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广
原文:道者,安民以定国,至正之经也。秉道以宅心而识乃弘,识唯其弘而志以定,志定而断以成,断成而气以静,气静而量乃可函受天下而不迫。天下皆函受于识量之中,无不可受也,而終不为之摇也。大矣哉!
出处:《宋论》卷三,中华书局版。
赏析:这是王夫之对道的价值及修道之意义的一段名言,充分地揭示出了道在治理天下过程中的本源性效用以及治政者修道不止使自己的政治识见、志气和度量达致理想境界而形成的伟大人格和坚定意志的影响力。在王夫之看来,道是安民定国的神器,是使天下长治久安的至正之经。他发展了孔孟儒家“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坚持认为治天下以道,最重要的莫过于尊重民意,体恤民情,为百姓谋福祉。判断政治是否得道的标准就在于看其是否“得其心于民”,“得其心于民”亦即赢得民众的信任与肯定,自然就是得道,得道就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得到民众的拥护自然就会使天下长治久安。治政者秉道而行、体道于心的结果就能使自己的识见弘大,意志坚定,政治判断力增强,心气平和而高远,胸怀度量能够包容整个天下而从容不迫。这就是道内化于心而形成的个体道德的强大影响力,也是造就杰出政治家之道德人格魅力的内在因由。道内化于心其实就是有德的确证和铸德的过程。政治家有德和铸德既能助推政治生态的良善化,亦能使政治文明日趋良善,进而既在德性上成就了自我,亦在福惠上利便了百姓,架起了一座让政治走向伦理、让伦理引领政治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