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均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使用心力衰竭超声指数(HFEI)进行评分, 对比患者治疗前后HFEI评分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后3、6个月的HFEI、肺动脉压力参数、左室舒张功能参数以及NYHA心功能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HFEI评分对于之后的治疗具有显著指导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慢性心力衰竭;诊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8.051
伴随冠心病和高血压发病率的显著上升, 收缩性心力衰竭伴随舒张性心力衰竭、单纯性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也在不断增加[1]。临床通常采取心脏收缩功能指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风险进行评价, 然而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能对心脏整体功能进行完全、准确的评价。近几年, 临床制定了综合心脏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等参数的HFEI评分标准, 同时针对HFEI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和血浆B型钠尿肽(BNP)、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效果满意[2]。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 观察其治疗前后HFEI评分变化, 探讨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 所有患者均通过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 其中男53例、女33例;年龄55~79岁, 平均年龄(69.5±4.6)岁;心脏射血分数<45%。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者、肺源性心脏病者、急性心肌梗死者、原发瓣膜病造成的心力衰竭者。
1. 2 方法 患者均给予超声心电图检查, 再进行心电图、血常规、胸片等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评定患者心功能情况, 再进行相应药物治疗, 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均进行复诊, 检查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使用探头频率为2.1~4.2 MHz的超声仪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主要测量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左房容积指数情况, 计算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
1. 3 观察指标 ①左室收缩功能参数[3]: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0%~45%为1分, <30%为2分;②左室舒张功能参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与瓣环运动峰值速度比值(E/E') <13分同时伴随Ⅱ级舒张功能不全或者心房纤颤为1分;E/E' >13分, 具有限制性疾病, 同时伴随Ⅱ级舒张功能不全或者心房纤颤为2分;③瓣膜反流参数: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中度狭窄或者反流为1分;二尖瓣和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或者反流为2分;④脉动脉压力参数:脉动脉压力处于35~50 mm Hg (1 mm Hg=0.133 kPa)为1分;脉动脉压力>50 mm Hg为2分;⑤心室重构参数:左室中度扩大为1分;左室重度扩大或者心功能不全为2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HFEI评分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前左室收缩功能、房室重构、左室舒张功能、肺动脉压力、瓣膜反流、超声心力衰竭及心功能参数分别为(1.64±0.42)、(1.68± 0.35)、(1.62±0.32)、(0.84±0.14)、(0.52±0.13)、(6.42±0.34)、(3.24±1.02)分;治疗3个月左室收缩功能、房室重构、左室舒张功能、肺动脉压力、瓣膜反流、超声心力衰竭及心功能参数分别为(1.51±0.61)、(1.53±0.54)、(1.23±0.35)、(0.30± 0.03)、(0.41±0.05)、(4.81±1.01)、(2.52±1.04)分;治疗6个月左室收缩功能、房室重构、左室舒张功能、肺动脉压力、瓣膜反流、超声心力衰竭及心功能参数分别为(1.11±0.31)、(1.16±0.22)、(1.15±0.12)、(0.16±0.02)、(0.30±0.03)、(3.31± 1.02)、(2.40±1.03)分。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超声心力衰竭指数、肺动脉压力参数、左室舒张功能参数以及NYHA新功能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以前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常采用心脏收缩功能指标来评判风险, 但是患者的心脏整体功能并不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而采用HFEI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脏功能评分, 可以通过监测心脏各部分的变化, 包括心室舒张收缩功能、房室重构、瓣膜反流等来综合评价心脏功能[4]。
在本次研究中, 对所选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HFEI评分。结果显示, 在随访时间段内患者房室重构、左室收缩功能以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但是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超声心力衰竭指数、肺动脉压力参数、左室舒张功能参数以及NYHA新功能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有效血管扩张剂等抗心力衰竭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左室充盈压, 缓解心脏容量负荷, 改善肺动脉压, 进而逐渐改善房室重建。因此, 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在运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中可具有显著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HFEI评分对于之后的治疗具有显著指导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建明, 张杰, 史忠良, 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脑钠肽水平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和意义.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 (12):82-84.
[2] 杨溢, 刘伟, 陆秀红, 等. 2-甲硫基三磷酸腺苷可抑制兔慢性心力衰竭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 43 (3):212-218.
[3] 李敬.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治中的应用探析.中国处方药, 2015, 13(4):98-99.
[4] 韩淑杰, 杨俊华, 周炳元.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评价.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18):3045-3047.
[收稿日期: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