歌曲歌唱,围绕它的某一方面(历史、地理、形象等)展开对话,对着这一景物拍照或画出图画,找寻与这一景物对应的音乐作品,围绕这一景物展开图书查阅、手工操作、模型制作、收集标本等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地球是有生命的,植物、动物也是有感情的。这样一来,学生就走出了自己的世界,进入了自然世界。通过他们的眼、耳、口、鼻和手,去感受每一棵树、每一片树叶、每一棵小草、每一种昆虫的美丽形态和生命力,感受大自然乃至整个地球的脉搏。
审美活动将美育渗透到教学中,把死板、枯燥的知识变成可爱的、有感情的、美好的东西。
在艺术创作中展示美
在教学中,我不但要求自己把英语教学当作一门艺术,还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艺术创作。例如,我让学生扮演《狮子王》里的角色、表演去肯德基点餐的情形等,通过扮演各种角色,惟妙惟肖地模仿它们的感情和行为,学生把自己与扮演的对象同化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主观经验同所学的客观概念联系起来。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如书写比赛、口语演讲比赛、单词拼写比赛、作文大赛等。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假设一定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或表演,也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讲故事、猜谜语或讲笑话。在表达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等综合素质得到充分提升。他们体会到英语语调的变化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反映不同的思想感情,在英语交际中感受英语语调的丰富多变与起伏流畅,体会英语发音的规范、正确之美。通过这些再创造,使他们独立思考和行动,并在种种创造性的活动中获得新的知识和思想。
在校外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通过审美活动刺激学生的头脑,这就要求教师将“说”和“做”结合起来。这里的“做”不是普通的做,而是带有审美和艺术创造色彩的“做”,为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他们的生活转变成艺术和审美的生活,将枯燥的学习转变成具有吸引力的活动,让教学不再单纯是一种科学,而是一门艺术。
编辑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