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毅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的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田。注意力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对教师来说,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最主要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常常会影响到学习效率。所以提高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至关重要。
一、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现实教学中,作为一名参加工作快三年的年轻教师,我在自己的课堂上,经常有这样的烦恼:
1.孩子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课上小动作特别多,易走神;学习成绩不稳定,健忘、厌学,作业、考试中经常因马虎大意而出错。
2.孩子们常常不假思索就得出结论。
3.孩子们不遵守规章秩序,不听老师的指示,做事乱无章法,随随便便。
4.孩子们拖沓,磨蹭。一心多用,有始无终,学习、做事质量低,效率不高……这些现象都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那什么叫做注意力呢?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注意的能力称为注意力。“注意”是一个在教育界经常被提起的话题。注意从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心理过程,只有先注意到一定事物,才可能进一步进行认识、记忆和思考等思维分析。
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成绩,即使课后靠大量的时间来弥补,也不一定能补得上。所以提高孩子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至关重要。
二、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通过三年的工作经验,我个人认为提高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前提示
在开始新课之前,提示学生这堂课很重要,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准备好本节课要用的学习用品,让他们坐得端正,讲好要求,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多想这些重要性,并以此引起他们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就能专心听讲。
2.运用丰富的语言和表情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除了要声音洪亮以外,教师的语言应该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小学生,教师应该采用通俗易懂的、充满幽默的语言方式,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师的和蔼可亲,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愿意和教师相处,让学生喜欢上老师,这样也会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3.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就如何提高小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任何一堂课,只有先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让他情绪自然高涨。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从“好奇”入手
“好奇”是人遇到新奇事物时所产生的“探究反射”。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从而激起求知、探索、操作等学习意愿。“好奇”可以促使儿童更多地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而与外界频繁地接触和交往,又反过来增强儿童的好奇心和观察力,并且促进他们创造性的发展,所以“好奇”是一种成功的动力。
(2)教学手段的丰富多样化
小学生注意力的时间很有限,一节课40分钟,你很难让小学生集中40分钟的注意力,作为老师,尽量保持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有效办法就是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采取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与讨论、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课堂中来,以改变过去单一死板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在的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把学习中一些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把握小学生注意力的最佳时间
研究发现:7-10岁的儿童连续注意约在20分钟,10-12岁儿童连续注意约在25分钟,12岁以上儿童可维持30分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紧扣连续注意的最佳时间。在学生注意力最佳的时间内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语言要生动形象,语调要抑扬顿挫,配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化难为易,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4)课堂上提高教学活动的目的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自觉性和自律性,具体表现为不会主动确立目标,需要教师给定目标;在注意进程中不会组织自己的注意,需要他人不断提醒和关照。一旦没有外在的帮助,他们常常会不清楚或忘掉由他人给定的目标,使注意中止或分散。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提出具体的目的、要求、内容及具体方法,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集中注意力对完成活动的重要性,并懂得如何正确地组织自己的注意。
综上所述,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进而也能促进学生主体性、创新精神及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