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灾后学校体育设施重建及利用研究

2016-11-17 02:28王少元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有偿体育

刘 英,高 扬,王少元

5·12地震灾后学校体育设施重建及利用研究

刘 英,高 扬,王少元

公共体育设施重建是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论文基于汶川地震灾区97所学校体育设施重建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了灾区学校体育设施重建数量、重建原则、资金来源、建设单位、建后利用及对外开放情况,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灾后学校体育设施重建和利用的对策建议,对现阶段有效缓解地震灾区全民健身设施需求与不足矛盾具有参考价值。

5·12地震;学校体育设施;重建;利用

5·12 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范围最广、损失最大、援救最困难、重建任务最艰巨的一次特大地震。在地震中,许多公共体育设施遭受毁损,亟待重建,也有不少公共体育设施在地震中发挥了防灾救灾作用。调查分析灾区公共体育设施重建与利用情况,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探讨公共体育设施重建和可持续、多元化利用模式,对有效缓解震灾区全民健身设施需求与不足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价值。

灾后重建的公共体育设施包括体育系统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设施。本文关注学校体育设施重建及有效利用,包括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师范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大学等各级各类学校所辖体育设施的重建与有效利用。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学校体育设施管理等方面的资料及研究成果,为本文研究奠定前期基础。

1.2 问卷调查法

在文献研读的基础上,编制《5·12地震灾后学校体育设施重建及利用情况调查问卷》。由接受调查的学校体育设施管理人员填写,问卷内容包括学校基本情况、学校重建前、后体育设施情况、学校体育设施重建情况、重建学校体育设施开放与利用情况。

共有20位体育设施管理、灾后重建方面的专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评价。95%的专家认为问卷设计、问卷内容和问卷结构很完善或比较完善,90%专家认为问卷量度指标很完善或比较完善,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见表1)。最终问卷采纳了部分专家关于进行地震前后对比的意见。

为了能够尽可能全面收集5·12地震灾后学校体育设施重建及利用情况,本研究在2012-2013年期间对绵阳、德阳、阿坝、成都、雅安、广元、甘肃陇南市、陕西汉中市等地区学校体育设施重建利用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

1.3 数理统计法

将调查所收集的数据,使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重建前后学校体育设施情况比较

从表2可看出,所调研的97所学校,除减少了一个游泳馆和一个篮球馆外,各类体育设施均有大幅度增长,其中羽毛球馆、羽毛球场、艺术体操馆、网球场、网球馆、跆拳道场地、乒乓球馆增幅100%以上,散打场从无到有,新增一个。说明灾后不仅重建了地震中毁损的体育设施,还新建了不少。调查数据显示,此次调查的学校重建体育设施重建总占地面积约 1 105 38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66 310平方米。可见,此次灾后重建非常重视学校体育设施建设。

表1 问卷效度专家评价结果Table 1 Expert evaluation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validity

表2 重建前后学校体育设施数量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number of school sports facilit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construction project

2.2 学校体育设施重建情况调查分析

2.2.1 重建资金来源与投入

此次所调查97所学校重建体育设施总投资量共计81 825.2万元。表3显示,此次学校体育设施重建,利用了地方政府对口援建资金的学校有53所,占全部调查学校的55%;利用了国家财政拨款的学校有28所,占全部调查学校的29%;利用了捐赠资金学校有28所,占全部调查学校的29%;仅1所学校利用了自有资金。可见,此次灾后学校体育设施重建,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财政投资,其次是捐赠,没有借贷资金和市场化筹集资金投入其中。究其原因,一方面,重建时间紧迫,资金缺口巨大,在短时间内靠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大规模资金筹集面临极大困难。另一方面,学校体育设施是全民健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共产品,带有非市场化运作的特点,因而较难吸引到社会资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次学校体育设施重建,没有体育彩票公益金投入其中。体育彩票筹集资金主要用于体育事业发展,学校体育是体育事业的重要部分,在此次灾后重建却未能获得体彩公益资金的支持,无疑是一个遗憾。

2.2.2 学校体育设施援建部门

如表4所示,与重建资金来源结构相应,此次学校体育设施援建部门以当地政府和对口援建地方政府为主体,其中由当地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学校27所,占全部调查学校的28%;由对口援建省市建设的学校共44所,占全部调查学校的45%;少部分学校体育设施由部队、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社团组织以及个人捐建。

表3 学校体育设施重建资金来源Table 3 Sources of funds for the school sports facilities reconstruction project

表4 学校体育设施援建部门Table 4 Organizations assisting the school sports facilities reconstruction project

2.2.3 学校体育设施重建原则

在《汶川地震灾后教育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特别强调“以保证师生安全为重点,提高学校建设标准,使学校成为最牢固、最安全的地方,赋予学校社会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学校体育设施是推动学校体育教育,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升全民族体育素质的物质保障,也是自然灾害发生后避难、救援和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震后学校体育设施规划重建不仅要考虑师生和当地群众的体育需求,还应考虑防灾减灾应急需求,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表5 学校体育设施重建原则Table 5 Principles of school sports facilities reconstruction

表5显示,此次调查的97所学校中,33%的学校体育设施在重建中遵循了统筹考虑综合利用原则,20%的学校体育设施重建兼顾了防灾减灾,说明此次灾后体育设施重建部分学校已开始具有系统观,把学校体育设施作为重建系统的一部分,考虑到了学校体育设施与整个重建系统的互动关系。但这部分学校总体比例偏小,防灾减灾作为学校体育设施的重要功能在此次重建中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22%的学校体育设施重建考虑了因地制宜原则。此次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因地制宜不仅把当地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少,同时也可以大幅度降低重建成本,优化重建系统。

2.3 学校体育设施重建后情况调查分析

2.3.1 重建后学校体育设施校内使用情况

所调查重建学校体育设施校内使用主要包括体育课教学、学生课外活动和运动队训练。服务学校体育教学是灾区学校体育设施的基本功能,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而运动训练则是培养优秀后备体育人才的关键。调查显示,体育设施能完全满足或基本满足正常体育课教学的学校有61所,占所调查学校的63% ;体育设施能完全满足或基本满足学生课外活动需求的学校50所,占所调查学校的52% ;体育设施能完全满足或基本满足运动队训练需要的共53所,占所调查学校的55%。可见,即使在重建后,仍有不少学校体育设施不能满足自身需要,甚至有5%左右学校体育设施存在较大缺口,完全不能满足学校教学及训练需要,亟需在以后加大投资和建设。但调查发现,由于资金原因,86%的学校并无投资新建体育设施的计划。

在调查中还发现,部分重建学校体育设施存在实用性差(比如足球场使用真草,学校考虑到维护成本而较少让学生使用);配套设施不完善;场地多场馆少导致体育锻炼受气候影响;适合低年级学生使用的体育设施不足等问题。

2.3.2 重建学校体育设施的功能评价

如表6所示,在所调查学校中,36%的学校体育设施重建效益与利用效益显著提高;26%的学校体育设施重建与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同步;19%的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大幅升级,但利用一般;13%的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升级,服务水平也升级;6%的学校体育设施重建与社区功能完善同步。可见,不少学校体育设施重建后功能大幅提升,但在服务水平升级、利用效益提高与防灾减灾和社区功能完善同步方面尚有许多不足。未来学校体育设施管理部门应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和利用效益,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设施的防灾减灾功能。

表6 重建学校体育设施的功能评价Table 6 Function evaluation of reconstructed school sports facilities

2.4 学校体育设施重建后开放情况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灾后重建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主要分有偿开放和无偿开放两种形式,其中有偿开放的学校体育设施比例为5%,无偿开放的学校体育设施比例为95%,且78%无偿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暂无在未来有有偿开放的打算,没有市场、缺乏经营人才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部分学校由于校园面积小,体育设施只能基本保证体育课教学和课外训练,没有能力对外开放。

2.4.1 无偿开放情况

(1)无偿开放范围。

调查显示,近一半学校体育设施进行了大范围的无偿开放。其中,38%全部无偿开放;34%大部分无偿开放,8%一半无偿开放;5%小部分无偿开放。可见,仍有部分学校体育设施未进行大范围的开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管理方为了保证学校教学、学生课外活动以及教职工使用体育设施,其他原因包括担心影响校园秩序以及体育设施维护保养问题等。

(2)无偿开放对象。

学校体育设施无偿开放对象主要分为四类:校内教师、校内学生、社会团体和社会个人。表7显示,83%的学校体育设施面向校内教师无偿开放 、85%的学校体育设施面向校内学生无偿开放、49%的学校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团体无偿开放,仅有33%的学校体育设施面向社会个人无偿开放。可见,无偿开放对象仍然以校内人员为主,针对社会个人开放并不多,这与对社会个人无偿开放带来的管理难度、场馆维护成本增加有一定关系。

表7 重建学校体育设施无偿开放对象Table 7 Free users of reconstructed school sports facilities

(3)无偿开放项目。

表8显示,学校体育设施无偿开放的体育项目主要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台球、田径和足球,这些都是群众平时乐于参加的项目,也是学校拥有体育设施资源较多的项目。可见大多数学校在开放项目的选取上充分考虑了学校体育设施资源情况以及项目的群众基础和项目实施难易程度。

表8 学校体育设施无偿开放项目Table 8 Free programs utilizing school sports facilities

(4)开放时间。

表9显示,仅有31%的重建学校体育设施进行了全年开放,大多数学校体育设施选择在特定时间比如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开放以避免和学校教学活动发生冲突。这也再次反映了学校对无偿开放体育设施带来的资源紧张、管理难度加大、维护成本增加、校园秩序受影响等负面效应的担忧。

表9 重建学校体育设施无偿开放时间Table 9 Opening time for free use of school sports facilities

2.4.2 有偿开放情况

部分灾区重建学校特别是灾区高校地处城区,群众教育和收入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体育消费意识和消费能力,因而具备有偿开放的市场基础。然而,在调查的97所学校中,仅有5所学校进行了有偿开放。大多数学校未有偿开放的原因有场馆规模限制、维护费用和员工工资成本较高、管理人员经营意识不强等。

已有偿开放体育设施的5所学校,大多开放范围较广,对一半以上或全部体育设施进行了有偿开放。它们分别是德阳市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理县营盘街小学、阿坝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都江堰李冰中学、陕西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对上述5所学校体育设施有偿开放的情况总结如下。

(1)有偿开放需具备的优势或条件。5所有偿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通常具有地理位置好、交通方便、周围居民体育消费意识强、体育指导员队伍强大等优势条件。这是形成有效市场的基础,也是有偿开放能持续的前提。

(2)有偿开放经营项目种类。重建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经营项目包括体育类项目和非体育类项目。在5所有偿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中,仅从事体育类项目的有2所学校,以篮球和羽毛球为主。综合项目经营(同时从事体育和非体育项目)有3所学校,其中经营的体育类项目多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非体育类项目则为文艺表演。不同于无偿开放,上述5所学校体育设施有偿开放的时间、时段都比较灵活,有较为固定的消费人群。

(3)有偿开放的经营方式。5所学校体育设施有偿开放的主要经营方式为本部门直接经营,一般采用会员制。开放价格针对校内教师、校内学生、校外团体和个人各有不同。

(4)有偿开放的经营绩效。在不计体育设施建设投资和折旧的情况下,5所学校体育设施有偿开放的收益情况不容乐观,其中3所学校有较少收益,1所学校亏损,仅有一所学校有较多收益。盈利较多的项目为篮球、羽毛球等群众基础较好的项目。有偿开放的收入中,全部上交学校或财政的有4所学校,这些学校对开放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有偿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通过向学校申请或其他来源获得。仅有1所学校采取部分上交部分自留的方式,自留收入主要用于人员工资和体育设施的维修改造。

综上,灾后重建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学校体育设施无偿开放主要针对教职工和学生,较少针对社会个体开放。另一方面,有偿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明显偏少。同时,重建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从所调查学校的书面反馈来看,主要问题有:上课时间开放影响教学秩序、开放中出现部分社会人员毁损体育设施、开放中校外人员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责任、有偿开放由于缺乏专业经营人才而导致效益不高等问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重建后学校体育设施数量大幅度增加,但部分重建学校体育设施存在实用性差、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对体育设施的后期有效利用存在不利影响。重建后仍有部分学校体育设施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和训练需要,然而由于资金限制,大多数学校并无投资新建体育设施的计划。

(2)学校体育设施灾后重建以政府为主导,投资主体和资金渠道单一,市场力量未充分发挥,借贷资金、市场化筹集资金、体育彩票公益金都没有任何投入。究其原因,有资金筹集时间短、学校体育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对市场化筹资方式的忽视和短见也是其中重要原因。

(3)学校体育设施的综合性功能尤其是防灾减灾功能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地震中仅有41%的学校起到了抗震救灾综合作用;在震后重建中,仅26%的学校体育设施实现了重建与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同步。

(4)重建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情况不容乐观。虽然95%的学校体育设施进行了大范围的无偿开放,但开放对象以校内教师和学生为主,有仅49%的学校是面向校外社会团体开放,33%的学校面向校外社会个人开放。只有5所学校(约占全部调查学校的5%)进行了有偿开放,但大多数处于持平甚至亏损状态,仅有一所学校有较多收益。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是造成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大多数学校并未开展广告宣传、销售促进等营销活动,缺乏竞争意识和有效的竞争策略。

3.2 建议

(1)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学校体育设施重建。重建体育设施投资巨大,单纯依靠政府投入和对口援建,难免存在资金缺口问题。政府投入和对口援建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但从长远来看,要满足重建学校师生及周边社区对体育设施不断增长的需求,单靠政府投入远远不够。社会力量的参与有助于解决学校体育设施重建的资金缺口问题,应破除观念、体制、融资障碍,借鉴国外体育设施建设中引入社会力量的成功经验,采取独立投资、公私合作等多种形式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学校体育设施重建。

(2)重视重建学校体育设施多元化功能的发挥。体育设施本身在空间特征和建筑特点上有适应多功能化的内在条件,其使用功能分为日常功能和应急功能。学校体育设施的多元化利用和开发,是提高学校体育设施投资效益的重要途径。在学校体育设施前期规划建设和后期运营中,除了考虑学校体育设施的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等日常功能外,还应完善学校体育设施防灾减灾等应急功能,发挥学校体育设施在国家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3)建立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长效机制,发挥学校体育设施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依据国家颁布的《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试点工作方案》[2],结合各学校具体情况,采取有偿开放与无偿开放相结合,学校和街道社区共管、市场化运作等行之有效的开放模式,切实解决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中的观念、资金、安全等问题,比如按照政府购买服务原则,对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管理及物品损耗,由政府进行补贴;通过采取购买安全保险、第三方机构参与安全事故认定、严格安全制度、传授安全知识等措施,减少学校设施对外开放带来的安全隐患,消除学校对体育设施开放带来的安全顾虑;对网球场等投入成本高,群众基础好、易于管理的室内体育设施采用有偿开放,对室外乒乓球台等投入成本低的室外体育设施采取无偿开放[3];完善相关体育设施政策与立法,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管理[4]。采取考核、奖励、评优等激励措施,提高灾区学校体育设施社会化开放利用的积极性;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培养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外开放需要的管理人才。

[1] 四川省教育厅.汶川地震灾后教育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川教[2008]317号)[EB/OL].http://www.scedu. net/p/9/?StId=st-app-news-i-x4001-27357.

[2] 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试点工作方案[Z].2006-12-25.

[3] 陈光旭,张承毅.公共服务视角下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障碍及优化策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1):58 -61.

[4] 曹春宇.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的法律透视[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2):9-11.

(编辑 任丹)

本刊启事

凡向本刊投稿者,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请勿一稿多投,因违反此规定而引起的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担。作者本人未作特殊说明的,即视为同意本刊编辑部将稿件以纸载体、光盘版和网络版的形式出版;同时,视为同意本刊拥有该稿件刊发后的光盘版和网络版的使用权。本刊有权对稿件进行文字性修改、删节;本刊对所投稿件均不收取审稿费,对所发表的稿件,根据学术质量酌情支付稿酬,信息网络传播、汇编等使用费以稿酬形式一次性支付。

成都体育学院期刊部

Study on the Reconstru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chool Sports Facilities after the 5·12 Earthquake

LIU Ying,GAO Yang,WANG Shaoyuan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sports facil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construction project after the 5·12 earthquake.Based on the surveys and questionnaires of 97 reconstruction schools,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lesson and experience in the reconstru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chool sports facilities after the earthquake,which include the number of school sports facilities,the principle of reconstruction,the sources of reconstruction funds,the assisting organization,the utilization and opening conditions,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chool sports facilities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asing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demand of sports facilities for"sports for all"and their inadequacy.

The 5·12 Earthquake,School Sports Facilities,Reconstruction,Utilization

G80-052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6)05-0065-06

G80-052

A

1001-9154(2016)05-0065-06

10.15942/j.jcsu.2016.05.011

国家哲社课题“5·12地震灾后公共体育设施重建及利用研究”(09BTY005)。

刘英,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产业与管理,E-mail:lucyliuying@qq.com。通讯作者:高扬。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engdu Sport Univesrsity,Chengdu Sichuan 610041

2016-01-19

2016-07-10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有偿体育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比亚迪集团扶贫
名师要带头抵制有偿家教
企业排污步入“有偿”时代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我国已关闭63家“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网站
探讨体育设施规划建设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