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顺平应用柴平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

2016-11-17 22:07余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名医经验中医药

余吉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简称CAG)的发生多与饮食、情志、湿邪有关。CAG以脾胃气虚为本,湿气干胃为标,在扶正祛邪的基础上,确立了健脾化湿,理气和胃,活血祛瘀三位一体治疗方式,采用柴平汤加减,疗效确切。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名医经验;中医药;任顺平

【中图分类号】R259.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2.0.02

导师运用30余年来的经验,从脾胃气机论治,注重健脾、和胃、疏肝、化瘀,现对其治疗经验作如下阐述:

1 谨守病机

CAG系胃黏膜上皮受损,固有腺体减少,出现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假幽腺化生等特征的胃炎[1]。但祖国医学中并无CAG这一疾病,依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的“胃痛”、“痞满”、“嘈杂”等范畴。

导师认为CAG病位在胃,与肝、脾的功能失调有关。肝属木,为刚脏,喜条达,主疏泄;脾属土,喜温燥,主运化;胃亦为土,喜濡润,主受纳。肝与脾胃之间,存在木土相克、相侮的生理病理关系。故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容易湿邪内生,并常兼有气滞、血瘀、热郁、痰湿、食积等病理因素,由本虚而致标实,故CAG病机为本虚标实。

柴平汤首见于《景岳全书》,为小柴胡汤与平胃散合方而成,药物组成有:柴胡、半夏、党参、黄芩、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本方原主治“脉濡湿症,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导师认为饮食、情志、湿邪是CAG发病过程中的三大主要因素,而柴平汤恰如其分地针对这三大致病因素。小柴胡汤疏肝利胆、调畅情志,平胃散化湿和胃消食,湿去食消则脾胃自健,情志舒畅则病无反复。

2 辨治经验

2.1 健脾化湿,养阴益胃,固本之法

脾胃同居中焦,相为表里,为后天之本,故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CAG为本虚标实,可分为脾胃虚弱证和胃阴不足证。CAG多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发病,虚证贯穿于全程。因而导师在治疗CAG时,在柴平汤基础上,针对患者出现食后饱胀,口淡乏力,舌淡,脉弱等症,辨证为脾胃虚弱证,方中重用党参、黄芪、炒白术等以健脾益气;针对患者出现胃脘灼痛,口干欲饮,舌红,脉细等症,辨证为胃阴不足证,方中常以太子参、沙参、麦冬等以益气养阴。

2.2 调和肝胃,理气通降,通用之法

脾属土,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脾土营木,利其疏泄。若肝疏泄不及,土失木疏,气壅而滞;若肝疏泄太过,横逆脾胃,则肝胃不和。导师认为“治肝可以安胃”,故在疏肝和敛肝的基础上,理气通降,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故胃腑实者,降胃气以通腑气。所以,若患者出现咽部似有物阻,咯之不出,吞咽不下等症,辨证为疏泄不及证,方中常加茯苓、紫苏梗、玉蝴蝶以行气开郁,降逆化痰;若患者出现胃脘胀痛,痛连两胁,情志不畅则痛甚,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辨证为疏泄太过证,方重用旋复花、代赭石以和胃降逆;或加郁金、预知子、川楝子以疏肝泄热、理气和胃。

2.3 活血通络,祛瘀生新,变通之法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胃病初起在气,气滞日久则血行不畅,以致胃络瘀阻。CAG病程长,临证可见胃部疼痛固定,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胃镜可见胃黏膜息肉或结节,病理活检示胃黏膜中重度萎缩,伴肠化生,上皮内瘤变即为胃络瘀阻的表现。故导师临证中常用三七、丹参、莪术等以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现代药理学发现三七不但具有良好的止血、活血双向调节作用,还有明显的补血效果,能促进各类血细胞分裂增长[2]。

2.4 病证结合,相得益彰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对病情的认识有所深入,导师认为在慢性胃炎患者中,若有报警症状者(如胃癌高发人群、高发区或者有家族史患者),强调一定要定期进行胃镜检验,结合患者体质灵活施治。

3 典型病例

郭某,女,50岁,于2015年10月8日主因“烧心、反酸20余年,加重10天”就诊。患者自诉胃脘胀满,食后益甚,烧心,反酸,伴嗳气频多,得嗳可舒,纳差,大便偏干,2日一行,舌淡,舌质稍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滑。胃镜与病理检查示中度CAG伴结节,中医诊断为痞满,证属肝胃郁热。处方如下:藿香12 g、紫苏梗10 g、柴胡9 g、黄芩9 g、黄连6 g、姜半夏9 g、党参10 g、厚朴10 g、陈皮10 g、吴茱萸3 g、旋复花12 g、赭石15 g、海螵蛸20 g、煅瓦楞20 g、神曲20 g、炒二芽各20 g、火麻仁30 g、大黄6 g、丹参20 g、莪术6 g。7剂,开水300 ml冲服,日一剂,早晚温服。嘱患者清淡易消化饮食,调节情志。

2015年10月15日二诊:烧心、反酸减轻,食欲转佳,大便日1次,质可,舌淡,苔薄黄,脉弦滑,继原方14剂服用。

2015年10月29日三诊:诸症缓解,患者自觉稍有心烦,大便偏干,上方去吴茱萸,加淡竹叶10 g、生白术30 g、枳实9 g、焦槟榔6 g,予上方7剂症状基本缓解,守原方治疗半年后复查胃镜与病理检查示轻度CAG(静止期)。

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是CAG主要临床表现,其属慢性病,治疗时间长、症状缓解慢、易迁延不愈,病理逆转困难,因此,在临证中需要在胃镜与病理检验的基础上,有足够的疗程才能获得预期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医杂志,2010,51(8):749-753.

[2] 三七药理研究新进展.杨志刚,陈阿琴,俞颂东[J].上海中医杂志,2005,39(4):59-60.

猜你喜欢
慢性萎缩性胃炎名医经验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新修珍珠囊药性赋
不同性别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经验与思考
孙跃农健脾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养阴活血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临床观察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高血压肾病诊治经验采撷