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6-11-19 01:47解玉莹
新课程·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讲话习惯小学生

解玉莹

在人的一生中,习惯的培养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习惯决定人的命运。尤其是小学生,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更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教授认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很稳定,很难改变。相反,不良的学习习惯形成了,也很难纠正,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习惯的养成与年龄的关系是密切的。一般来说,年龄越小越容易,年龄越大越困难。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学习习惯重要性的分析,从现存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出发,对传统课程和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行对比,提出了培养小学语文学习习惯有效的可行的建议。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涅·托夫勒就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学会学习的人。”在终生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的今天,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之一。一些具有前瞻眼光的教育者指出,好的教育其实质就是要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受益,不良习惯让人受害。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优化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因而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深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经常听同事在议论,某班学生很听话,学习习习惯好,上课发言积极,参与面广,在他们班上课很轻松,那才叫享受语文教学,学生学习成绩也都比较优异;某班学生学习习惯很差,上课没几个人举手发言,大部分学生都自做自的,好像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课上得很吃力,课堂上老师上课的热情都消失殆尽,学生书写潦草,成绩不理想。这些议论无非说明了一种现象,就是班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对学生各方面成绩以及教师教学的影响。同样,在学生群体中,语文学习习惯好的学生,他们不仅语文成绩优异,其他课程也都是比较优秀的,因为他们从语文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体验,自然而然对学习也产生了浓厚兴趣,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课前备课,深思熟虑

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在课堂上根据这些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语文教师还要向学生明确其中的意义,让学生在思想教育基础上明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好处。如,学习他人说话的时候,要注视说话人的眼睛,心无旁骛,而不是东张西望;听他人讲话时,要坚持听完,不要中途打断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边听边思考,听后要思考是否听懂他人的讲话或是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如果有,要向他人请教,在听清楚后将自己不同的想法与说话人一起探讨。这些都表示对说话者以及说话者劳动成果的尊重,是作为学习者的一种礼貌行为和认真对待他人的积极态度,也对个人的学习和发展是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共享思维成果获得更多的对自身有价值的知识,既能锻炼自己,也能提升自己。并且语文教师也可以告诉学生在课堂中认真听老师讲课也是尊重老师和讲文明懂礼貌的表现,专心听讲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是学好语文重要的第一步。在课堂上,教师在设置问题后,要针对学生的共同谈论或者大家发表意见过程中所表现的学习行为给予指导,对于学习他人讲话时有的学生走神、打岔、不注意听的坏习惯要及时提醒和矫正,并通过一些学生发言后找其他学生复述、转述或者发表不同看法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习惯或真正理解他人讲话和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行为,并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语文教师的具体要求、指导、训练和一段时间的思想教育,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學习习惯。

二、课堂教学,潜移默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各学段的目标和内容中都提到了要求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小学生在听他人讲话时要认真,有耐心,集中精力,边学习边思考,去努力了解他人讲话中的主要内容,能够抓住要点,并且可以做到转述。在生活中懂得学习是一种品德,是对他人的一种最起码的尊重,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学习习惯也是如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训练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好办法,同时也可以通过吸取他人身上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因此,无论是语文教师讲课时还是其他同学发言时或是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共同谈论中,都需要认真、耐心地学习。

三、课后训练,一丝不苟

语文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大千世界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语文学习的源头,从语文学习中关于写作的要求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当前学生写作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想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需要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说出自己身上以及身边发生的事来加以论述、表达和评价。我们常说创作者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前提就是从生活中发现,没有生活的故事好比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和活力,空洞而不会感染到他人。同样如果学生的作文里都只是空话、大话,没有实实在在的故事和感受,不仅是学生的失败,更是教师的失败。写作中要想写看到的、想说的话,表达真实感受,前提就是要亲身经历,亲身感受周围发生的事情,也就是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细致观察,你才会了解事情的真相,来龙去脉,才能去评价,去发表看法,去积累写作中最重要的生活素材,你才可以在作文中有话可说,并且说的是自己真正心里所想的。观察得多了,积累的素材多了,学生再观察事物时就可以联想到另外一些事物,这样还可以让学生慢慢地学会归纳和总结,把同一类事物归纳起来都可以用到一篇作文中或是日记中加以总结,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讲话习惯小学生
“注水”讲话
国旗下的讲话
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