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郑彬
【摘要】目的 分析MSCT血管成像在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以提高本病的影像学检查准确率。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患者30例的影像学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MSCT血管成像在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诊断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结果 患者中,主动脉弓缩窄18例,主动脉弓离断4例,双主动脉弓2例,腹主动脉缩窄2例,右位主动脉弓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4例。MSCT血管成像诊断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10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分别为35.4%、92.5%。结论 MSCT血管成像可准确诊断主动脉发育异常的类型,是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补充手段,可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关键词】MSCT;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1.0.02
主动脉发育异常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类型,主要包括主动脉缩窄、离断及右位主动脉弓等,可合并多种心血管系统的先天畸形[1]。以往对该病的诊断依靠血管造影,随着现代影像设备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检查手段应用于临床,其中包括CT、MRI及TTE等。MSCT具有无创、扫描速度快等优点,其后重组技术对心血管的解剖特点有良好的显示[2],弥补了超声对心外大血管检查的缺陷,越来越受到医师和患者的欢迎。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患者30例的影像学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患者30例的影像学资料为研究对象,男20例,女10例。年龄2天~8岁,平均年龄(2.4±2.5)岁。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呼吸困难、紫甘等症状患儿18例,患儿喂养困难、多汗、易激惹8例,出现心力衰竭患儿4例。主动脉弓缩窄及离断的患儿22例,于胸骨左缘、左侧背部及中上腹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血压测定显示患者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血压;右位主动脉弓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的患儿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4例,并伴有反复的肺部感染,余患儿无明显临床症状。所选患儿术前均行MSCT血管成像及TTE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
MSCT采用Philips 256层螺旋CT机螺旋模式扫描。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80~140 kV,管电流80~120 mAs,层厚及层距1.25~2.5 mm。造影剂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300 mgI/mL),注射剂量1.0~2.0 ml/Kg,注射速度0.7~4.0 mL/s。患儿水合氯醛灌肠镇静后行颈部至膈肌扫描,设定120 Hu为触发扫描阈值,原始数据经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容积再现重建(VR)进行后处理。
2 结 果
本组患者经MSCT诊断主动脉弓缩窄18例,表现为主动脉弓降部局部内径狭窄,较窄处内径约3.2 mm,远端降主动脉狭窄后扩张,狭窄近端右侧无名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扩张,并与远端肋间动脉形成血管吻合,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4例;主动脉弓离断4例,表现为主动脉弓降部向下未见明显延续,局部管腔闭锁,主、肺动脉间未闭合的动脉导管内见造影剂充填;双主动脉弓2例,表现为主动脉弓至气管前分为左、右两个主动脉弓,绕气管和食管走行,至食管后方汇合进入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缩窄2例,表现为腹主动脉局部内径狭窄;右位主动脉弓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4例,表现为主动脉弓降部位于右侧胸腔,主肺动脉明显扩张,左肺动脉起自右肺动脉后绕主气管后向后外侧延伸。
3 讨 论
先天性主动脉异常的形成与主动脉弓的发育异常有关,系胎儿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引起的胚胎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从而导致先天性心脏病[3]。正常主动脉发育是个复杂的转化过程,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正常消失的部分仍保留,或正常保留的部分退化消失,都易引起主动脉异常。心脏超声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首要检查方法,它无创、安全可靠、检查方便,可获得满意的检查信息,但其受声窗及操作者熟练程度的限制,对心外大血管畸形的检查不甚满意。以往将心血管造影视为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检查的金标准,但其具有创伤性,需要造影剂,并会引起与该检查相关的并发症,而MSCT通过快速容积扫描,可多方位立体的显示病变部位的形态及与周围脏器的位置关系,现已成为心外大血管畸形检查最具潜力和价值的方法之一,其轴位扫描已达到亚毫米的组织厚度水平,增强扫描时,需要一定的碘离子造影剂,有一定的电离辐射,但其突出的优点是检查时间短,患儿仅需要镇静、不需全身麻醉[4],极易被患儿及其家属所接受。MSCT的后处理技术,可精确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尤其对心外大血管畸形及分支血管发育情况更具优势,MPR可清晰显示主动脉狭窄部位及与相邻血管的位置关系,CPR在显示主动脉弓降部狭窄程度及主动脉双弓之间的位置关系上具有良好的效果,VR是三维立体成像,可多角度多方位观察主、肺动脉及肺静脉的走行、连续及管腔内径,其成像效果可媲美血管造影。
MSCT血管成像和心脏超声检查均能发现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结合本组研究,MSCT血管成像诊断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10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分别为35.4%、92.5%。本组的血管环病变(包括双主动脉弓、右位主动脉弓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无1例能够正确诊断。超声心动图检查操作方便、费用低廉,且无电离辐射,目前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筛查手段。它能对心内结构、大动脉关系及瓣膜反流等清晰显示,但其易受气体干扰,检查视野小,对重度缩窄和离断很难进行区分,不能直观立体的显示病变部位,而MSCT恰恰弥补了超声检查缺陷,其不受患儿检查条件的限制,MPR、CPR及VR后处理技术可直观显示主动脉病变部位及是否合并其他血管畸形,虽然CTA对患儿有辐射损伤,但通过低剂量扫描,应用MSCT及后处理技术可以及时对患儿进行准确诊断[5]。
综上所述,MSCT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心外大血管的走行、管腔内径及与周围结构的立体关系,其操作简单方便,可作为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首选检查手段,亦可作为心脏超声发现异常后的补充检查方法,可为临床医师制订手术方案、术后随访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葛英辉,吕传剑,程天明,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主动脉发育异常的临床应用[J].中原医刊,2007,34(3):1-2.
[2] 杨志浩,高建波,郭 华,等.64层螺旋CT对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弓离断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2):202-205.
[3] 张琳焓,纪凤颖,李 杨,等.256层多排探测器CT在儿童复杂先心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3(11):778-781.
[4] 杨 明,莫绪明,靳激扬,等.多层CT在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主动脉异常分类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1):2167-2171.
[5] 林全任,董文锡,胡德余,等.肺动脉吊带畸形的MSCT表现及其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2):238-241.
本文编辑:刘帅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