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飞
摘 要: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教师要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品性德性、创新意识、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等全方位评价学生。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多元和互动相结合,整体性和综合性相结合。
关键词:评价;过程;多元;整体
美国教师莎娜·皮普尔斯经常用《奇幻森林历险记》(Hansel and Gretel)这个故事作为一学年的结语。莎娜说,这是一则我们怎样成为自己的英雄的故事——找到走出丛林的道路。的确,莎娜对孩子们的评价至关重要。一个孩子的成长,真的需要一些“重要他人”,小学语文教学亦然。
一、评价重过程——“结果”“过程”两相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标准的这一提法更注重过程,也就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在人文精神日益深入到课堂教学的今天,我感到,从“过程”着手,体现语文教学的阶段性,由此可走出一条实施新课改的路来。
比如,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是否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
新课标理念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达到目标:不在于知识目标是否合乎标准答案,而在于学生完成时是否是自己真正动脑。
2.传授情况:是单项灌注,还是自主合作?是否是机械灌输?是否把学生的“学”的评价当做“重中之重”。学生是否学得有滋有味、有情有义?是否经历了一番“折腾”和“痛苦”之后豁然开朗呢?
3.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究竟如何?
4.教师是否坚持了“以生为本”,是否变单项灌输为先学后教、教学相长和协商式学习模式?
所有这些都是过程,都是“正在进行时”,都正在“路上”。叶澜教授曾经说:“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注重路上,才有机会“发现孩子”;注重路上,才有能力“解放孩子”。
二、评价求多元——千树万树梨花开
设想一下:每一次评价都是“你真棒”,或者仅仅针对分数进行评价,或者总是由老师掌握着评价霸权,是不是有点重复单调?有点沮丧无奈?新课改视角下的学习评价方式,应该倡导多元互动的评价方式。师与生、生与生、学生家长、专业人员等都可参与,以此创设动态评价的一泓“活水”。
作文教学,就可以构建“师与生、生与生、师与家长”的多向评价新模式。
1.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尽可能发现问题。
2.组织学生相互评价(分组分工、分发资料、提出要求、分组评价、组内交流)。
3.家长评价(要求家长不说空话、假话,不带主观色彩)。
4.教师点评(综合前面的评价进行全面、细致而客观的评价)。
这样的评价中,师生间必将产生新的发现、新的顿悟与新的信任。评价因充分地放权而精彩,因充分地关注过程而温暖。如此,“学生评价的体系,才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泵”。此外,个性评价、有情节的评价、有故事的评价、“量身定做”的评价……都可大胆一试。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
三、评价重整体——天光云影共徘徊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新课改以来最显豁的提法之一。的确,我们必须确立一个更加周全和成熟的理论视域,以期能够滋养出“精神灿烂的生命,精神灿烂的群体”。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一定不能缺少这样的视域。或许,当我们用崭新的视域打量语文学习和学习语文的孩子们时,就会见到另一个生命个体,见到另一片乾坤。
至少,教师的评价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触及或加以关注:
1.评价应覆盖“识字与写字、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并且看孩子们是否以此在思维、心灵和情感等方面得到了锻造和滋养。
2.诸如兴趣、情感、意志、动机、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则更像“看不见的手”,绝不能“屏蔽”。
3.在布置特色作业的前提下,鼓励并特别评价那些实践作业、自主型作业、操作型作业、创编型作业、鉴赏型作业、生活型作业等等,以此激励学生将语文学习的“触须”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4.注重创新,提倡多种体验和探究,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多元解读不能一棍子打死。
如果我们总是从有益于孩子的能力、思维和身心发展的角度对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做出准确而细微的甄别、梳理和评价,并以此激励孩子,那么,语文课堂必将有情有义,语文学习必将兴致盎然,而师生也必将收获得更多。但愿综合性评价,货真价实的全面评价,能够打造一片摇曳生姿的语文学习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
[2]张丽钧.精神灿烂[J].读者,2014(2).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