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晓丽 李秀萍
一、问题的提出
如今的孩子见多识广,思维活跃,语言丰富,幼儿教育指导文献《纲要》提出:“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听懂普通话”,要为孩子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有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如何将《纲要》精神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帮助幼儿在学习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创设与之相适应的语言环境,最大潜能的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引导幼儿接受优秀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幽默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述能力。
二、研究的对象、内容及方法
(一)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为本园大二班幼儿
(二)研究內容
1.课题的主要内容为《幼儿园文学启蒙教育用书》
2.课题的主要内容强调幼儿的倾听习惯及口语表述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示范模仿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表演法、练习法
三、研究过程
(一)引导幼儿在倾听中学习语言
1.在倾听中发展幼儿的语言理解
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下理解文学作品语言的形成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所以,我们要在幼儿倾听中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力。
2.在倾听中丰富幼儿的词汇、培养幼儿的语感
我们常常会听到幼儿说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词,讲一些带大人口气的广告味,滑稽的话,理解他们倾听成人说的,有的是在看电视时听到的。可见,幼儿在倾听中能获得许多词汇,还能培养语感,在文学作品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加以引导,幼儿受到语言规范文学的熏陶也就越多。对文学作品的爱好也益浓厚。
(二)引导幼儿在文学作品中丰富词汇量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言是否丰富,首先要看它的词汇量是否丰富,利用文学作品帮助幼儿掌握丰富的词汇,有助于他们确切表达思想,很好与周围人交流,同时,对幼儿自信心的形成,个性发展也很重要,在平时的文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方法让幼儿积累词汇。
1.运用直观法
让幼儿观察文学作品中图片、人物、动物的动作和表情及教师演示具体形象中去理解学习新词,如童话《一人一面小红旗》中的动词有“拿、涂、划、擦、踩”等词,可结合幼儿演示分清。
2.运用浅近、准确的语言
有些词非常抽象,找不到形象,直观的物体让幼儿看,如“白茫茫”、“火辣辣”,“秋高气爽”这些词句时,可结合观赏景色,告诉幼儿这些词的含义,幼儿通过自己的体验,就可以比较形象,具体地解释词语。
3.通过组词和集中学习,加快幼儿词汇的积累
①幼儿学习组词,不但可以加快词汇的积累,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同时,由于组词时,总是听到一个词就能联想到几个词。
②利用词语接龙的方法积累汇,在幼儿有一定词汇储备上采用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开火车”,这种游戏方法加快幼儿对词语的记忆。
③利用集中的学习办法。
(三)引导幼儿在文学作品中表述语言
1.观察讲述
通过指导幼儿学会观察,把看到的事物叙述,描述出来,被观察对象可以是生活、游戏中真实的人物、事件,也可以是图片,特设的情景和持定尘活事件,它需要幼儿自己构思,选择内容和组织语言,观察讲述能力的培养,在开始时,让幼儿在观察人物活动或人物背景的单幅人物活动的图片后问“是谁,在干什么?”经过一段时间后,每个幼儿观察、推测人物的行动,会说一句话,再进行第二个要素的学习,观察现实生活场景或没有人物的背景图后指导幼儿学会描述背景,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什么季节?天气如何等待每个幼儿都基本掌握后,再将两个要素结合在一起,指导幼儿观察在背景的人物活动单幅图片,特设情景中人物的某个行为表现的讲出“谁在什么时间?地点在干什么?”
2.复述朗诵
教师让幼儿反复欣赏同一个文学作品,参与作品有关的系列活动,积累不同语景中的表达经验,如诗歌《自己去吧》当老师让孩子欣赏后,问他们:你听到了什么?儿歌里有哪些动物?让它们分别说了什么?它们的妈妈又是怎样回答的?这种环境形成儿歌采用了“一问一答”式,幼儿在老师引导的提问中,感知了内容,体验了其中的浓浓的意境,同时,又学会了其中的对话,孩子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在复述朗诵中轻松掌握了儿歌的内容。
3.情景表演
鉴于幼儿的年龄特征,他们对抽象的、具有间接性的信号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进行文学欣赏时不仅借助直观的具体形象(如玩具、图片);借助于成人的形体语言,甚至借助音响效果,背景音乐,简单道具,来帮助幼儿欣赏文学作品。
4.迁移创编
为了提升幼儿们对文学欣赏的能力,我们针对幼儿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如果是那个小朋友,你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你听了这篇散文或这首诗,这个童话你觉得怎样?幼儿通过个人体验讲述或是分组讨论,有助于提高他创造再现作品中的人物或情节的机会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你认为还有谁会这样做,它(他、她)们会怎样想的,会怎样做?还会说什么话?达到扩散幼儿思维的目的,同时,还发展了幼儿的表达能力。例如:散文《笑笑的想法》当幼儿欣赏完这篇散文后,我让小朋友们讨论,你认为天上还有谁“那星星、下雨、打雷、闪电”又是怎么回事?孩子们的答案是具有创造性的,而且语言表达丰富。
四、达到的效果
通过一年半的课题实施,我们发现孩子在以下三方面有这些成效:
①对文学作品的兴趣,通过童话、美文、新诗的欣赏,孩子们在对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显示出浓厚的兴趣,他们乐于倾听,反复诵读,角色扮演对话,他们喜欢作品中的各种人物,喜欢其中的故事情节,喜欢去感受文学作品给他们带来快乐。
②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孩子们在文学世界中找寻到他们的真、善、美世界,激发他们的爱心和关心,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也让他们分辨了丑、恶现象,让他们学会有正确的是非观念。
③对词汇量掌握,随着对作品不断了解、掌握,积累在孩子内心深处的词汇量也随之增加他们乐表达自己所思所感交谈时,不经意中说出一个个贴切,形象的词语,会让大人们感叹:这是四岁孩子说出的话吗?真不错!
通过创设环境,学会欣赏作品,学会体验作品,学会讨论作品,孩子们在愉悦中获得各种知识,潜移默化地得到真、善、美人文精神和教育道德情操。从而达到“以文益智,以文染情,以文励志,以文修德”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