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旦增 伍金加参 尼 玛
(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
藏、汉、英语境下谚语的民间审美文化共性研究
益西旦增 伍金加参 尼 玛
(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
民间审美文化是世界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和沉淀所形成的群体性文化体验,是审视民族文化性格的中心切入点。文章通过对藏、汉、英谚语内容及形式上的比对,以三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谚语作为切入点,从哲理美、民俗美及修辞美三种审美方向系统探析藏、汉、英三种语言中,谚语语境下的民间审美文化形态及其共性。通过对三种文化审美共性的探究,寻求跨文化交流的共同根基。
民间审美文化;藏、汉、英谚语;共性
在人类文明灿若繁星的民间审美文化形态中,谚语是一种审美文化特殊的表现形态。谚语在藏、汉、英三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中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生生不息,显示出超越时代的魅力,其主要原因除了三种语言当中的谚语都通俗简练、寓意深刻、饱含哲理外,是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智慧、文化、习俗、风尚的一面镜子,更重要的是三种语言的谚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由民俗美、哲理美、修辞美等审美特质构建起来的民间审美文化的共同属性。
(一)藏汉英谚语中的民俗美
顾名思义,民俗美指的是以美学的角度来考察人对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民俗现象的赏析[1]。具体来讲,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的生产实践及社会生活中摸索并积累了大量的自然规律及生活经验。这些认识和经验长期以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使人们切实从中受益。久而久之,广大人民群众对这种归结起来的认识和经验形成依赖,并最终固化成了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特定的风俗习惯。为了使某一特定群体中的风俗习惯得以保留和世代流传,在书面语言不发达、人民群众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谚语便以它精炼短小、易于记忆的特点成为记录“一个特定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行为、观念和态度”的文化载体[2]。
谚语作为保留和传播风俗习惯的文化载体,涉及老百姓的生产、社交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在藏、汉、英三种语言的谚语中民俗之美意味浓烈。笔者经过对三种语言的谚语比对研究,发现在民俗美范畴内,三种谚语都有诸多表达内容及形式上的相似之处。比如涉及衣食住行的谚语当中,汉语的“平时穿衣无好歹,假日出门无新衣”、藏文的以及英文中的“A like every day makes a clout on Sunday”都以衣着为本涉及日常生活的实际经验智慧。三种谚语都通过对衣着好歹时间上的把握表现出三种民族对节假日和重要场合期间对衣着不同于平日的审美要求。又比如,“人靠衣裳,马靠鞍”同藏文中的以及英文中的“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都以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经验为基础表明了衣着对人的重要性。三种谚语虽然在表达形式上有隐喻和直述的区别,但都在表达着装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从有关日常衣食住行的藏、汉、英谚语中表现出三种语言文化中共有的民俗美的例子还有很多。“饥不择食,冷不择衣“Beggars can’t be choosers”三句谚语都表达了人们在客观条件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对主观意愿要求的降低。藏汉两种谚语都以“吃”和“穿”作为客观条件局限性的代表,表明人们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对食物和衣着的质和量都无所欲求的情感。而英文谚语虽未直接具化到“吃穿”,但通过说明“乞丐无法成为一个挑剔之人”,表明与藏汉谚语同样的道理。“病从口入,祸从口出”“A shut mouth catches no flies,a sharp tongue makes no friends”三种谚语都以“口”作为对象,表明“缄默“对身体健康及为人处事的重要性。“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East or west,home is the best”三种谚语都表达了三种文化对根的执着及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晴带雨伞,饱带饥粮”
“The unexpected always happens”三句谚语分别以“阴晴与饥饱”“武器与敌友”以及“未料之事”作为表现形式,共同表明了事态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及为此做万全准备的重要性。“入乡随俗”“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三句谚语中,汉语谚语以直白的形式说明人在异乡遵守当地风俗习惯的事实,而藏英谚语分别以“水”和“罗马”作为隐喻,表达了同汉语谚语“入乡随俗”相同的道理。
除了衣食住行之外,许多日常生产当中的技巧和智慧也以谚语的形式得以代代相传。比如,汉语中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藏语的“和英语当中相应的“Don't put to the sea without compass”都通过简短易记的语言形式传授日常生产劳作中生产工具的重要性。又比如,“不下汪洋海,难采夜明珠”及其相对应的”和“Nothing ventured,nothing gained”三个谚语共同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成就一往无前、勇于拼搏的劳动人民精神。“种姜的不一定会种蒜”表现了生产过程中劳动人民对生产技巧新的理解和生产领域分工上的不断具化,相对应的藏文谚语有,而英语当中也有谚语表达相同的意思:“There are tricks in every trade.”
以上三种不同语言的谚语,既涉及吃穿住行,也涉及日常生产劳作。三种谚语在表达一个共同道理的同时,完美体现了三种谚语所蕴含的民俗美。藏、汉、英三种语言当中的谚语均不是文人才子所做,而是一种典型的人民群众集体发明和创作、集体加工和完善的民间文化审美形态,因此,三种谚语自然而然地带上了浓郁的民俗色彩和浓重的生活气息[3]。
(二)藏、汉、英谚语中的哲理美
谚语除了总结日常生产生活的规律,其得以代代相传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还包含着许多简单明了的生活哲理。如果说诗词曲赋代表的是某一个文化群体对现实的讥讽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那么谚语则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大千世界的探究和把握,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与认知,对个体人生价值的终极体悟与觉察,因而展现了深邃的哲理[4]。
体现哲理美的谚语主要涉及事理规律、人际交往以及其他社会生活的伦理道德领域。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民群众培养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处事原则和行为规范。例如,汉语中的“水流千遭归大海”和藏文中的以及英文中的“All roads lead to Rome”都表现了不管事物发展的过程有多么曲折,最终会有个归宿的哲理。又如,汉语中的“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和藏语中的以及英语中的“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都体现了事出有因的因果规律。“积尘土而成泰山”和相应的以及“Many a little makes a miracle”都表达了积少成多、积小成大的发展规律。在对人的本质的判断上,藏、汉、英三种谚语中都有既精美又深刻的表达。比如,汉语中的“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与它相对应的藏语中的以及英语中的“Judge not according to the appearance”。同样,汉语中的“金玉其外,败絮其内”,藏语中的以及英语中的“Not every apple that is fair at eye is good”都表达了在对人的本性进行判断的时候,不能受外表迷惑的道理。对于人的优缺点的判断和定义,藏、汉、英谚语也给广大人民群众留下了具体而实用的建议。比如,汉语中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和藏语中的,英语中的“The childhood shows the man,as the morning shows the day”都表达了个体小时候的表现可预见成人后的作为的道理。又如“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以及相对应的和“To err is human”都表达了人们在实践中难免犯错误的道理。
涉及人际关系的谚语往往能以最简短的语言一语道破亲戚好友、邻里邻外如何相处的朴素道理。对于和邻居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藏、汉、英谚语中都有十分明确的表达。汉语中的“远亲不如近邻”,有藏文中相应的和英语中的“A near neighbor is better than a distant cousin”。又如“岁寒知松柏,日久见人心”及其藏英对应的和“Fire is the test of gold,adversity of friendship”,表现相处的时间长了,朋友之间才能真正了解彼此为人的道理。再如汉语中的“患难见真情”和藏语中的和英语中的“A friend in need isa friend indeed”表现出对挚友的定义。
谚语中有关人际交往的内容里有一大部分涉及矛盾纠纷和恩情忧怨。汉语中的“狗急了跳墙”,藏语中的以及英语中的“Need makes the old wife trot”都从反面规劝人们得饶人处且饶人,切勿切断人们的退路。“好了伤疤忘了痛”和以及“Danger past,God forgotten”三个谚语也从反面奉劝人们不要做忘恩负义的人,在路转峰回之时要记得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在体现哲理美的谚语里,有关文化教育的内容最丰富。比如汉语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藏语谚语和英语谚语“An ideal youth,a needy age”均表现年少时用功读书的重要性。再比如“熟读王叔和,不如临床多”与它相对应的藏语谚语和英语中的“Knowledge without practice makes but a half an artist”都表达了学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有花自然香,不用大风扬”以及和英语谚语“Good wine sells itself”都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有文化知识人的肯定和愿与其交往的愿望。“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及其相对应的藏语谚语“和英语中的“In the kingdom of the blind,the one-eyed is he king”三个谚语都表达了没有权威人士的地方愚人如何卖弄自己学问的现象。“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和藏语谚语以及英语中的“If the blind lead the blind,both shall fall into the ditch”奉劝愚钝的人们只有以有识之人为师方能走出愚昧与无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它相对应的藏语谚语以及英语谚语“He that lies down with dogs,will rise up with fleas”,三种语言当中的谚语都以比喻的形式表明彼此之间可能受到影响的道理,隐喻地暗示人们向积极向上和有文化知识的人为伍。
藏、汉、英谚语中都能表达文化教育重要性及其方法技巧的具体谚语还有以下所列:
(2)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The learned are well-informed.
(3)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No man so good, but another man as good as he.
(三)藏、汉、英谚语中的修辞美
藏、汉、英谚语来自于劳动人民的生活积累。因此,三种语言中的谚语都带有强烈的口头语言色彩。口头语言有用词平易、句子精短、结构简练的特点,可以利用句子音律高低快慢的变化,各种语调的重复、颠倒、补充说明等来表达感情,具有随时性和讲求效率的特点[5]。此外,口头语言因其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具有生动活泼、形象感人的特点。在悠久的传播过程中,谚语的口头语言特点不断被强化以便能够更好地记忆和传承。[6]这主要是运用各种修辞技巧来实现,因此也使谚语具备了强烈的修辞美。
谚语的修辞美首先体现在其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简洁美。比如汉语中的“大树底下好乘凉”,藏语中的及英语中的“A good tree is a good shelter”都以隐喻的形式精炼地表达了受到庇佑的重要性。再比如汉语中的“天下乌鸦一般黑”和藏语中的及英语中的“In every country dogs bite”以极其精短的语句表达了事物本性的统一性。这些谚语虽然字数极少,内容却丰富深邃,语言又简练生动,易于记忆。除了简洁美,谚语还有清新自在、朴实典雅的风格美[7]。汉语中的“螳臂当车”有它相对应的藏语谚语以及英语谚语“The dogs bark,but the caravan goes on”。三个谚语都巧用比喻,实实在在,让人迅速理解和接受其中的含义。
在谚语的修辞美中,除了简洁美和风格美,还有谚语的构造美。所谓构造美指的是谚语具有精当的结构、对称的句式。汉语中具有构造美的谚语数不胜数。“谷雨有雨好种棉,芒种有雨收麦山”“山不转路转,河不弯水弯”以及“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神学跳神”等都呈现出结构上的精当和句式的对称美。藏语中的及也同样以结构上的对称和押韵表现出藏语谚语的构造美。英语谚语也有其自身的构造,比如,“No pain,no gain”“No love is foul,nor prison fair”及“Merry meet,merry part”也以其句式的对称表现出英语谚语的构造美。最后,谚语还有音调和谐、节奏铿锵的韵律美。“一寸光阴一寸金,寸光难买寸光阴”“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及“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都以押韵的形式表现出强烈的韵律美。藏语中的及都以句子结尾处的相互呼应充满韵律感。英语谚语中体现韵律美的也是比比皆是。“Many lords,many laws”“Early wed,early dead”及“Harm set,harm get”都以句子开头单词的呼应表现出英语谚语的韵律,不管是说起来还是听起来都极具音乐感。
几乎每一个藏语谚语都能找到与其对应的汉语及英语谚语,这样的共性不仅表明人类对真理认识上的一致性,还表明人类情感上的共通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普遍愿望。然而,必须要注意到,除了在民俗美、哲理美、修辞美等内容上的一致性之外,三种谚语由于各自民族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及宗教信仰的不同,在表达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从地理环境上讲,由于西方国土靠海者居多,谚语当中有关水的比喻也因此相对较多,例如,“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the net”与汉语中的谚语“抓到篮子里的便是菜”都表达不分青红皂白武断地对事物进行判断的意思,但表达方式上英谚同海水有关,汉谚同菜地有关。再如,“Spend money like water”同汉谚“挥金如土”表达同样的意思,但英谚与“水”相关,汉谚则与“土”相关。而藏文中的许多谚语,由于藏区普遍四面环山,谚语常以山为喻,如等。
除了地理环境,谚语的表现形式还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甚至审美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英谚“Every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中的“cross”指的就是耶稣基督殉难时所背的十字架,喻指人人都要肩负生活重担,忍受生活中的苦难。而汉谚中的“苦海无边”也表达了相似的意义,但表达形式上明显受佛教因素的影响。藏民族由于其对藏传佛教的笃信,谚语中有关喇嘛寺庙等的谚语更是比比皆是。如
对事物审美观念的异同,也会造成谚语表达形式的不同。比如,在英语文化里狗象征着忠诚乖顺。因此,常以“dog”来自称或互称,却不含贬义。英谚“Every dog has its day”、“Dog doesn't eat dog”等均有褒义。而在中国,狗通常代表令人厌恶的事物,因此在汉谚“虎落平阳被犬欺”以及在藏谚中均以狗来隐喻弱小及卑微。
谚语是不同民族不同群体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生活和斗争中总结出的经验和规律,具有语言通俗、简练、生动、形象的特点。它就像是一粒粒明珠,闪烁着不同民族人民智慧的光泽和语言艺术的魅力。藏、汉、英谚语是三种语言文化宝库中一笔可贵的财产,也是各民族乃至全人类思想宝库中绚丽多彩的瑰宝和精髓。
而民间审美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群体性的文化体验,是世界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和沉淀所形成的产物。它从本质上是在历史发展与演变中,在自然与社会的影响下,在文化传统不断积聚和消散过程中得以保留和完善的民族群体的审美心理体验。
通过三种语言背景下的谚语分析三个民族民间审美文化的共性是基于国家文化交流和建设的总体要求。对国内外文化,特别是对藏、汉、英民间审美文化深入细致的研究将为加强不同区域、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理解、文化交流,从而实现和谐共处的大好局面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
[1]宋德胤.民俗美论[J].社会科学战线,1986(3):121-126.
[2]郭建民.英语谚语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
[3]汪淑钧.英美谚语选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4]李念培.中国谚语英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5]高柄辰.藏汉谚语分类简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
[6]佟锦华,庄晶,格桑顿珠.藏族谚语[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0.
[7]巴桑.由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看藏语歌谣、谚语中的修辞文化[J].咸宁学院学报,2011(4):66-67.
On Similarities of Folk Aesthetic Culture in Proverbs of Tibeta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
Yishi Danzeng Wujin Gyentsen Nyima
(School of Tourism and Foreign Languages,Tibet University,Lhasa,Tibet 850000)
Folk aesthetic culture is a cultural experience that has developed and formed overtime i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round the world.It is considered as a domain through which researchers and scholars study national characters.However,due to the wideness in scale and varieties in content,a specific break point needs to be found to pry into the contents and features of folk aesthetic culture.With a detailed comparison of proverbs in Tibetan,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this article uses proverbs as an entry point and studies the philosophic aesthetics,folk aesthetics and rhetoric aesthetics that exist in the three languages.Through careful analysis,this article aims to reveal the features and similarities of folk aesthetic cultures in Tibetan,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
folk aesthetic culture;proverbs;similarities
10.16249/j.cnki.1005-5738.2016.03.011
G633.39
A
1005-5738(2016)03-075-006
2016-07-15
2014年度西藏大学青年科研培育基金项目“藏、汉、英谚语中民间审美文化的共性与特性研究”(项目号:ZDPJSK201403),2014年度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专项资金一般项目“藏、汉、英谚语中民间审美文化的共性与特性研究”(项目号:14BZW001)阶段性成果。
益西旦增,男,藏族,西藏日喀则人,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藏汉英翻译与语言教育。
[责任编辑:蔡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