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庆新
从三个领域的师徒关系研究探析“师徒制”
● 孔庆新
在过去的30年间,师徒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企业界和教育界的关注。师徒关系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文献,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师徒关系、学生-教师师徒关系和工作场所师徒关系三个领域。本文通过综述三个领域师徒关系的研究现状,试图将分散的研究进行整合,为学者们提供更加丰富和广泛的理论研究视角,并为企业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师徒关系 青少年师徒关系 学生-教师师徒关系 工作场所师徒关系
师徒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荷马史诗《奥德赛》,在奥德赛出征在外期间,他把自己的儿子忒勒马科斯托付给了好友曼托(Mentor)。后来英语“mentor”成了良师益友的代名词。古今中外,在各行各业都能找到非常著名的师徒关系,例如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社会心理学家哈洛是马斯洛的导师,中国古代的孔子、鬼谷子都是良师的典范。师徒关系越来越流行,而且人们相信师徒关系是有积极意义的(Rhodes,2005)。师徒制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大多文献研究集中在青少年师徒关系(Youth Mentoring)、学生-教师师徒关系(Student-faculty Mentoring)和工作场所师徒关系(Workplace Mentoring),不同领域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视角。西方国家在师徒制的研究方面起步早,而且研究成果丰硕,尤其是美国、英国。我国师徒制研究的文献较少,且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对青少年、学生-教师和工作场所师徒关系的概念、理论基础和积极作用的归纳总结,打破学科界限,将分散的研究整合在一起,提出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要研究师徒制,必须从师徒制的概念构成入手,对师徒制的概念构成不同,得出的研究结论也会不同。师徒制是一个广泛且复杂的概念,Kram(1985)最早以工作场所为背景开创性地研究师徒关系,之后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师徒制的研究,由于不同学者看待师徒关系的角度不同,对师徒关系的定义也多种多样,至今有关师徒关系的概念仍存在争议。Jacobi(1991)从教育、心理和管理类文献中总结了关于师徒关系的15中不同的定义。Hall(2003)试图从师徒关系是什么和师徒关系不是什么来定义师徒制。Allen和Eby(2011)通过把师徒关系与相似的其他关系进行对比,找出重叠部分与差异部分,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师徒关系,对比的相似关系包括:榜样和观察者(role-model-observer)、建议者和被建议者(advisor-advisee)、老师和学生(teacher-student)、主管和下属(supervisor-subordinate)、教练与客户(coach-client)。
师徒制的概念多种多样,各不相同,有些学者从现有定义出发总结出师徒关系的一些共性。例如Allen和Eby(2011)提出师徒关系的五点共性:(1)师徒关系反应的是两个个体之间特殊的关系;(2)师徒关系是一个学习的合作关系;(3)师徒关系是一个过程;(4)师徒关系是互惠的;(5)师徒关系是动态的。也有学者认为师徒关系存在以下四个特征:(1)两个个体在延伸的时间段里互动;(2)导师和徒弟之间在经历、知识或者权力上不平等;(3)徒弟是在模仿师傅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经历,并且从中受益;(4)在提供者和接受者之间不存在角色不平等,典型的帮助关系,年长者给予需要教导和提供特殊帮助的年轻人专业指导(Johnson,2015)。
师徒制的研究领域多样,也就意味着研究范围广泛。师徒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青少年师徒关系、学生-教师师徒关系和工作场所的师徒关系。在这三个领域,很多学者也做了综述性研究工作。例如Merriam(1983)将师徒关系分为成人发展、商业和学术环境。Jacobi(1991)将师徒关系界定在学术领域。Pascarella(1980)研究了学生-教师之间的非正式接触。DuBois 等人(2002)针对青少年师徒培养项目对于青少年的影响进行了元分析。Allen等人(2004)对于工作场所的师徒关系对于徒弟的积极影响进行了元分析。这些文献为三个领域的师徒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表1 比较师徒关系与其他相似的人际关系类型
表2 青少年师徒关系的定义构成层次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成人的照顾,除了父母能给予孩子重要资源以外,其他成人也能给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建议和指导,尤其是对于那些处于风险中的青年,比如来自贫穷家庭或者单亲家庭的少年。正式的师徒培养项目让他们与至少一个成人建立积极的师徒关系,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裨益。
(一)青少年师徒关系的定义
青少年师徒关系指的是一种个人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照料者提供持续的友谊、支持和指导,目的是帮助小孩和少年发展才能和性格(MENTOR,2003)。Jekielek(2002)也认为青少年师徒关系是提供照料和帮助的成人与青少年之间的一种稳定的关系。由此可见,青少年师徒关系的两个个体是明确的,年长的,经验更丰富的成人与没有关系的儿童或者少年。青少年师徒关系的目的也是明确的。成人提供持续的指导、说明和鼓励,目的是和徒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承诺、尊重、认可和忠诚的特殊关系,从而促进儿童或者少年性格和能力的发展,有助于青少年向成人过渡(Rhodes,2000)。DoBois和Karcher(2013)提出青少年师徒关系的定义包括几个不同的层次,分别是活动、关系、干涉、政策和社会。
青少年师徒关系包括很多类型,从环境方面看,可以包括学校、工作场所和社区,从具体对象看,可以针对天才少年、残疾儿童和风险少年,从发展阶段看,可以分为儿童,青少年(DuBois & Karcher,2005)。
青少年师徒关系可以自然发展成为非正式关系,也可以在其他人或者组织的干预下形成正式的关系。照顾性的和非正式关系可以在青少年和宗教领袖、朋友、教师和亲戚之间产生。一些年轻人,尤其是来自较差的社会和经济背景条件的,接触到非正式的导师或者成人榜样受到限制(Rhodes et al.,2002)。自然而然产生的师徒关系,也是可以通过第三方来复制的,正式的青少年师徒项目因此而繁荣起来。美国最早的正式青少年师徒项目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社会运动。现在美国国内有很多青少年支持组织,例如著名的Big Brother Big Sister,同时,还有很多国有联邦青少年师徒项目,多数针对风险少年(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少年)。不同的青少年师徒项目的目的和原则不一样,有些针对青少年广泛发展,有些是针对具体的教育、就业,或者减少特定风险行为(Sipe,2005)。在美国已经有超过5000个青少年师徒项目每年服务于将近3000万青少年(DuBois et al.,2011)。政府的支持也是美国正式的青少年师徒项目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图1 青少年师徒关系模型
(二)青少年师徒关系的理论模型
青少年师徒关系是如何对青少年产生积极影响的,很多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出发,构建青少年师徒关系的理论模型。
Rhodes(2006)等人从比较丰富(comparative wealth)理论角度,研究青少年师徒关系如何有效影响青少年的发展,同时综述了关于青少年主题的咨询和心理疗法的文献,提出导师如何有效影响青少年发展结果的过程,包括关系变化的机制、培训和监管的作用等。
也有学者在Vygotsky(1978)的理论基础上研究青少年师徒关系。Vygotsky(1978)理论提出“最接近的发展地带”,认为通过社会互动可以促进学习,学习又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动力源。通过教导和说明,成人创造了“最接近的发展地带”,激发高于年轻人现有能力水平的成功动机,帮助青年人获得更高水平的能力和绩效。该理论强调的是学习者和教师在一定环境中目标具有适当程度的挑战,当孩子和青少年与照料的成人互动时,就进入了上述地带,有助于青少年认知和智力的增长(Rhodes,2006)。Keller(2007)从关系角度和工具性角度分析师徒关系的有效性。从关系角度看(relational perspective),导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相互信任、情感亲密的联系,让青少年感觉到被理解、有价值和被尊重。工具性角度(instrumental perspective )认为师徒关系发展的动力是导师能够让青少年加入到有挑战性和目标明确的活动中,青少年加入师徒关系就是为了掌握技能,拓展机会和获得他们认为重要的目标。
还有些学者从文化角度、社会支持理论和科学防范及发展心理学角度研究研究青少年师徒关系(Sanchez et al.2008;Barrera & Bonds,2005;Cavell & Smith,2005)。
Rhodes(2005)假设师徒关系是动态的,能够产生积极的发展结果,青少年师徒关系具有相互、信任和共鸣等特征,构建了青少年师徒关系模型,如图1。理论上认为只有当徒弟愿意分享自己的感觉和认知,真正投入到师徒关系中,师徒关系才可能是一个有意义的联系。师徒关系通过青年人的社会情感、认知和同一性的发展产生影响,也就是说获得这些发展有利于对于青年人产生积极结果。
青少年师徒关系的假设前提是青少年与照料的成人形成的关系,对于青少年个体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成长非常重要(Ainsworth,1989;Rhodes,2002)。导师可以给青少年生活的各个领域提供指导和帮助,例如学术、职业规划和决策、社会互动。导师也能够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例如教师、榜样、朋友,有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是父母的替代者(Jekielek et al,2002)。
(三)青少年师徒关系的积极作用
青少年师徒关系在个人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有研究支持这个观点。Vaillant(1977)以一些国家最杰出的男性为研究对象,发现那些最成功的人在少年时代都有一位导师。Roche(1979)发表哈佛商业评论文章,报告说华尔街新闻专栏“谁是新闻焦点”的40000名首席执行官中三分之二都有导师,有导师的首席执行官在早年就赚取了更多的钱,接受了更高等的教育,有具体的职业规划,对于他们的事业更加满意。
青少年师徒关系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在不同学科的研究中得出了一致的结论。社会学家Williams 和Kornblum(1985)跟踪研究了900个低收入城市青年,在预测青年的健康结果上导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社会学家Lefkowitz(1987)研究也发现支持性的成人对于低收入的风险青年是个重要的保护因素。发展心理学Werner和Smith(1982)对100名高风险的孩子进行研究,发现最终获得成功的孩子都在父母之外有能力从其他成人那里获得帮助。还有研究认为如果危险青年能与一个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就会降低发展成为品性障碍的可能性(Rutter,1987)。
还有些学者关注青少年师徒培养项目是否有效?青年人参加了这些项目以后,会不会因为参与了这些项目变得更好?Jekielek(2002)通过对10个青年师徒培养项目进行研究,将对青少年的影响结果分为三类:教育成功、健康和安全、社会和情感发展,他发现参与师徒培养项目的青年更少缺课,对上学的态度更好,攻击他人的倾向也较少,更少的药物和酒精滥用,对长辈更有礼貌,更愿意帮助他人,与父母的关系也会改进。DuBois等人(2011)通过对73个针对儿童和少年的青少年师徒项目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文献覆盖1999-2010年,元分析发现师徒关系对于青少年在行为、社会、情感和学术领域的发展都是有效的,而且如果师徒项目在师傅与青少年配对时强调他们之间兴趣相似,有效性会明显增强。
虽然学者们的研究角度不同,但是青少年师徒关系对于青少年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提高社交技能和情感幸福,通过指导和对话促进认知技能发展,作为角色榜样培养身份发展,保护不受精神风险困挠,增强个人能力和促进社会融合等方面(Rhodes,2002;Keller,2005)。
学生-教师师徒关系主要是教育方面的研究,聚焦在教师在课堂以外如何影响学生的学术成果和感情结果。学生-教师关系是教育学徒模式的典型(Jacobi,1991)。
(一)学生-教师师徒关系的定义
有些学生-教师师徒关系的研究没有对师徒关系进行操作性定义。还有一些研究对师徒关系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例如O’Neil 和Wrightsman(2001)认为当一个专业人员作为另一个正在进入相同专业的人(经常是但是不是必须是年轻的人)的支持者和过渡人时,师徒关系就存在了。有效的导师为徒弟提供知识、建议、挑战和支持,以便徒弟追求专业才能和专业认同。导师欢迎较少经验的人进入这个专业,导师代表了初学者未来某天想获得的价值观、技能和成功。
Johnson(2007)总结出定义学生-教师师徒关系的几个最重要的独特的成分,包括师徒关系是持久的人际关系;师徒关系是互惠的;与徒弟相比,导师具有更大的成就和更多经验;导师提供直接的职业帮助;导师提供社会和情感支持;导师作为榜样;师徒关系引起徒弟的身份转换;师徒关系为自我探索提供安全的环境;师徒关系总是产生积极的职业和个人结果。
学生-教师师徒关系主要针对大学生和研究生。大学生师徒关系包括有计划的互动(安排好的会议、正式师徒项目参与)和非计划的互动(临时的会议、未安排的午餐)。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校是重要的向成人过渡的社会化场所。研究生教育的师徒关系是研究生专业发展的基础。教师主要是教导学生专业领域知识,对于学生专业认同和职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Austin,2002)。和青少年师徒关系一样,学生-教师师徒关系也有正式的关系和非正式的关系,学者大多研究的是非正式的关系。
(二)学生-教师师徒关系的理论模型
许多关于学生-教师师徒关系的研究都缺乏理论方面的讨论。也很少有研究把理论和方法联系在一起。在学生-教师师徒关系研究上比较有影响的理论模型包括Levinson(1978)的生命结构中的个人发展理论,Kram(1985)的导师作用模型,Hunt 和Michael(1983)的师徒关系模型以及O’Neil 和Wrghtsman(2001)变化来源理论。
Levinson(1978)开创性地研究个人发展,形成了关于个人进化的人生结构理论。他对40个男人的生活进行记录,关注他们一生所经历的成长变迁和重要节点。描述这些人的大量生活经历,强调个人发展过程中关系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与导师的关系。根据他的理论,成年人的早期阶段,也就是初学者阶段(17-23岁),在这个时期,个人是学徒身份,一方面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告别孩童时代,另一方面要经历磨难后成长为破壳而出的成人。学徒阶段的任务包括形成梦想、形成师徒关系、形成职业、形成持续的爱的关系。他还进一步讨论了导师的影响作用,导师被描述为指导者、教师、咨询者和技能的开发者,如果父母表示没有导师或者存在很弱的师徒关系,就说明他们小时候接受的教育就很弱。Levinson(1978)的生命结构理论被用在学生-教师关系与工作场所的师徒关系。
Kram(1985)构建了导师作用模型,认为导师通过职业发展和心理支持两个形式来影响徒弟。Tenenbaum(2001)用这个模型分析了研究生与导师的师徒关系。Hunt 和Michael(1983)提出了师徒关系研究模型,认为师徒关系是互惠关系包括5个主要特征,即环境因素、导师特征、徒弟特征、师徒关系的状态和持久性、对于导师、徒弟和组织的结果。O’Neil 和Wrghtsman(2001)变化来源理论包括师徒关系因素、决定因素、相关性和任务。师徒关系的主要因素包括师傅的角色、个性特征、环境因素和多样性因素。关系的决定因素包括互动或者互惠的程度、关系的宽度和广度、适合度和多样性的敏感度。相关性包括相互尊重、专业合作、角色履行、权力、控制和竞争。他还总结了学生-教师师徒关系的六项工作内容,即确定关键的进入决策、建立互相信任、承担风险、教授技能、学习专业标准和消除或者改变关系。
(三)学生-教师师徒关系的积极作用
学生-教师师徒关系对于学生、教师和学校都有积极影响,多数研究关注的是非正式关系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发现学生与教师的非正式接触对于学生的成果有积极影响。(Jacobi,1991;Pascarella,1980)。Chickering(1969)认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非正式关系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学术成果、职业精神和学术自我形象都有积极影响。Wilson(1975)的研究也发现学生与教师相互关系对于个人、职业和教育成果都有积极影响。Crisp和Cruz(2009)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大学生通过与教师互动获得成功。
还有些研究发现,教师传授知识,提供帮助和在学术和非学术问题上给予指导。这些互动会帮助学生产生对所在学院和所选专业归属感(Austin,2002)。Campbell和Campbell(1997)通过实证研究了师徒关系对于学生学术成果的影响,包括GPA和保留率。
师徒制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很多文献,但是工作场所的师徒制还是相当新的研究焦点。
1.工作场所师徒关系的定义
工作场所师徒关系的定义,至今也没有统一。Kram(1985)首次对工作场所的师徒关系进行深度研究,认为工作场所师徒关系就是具有较少经验的个体(徒弟)与更加有经验的人(师傅)的关系,目的是帮助徒弟提升个人能力和专业技能。他通过对18组师徒进行定性研究,阐述了师徒关系的功能、师徒关系的阶段和性别交叉关系的复杂性。Harris(2001)认为工作场所的师徒关系是在工作地学习的重要因素。Hipes和Marinoni(2005)认为工作场所师徒关系是指提前设计好的计划,在学徒期间,给予徒弟及时的指导,从而缩短学习曲线,强化正向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为徒弟树立榜样。
工作场所的师徒关系也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导师可能是工作中的同事、主管,或者组织中的其他人,而不能是徒弟所在管理系统之外的人或者另一个组织的个体(Eby,1997)。导师为徒弟提供两类主要的帮助,职业相关的帮助(为徒弟的职业发展做准备,帮助他们融入组织,导师行为包括支持,展示和教导)和心理支持(帮助徒弟形成专业的认同感)。
2.工作场所师徒关系的理论模型
在研究工作场所师徒关系时,Levinson(1978)的个人发展理论和Kram(1985)的导师作用模型,都可以用来解释工作场所的师徒关系,从时间序列上看,Kram(1985)认为师徒关系要经历四个阶段,即开始阶段(师徒之间相互了解个人风格和工作习惯)、培养阶段(徒弟向师傅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分离阶段(师徒之间结构和心理脱节,主要在地理上)和重新定义阶段(永久的关系,或者发展成朋友)。Rhodes(2005)等人利用Erikson(1968)的发展阶段理论来解释工作场所的师徒关系。还有些研究从师徒关系的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的影响构建理论模型(Kammeyer-Mueller & Judge,2007)。
3.工作场所师徒关系的积极作用
工作场所的师徒关系对于徒弟、师傅和组织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工作场所的师徒关系会对徒弟产生积极影响。职业经理对于徒弟的个性有持续的影响(Noe et al.,2002)。Allen(2004)等人通过对工作场所师徒关系的研究,发现对于徒弟的影响包括客观的职业成功(薪酬、晋升)和主观的职业成功(职业满意度、组织承诺)。师徒关系能够为徒弟提供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有助于提高工作绩效,最终影响薪酬和晋升(Dougherty & Dreher,2007)。
关于工作场所师徒关系对于师徒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一些研究认为对于师傅来说,参与师徒制项目可以相互学习、发展人际关系以及提高管理技能(Eby,2007)。Dymock(1999)研究认为有助于师傅了解公司其他领域的操作、扩大人际网、更好地理解自身的工作、提高个人技能和满意度。
很多组织建立了正式的师徒制项目。有些研究发现工作场所师徒关系对于组织来讲,有利于员工保留、建立高绩效文化、提高组织的竞争优势(Clutterbuck & Lane,2004;Ragins & Kram,2007)。
一般说来,正式的工作场所师徒关系对于个人和职业成长的促进作用要小于自发形成的非正式师徒关系(Chao et al.,1992;Fagenson et al.,1997;Ragins & Cotton,1999)。
关于师徒关系的研究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了,本文通过对青少年师徒关系、学生-教师师徒关系和工作场所的师徒关系的综述,希望将大量相对分散的研究成果,放在一个整体框架上来分析和研究,并对未来师徒关系的理论研究方向提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对师徒关系的定义及理论模型需要进一步探索
从Levinson(1978)开创性地把导师看成是引导者、咨询者和支持者至今,对于师徒关系的研究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但是学者们对于师徒关系的定义,包括对青少年师徒关系、学生-教师师徒关系和工作场所的师徒关系的定义仍是存在争议的,这也会造成很多研究结论的不一致。同时很多师徒关系研究缺少理论基础。未来在师徒关系概念构成和理论基础的研究上还存在很大的突破空间。
(二)有关师徒关系质量的研究有待深入
在关于师徒关系结果的研究中,很少有检验师徒关系质量的,对师徒关系有效性进行评估的文献也较少,这可能与较高的费用和较长的时间有关系。这也说明师徒关系质量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因为一方面关系能够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影响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同时,高质量的关系对于徒弟和师傅都能带来益处。另一方面,在青少年与工作场所的师徒关系研究中,已经开始讨论高质量的联系对于理解什么使得师徒关系更有效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从师傅和徒弟两个角度检验具体的关系质量,从而丰富师徒关系的研究领域。
(三)缺少各学科之间关于师徒关系研究的整合
从学科分类看,管理学、组织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都有关于师徒关系的研究,但彼此之间的研究相对独立。青少年师徒关系、学生-教师师徒关系和工作场所的师徒关系这三个领域的研究也都是分散的。未来研究可以尝试将师徒关系与其他领域的研究进行整合,例如社会支持与压力(McManus & Russell,1997)、交易性领导(Scandura & Williams,2004 )。
师徒关系广泛存在于教育机构、企业和政府组织中,本文对于师徒制在实际中的应用,提出以下建议:
1.成功的师徒制培养项目不是简单的师徒配对
自然而然形成的非正式的师徒关系,大多是师徒和徒弟之间互相选择的结果。而正式的师徒项目,有些师徒之间配对是第三方(政府组织、社区等)干预的。在正式师徒项目中,师傅和徒弟的匹配要注重培养相似性,包括主要人生经历,价值观、个性、兴趣、教育水平和地理上的接近等方面。这种匹配有利于保证师傅提供的技能和知识与徒弟有关,且对于徒弟是有价值的。在师徒项目设计上,给师傅和徒弟提供更多彼此互动的机会,让徒弟感到更强的支持感,能够积极影响关系质量。当徒弟感到更多的支持且更积极地评价师徒关系时,徒弟更愿意与师傅接触。
2.师徒关系存在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
师徒关系对于徒弟、师傅和组织都有积极影响,很多研究支持这一观点。在青少年师徒关系、学生-教师师徒关系和工作场所师徒关系中,师徒之间的互动是在社区、学校和组织环境中建立忠诚度和团结性的策略,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合群的少数个体。然而,还有些学者研究发现,师徒关系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尤其是在青少年师徒关系中,发现不仅会给青少年带来很多积极结果,同时也会给他们造成消极影响。针对青少年情感和心理的弱点,很多研究发现如果师徒培养关系存在的时间比较短,例如师徒关系形成后很快就结束了,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会觉得被抛弃了,或者觉得自己不值得被成人爱护,造成的消极影响会高于积极影响(Downey & Feldman,1996;Grossman & Rhodes,2002;Jekielek,2002)。在企业实践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师傅总是变化,这是师徒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师徒项目进行过程中,要让师徒关系保持长久和稳定,避免消极影响的产生。
3.组织要注重对于导师的培训
在开发正式的师徒项目时,组织要提前对于导师进行培训。师徒关系的质量和徒弟对于师徒关系的满意度比仅仅有师徒关系要重要的多(Ragins et al.,2000)。对于师傅一方缺乏知识或者专业培训,是造成正式师徒项目失败的关键因素。组织可以为导师提供相关培训或者指导,保证导师具有作为有效的指导者必需具备的技能,同时跟进徒弟的学习过程,确保徒弟对于师徒培养项目是满意的,这样正式的师徒项目才能顺利推进并产生积极效果。
1. Ainsworth M D. Attachments beyond infa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9,44(4):709-716.
2. Allen T D,Eby L T(Eds.).The Blackwell handbook of mentoring: A multiple perspectives approach. John Wiley & Sons, 2011.
3. Allen T D, Eby L T, Poteet M L, et al. Career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mentoring for protégé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4, 89(1): 127-136.
4. Austin A E. Prepa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faculty: Graduate school as socialization to the academic career.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02, 73(1): 94-122.
5. Barrera M, Bonds D D. Mentoring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support. Handbook of youth mentoring, 2005: 133-142.
6. Campbell T A, Campbell D E. Faculty/student mentor program: Effects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retention.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1997, 38(6): 727-742.
7. Cavell T A, Smith A. Mentoring children. Handbook of youth mentoring, 2005: 160-176.
8. Chao G T, Walz P, Gardner P D. Formal and informal mentorships: A comparison on mentoring functions and contrast with nonmentored counterparts. Personnel psychology, 1992, 45(3): 619-636.
9. Chickering A W, McDowell J, Campagna D. Institutional differences and student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69, 60(4p1): 315-326.
10. Clutterbuck D, Lane G. The situational mentor: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competences and capabilities in mentoring. Gower Publishing, Ltd., 2004.
11. Crisp G, Cruz I. Mentoring college student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etween 1990, and 2007.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2009, 50(6):525-545.
12. Dougherty T W, Dreher G F. Mentoring and career outcomes. The handbook of mentoring at work: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7: 51-93.
13. Downey G, Feldman S I. Implications of rejection sensitivity for intimat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 70(6): 1327.
14.DuBois D L, Holloway B E, Valentine J C, et al. Effectiveness of Mentoring Programs for Youth:AMeta-Analytic 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002,30(2):157-197.
15. DuBois D L, Karcher M J. Youth mentoring in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The handbook of youth mentoring, 2014, 2: 3-13.
16. DuBois D. L, Karcher M J. (Eds.). Handbook of youth mentoring. Sage Publications.2013.
17. DuBois D L, Karcher M J. Youth mentoring;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Handbook of youth mentoring, 2005: 2-11.
18. DuBois D L, Portillo N, Rhodes J E, et al. How effective are mentoring programs for youth? A 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the evide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2011, 12(2): 57-91.
19. Dymock D. Blind Date: A Case Study of Mentoring as Workplace Learning. Journal of Workplace Learning, 1999, 11(11):312-317.
20. Eby L T. Alternative forms of mentoring in changing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A conceptual extension of the mentoring literatur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97, 51(1): 125-144.
21. Eby L T. Understanding relational problems in mentoring. The handbook of mentoring at work: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7: 323-344.
22. Erikson E H. Identity. Norton, 1968.
23. Fagenson-Eland E A, Marks M A, Amendola K L. Perceptions of mentor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97, 51(1): 29-42.
24. Grossman J B, Rhodes J E. The test of time: Predictors and effects of duration in youth mentoring relationship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2,30(2): 199-219.
25. Hall J C. Mentoring and young people: A literature review. Glasgow: The SCRE Centre, Faculty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Glasgow, 2003.
26. Harris R, Willis P, Simons M, et al.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institutional and workplace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 analysis of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Journal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01, 53(2): 263-278.
27. Hipes H, Marinoni A. Skilled Trades Mentoring. Benefits Compensation Digest, 2005,42(8):1-4.
28. Hunt D M, Michael C. Mentorship:a career development training tool.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3, 8(3):475-485.
29. Jacobi M. Mentoring and undergraduate academic success: A literature review.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1,61(4): 505-532.
30. Jekielek S M, Moore K A, Hair E C, et al. Mentoring: A promising strategy for youth development. Child Trends Research Brief, 2002, 2: 1-8.
31. Johnson W B. On being a mentor: A guide for higher education faculty. Routledge, 2015.
32.Johnson W B,Rose G, Schlosser L Z. Student-faculty mentoring: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The Blackwell handbook of mentoring: A multiple perspectives approach, 2007: 49-69.
33. Kammeyer-Mueller J D, Judge T A, Piccolo R F. Self-Esteem and Extrinsic Career Success: Test of a Dynamic Model. Applied Psychology, 2008, 57(2):204-224.
34. Keller T E. A systemic model of the youth mentoring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Primary Prevention, 2005, 26(2): 169-188.
35. Keller T E. Youth mentoring: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The Blackwell handbook of mentoring: A multiple perspectives approach, 2007: 23-48.
36. Kram K E,Isabella L A. Mentoring alternatives: The role of peer relationships in career develop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5,28(1): 110-132.
37. Lefkowitz B. Tough change: Growing up on your own in America. Free Pr,1987.
38. McManus S E, Russell J E A. New directions for mentoring research: An examination of related construct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97, 51(1): 145-161.
39.MENTOR.Elements of effective practice (2nd,Ed).Alexandria,VA:MENTOR/ National Mentoring Partnership.
40. Merriam S. Mentors and protégé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1983, 33(3): 161-173.
41. Noe R A, Greenberger D B, Wang S. Mentoring: What we know and where we might go.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2002, 21: 129-173.
42. O'Neil J M, Wrightsman L S. The mentoring relationship in psychology training programs.2001:111-127.
43. Pascarella E T. Student-faculty informal contact and college outcome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0, 50(4): 545-595.
44. Ragins B R, Cotton J L. Mentor functions and outcomes: a comparison of men and women in formal and informal mentor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9, 84(4): 529.
45. Ragins, B. R., Cotton, J. L., & Miller, J. S. 2000. Marginal mentoring: The effects of type of mentor, quality of relationship, and program design on work and career attitud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3:1177-1194.
46. Ragins B R, Kram K E. The handbook of mentoring at work: 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 Sage Publications, 2007.
47. Rhodes J E. A model of youth mentoring. Handbook of youth mentoring, 2005: 30-43.
48.Rhodes J E, Grossman J B, Resch N L. Agents of Change: Pathways through Which Mentoring Relationships Influence Adolescents' Academic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2000, 71(6):1662-1671.
49. Rhodes J E, Grossman J B, Roffman J. The rhetoric and reality of youth mentoring. New 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opment, 2002, 2002(93): 9-20.
50. Rhodes J E, Spencer R, Keller T E, et al. A model for the influence of mentoring relationships on youth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006, 34(6): 691-707.
51. Roche G R. Probing opinion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79, 57(1): 15.
52. Rutter, Michael. Developmental psychiatry .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1987.
53. Sánchez B, Esparza P, Colón Y. Natural mentoring under the microscope: An investigation of mentoring relationship and Latino adolesc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8, 36(4):468-482.
54. Scandura T A, Williams E A. Mentoring and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 role of supervisory career mentoring.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4, 65(3): 448-468.
55. Sipe C L. Toward a typology of mentoring. Handbook of youth mentoring,2005: 65-80.
56. Tenenbaum H R, Crosby F J, Gliner M D. Mentoring relationships in graduate school.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1, 59(3): 326-341.
57. Vaillant G E. Adaptation to lif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58. Vygotsky L. Interaction betwee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Reading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1978, 23(3): 34-41.
59. Werner E E, Smith R S. Vulnerable but invincible: A study of resilient children. Vulnerable, 1982
60. Williams T M, Kornblum W. Growing up poor. Lexington Books, 1985.
61. Wilson R C. College professors and their impact on studen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1975, 23(4).
■责编/李朋波 Tel:010-88383907 E-mail: lpbup@sina.com
Exploration into Mentorship from the Three Domains on Mentoring Research
Kong Qingx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Department, Shanxi University)
Over the past 30 years, research regarding mentoring relationships has been draw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scholars, practitioners and educators. Numerous literatures on youth mentoring, student-faculty mentoring and workplace mentoring have been accumulated. The article is a brief exploration into the literatures on mentoring of the three domains, aiming to integrate the widely dispersed literatures. Potential future directions to enrich the study of mentoring are described.
Mentoring; Youth Mentoring; Student-Faculty Mentoring; Workplace Mentoring
孔庆新,山西大学工程管理系,副教授、副主任,经济学硕士。电子邮箱:kongqingxin@126.com。
本文受2015年度山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基于系统观的中部省份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5041003-2)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