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玉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师生之间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状态。那如何创造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呢?下面简单谈谈我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挖掘出教学内容中学生感兴趣的点,是营造课堂氛围的前提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都要挖掘到学生感兴趣的点。例如,在讲授《西门豹》一文时,怎样理解课文西门豹是怎样巧惩巫婆跟官绅的?对于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原则,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学生甲:西门豹先以姑娘不漂亮,麻烦巫婆去说一声为由,把巫婆投进了漳河。学生乙:以巫婆怎么不回来,让官绅去催一催为由,把官绅头子投进了漳河。学生丙:西门豹又要让其他官绅们去催时,那些官绅们知道根本没有河伯,把他们投进漳河是死路一条,跪下来求饶等等。就这样,不用教师讲,学生就你一言我一语把问题的大概解决了。这时,教师再给予充分的肯定后加以订正,这篇文章的重点就在宽松热烈的课堂气氛中解决了。
二、课堂上要多赞赏学生,这也是活跃课堂氛围的基础
作为一名教师,请不要吝惜你的赞美之词,每节课,教师要多肯定学生的进步,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都是讲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每节语文课,对于他们的学习成果我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口吻让:“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或者课上直接展示:“哇,你的字比老师的还漂亮能给大家看看嗎?”“你朗读的课文让老师很感动,请你给大家再读一遍。”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竖大拇指等。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能虚伪地应付,更不要夸张。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营造课堂氛围的“垫基石”
一个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学习最原始的动力,因为求知欲可以让学生有话愿听、有话想说,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助力器”。因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尤为重要。如,在教学《爱之链》第二课时时,我没有采用文本的教学内容,问课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而是问学生:课文为什么用“爱之链”做题目?学生一下子被我的这个意外题目问愣了,脸上、眼神充满了好奇。紧接着我一挥手,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只见学生有张嘴就说的,有翻书画的,有提笔写的……不一会儿,发言声、争辩声响起来了,课堂气氛再次热烈起来。最后归纳总结出,正因为乔依在现实生活中曾受到他人的无偿帮助帮助,所以,他认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无私助人是天经地义的,由于受他的感染,老妇人也是这样做的,还会有无数个人这样做下去的,从而形成一条爱的链条,这正是用“爱之链”作课题的道理。学生在理清课文脉络后,不仅把教师的问题回答出来了,还间接地把书上的课文中写了那两件事这个问题也弄清楚了。课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焕发出了课堂的活力。
四、课堂上作学生的良师益友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关键
教师课堂上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切勿高高在上,课上你要是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你就会发现课堂的气氛是那么和谐、融洽。这种心态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一节课的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会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保持教学时最佳的心理状态,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心无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自己特有的激情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自身的教学魅力感染学生,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语文知识高尚的情趣。只有教师教得投入,学生才能学得专心。当课上出现不愉快的偶发事件时,你一个宽容的眼神,或是一句看似调侃但却很有分量的话语,又或是你悄悄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拍拍那些犯错学生的肩膀,会让学生自觉地低下头,既不会伤害他的自尊,还不会影响课堂气氛,良好课堂氛围才能顺利形成。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浓郁的课堂氛围。当然,千万不要认为课堂上“热闹了”“轰轰烈烈”了就是良好的课堂氛围。要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并要学有所获。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把控能力,悉心研究方式方法,注意把握尺度。在课堂上,切勿把语文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居高临下地向学生施舍知识的场所,摈弃家长制、施教者的作风,要代之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去真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语文,学好语文。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