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福利
(辽宁省彰武县两家子镇农科农机站 123215)
温室越冬茬番茄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罗福利
(辽宁省彰武县两家子镇农科农机站 123215)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蔬菜专业生产合作社和种植户的增加,番茄种植规模不断增加,人们对产量、品质、效益的追求也不断提高,而番茄是河北省越冬日光温室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在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冬季气温低,严重影响日光温室蔬菜生长,并加重病害发生危害,因此越冬茬番茄栽培宜选用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强、高产的品种。
2.1 种子消毒处理
将种子倒入55℃热水浸种6小时,在此过程中需不断搅拌,取出后放在28℃下用纱布包好催芽,露白面积到达60%即可播种。
2.2 苗期栽培管理
2.2.1 温度管理:番茄苗期温度管理要掌握三高三低:即出苗前或分苗后温度要高,出苗后、分苗前温度要低;白天温度要高,晚间温度要低;晴天温度要高,阴雨天温度要低。播种后昼温在28~30℃,夜温24℃,床土温度保持在20~25℃,有利于出苗。苗出齐后要降温,白天床温降至20~25℃,夜间17~18℃,主要采用通风的方法,先放小风,后放大风,缓慢降温。第一片真叶展开至分苗前是小苗的生长阶段,应创造良好的条件,地温保持在15~20℃以上,促进根系发育。分苗后白天温度25~28℃,夜间18℃,地温15~20℃,叶面施肥使幼苗尽快出新根,加快缓苗。缓苗后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控制在12~15℃。分苗后到定植前1周是幼苗花芽分化期,采用变温处理可以保证花芽分化质量,促进生长和防止徒长。具体做法是:上午25~27℃,下午20~25℃,前半夜14~17℃,后半夜12~13℃,昼夜温差5~8℃。定植前的1周开始低温锻炼,夜间可达7~8℃,增强幼苗的抗寒性。
2.2.2 苗期水分管理:番茄幼苗根系发达,吸水力强,容易徒长,因此番茄幼苗浇水量要小,浇水次数要少。要注意水分调节,以控水为主,促控结合,使苗床保持见干见湿状态,保证晴天的空气湿度为50%~60%,土壤湿度为75%~80%;阴天的空气湿度为`50%~55%,土壤湿度为60%~65%。
2.2.3 苗期营养管理:苗期除施足有机肥料外,还应追施速效肥。除了氮肥以外,注意配合使用少量磷、钾肥。在幼苗生长的30~40天内,每10天根外追肥一次,用2%的过磷酸钙溶液或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洒。
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0方,果菜类专用肥50千克,硼、镁、锌肥各1千克。施后深翻30厘米做畦。
定植时间为10月中旬,采取小高畦、大小行的方式,80厘米大行距,40厘米小行距,双行定植,地膜覆盖。每亩定植3300~3800株,约30~25厘米株距。
5.1 温度
为促进缓苗,棚温白天20~30℃,夜间18~20℃,地温最高可达到22℃。在缓苗过后,可适当对棚温进行下调,白天22~26℃,夜间15~18℃。及时揭盖草苫,尽量使光照时间延长。开花期适宜的温度:白天20~30℃,夜间15~20℃。低于15℃高于30℃,不利于花器的正常发育及开花授粉,易造成落花落果。果实发育期的适宜温度:白天25~30℃,夜间13~17℃。
5.2 湿度
空气50%~65%,土壤65%~85%,忌大水漫灌,采用膜下灌水。
5.3 肥水管理
定植缓苗后浇一次缓苗水进行蹲苗,待第一穗果核桃大小、第二穗果蚕豆大小、第三穗果刚开花时,结束蹲苗开始浇水。7~10天一次,并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亩每次冲施多元复合肥或钾宝15~20千克。
由于档案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所以,档案管理人员一直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工作量急剧增加,尤其是对一些数据信息的处理上。若依然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就不利于有效管理大量的电子档案数据。所以,在面对大量的档案数据时,管理模式就出现了很大弊端,从而限制着档案管理部门的发展。
5.4 植株调整
吊蔓在第一花序开花时进行,整枝与打杈同时进行,采用单干或双干整枝。每株留6~8穗果,留3~5个果/穗。行情好还可以采取剪枝再生措施,延长采果期,增加产量和效益。
5.5 保花保果措施
5.5.1 人工授粉。选择上午时间,棚温20~25℃,空气湿度较小,通风良好的情况下进行。
5.5.2 使用坐果灵或防落素保果。坐果灵30毫克/千克+0.1%速克灵效果更好;1%的防落素2毫升,对水500~650克抹花柄,注意涂抹花柄时每次至少要3~4个花,所坐的果整齐、不易空洞。
番茄病虫害主要有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灰霉病、生理性病害、棉铃虫等。在番茄生产中,应坚持以生态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
6.1 生态防治
重点调整棚内的温湿度,创造一个适合番茄生长而不适合病虫害发展的棚室条件。
采用银灰色反光膜驱蚜,设黄板诱蚜及白粉虱,加盖遮阳网,防治虫网,杜绝外界虫害进入。
6.3 生物防治
在温室番茄平均每株有白粉虱0.5~1头时,释放丽蚜小蜂2800头/亩,每7~10天1次,共2次。
6.4 药剂防治:在关键期用药防治,先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全生育期防治次数不超过两次,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
6.4.1 番茄晚疫病,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雾,7~10天 1次,连续4~5次。
6.4.2 早疫病,防治方法:发病初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交替使用,5~7天一次,连喷3~4次。
6.4.3 病毒病:番茄病毒病常见的症状有花叶病、条斑病和蕨叶病三种。防治方法:用1.5%植病800倍液喷雾,或用5%的菌毒清水剂200倍液,或20%的病毒A600倍液幼苗期喷2次,花后每10天一次,连喷3~4次。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防治蚜虫。
6.4.4 灰霉病:进行化防时要尽量减少施药次数和施药量,并注意轮换和混合施药;预防时,可选用50%朴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防治时可用22.5%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亩用200~250克45%百菌青烟剂熏烟。
10.16627 /j.cnki.cn22-1215/s.2016.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