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建设,吴清艺
(泉州市光前医院,福建泉州362321)
养正消积胶囊合沙利度胺、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29例
楚建设,吴清艺
(泉州市光前医院,福建泉州362321)
原发性肝癌;养正消积胶囊;沙利度胺;肝动脉栓塞化疗
肝癌用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公认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提高了近期疗效。研究[1]显示TACE合沙利度胺可提高疗效,延长疾病的进展时间。但二者联合使用出现的嗜睡、皮疹、疲劳、头晕等症状,较单独应用介入疗法高[2]。为提高化疗的疗效,我们用养正消积胶囊合沙利度胺、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29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1诊断标准参照《原发性肝癌规诊疗规范》的诊断标准[3]。依症状、体征、AFP、CT、MRI检查,诊断中晚期肝癌。
1.2纳入标准①AFP<400μg/L,经病理学、细胞学诊断确诊;②年龄18~75岁;③Karnofsky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不少于12周;④肾功能指标不超过正常值2倍;⑤Child-Pugh分级A级或B级;⑥无不可控制的或明显的心脏病;⑦无不可控制的肺功能障碍。
1.3排除标准①能手术切除的小肝癌患者;②转移性肝癌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严重脑疾病或精神病者;④同时参加其它药物试验者;⑤肾功能指标超过正常值2倍;⑥Child-Pugh分级C级;⑦造影剂过敏者;⑧重度骨髓抑制者。
1.4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2015年4月在我院确诊的肝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0岁;肝硬化者23例,HBsAg阳性者27例。对照组29例,男20例,女9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62岁;肝硬化者22例,HBsAg阳性者26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1治疗组①口服养正消积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②TACE术后第1天用沙利度胺,初始剂量每日100 mg,第2周起每日200 mg,睡前服。TACE药物用替加氟1 g,奥沙利铂注射液150 mg,栓塞剂用国产碘化油、明胶海绵,栓塞剂剂量根据肿瘤大小及血供情况决定。根据肿瘤内碘油沉积情况行TACE术2~3次。
2.2对照组按治疗组②。
2组治疗观察3个月,3个月后评价疗效。
2.3观察指标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不良反应、血清AFP水平、6个月、1 a、2 a生存率。中医症状体征包括上腹部不适、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胁痛、低热、乏力、消瘦等。无者计0分,有者根据轻重计1~2分。2组于TACE术前及术后4周检测AFP水平。
2.4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制定。显著改善:治疗后临床证候积分值较治疗前下降≥70%;改善:积分值下降≥30%;无改善:积分值无变化者。
3.2结果见表1~表4。
表1 2组证候改善情况
表2 2组治疗后生存率比较
表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4.1原发性肝癌属中医“积聚”、“癥瘕”、“肝积”的范畴,多因正气内虚,气滞、血瘀、湿聚,痰结,热毒等交错夹杂,导致气机阻滞,瘀血内结而成。该病本虚标实,脾气虚、肝肾阴虚为本,气滞、血瘀、痰凝、热毒为标,因此临床治以扶正培本,佐以消积通络、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行气利湿。
表4 2组治疗前后血清AFP比较(x±s)μg/L
4.2养正消积胶囊由人参、黄芪、灵芝、白术、绞股蓝、女贞子、莪术、土鳖虫、徐长卿、鸡内金、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英、蛇莓、茯苓、茵陈组成,方中人参、黄芪、灵芝、白术、绞股蓝、女贞子健脾益气,生津养阴,滋补肝肾;莪术、土鳖虫、徐长卿、鸡内金破血行气,消积止痛,逐瘀通络;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英、蛇莓清热解毒;茯苓、茵陈清热利湿。诸药合用,共奏养正消积之功。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减轻不良反应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出现皮疹、腹胀、便秘、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和减轻,这本方的健脾益气、滋补肝肾、消积通络、清热解毒的功效相关。
总之,养正消积胶囊、沙利度胺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具有协同作用,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且价格适宜,值得临床推广。
[1]姜海英,谢晓东,朱梅.沙利度胺联合TACE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18(11):871-873.
[2]潘骥群,鲁光平,邵柏,等.肝动脉化疗栓塞序贯沙利度胺靶向治疗中晚期肝癌近期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3,21(4):811-813.
[3]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S].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11):1141-1159.
[4]郑筱萸.中药新药治疗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08-215.
R285.6
B
1000-338X(2016)05-0046-02
2016-07-05
楚建设(1976—),男,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主要从事肿瘤内科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